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浙江教师资格证考试练习题2023.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345491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浙江教师资格证考试练习题202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浙江教师资格证考试练习题202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浙江教师资格证考试练习题202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浙江教师资格证考试练习题202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浙江教师资格证考试练习题202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浙江教师资格证考试练习题202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浙江教师资格证考试练习题2023.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浙江教师资格证考试练习题科目一(12)L下列选项中,对小红并非既聪明又美丽的理解,正确的一项()。A.小红美,或者小红聪明B.小红不美,或者小红不聪明C,小红不美,但小红聪明D.小红美,而且小红聪明2.甲、乙、丙分别是沈阳、上海、重庆人,分别学习金融、法律、外语。已知:乙是重庆人,学外语的是沈阳人,学金融的不是上海人,甲不学金融,丙不学外语。下列推断完全正确的是()。A.甲是上海人、学法律B.甲是沈阳人、学外语C.丙是沈阳人、学外语D.丙是上海人、学金融科目二(310)3 .为了得到老师或父母的奖励或避免受到老师或父母的惩罚而努力学习,这种学习动机主要是()。A.内部动机B

2、,外部动机C,直接动机D.低级动机4 .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有目的有意识的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的是()。A.学习目标B.学习期待C.学习策略D.学习效能5.小超在学习中为了记住数字年代等枯燥的知识,对其赋予意义,使记忆过程更有趣,小超使用的是()处理方式。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计划策略6.李宏同学在暑假期间,将自己感兴趣的语文、英语等学科内容画出了知识联系图,帮助自己掌握这些学科知识。李宏同学使用的学习策略是Oo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复述策略D.计划监控策略7,桑代克和伍德沃斯以刺激-反应的联结理论为基础认为迁移的条件是两种学习涉及的心理机能有

3、()。A.共同要素B,关联关系C.共同原理D.相同结构8 .苛勒所做的小鸡觅食实验是支持()的经典实验。A,形式训练说B,关系转换说C.相同要素说D.概括化理论9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已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心理学家()。A.班杜拉B.托尔曼C.阿特金森D,杜威10 .【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某省级示范中学初三学生吴某,从小就是老师们喜欢的听话的乖学生,他的学习成绩一直非常优秀,初一到初二两年中多次考试成绩在年级都是数一数二的。进入初三时,班主任老师找吴某谈话,告诉他老师们一致看好他,认为他有冲击中考状元的实力。希望他继续努力,不要辜负

4、老师们对他的期望,为学校争光。吴某听后也暗下决心,要去搏一搏。随后的日子里,吴某每天学习的时间越来越长,做的题目越来越多。一段时间后,吴某出现了食欲减退、失眠等反应,学习成绩反而下降了。结合材料,回答问题:Q)简述任务难度、学习效率与学习动机水平的关系。(2)运用学习动机相关原理,分析班主任老师的做法存在的问题。(3)你认为激励吴某学习的正确做法有哪些?科目一(12)L【答案】Bo解析:题干可以写成:并非聪明且美丽。任何命题前面加并非都变成其矛盾命题,根据题干可以得出:小红不美或者小红不聪明。故选择B项。2 .【答案】Bo解析:连线法。乙是重庆人,丙不学外语,学外语的是沈阳人,推出丙是上海人,

5、乙是重庆人,甲是沈阳人,甲学外语,丙是上海人不学金融,学法律,乙学金融。比对选项,选择Bo科目二(310)3 .【答案】Bo解析:本题考查学习动机分类。外部学习动机,往往由外部诱因引起,与外部奖励相联系。题干描述得到奖励或避免惩罚,这些都属于外部的诱因,属于外部动机,故本题选BoA项内部学习动机,指的是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学习动机。C项直接动机,由学习活动本身直接引起,表现为对所学习的学科内容或学习活动的直接兴趣和爱好。D项低级的动机,核心是利己的、自我中心的,学习的动机只来源于自己眼前的利益。与题干描述不符,故排除。因此本题选B。4 .【答案】Co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策略的定义。学习策略指学

6、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有目的有意识的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A选项,学习目标是对学习过程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方面所能实现结果的预期。B选项,学习期待是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和当前刺激而对未来学习结果的预料或预想。D选项,学习效能是对自己能否完成学习任务和进行具体学习活动的能力的主观评估。A、B、D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5 .【答案】Bo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策略。精加工策略是一种通过形成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使新信息更有意义,从而促进对新信息的理解和记忆的深层加工策略。精加工策略是一种理解性的记忆策略,和复述策略结合使用,可以显著提高记忆效果。题干中为了记住数字年代枯燥的知识,对

7、其赋予意义,使过程更有趣,符合精细加工策略。A选项,复述策略是指为了在记忆中保持所学信息而对信息进行重复识记的策略。C选项,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常用的组织策略有列提纲、利用图形和表格,以及归类策略。D选项,计划策略是根据认知活动的目标,在进行一项认知活动之前,进一步明确认知目标、元认知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学习材料、分析完成任务的方法等。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o6 .【答案】Ao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策略的相关内容。学习策略主要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以及资源管理策略。其中,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组织策略、精细加工策略

8、。选项A,组织策略指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其具体包括列提纲、利用图形(系统结构图、流程图、模型图、网络关系图等)、利用表格(一览表、双向表)等。选项B,精加工策略是一种通过形成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使新信息更有意义,从而促进对新信息的理解和记忆的深层加工策略。其具体包括记忆术(如位置记忆法、缩减与编歌诀、谐音联想法、关键词法、视觉联想)、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等。选项C,复述策略是指为了在记忆中保持所学信息而对信息进行重复识记的策略。复述策略既可以促进工作记忆中信息的保持,又适用于在长时记忆中保持信息。其具体包括利用无意识记

9、和有意识记、排除抑制干扰、整体记忆与分段记忆、多种感官参与、画线、圈点批注等。选项D,计划监控策略属于元认知策略。计划策略是根据认知活动的目标,在进行一项认知活动之前,进一步明确认知目标、确定认知过程和环节、预计认知结果、选择认知策略并评估其有效性;监控策略是一种常用的元认知策略,是指在认知活动中,根据认知目标不断反省和监控自己的认知活动是否在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正确估计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并根据有效性标准评价各种认知行动、策略的效果。题干中,李宏同学在暑假期间,将自己感兴趣的语文、英语等学科内容画出了知识联系图,实际上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

10、策略,这属于组织策略。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择A。7 .【答案】Ao解析:本题考查早期迁移理论。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选项A,共同要素说,其代表人物为桑代克、伍德沃斯。共同要素说认为,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测验情境存在共同成分,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另一种学习,即才会产生学习的迁移。两个完全不相似的刺激反应联结之间,不可能产生迁移,这会使人们对迁移产生悲观态度。选项B,关联关系,关系转化说代表人物是苛勒,习得经验能否迁移取决于对情境中各种关系的理解或顿悟。选项Cz共同原理,是经验类化说观点,代表人物贾德,对已有经验进行了概

11、括,就可以完成从一个情境对另一个情境的迁移。选项D为干扰选项。B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合,故本题选Ao8 .【答案】Bo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早期的学习的迁移理论。早期学习迁移理论主要包括形式训练说、关系转换说、相同要素说以及概括化理论。选项A,形式训练说代表人物为德国心理学家沃尔夫。形式训练说是对学习迁移现象作出最早的系统解释的理论。形式训练说主张迁移要经历一个形式训练过程才能产生。选项B,关系转化说代表人物为苛勒。苛勒用小鸡啄米实验证明了关系转换的学习迁移理论。这个理论实际上是从事物关系的角度,对经验类化理论进行了重新解释。他们不否认经验类化的作用,但他们强调顿悟是迁移的一个决定因素。迁移不是由

12、于两个学习情境具有共同成分、原理或规则而自动产生的,而是由于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存在关系的结果。选项C,共同要素说代表人物为桑代克、伍德沃斯。桑代克在1901年的形状知觉实验中证实了共同要素说。在实验研究基础上,他提出只有当两种情境中有相同要素时才能产生迁移。其后伍德沃斯把共同要素说修改为共同成分说,即两情境中有共同成分时可以产生迁移。选项D,概括说代表人物为贾德。贾德在1908年所做水下击靶实验,是概括说理论的经典实验。贾德认为,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存在的共同成分,只是产生迁移的必要前提,而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题干中考查苛勒所做的小鸡觅食实验,

13、其应该属于关系转换说的经典实验。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择Bo9 .【答案】Ao解析:本题考查自我效能感知识点。自我效能感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的一个概念,指个人对自己是否具有通过努力成功完成某种活动的能力所持有的主观判断与信念。与题干描述相契合,故本题选AoB项托尔曼提出符号学习理论。C项阿特金森提出成就动机理论。D项杜威提出实用主义教育学。B、C、D三项与题干描述不符,故排除。因此本题选Ao10【参考答案】Q)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是倒U型曲线关系,即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学习效率最高。此外,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的最佳水平随着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学习较复杂的问题时,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低些;在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高止匕(2)班主任对吴某的谈话是对吴某先前学习行为的肯定对吴某来说是一种强化,也是一种外部诱因,这种诱因结合自身的内部需要进一步增加了吴某的学习动机,从而使其学习动机水平过高,反而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第一,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第二,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第三,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第四,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第五,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