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分析技术的应用.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334973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风险分析技术的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安全风险分析技术的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安全风险分析技术的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安全风险分析技术的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全风险分析技术的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风险分析技术的应用.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安全风险分析技术的应用安全风险分析技术是通过对各个危险点安全风险大小的分析、评价,采取不同的安全控制措施和防范措施,以达到实现人身和设备安全的目的。安全风险分析技术的关键是做好危险点辨识、风险评价,并制定好安全控制措施。在落实安全风险分析制度的过程中,应做到危险点辨识要“全”,风险评价要“准”,制定安全控制措施要“切实可行、完备”。在进行安全分析时,应做到“四要、四不要二即要由表及里,由点及面,不要浅尝辄止,要紧密结合实际,不要空谈阔论,要实行“群言堂”,不要主观臆断。要“人、物”兼顾,不要“人、物”分离。按照以上原则,邹县发电厂在应用安全风险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安全风险分析技术的3种

2、应用形式安全风险分析技术在邹县发电厂的应用形式主要有3种。(1)安全风险分析卡制度安全风险分析卡是把人、机、环境等关键要素进行细化,并通过工作任务分析法或经验分析法对细化的9项内容中存在的危险点进行分析,再根据定性评价法判断风险大小,制定控制和防范措施。安全风险分析卡的使用应与工作票的使用及工作许可并行,即未经安全风险分析的工作不能开工。目的是保证所有工作人员在工作前都能了解工作的有关风险,做到有意识地控制和防范,保障工作中的人身和设备安全。“安全风险分析卡”综合了设备、管理、人员3个方面可能引发事故的因素,对事故进行超前预防和控制,从根本上实现安全生产“可控、在控”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2)实施标准安全措施卡制度标准安全措施卡制度是在实行安全风险分析卡的基础上实行的。二者的区别在于安全风险分析卡必须在开工前进行风险分析、制定措施,然后在工作中落实措施。而标准安全措施卡是在事先对检修、运行工作进行危险点辨识与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制定的标准安全措施,内容更加细化、针对性更强。自实行该制度以来,邹县发电厂已经制定检修、运行标准安全措施卡近千份,并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3)安全控制点制度机组大修的项目多,参与人员多,作业交叉多,工期紧、任务重、工作点多面广,工作人员安全索质参差不齐,给大修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一定困难。为确保大修工作安全顺利进行,应在大修前对大修项目进行一次较全

4、面的危险点辨识与风险评价,分析研究可能造成事故的危险点和风险大小,然后制定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计划,在大修中实施。从2001年至今,在4次300MW机组大修中,共设置了82个安全控制点,制定了82份安全控制措施。通过安全控制点制度的落实,基本上实现了大修安全工作的可控、在控,较好地保证了机组大修工作的安全顺利进行。由于工作内容的多样性,不可能对所有检修、运行工作都编制出详细的标准安全措施卡,因而在实际工作中,要求对未编制标准安全措施卡的工作使用安全风险分析卡,对风险较大的大修项目或场所设置安全控制点,实行安全控制点制度,对其它的大修项目则使用安全风险分析卡或标准措施卡。2安全风险分析技术的实施效

5、果安全风险分析技术基本上覆盖了所有检修、运行工作。安全风险分析卡和标准安全措施卡在检修、运行工作中与工作票、操作票共同使用,形成了“一票一卡制度”,使各项工作的人身和设备安全得到了有力保障。由于提高了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安全技能,使安全工作进一步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把安全管理从管结果转移到过程控制,邹县发电厂的人身伤害等意外事件逐年降低。1997年全厂发生人身意外事件6次,其中轻伤2次;1998,1999年分别发生人身意外事件4次,其中轻伤各1次;2000年发生人身意外事件3次,其中轻伤2次;2001,2002年分别发生人身意外事件各1次,未造成轻伤及以上人身事故;2003年至今未发生上述不安全事件。3安全风险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安全风险分析技术的应用还存在一些不足,表现在:(1)限于对危险点辨识技术理解程度和人员业务素质的差异,在实际辨识工作中还未完全达到辨识要“全”的要求;(2)风险评价中过多使用定性评价法,较少使用定量评价法,因而风险评价不是很准确;(3)个别人对“安全风险分析”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深刻,对安全风险分析不深入、不透彻。因此需要强化职工安全意识,不断提高职工对“安全风险分析”意义的认识,加强职工辨识技术和评价技术的培训I,掌握辨识与评价方法,以进一步做好安全风险分析工作,确保生产、检修工作的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