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考编试题 浙江教师招聘考试练习题含答案2023.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345357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考编试题 浙江教师招聘考试练习题含答案202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师考编试题 浙江教师招聘考试练习题含答案202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师考编试题 浙江教师招聘考试练习题含答案202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师考编试题 浙江教师招聘考试练习题含答案202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师考编试题 浙江教师招聘考试练习题含答案202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考编试题 浙江教师招聘考试练习题含答案202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考编试题 浙江教师招聘考试练习题含答案2023.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师考编试题:浙江教师招聘考试练习题含答案L道德教育认知模式的创立者是()。(单选)A.科尔伯格B.皮亚杰C.麦克费尔D.班杜拉2 .某班主任利用班会课时间组织学生针对摔倒老人该不该扶的问题进行探讨,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看法,而班主任老师则组织大家辨析各种观点意见,并引导学生自愿选择符合道德原则的价值观念,这种德育方法是()。(单选)A.群体约定B.说服教育C.价值澄清D.榜样激励3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明辨是非的德育方法是()。(单选)A.品德评价法B.知识教育法C.说服教育法D.认知教育法4.马卡连柯指出,通过集体和教师一道去影响学生,便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这符合的德育中的(

2、)。(单选)A.因材施教原则B.长善救失原则C.疏导原则D.平行教育原则5彳惠育过程的构成要素不包括()。(单选)A.教育者B.受教育者C德育形式D彳惠育内容6.下列做法遵循了疏导原则的有()。(多选)A.老师就化妆问题找一女学生谈话,向其说明了学生不适合化妆的原因B.班里的一伙小捣蛋爱玩篮球,老师就组织他们成立了篮球队,且制定了队规C.T立擅长绘画的学生,通过绘画比赛克服了自己的不自信D.老师通过与小红的交流,使其认识到自身的错误7.不属于德育工作出发点的有()。(多选)A彳惠育规律B彳惠育内容G德育目标D彳惠育方法8德育过程就是品德形成的过程。()(判断)9 ,自我修养是我国一种传统的德育

3、方法,古代很多教育家都强调这一点,提倡自省自讼”,把吾日三省吾身当作积善成德的必要途径。()(判断)10 .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简答)L【答案】Bo解析:体谅模式的创立人是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所创;班杜拉创立的是社会学习模式;皮亚杰创立的是认知模式。科尔比格在皮亚杰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认知模式。故答案选择B。2 .【答案】Co解析:本题考查德育模式。价值澄清模式着眼于价值观教育,试图帮助人们减少价值混乱,并通过评价过程促进统一的价值观的形成。其目的是通过选择、赞扬和实践过程来增进富于理智的价值选择。题干中,班主任组织学生针对摔倒老人该不该扶的问题进行探讨,组织大家辨析各

4、种观点意见,引导学生自愿选择符合道德原则的价值观念的行为,有助于学生进行理智的价值选择,属于价值澄清模式。故答案选择CoA选项,群体约定是指教师可以利用集体讨论后作出的集体约定来改变学生的态度。B选项,说服教育是指教师经常应用言语来说服学生改变态度,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D选项,榜样激励是指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AB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此题选Co3 .【答案】Co解析:说服教育法是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说服教育的方式主要有语

5、言说服和事实说服。4 .【答案】Do解析: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思想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对集体的教育影响个人,也可以通过对个人的教育影响集体。5 .【答案】Co解析:本题考查德育过程的结构。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并引导受教育者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其品德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的要素通常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所以,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不包括德育形式。A选项,教育者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是一定社会德育要求和思想道德的体现者,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育者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个体教育者和群体教育者。B选项

6、,受教育者包括受教育者个体和群体,他们都是德育的对象。在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既是德育的客体,又是德育的主体。D选项,德育内容是用以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是受教育者学习、修养和内在化的客体。A、B、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o6 .【答案】ADo解析:B选项和C选项体现了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7 .【答案】ABDo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目标。选项A,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有: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的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性、反复

7、性、逐步提高的过程。选项B,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体设计,是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关系到用什么道德规范、政治观、人生观、世界观来教育学生的重大问题。我国德育的内容应该是现实性和理想性的高度统一。选项Cz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人的思想品德素质方面的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是预期的德育结果。选项D,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包括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养方式。德育工作要围绕德育目标来进行,因此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德育目标不仅决定德育内容、形式和方法,还制约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8、题干中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德育规律、德育内容、德育方法都不属于德育工作出发点,故本题选ABD。8 .【答案】x。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过程和品德形成过程的区别。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并引导受教育者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其品德发展的过程。其实质是教育者将一定的社会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因此本题表述错误。从学生的教育而言,德育过程是学生个体品德的形成发展过程,是在教育者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影响下,学生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过程,是系统地培养和发展学生品德的过程。而品德形成过程,是学生思想道德

9、结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品德形成过程属于人的发展过程,影响这一过程实施的因素,包括生理的、社会的、主观的和实践的等多种因素。题干中描述德育过程就是品德形成的过程表述错误。9 .【答案】o解析:本题考查道德修养法的内涵。道德修养也叫自我修养,是我国一种传统的德育方法,古代很多教育家都强调这一点。孔子提倡君子要注意内自省、内自讼,曾子强调吾日三省吾身,孟子主张自反、自强,荀子指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他们都注重通过坚持反省、修养来提高个人的品德。故此题说法正确。10【参考答案】Q)学生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2)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性、反复性、逐步提高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