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疫流行现状和防控措施.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345983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城疫流行现状和防控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城疫流行现状和防控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城疫流行现状和防控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城疫流行现状和防控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城疫流行现状和防控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城疫流行现状和防控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城疫流行现状和防控措施.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城疫流行现状和防控措施新城疫(NeWCaStIediSease,ND)俗称鸡瘟,其致病原为新城疫病毒(NeWCaStIediSeaSeVirus,NDV),鸡、鸭、鹅、鸽子、鹤鹑、火鸡等禽类均易感,其中以鸡最易感。带毒鸡及病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感染鸡的口和鼻分泌物和排泄物中都可散播病毒,健康鸡可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该病传播速度快,病死率高,一直以来都是危害我国养禽业的主要疫病之一,也是养殖单位重点防范的主要烈性传染病之一。但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城疫免疫工作的全面推进,典型新城疫得到有效控制,但非典型性新城疫的发生与流行日益增多。文章针对我国当前新城疫流行出现的新特点,就当前如何进行新城疫的

2、诊断与防治进行阐述,以期为我国基层兽医工作者诊断与防治新城疫提供借鉴,为养殖单位完善与优化新城疫综合防控措施提供参考。1临床症状常见发病鸡只精神不振,体温升高,采食量下降,口腔内有黏液流出,鸡冠和肉髯发绢。呼吸困难,有湿性呼吸音(呼噜);排黄白或黄绿色稀便;产蛋鸡产蛋量下降10%-50%,蛋壳质量变差,薄壳蛋、砂皮蛋、软壳蛋增多,蛋壳颜色发白。严重感染的鸡群,呈现高死亡率,并出现扭颈观星等神经症状。2引起新城疫高发的原因分析2.1 病原体方面的因素2.1.1 病毒数量增加随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肉蛋奶需求的提升,我国家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密集越来越高,致使环境中新城疫病毒的数量较以前养殖数

3、量较少时呈几何倍数的增长。2.1.2 病毒感染力增强新城疫疫苗的广泛使用也使得病毒的感染力发生巨大改变,以往一些对新城疫病毒不敏感的动物也发生感染:如水禽、野生禽类等。2.2 病毒传播速度变快和传播范围变大随着物流能力提升,人流、物流的流通越来越频繁致使病毒也随之随时随地扩张。2.3 防控手段滞后病毒发生变异由于我国目前对新城疫的控制防御手段主要依赖疫苗接种,养殖场对生物安全系统认识不足,使得目前对新城疫的防控主要依靠增加接种次数和增加接种倍数,但疫苗的保护力大打折扣防控水平不高。新城疫病毒虽只有一个血清型,但其具有较多的基因型,同时新城疫病毒自我保护能力也越来越高,以前发病主要集中在冬春时节

4、,现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病。2.4 家禽新城疫高发主要原因机体抗病力下降是家禽新城疫高发主要原因。2.4.1 呼吸道防御系统(纤毛、黏液、黏膜下淋巴细胞等)在舍内氨气、温度变化、粉尘等外界因素的刺激下,呼吸黏膜防御功能受到损害,使该系统对于制约病毒屏障作用受损,为病原体的侵入敞开大门。2.4.2 免疫接种方面的因素:疫苗方面:如疫苗质量不高、不按规定贮藏运输,疫苗接种后不能产生良好的抗体;不合理的免疫程序:如免疫间隔时间不够,图省事疫苗联合接种,接种程序固定不能随流行疾病、天气变化等及时调整,使免疫接种后,造成免疫失败或产生的抗体水平不高。2.4.3 错误的接种方法:本应是滴鼻点眼的改为饮水,应该

5、刺种的改为注射,都可能造成免疫失败或的产生抗体滴度不足。2.4.4 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隐性感染时(如:肿瘤病、营养缺乏、球虫感染等),机体免疫力低下,此时接种疫苗,免疫无法产生应答,不能产生抗体。2.5 继发感染,引发新城疫机体在发生其他疾病时,如:大肠杆菌感染、支原体感染、传染性鼻炎等,机体抵抗力不足,新城疫病毒很容易侵入机体,导致新城疫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3症状及诊断3.1 典型新城疫禽类新城疫典型的新城疫是以急性为主,病初期表现为:(1)腹泻稀便,下痢排绿色、黄绿色或黄白色的稀便,水、粪不相容的水便,而且有酸臭味。禽类精神萎靡不振、体温升高、食欲不振,眼

6、圈发紫、鸡冠发紫、握住爪子;腺胃黏膜、乳头及乳头间有血斑。(2)嗦囊内充满液体内容物,倒提时可从嗦囊中流出酸水,黏液呈灰白色;喙端不断地有大量黏液流出。病情轻者蛋壳褪色,有轻度畸形蛋,严重者的产卵停止。羽毛逆立蓬松,闭目缩颈垂头,两翅下垂无力;呼吸困难,流涕泪,张嘴喘气并伴有黏性的啰音。禽类头颈颤抖或扭斜、后仰,伴有阵发性痉挛等神经症状;采食困难、站立不稳、转圈或突然倒地症状,甚至瘫痪,常常伏地而死;发生严重的呕吐,临死前口吐黄水,液体有酸臭味。未经疫苗接种的禽类死亡率较高,急性病情,24h内即死亡。亚急性和慢性主要表现为运动上的症状,如翅膀下垂麻痹,缩颈扭颈,跛行或站立不稳,运动失调等。3.

7、2 非典型的新城疫非典型的新城疫多发生于已接种免疫的禽类,主要症状有:轻微呼吸道症状、发出喘鸣声;产蛋率下降、产沙皮蛋或软蛋;腹泻,饮水量过大、喝了就拉,可见少量出血,稀便混浊;小肠黏膜上有圆形溃疡灶,直肠和泄殖腔充血,出血,盲肠红肿,溃疡。4预防措施4.1 完善生物安全措施采取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做好调入鸡苗前的检疫工作,做好消毒和隔离饲养,防止新城疫病毒进入禽群,造成新城疫的全面扩散。养殖场需要建立在远离人口集聚的地方,粪便、死禽定点堆放,及时消毒。做好养殖场、养殖小区及周边的环境保护,杜绝污染源,定时消毒。可疑新城疫病一经发现,及时处理好病死禽类。4.2 改善饲养管理加强饲养管理,不同日

8、龄,多批次的禽群分开饲养;控制适宜合理的禽群密度,保证适宜生长的温度、湿度、光照,保持通风,去除氨味以减少呼吸道的损伤;冬季冷应激应注意呼吸道病的发生,夏季热应激应注意腹泻稀便;将消毒措施做到位,不频繁换料转群,减少应激因素,增强鸡群抗病力,抵御各种微生物的侵入。要保证饲料的营养和新鲜,适当增加维生素比例,提供干净的饮水。4.3 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做好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对全群可用IV系、克隆一30等弱毒苗按57倍量配制饮用水服用,或按12倍量全群接种免疫,并且做好抗体定期检测,加强免疫。协调使用弱毒苗和强毒苗,增强抗体水平以提高禽类免疫力。5治疗(1)对禽群中没有症状的个体进行免疫接种,用新城

9、疫I系疫苗肌肉注射接种,每只注射4羽份。或用血清或卵黄抗体肌肉注射,配合使用清瘟败毒散防继发感染,提高抵抗力,减少死亡。在接种后第4天,对场内外进行再次严格消毒,严禁外来人员进入Q(2)隔离发病禽,处理病死禽,每日定时清粪,对受污染的粪便要进行严格的无害化处理,保持场内卫生,以防病原传播蔓延。用消毒药对禽群、养殖场所全面消毒,对养殖用具也要进行喷雾消毒,1次d,待病情得到控制后,可改为1次/周。用电解多维加VC和脱脂奶粉饮水连用5d,并在免疫第4天,用2万IU链霉素和5万IU青霉素饮水连用5do采用以上措施4d后禽类死亡明显减少,7d后停止死亡,禽群食欲上升,趋于健康。结束语新城疫一旦发生,其对鸡群造成的危害和经济损失是巨大的,且新城疫病毒一旦在养殖环境中存在将很难根除,故对新城疫的防治应采取防重于治的原则,加强日常饲养管理、疫苗免疫和抗体监测工作,逐步根除新城疫在我国的流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