安全生产知识 安全生产主要基本概念.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334577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5.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知识 安全生产主要基本概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安全生产知识 安全生产主要基本概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安全生产知识 安全生产主要基本概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安全生产知识 安全生产主要基本概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安全生产知识 安全生产主要基本概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知识 安全生产主要基本概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知识 安全生产主要基本概念.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安全生产知识安全生产主要基本概念安全生产知识是集约化大生产的需要,也是企业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保证。安全生产知识主要包括安全生产相关知识、安全生产相关规定、有害物质的预防知识和消防知识。一、安全生产相关知识安全生产相关知识主要有燃烧、燃烧极限、最小点火能、着火延滞期、闪点、着火点、自燃点、引燃源、爆炸、燃烧于爆炸的转化、爆炸极限、防火防爆措施。1 .燃烧燃烧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化合,同时放出热量和光的过程。气相、液相、固相可燃物质在助燃剂存在的环境中遇到足够的着火能源就能发生着火的现象。着火的发生必须具备三要素(可燃物、助燃剂、引燃源),缺一不可能发生燃烧。即使具备了三要素,但可燃物的量(或

2、浓度)在着火极限(燃烧极限)以外,助燃剂的量(或浓度)过低,或者引燃源(着火能源)不足,同样不可能发生燃烧。2 .燃烧极限燃烧极限是指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燃烧浓度在特定的范围内的混合气体才能被点燃,这种混合气体中的燃料浓度范围就是此燃料的燃烧极限。燃烧极限又分为燃烧下限(或者火下限)和燃烧上限(着火上限)。燃烧下限是指能够进行燃烧的最低浓度(质量浓度、质量分数或体积分数),燃烧上限是指能够进行燃烧的最高浓度。利用燃烧上限和燃烧下限的数据可以计算出该物质的危险度。危险度是燃烧上限与燃烧下限的差于燃烧下限之比。表达式为:H4L式中R一燃烧上限;L燃烧下限;H危险度。许多文献资料中列有可燃物质燃烧

3、极限的测定数据,利用燃烧上下限的数据可以计算危险度,H值越大,表示的危险性越大。3 .最小点火能最小点火能(最小火花引燃能或者临界点火能)是指可燃气体和空气的混合物着火所必需的能量临界值。若引燃源的能量低于能量临界值,一般不会发生着火。当混合气体的温度或压力升高时,所需的临界点火能降低;当混合气体的温度或压力降低时,所需的临界点火能升高。4 .着火延滞期着火延滞期是指从引燃源与混合气体接触开始到出现火焰之间的一段时间。在着火延滞期中,混合气体被引燃源加热,在热能的作用下进行快速的着火反应,一直到着火燃烧。对于同一中混合气体若提高其点火温度,着火延滞期就会缩短。5 .闪点闪点是指液体在某一最低温

4、度时,火源使液体上部的蒸汽发生瞬时的闪火(闪燃),发生闪燃时温度就是闪点。将常用物质的闪点、着火点、自燃点列于表中。常用物质的“三点”数据物质名称闪点/着火点/自燃点/对苯二甲酸(PTA)680乙二醇(EG)116378联苯/联苯酸(DO)115138三甘醇(TEG)170371乙醛-27148185甲醇(MA)8430另一种解释为,闪点就是液体能放出足量的蒸气并于所盛容器内液体的表面和空气组成可燃混合气体的最低温度。液体在闪点温度时不能发生连续燃烧。6 .着火点着火点是指液体的温度超过闪点并达到液体放出的蒸气在点燃后能发生连续燃烧的温度,能发生连续燃烧的温度就是着火点,着火点一般比闪点高17

5、28C。固体着火燃烧的最低温度通常称为燃点(着火点)。7 .自燃点自燃点是指液体的温度超过着火点以后,不需要火源就能通过自燃发生燃烧的温度,通过自燃发生燃烧的温度就是自燃点。液体在自燃温度时不需要其他火源就可以发生连续燃烧。8 .引燃源引燃源(火种)主要有电气焊、切割、吸烟、火柴、打火机、铁器摩擦和撞击、点火花、静电火花、雷电、高温表面、自燃等。9 .爆炸爆炸是物质的一种急剧的物理、化学变化,在极短的时间内释放出大量能量的现象。爆炸主要有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物理爆炸是物质的物理状态(温度、压力、体积)发生了变化,并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同时向外做功的现象。在爆炸的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化学爆炸是

6、物质从一种化学结构迅速变为另一种化学结构,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同时向外做功的现象。在爆炸的过程中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爆炸是由物质迅速发生化学变化所产生的能量造成的。化学爆炸的发生必须具备三要素(放热性、快速性、产生气体),缺一不可能发生化学爆炸。爆炸是能量急剧转化的过程,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热能再转变为向外做功,热能是化学爆炸的推动力。化学爆炸可分为简单分解爆炸、复杂分解爆炸和混合物爆炸。 简单分解爆炸。简单分解爆炸是指在爆炸时不发生燃烧反应。爆炸是物质本身分解造成的,乙快银受振动就能引起分解爆炸,乙快受压就能引起分解爆炸。 复杂分解爆炸。复杂分解爆炸是指在爆炸时伴有燃烧反应,燃烧所需氧气是物

7、质本身分解时产生的。 混合物爆炸。混合物爆炸是指可燃气体、蒸气、雾滴、粉尘与氧气或空气的混合物所发生的爆炸。在石油化工企业发生的爆炸基本属于混合物爆炸。可燃气体(蒸气)与空气混合的燃烧速度取决于化学反应速度,气体的燃烧就可能达到爆炸的程度,这种气体(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称为爆炸性混合物。10 .燃烧与爆炸的转化固体爆炸物、液体爆炸物与气体爆炸性混合物,都能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燃烧,当条件发生变化时就转化为爆炸。燃烧和爆炸的区别,一是燃烧需要助燃的氧,没有氧燃烧反应无法进行,爆炸不需要外界的氧参与,靠自身含有的氧元素(或氧化剂)进行爆炸反应(实质是瞬间的剧烈燃烧反应);二是燃烧传播速度慢(每秒钟几百

8、米),爆炸传播速度快(每秒钟几千米)。一般而言,燃烧(火灾)与爆炸事故会连续发生,火灾达到一定程度会发生爆炸,爆炸会产生火灾。11 .爆炸极限爆炸极限是指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可燃气体或液体的蒸气(或雾滴)与空气形成的爆炸性混合物,只有在特定的浓度范围内才能爆炸,这种爆炸性混合物的浓度范围就是此可燃气体或液体的爆炸极限。爆炸极限又分为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爆炸下限是指能够进行爆炸的最低浓度(质量浓度或质量分数或体积分数),爆炸上限是指能够进行爆炸的最高浓度。同一种可燃气体或液体的爆炸极限也不是定值,随着初始温度、压力、惰性介质、容器、能源诸因素的影响而变化。常用的物质爆炸极限列于表中。常用的物质

9、爆炸极限物质名称爆炸下限爆炸上限对苯二甲酸(质量浓度)/(gL)0.05乙二醇/%(体积分数)3.86.4联苯/联苯醛/%(体积分数)1.013.47甲醛/%(体积分数)773乙醛/%(体积分数)45.7甲醇/%(体积分数)5.536.512 .防火防爆措施防火防爆是石化企业的头等大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火防爆一是要控制和消除火源,二是要妥善处理危险化学品,三是要建立安全预案,四是合理使用灭火器具。二、安全生产相关规定安全生产相关规定有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生产规定、安全检修规定、安全动火规定和安全防冻规定。1 .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动手,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方

10、针是把“责任重于泰山,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的指示落实到包括聚酯生产工在内的各级管理人员和职工的头上。使企业的职工更加重视安全生产,形成一个至上而下的安全管理体制。安全管理体制是全体员工都参加,各级管理部门全面抓,贯彻到每个生产活动的全过程,一年365天不管什么天气都要全天候地做好安全工作(简称“四全”,即全员、全面、全方位、全天候)。安全生产必须用法律和规章制度来规范人的行为,以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各类生产事故。国家在劳动法、企业法和公司法等法律中,用法律的形式对安全生产做出具体的规定。企业为落实国家的安全生产法律规定,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2 .安全生产规定安全生产规定

11、是针对聚酯生产工在生产活动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制度。具体规定如下所列。所有操作人员必须遵守工艺规程、安全规程、分析规程、设备检修规程和岗位操作法等基本管理制度。操作人员要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厂级、车间级、班组级)和安全知识的考试,不及格的人员不准进入操作岗位。进入生产装置区的人员不准携带火柴、打火机或其他火种,不准穿能与地面擦出火花的钉子鞋,不准用铁器敲打设备和管线。操作人员要遵守劳动纪律,要聚精会神的进行操作,上班前不准酗酒,在当班期间不准看书报和闲谈,不准擅自离开岗位。操作人员在当班期间,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否则不准进入操作岗位。装置内的所有通道必须保持畅通无阻和清

12、洁。装置内的所有消防设施均应有专人管理,对于事故淋浴、洗眼器和防毒面具要保持能使用的状态。不准随意开关阀门、拆卸盲板法兰、拆卸安全防护罩和启动运转设备。所有运转设备的润滑油(脂)按照规定标号补加,不准使用代用品。对有放射源设备的操作和巡回检查,应在安全线外进行,做到不在安全线内停留。3 .安全检修规定不论是大修、小修还是备用设备的检修,都应将要检修的设备和与之相连的管线内的物料排放干净,必要时可用水洗或者用氨气(Nz)保护。 需要进入设备内进行检修时,必须从设备内提取空气进行氧含量分析,当设备内的氧含量大于19%(体积分数)、有机物的含量小于0.02%时,方可进行检修。 在检修期间使用的盲板要

13、用醒目的颜色做挂牌标记,加盲板的数量和位置要造册登记,同时要画出盲板标注图。进入设备内检修的人员要穿戴防护用品,使用管式面具时应把软管的端头引到新鲜空气处,同时要有专人监护。对动设备(各种机泵和搅拌器)的检修,必须使用停电票与电工联系切断电源。检修照明一般使用手电,必要时可联系安装36V防爆安全灯。进入有放射性仪器的设备,要检查设备内的放射性物质的剂量是否已经达到安全范围内。检修中拆下的设备和管线要摆放整齐,对管线的端头要进行封堵,防止脏物进入管线内。4 .安全动火规定设备和管线在动火前都要按规定处理合格,并且经分析可燃物的体积分数在0.1%以下时,才能办理动火手续。动火点周围不准堆放易燃物质

14、,附近的地沟或地井要遮盖好。动火期间要有监火人进行监护,监火人不准随意离开动火现场,动火现场要配备灭火器和明显的动火标志。动火器具(氧气瓶、乙块罐、电焊机等)要放置在安全部门指定的安全位置。动用明火之前,要按照动火票上列出的要求,在事前做好安全和消防措施。若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用火。5 .安全防冻规定在进入防冻期前,要对设备、管线和仪表进行全面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处理,设备、管线损坏的保温层要及时修复,厂房门窗损坏的玻璃要及时补齐。在防冻期内,凡停止使用的设备(特别是在室外的机泵和管线)要用氨气将物料吹扫干净。凡使用的设备(包括夹套管、盘管、伴热管、需要防冻的仪表、阻火器、安全阀、呼吸阀等)都要按照工艺要求的规定进行通蒸汽保温,备用泵的暖泵管线必须透用。在防冻期内,巡回检查要增加防冻检查的内容,发现有冻堵现象处理掉,杜绝发生冻坏阀门和管线的事故。所有水管线和蒸汽冷凝液管线上的甩头阀门,必要时可将阀门打开一点儿(12扣),防止将阀门和管线冻坏。巡回检查时要检查蒸汽管线上疏液器的动作是否正常,若疏液动作失常应及时处理。将设置在氮气、压缩风和仪表风管线的低点排水(露点水)阀门适当打开一点儿(能将水排出即可)。在防冻期内,即使发生停产事故,机泵的冷却水(包括备用台)也不能停,但对易冻和易凝固的物料应当放回储罐中,同时要用氮气扫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