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农田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改革 综述范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化农田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改革 综述范本.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深化农田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改革近年来,水利厅围绕省委实施“三大发展战略二实现“两大跨越”战略部署,以转变小型农田水利规划、建设、管护方式为重点,着力农村水利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改革攻坚,发展规模、质量均实现历史性突破。小农水被水利部誉为全国的一面旗帜,建设管理经验在全国推广。一,改革规划方式,充分体现民意围绕省委农业农村中心工作,转变规划编制思路,促进小农水建设由面上建设向重点建设、由分散投入向集中投入,由单项突破向整体推进、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四个转变二一是坚持综合规划。围绕“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核心目标,8个县编制完善县级农田水利规划,与高标准农田建设、道路交通、电力通讯、产业发展、土地整
2、理,农房改造等规划相互衔接,形成一个产村相融、整体推进、完整系统的综合规划。二是坚持规划顺应民意。牢固树立“民生规划”意识,把群众需要作为规划的出发点,把自然条件禀赋作为规划的依据月晌曲续发展作为规划的立足点。以水为龙头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确保农民长受益。坚持规划与资金的平衡。ft见行政策测算中央及省级投资,根据市县配套投入、项目帽、群众筹资能力,实事求是地编制规划,平衡项目资金,确保资金落实、规划落地。四是坚麒划分年度实施。对规划细化分解,以年度可落实项目和资金为依据,将“大规划”分解为年度“小方案”,按每县每年不超过2个片区布局,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确保干一片成一片。二.改革建设方式,明
3、确建设主体在全国率先试点、全面推广“竞争立项,先改后建,先建后补”的小农水民办公助新机制。一是坚持竞争立项。省以县为单元、县以村为单元竞争,有效调动基层政府和农民群众两个积极性。注重完善,分类分档”竞争机制,确保项目更多向民族地区、高原地区、地震灾区倾斜,促进均衡发展。将资金投入、项目整合、群众发动能力作为竞争条件,发挥富聚效应和杠杆作用,近几年将中央资金亿元放大到总投资亿元,放大了倍。二是坚持自主决策。按照“不办群众不愿办的事,不办群众不参与的事,不办群众没能力办的事”的原则,通过“民议民决”方式听取项目区群众意见,把“85%的群众同意”作为立项的最基本条件。三是坚持自主实施。依托村组集体、
4、农业经营主体、农民合作组织,按照落实权属.自主申报.竞争定项、自主实施、监督监管、验收兑现、确权倾证“七步工作法”自主建设,最大限度凝聚兴水兴村的群众力量和社会力量。四是坚持自主监督。项目村内分别设立“施工.质监、资金”三个管理小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钱、物.劳”接受群众代表审查,由群众大会审定,确保了运作公开、透明、安全。为保证“民办公助”依法依规推进,省、市、县累计出台相关办法项,形成了完整的制度体系。新机制加快了建设进度、节省了工程投资、提高了建设质量.激发了群众“家业”情怀,解决了农田水利投入难、实施难、管理难的问题。三、改革管理方式,巩固建设成果明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探索建立
5、市场,政府两手发力的管护机制,确保长效运行。一是坚持先改后建。把落实管理权属、明确管理责任作为项目建设的先决条件,对受益主体不明确的工程,分别落实单户、联户、用水合作组织、村社集体、专合组织等五类管理主体,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报项目。推广间中市“产权登记卡”股份制改革经验,精准确权,解决集体所有产权虚置的问题。二是坚持确权赋权。年以来建设的小农水工程已全部确权,发放产权证书万份。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明确产权人“所有、使用、经营、管理、分配、处置”六权。适应土地规模化经营的需要,推进农田水利工程产权流转。试点产权人以农田水利工程为标的物,开展对外承包、抵押、融资等业务,促进工程产权物权
6、化、资产资本化,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年,全省首家小型水利工程产权交易中心在巴州区成立,开办产权变更、抵押、融资业务,目前已交易宗,交易额万元。三是完善管护手段。以产权明确为起点,构建“谁所有、谁管理”.权责利一致的小农水管护责任体系。完善水费收入、产业反哺、财政补助等多元投入机制,引导村组协会建立“内部协商水价”制度;鼓励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向专业生产合作组织转变;建立县级小农水管护专项经费,使小农水工程管护经费逐步得以落实。做好新形势下农业农村改革工作,水利任务艰巨,责无旁贷。会后,水利厅将认真贯彻落实东明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本次会议部署,解放思想,加快探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农村水利发展新机制。一是鼓励创新。运用好农村水利各项改革平台和试点成果,指导各地大胆创新、先行先试,尊重和保护农民和基层的首创精神。二是协调推进。围绕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协调推进、不断深化规划建设、项目管理、新型主体、农业水价、基层服务等农村水利各领域的改革。三是因地制宜。充分考虑自然地理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分类指导各地科学确定改革重点,合理设计改革路径,务求改革实效,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发展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