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防雷检测技术规范修订说明.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345604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据中心防雷检测技术规范修订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数据中心防雷检测技术规范修订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数据中心防雷检测技术规范修订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数据中心防雷检测技术规范修订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数据中心防雷检测技术规范修订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据中心防雷检测技术规范修订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据中心防雷检测技术规范修订说明.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江西省地方标准数据中心防雷检测技术规范修订编制NVZ说明数据中心防雷检测技术规范起草组2022年12月一、工作简况3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修订标准时,应增列新旧标准水平的对比5三、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7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以及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有关数据对比情况7五、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8六、编制中的修改过程8七、标准作为强制性标准或推荐性标准的建议9八、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9九、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9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9一、工作简况1. 1

2、任务来源本规范此次局部修订工作是依据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关于公布江西省地方标准集中复审结论的通知(赣市监标(2022)5号)要求,原标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防雷检测技术规范(DB36/T933-2016)于2016年12月13日发布,2017年03月01日实施,由复审单位江西省雷电监测预警与防护技术中心组织开展修订工作。1.2工作情况1.2.1 主要起草人员及其所做的工作由江西省气候中心组成数据中心防雷检测技术规范地方标准修订起草组,主要起草人为高雅隽、段和平、李嘉、夏雪、张长稳、熊伟琴、王荣珠、李玉塔、周洁晨、邓佳峰、杜强、殷国华。其分工如下:1.2. 1.1高雅隽负责:(1)制订标准编制修订的工作

3、计划;(2)全面负责资源调配、方案审定;(3)负责协调起草人员开展标准研究、编写工作,全面组织实施标准编制工作;(4)参与标准修订的研究、编写;(5)定期主持召开标准修订的工作会议。L2L2段和平、李嘉、夏雪负责:(1)负责资源调配、方案审定;(2)参与标准修订的研究、编写工作;(3)征求、汇总各方意见对标准进行完善。1.2. L3张长稳、熊伟琴负责:(1)协助组织召开标准修订的工作会议;(2)参与标准修订的研究、编写;(3)收集与数据中心雷电防护有关的各类资料、档案。L2.L4王荣珠、李玉塔、周洁晨、邓佳峰、杜强、殷国华负责:(1)收集规范、文件及技术资料;(2)参与标准修订的研究、编写;(

4、3)征求、汇总各方意见对标准进行完善;(4)负责对征求意见稿、送审稿的排版工作。1.2.2主要工作过程2022年6月20日,成立起草编写组,确定修订方案,进行了人员分工,制定了编写进度计划。2022年7月8月,收集最新资料,广泛调查有针对性地对江西省特别是南昌市的计算机机房、移动基站、证券所机房等的雷电防护现状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调查,为标准的修订积累了可靠资料,查阅大量相关的国家及地方技术规范、标准,初步确定了编写修订的整体内容、结构和方向。2022年9月10月,组织编写修订,形成工作组讨论稿主要确定标准的整体结构。在标准修订前,组织起草人员对标准的结构和组成部分进行了充分的考虑,考虑到电子信息

5、系统随大数据时代快速发展的特殊性,同时按便于实际现场检测操作的要求,对反复经过论证的编写大纲予以确定,对标准编写具体内容做了具体分工。在草稿形成后,进行整体汇总,形成了工作组讨论稿。2022年11月12月,向省内外专家征求意见,形成征求意见稿组织起草人员对工作组讨论稿逐条逐句研究讨论,对标准中有争议的内容,查阅各类资料和标准规范,并提出修改意见。将修改后的征求意见稿(第一稿)发函至省内外同行专家进行征求意见。总计向省内外雷电防护专业技术人员、大学相关专业的教授以及防雷公司的专业人员等15个单位15位相关专家进行征求意见,共收到95条专家意见。根据专家意见对标准逐句校核进行修稿,形成征求意见稿(

6、第二稿),并将标准修订的征求意见稿(第二稿)、修订编制说明等材料提交江西省标准业务管理平台。2023年1月2023年4月,将按照标准修订的工作流程和进度完成后续修订的送审、报批工作。编写组将根据后续征求意见进一步完善标准文本、征求意见汇总表等材料,形成报批稿最终稿。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修订标准时,应增列新旧标准水平的对比2.1 标准编制原则本标准在编制方面,坚持了以下几项原则:2.1.1 科学及规范性原则(1)积极借鉴和参考了国家和行业标准;(2)引用相关的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强调了标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3)有利于规范防雷检测工作程序和内容行为,提高技术质量;(4)安全

7、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2.1.2编制的依据本标准,主要以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343一201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以及GB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为基础进行编制,其它参考的主要标准有:GB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69-20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4-2017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50303-20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48-2018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601-2010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611-2010电子工程防静电设计规范G

8、B50689-2011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GB/T2887-2011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17949.1-2000接地系统的土壤电阻率、接地阻抗和地面电位测量导则第1部分:常规测量GB18802.1-2020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第1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T18802.12-2014低压电涌保护器(SPD)第12部分: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选择和使用导则GB18802.21-2016低压电涌保护器第21部分:电信和信号网络的电涌保护器(SPD)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T18802.22-2019低压电涌保护器(SPD)第22部分:电信和信号网络的电涌保护

9、器选择和使用导则GB/T19663-2022信息系统雷电防护术语GB/T32938-2016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服务规范GB/T36340-2018防静电活动地板通用规范GT670-2006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技术要求QX/T406-2017雷电防护装置检测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要求2.1.3可操作性原则起草组充分调研,征求省内外专家的意见,听取从事防雷检测一线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最后形成本规范检测内容。2.2标准主要内容本标准的主要内容: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与定义、检测项目、检测一般要求、检测周期、参考文献、附录A-F等部分。三、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

10、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多年以来,我国还没有一个可供防雷检测人员执行的数据中心防雷检测规范。有部分省市如重庆、北京等地方编制了地方检测标准,而大部分省市的防雷检测机构仅以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以及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21431-2015等规范中相关的“防雷设计要求”或建筑物检测规范要求开展检测工作,同时由于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已经于2011年10月1日实施,目前还没有以GB50057-2010为参照出台地方标准,对检测程序、检测方法、检测项目和结果的判定没有相对应的检测标准,容易产生偏差,造成防雷安全隐患。因此,

11、为了规范我省数据中心防雷安全检测,对科学、规范地开展数据中心的防雷检测工作,减少或避免电子信息系统雷电灾害损失,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对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结合江西省检测技术人员在防雷检测的实践,通过引用、参考和分析现行的相关标准,编制本规范。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以及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有关数据对比情况本标准在参考我国现行有效的防雷设计、检测等技术规范的基础上,结合我省数据中心雷电防护、科技服务实际情况,编制本规范。五、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本标准与国内现行的法律、法规、政策及相关标准相一致,无冲突。六

12、、编制中的修改过程此次局部修订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江西省标准化条例地方标准管理办法有关标准编写规定,以及国家、公共安全行业标准、气象行业标准批准发布的标准中涉及数据中心雷电防护相关条文的原则进行了局部修订。主要内容包括:(1)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修订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的表述,并增加了参考文献部分。(2)更新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的最新版本,增加了GB50611-2010.GB/T32938-2016、GB/T36340-2018(正文未对具体条款直接引用的已放入参考文献中),删除了已经废止的SJ/T

13、10796-2001,按本规范2016年发布后修订的GB50174-2017的修订内容调整了2016年版中引用的内容。特别是在第4章的第4节”等电位连接与共用接地系统检测”和第5节“屏蔽及布线检测”中增加并修订了等电位连接检测、防静电检测、电磁屏蔽检测等基本参数值。(3)术语部分更新了“数据中心”“电子信息设备”两个术语的释义,并在全文中用“数据中心”对“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概念进行了更替。(4)附录部分参考GB50343-2012修订意见更新了附录C表C.3和附录E,简化了雷电防护等级划分方法,对不同雷电防护等级相应的电源线路电涌保护器冲击电流和标称放电电流参数推荐值进行了调整,修改电涌保护器

14、接地线的截面积要求。(5)删去了与本规范2016年发布后修订的有关标准矛盾或未指代明确部分的内容。(6)此次局部修订共37条,分别为第1、2、3.1、3.2、4.L1、4.1.4、4.2.1、4.3,1、4.3.2、4.3.3、4.3.4g)、4.41、4.4.2、4.4.5、4.4.6a)、4.4.7、4.4.8表1、4.4.9、4.4.104,5.1a)、4.5.1b)、4.5.1e)、4.5.1g)、4.7.1.15.15.2、5.35.45.5、5.6、5.8、5.10、5.IK6.1、6.2、附录C表C.3、附录E表E.I0七、标准作为强制性标准或推荐性标准的建议建议本标准为地方推荐

15、性标准。八、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在雷电防护的管理、业务和技术服务中加以应用。九、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对原标准DB36/T933-2016进行修订,修订完成并发布后,同步废除原标准。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1)起草单位发生变更:因全国防雷体制改革,江西省雷电监测预警与防护技术中心于2016年11月更名为江西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后因气象事业机构改革,撤销江西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江西省防雷中心),整体并入江西省气候中心,故本次起草单位由江西省气候中心牵头,会同江西京航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江西恒信检测集团有限公司有关单位共同完成。(2)主要起草人发生变更:因气象事业机构改革,原主要起草人部分人员分流,部分不再承担相应工作职能,根据工作分工和工作量,起草组拟定了新的主要起草人,且协商无异议。(3)标准名称变更:原标准名称为电子信息系统机房防雷检测技术规范,但最新国家标准GB50174-2017数据中心设计规范用“数据中心”的概念替换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概念,为与国标保持一致性,申请本地方标准也更名为数据中心防雷检测技术规范,并在全文中用“数据中心”对“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术语进行更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