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完整性管理推行不畅的三大原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完整性管理推行不畅的三大原因.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机械完整性管理推行不畅的三大原因一、相关的标准体系并不完善。原化工部制定的关于设备管理的指导性、规范性做法在部分央企和国企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如中国石化完成的中国石化炼油企业设备完整性管理体系规范和相应的实施指南,在中石化内部推行。而中小企业从建设初期,受到规范性的引导比较少。企业对设备管理的概念、流程、方法都不清楚,也缺少相应的人才。化学品安全协会发布了团体标准危险化学品企业设备完整性管理导则,其受众范围比较小。化工企业工艺安全管理实施导则中缺少了质量保证(QA)要素,机械完整性要素里只关注了新设备的安装、预防性维修、设备报废和拆除、相关的培训4个部分,不能覆盖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国家安全监
2、管总局关于加强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关注了设备制度建设、设备运行过程,但只提出了要求,具体怎么做并没有写太清楚。而在原版的PSM体系中,质量保证(QA)主要控制关键设备的规划调研、设计选型、制造验收、安装调试;机械完整性(MI)主要控制关键设备的使用、维修、改造、更新、报废等过程管理。中间投用时再增加一个PSSR,这样就把设备的全生命周期全覆盖了。企业设备管理部门大多把精力放在了设备安装之后的管理上,普遍存在基建报喜、生产报忧的现象,忽视了设备管理中的全过程管理。二、机械完整性管理相对复杂,中小企业很难具备推行条件。机械完整性管理的推行,涉及到企业各个部门、专业和层级,贯穿于设备的全生命周
3、期,需要过程安全管理多个要素配合,需要大量的文件和数据库的支持,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需要掌握多项技能的培训,还涉及多种风险分析工具的使用相当于建立一个体系。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企业知难而退。机械完整性核心的特征是以数据为基础,加以评估和分析,进行决策实施。数据涉及设备固有数据、运行数据等,收集整理难度很大;评估过程涉及基于风险的检验技术(RBI),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技术(RCM),安全完整性水平分析技术(SIL)等系列工具的使用,一般企业不掌握。此外,企业购置设备后,专业的维修可以委托给设备厂家或专门的第三方进行,企业技术人员只需掌握操作方法和一些简单的保养手段就可以保持工厂的正常运作;较大工程量的维修也可以通过远程诊断、返厂维修等手段进行。因此,企业的设备技术人员缺少做好机械完整性管理的内在动力。三、企业不了解机械完整性管理可以带来的收益。过程安全管理经验表明,有效的机械完整性管理至少可以带来以下收益:L可以缩短设备检修时间、延长检修周期、优化检修项目,从而降低成本。2 .根据预防性、预测性检维修的结果,配合分析诊断,可以预知设备的故障周期,确定最佳检修、保养周期,减少非计划停车、抢修等带来的安全风险。3 .通过程序化运作和技术工具的使用,可以推进企业设备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