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大自然之美.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339697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受大自然之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感受大自然之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感受大自然之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感受大自然之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感受大自然之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感受大自然之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受大自然之美.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感 受 大 自 然 之 美濮阳市第五中学 李春燕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在自学和合作交流中了解大自然之美表现,掌握鉴赏大自然之美的方法,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合作交流学习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图片欣赏,激发审美之心,通过赞美大自然诗词的合作交流,感悟大自然的内涵之美;通过对比材料分析,掌握审美自然的具体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慨大自然之美,乐观面对生活,积极走进大自然,善待大自然,用“心”去发现大自然之美,用“心”去感悟大自然之美。 教学重点:感受大自然之美,掌握鉴赏自然之美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审美之心发现身边的大自然之美。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图片

2、欣赏法、合作交流法、材料分析法、学以致用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序3播放自然美景视频春夏秋冬。欣赏,感悟。以自然美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实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激情效果。导学5展示导学提纲,组织学生带着问题自主阅读教材。导学提纲:1.大自然之美,美在神秘的 ( 之美)、奇妙的 ( 之美)、秀丽的 ( 之美)。2.美的自然对象可分为两种,分别是什么?3.鉴赏自然风景,要注意观察的 、 、 ,还要发挥人们的 。 巡视学生,把握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自读导学提纲,了解自学目标。带着问题快速阅读教材,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标注。以导学提纲为扶手,了解自然美的表

3、现和鉴赏自然美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检测2个别提问,检查学生自读教材情况。展示检测试题,个别提问学生作答。检测试题:1.对下列大自然之美分类。天狗食月、美丽田野、夏日蝉鸣、沙漠海市蜃楼、流星雨、柳树发芽。2.说出下列鉴赏大自然之美的观察方法。 积极举手,敢于展示自学成果。根据自学知识分析并回答检测试题。通过知识提问和图文试题,检测学生自学,实现学以致用。探究24欣赏自然5 以古筝曲高山流水为音乐背景,自动播放展示宇宙之美、生物之美、自然风光之美的图片集。边听音乐,边看美图,边用心感悟大自然之美。在音乐背景下欣赏图片,感悟宇宙、生物、自然风光之美,品味大自然秀丽的外在之美。诗意自然8组织学

4、生小组合作收集关于描写季节、日月星辰、花草、山水、风霜雨雪等的诗词,互相交流,感受古代文人墨客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点拨:人类以诗文歌画等形式表现大自然之美,但人类智慧之灵气来源于大自然。阅读问题,自主思考,再现赞美自然的诗词。小组交流,各抒己见,在倾听感悟中拓展认识。边交流边做好交流成果记录。小组代表展示成果。通过古代诗词的合作交流,深刻感悟大自然的灵秀之美,体会人类的智慧之灵气来源于大自然。鉴赏自然5展示下列对比材料,启发学生思考总结鉴赏自然之美的方法。1.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齐白石的群虾图、徐悲鸿的奔马图,这些形象逼真、活灵活现的赞美自然的名画告诉我们感受大自然之美必须具备细腻的 力。2.

5、同样面对落花,龚自珍写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而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想到“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这告诉我们感受 大自然之美,必须树立 的生活态度。3.当看到柳芽时,我们会说“春天来了”,而贺知章笔下的柳芽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当游玩于荷花池中,我们会说“荷花真美”,而杨万里笔下的荷花美景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启示我们提高审美能力,必须增强 修养。4.古今不少诗人往往把雪、梅并写。雪因梅,透露出春的信息,梅因雪更显出高尚的品格。如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中就曾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但在诗人卢梅坡的笔下,

6、二者却为争春发生了“摩擦”“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这启示我们提高审美能力,必须发挥 力,弘扬 。个别提问。引导学生总结鉴赏大自然之美的方法。点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每一个材料都是鉴赏大自然方法的一个侧面,我们都需要以“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视角高度总结知识,实现知识的系统化。自主阅读图文资料,在对比分析中感悟鉴赏大自然之美、提高审美能力的素质要求。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学会倾听学习。结合教材学习和材料分析,总结鉴赏大自然之美的方法。倾听老师的点拨,整合知识,学会小结。通过材料的对比分析,整合观察、想象、善待生命、高雅情趣、创新等内容,提高鉴赏美的能力。审美自

7、然6点拨:大自然是我们的家,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大自然之美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一起来感悟身边的大自然之美。组织学生感悟身边的大自然之美,各抒己见,交流分享。倾听点拨,想象身边的大自然之美。学生1分钟自主发现。小组交流,各抒己见。通过个别展示的形式交流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之美就在我们身边,打开学生的审美心窗,激发学生发现和品味身边大自然之美的欲望和热情。评价4以多项选择题为载体,坚持试题综合性的难易层次,组织学生进行综合练习。多项选择题:1. 被赞誉为“最美丽的沙漠英雄树”胡杨,具有惊人的抗干旱、御风沙、耐盐碱的能力,能顽强地生存繁衍于沙漠之中。常绿植物红豆杉中提取的紫杉醇,是近年

8、来国际上公认的植物提纯的抗癌药物,且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也有一定效果这启示我们【】A. 大自然之美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 B. 感悟大自然之美必须提高文化道德修养C. 大自然恩泽人类的生命 D. 我们应感恩自然、善待自然、热爱自然2.山水是大自然的杰作,人们常寄情于山水之间,并把所思所悟付之于诗词文章。下面诗句反映人们赞叹自然之美的有【 】A.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C.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D.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3. 同样是面对梅花,失意的陆游写出的诗句是“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而意气风发的

9、革命领袖毛泽东却写出的是“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这说明【 】A. 对自然美的欣赏与人的思想观点密切相关B. 陆游不会欣赏自然美C. 自然美总是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 D. 面对同样的自然景观,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4. 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自幼爱鹅,成年后喜欢饲养鹅,每当他写字劳累时,就到鹅池边观赏鹅在水中嬉戏、畅游的情形。渐渐的,他还从鹅从容自然的神态中受到启迪,融入到自己的书法艺术当中。这告诉我们【 】A. 提高艺术修养,主要欣赏自然美 B. 学会欣赏自然美,可以提高人们的艺术修养 C. 欣赏自然美能陶冶人的情操,培养高雅的情趣 D. 生物世界也包含着丰

10、富的自然美以个别提问形式评价学生,并要求学生阅读正确选项材料。根据所学知识,结合试题材料,分析选择题。审清题意,选项分析,慎重选择。勇敢回答问题,享受学习的快乐。根据老师的要求,积极阅读正确选项的内容,边读边思,边思边学。在体现综合性的多项试题中内化知识,感悟大自然之美,提升分析能力,汲取审美营养。尾2展示老师自创小诗,师生齐读感悟,结束课堂。大自然之美大自然之美,美在神秘的宇宙,美在奇妙的生物世界,美在秀美的自然风光,大自然之美,陶冶高雅的情操,赋予智慧之灵气,恩泽人类的生命。鉴赏自然之美,贵在细致的观察,贵在丰富的想象,贵在乐观的态度,贵在文化的熏陶,贵在审美的创新。大自然,我们的家,大自然之美,就在我们身边,用“眼”才能发现大自然的外秀之美,用“心”才能感悟大自然的内蕴之美,用“行动”才能捍卫大自然之美!。与老师齐读“小诗”,边读边想,边读边思。以自创小诗结束课堂,实现课堂内容的大整合,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深刻感情,实现“课虽终,情未尽,意未绝”的教学艺术效果。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