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抢救技术“心肺复苏法”.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339180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急抢救技术“心肺复苏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应急抢救技术“心肺复苏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应急抢救技术“心肺复苏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应急抢救技术“心肺复苏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应急抢救技术“心肺复苏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应急抢救技术“心肺复苏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抢救技术“心肺复苏法”.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应急抢救技术“心肺复苏法”1操作过程有以下步骤:(I)首先判断昏倒的人有无意识。(2)如无反应,立即呼救,叫“来人啊!救命啊!”等。(3)迅速将伤员放置于仰卧位,并放在地上或硬板上。(4)开放气道(仰头举颁或颌)。(5)判断伤员有无呼吸(通过看、听和感觉来进行)。(6)如无呼吸,立即口对口吹气两口。(7)保持头后仰,另一手检查颈动脉有无搏动。(8)如有脉搏,表明心脏尚未停跳,可仅做人工呼吸,每分钟1216次。(9)如无脉搏,立即在正确定位下在胸外按压位置进行心前区叩击12次。(Io)叩击后再次判断有无脉搏,如有脉搏即表明心跳已经恢复,可仅做人工呼吸即可。(H)如无脉搏,立即在正确的位置进行胸外

2、按压。(12)每作15次按压,需作两次人工呼吸,然后再在胸部重新定位,再作胸外按压,如此反复进行,直到协助抢救者或专业医务人员赶来。按压频率为Ioo次/min。(13)开始Imin后检查一次脉搏、呼吸、瞳孔,以后每45min检查一次,检查不超过5s,最好由协助抢救者检查。(14)如有担架搬运伤员,应该持续作心肺复苏,中断时间不超过5s。2心肺复苏操作的时间要求:05s:判断意识。5-lOs:呼救并放好伤员体位。1015s:开放气道,并观察呼吸是否存在。1520s:口对口呼吸两次。2030s:判断脉搏。3050s:进行胸外心脏按压15次,并再人工呼吸2次,以后连续反复进行。以上程序尽可能在50s

3、以内完成,最长不宜超过Imin。3双人复苏操作要求:(1)两人应协调配合,吹气应在胸外按压的松弛时间内完成。(2)按压频率为IOO次/min。(3)按压与呼吸比例为15:2,即15次心脏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4)为达到配合默契,可由按压者数口诀1,2,3,4,14吹,当吹气者听到“14”时,做好准备,听到“吹”后,即向伤员嘴里吹气,按压者继而重数口诀1,2,3,4,,14吹,如此周而复始循环进行。(5)人工呼吸者除需通畅伤员呼吸道、吹气外,还应经常触摸其颈动脉和观察瞳孔等。4心复苏法注意事项:(1)吹气不能在向下按压心脏的同时进行。数口诀的速度应均衡,避免快慢不一。(2)操作者应站在触电

4、者侧面便于操作的位置,单人急救时应站立在触电者的肩部位置;双人急救时,吹气人应站在触电者的头部,按压心脏者应站在触电者胸部、与吹气者相对的一侧。(3)人工呼吸者与心脏按压者可以互换位置,互换操作,但中断时间不超过5so(4)第二抢救者到现场后,应首先检查颈动脉搏动,然后再开始作人工呼吸。如心脏按压有效,则应触及到搏动,如不能触及,应观察心脏按压者的技术操作是否正确,必要时应增加按压深度及重新定位。(5)可以由第三抢救者及更多的抢救人员轮换操作,以保持精力充沛、姿势正确。5心肺复苏的有效指标、转移和终止1心肺复苏的有效指标:心肺复苏术操作是否正确,主要靠平时严格训练,掌握正确的方法。而在急救中判

5、断复苏是否有效,可以根据以下五方面综合考虑:(1)瞳孔。复苏有效时,可见伤员瞳孔由大变小。如瞳孔由小变大、固定、角膜混浊,则说明复苏无效。(2)面色(口唇)。复苏有效,可见伤员面色由紫结转为红润,如若变为灰白,则说明复苏无效。(3)颈动脉搏动。按压有效时,每一次按压可以摸到一次搏动,如若停止按压,搏动亦消失,应继续进行心脏按压;如若停止按压后,脉搏仍然跳动,则说明伤员心跳已恢复。(4)神志。复苏有效,可见伤员有眼球活动,睫毛反射与对光反射出现,甚至手脚开始抽动,肌张力增加。(5)出现自主呼吸。伤员自主呼吸出现,并不意味可以停止人工呼吸。如果自主呼吸微弱,仍应坚持口对口呼吸。2转移和终止:2.1

6、 转移:在现场抢救时,应力争抢救时间,切勿为了方便或让伤员舒服去移动伤员,从而延误现场抢救的时间。现场心肺复苏应坚持不断地进行,抢救者不应频繁更换,即使送往医院途中也应继续进行。鼻导管给氧绝不能代替心肺复苏术。如需将伤员由现场移往室内,中断操作时间不得超过7s;通道狭窄、上下楼层、送上救护车等的操作中断不得超过30s。将心跳、呼吸恢复的伤员用救护车送医院时,应在伤员背部放一块宽、阔适当的硬板,以备随时进行心肺复苏。将伤员送到医院而专业人员尚未接手前,仍应继续进行心肺复苏。2.2 终止:何时终止心肺复苏是一个涉及到医疗、社会、道德等方面的问题。不论在什么情况下,终止心肺复苏,决定于医生,或医生组成的抢救组的首席医生,否则不得放弃抢救。高压或超高压电击的伤员心跳、呼吸停止,更不应随意放弃抢救。3电击伤伤员的心脏监护:被电击伤并经过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的电击伤员,都应让其充分休息,并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不少于48h的心脏监护。因为伤员在被电击过程中,由于电压、电流、频率的直接影响和组织损伤而产生的高钾血症,以及由于缺氧等因素,引起的心肌损害和心律失常,经过心肺复苏抢救,在心跳恢复后,有的伤员还可能会出现“继发性心脏跳停止”,故应进行心脏监护,以对心律失常和高钾血症的伤员及时予以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