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布鲁氏菌病从业人员防护操作指南.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355505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牛羊布鲁氏菌病从业人员防护操作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牛羊布鲁氏菌病从业人员防护操作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牛羊布鲁氏菌病从业人员防护操作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牛羊布鲁氏菌病从业人员防护操作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牛羊布鲁氏菌病从业人员防护操作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牛羊布鲁氏菌病从业人员防护操作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牛羊布鲁氏菌病从业人员防护操作指南.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ICSDB4117驻马店市地方标准DB4117/T000-2020牛羊布鲁氏菌病从业人员防护操作指南(征求意见稿)2020-08 -2020-08-驻马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为了规范牛羊布鲁氏菌病从业人员防护操作技术,提升牛羊布鲁氏菌病防护水平,在传统牛羊从业人员防护技术规程基础上,结合驻马店地区近几年对牛羊布鲁氏病从业人员防护工作情况。通过制定对从事牛羊饲养、检疫、屠宰、加工、防治及采样、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与研究、牛羊扑杀和无害化处理以及健康人员的布鲁氏菌病防护要求,进一步提升全市牛羊布鲁氏菌病从事人员的防控水平,减少感染布鲁氏菌病以及其它人畜共患病的机会。本标准按照GB/T1.1给出的规

2、则起草。本标准由驻马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提出。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驻马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本标准由驻马店市畜牧兽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牛羊布鲁氏菌病从业人员防护操作指南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对从事牛羊饲养、检疫、屠宰、加工、防治及采样、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与研究、牛羊扑杀和无害化处理以及健康人员的布鲁氏菌病防护要求。本规范适用于密切接触牛羊饲养、检疫、屠宰、加工、疫苗免疫、防治及采样、实验室检测与研究、牛羊扑杀和无害化处理等可能与布鲁氏菌病接触活动的工作人员的防护。2规范性引用文件NY/T768高致病性禽流感从业人员防护技术规范布鲁氏菌病从业人员技术规范豫牧医20

3、1712号DBl1/T456动物防疫员防护技术规范布鲁氏杆菌病防治计划豫牧医201727号DB21/T2322动物炭疽疫情处置人员生物安全防护技术规范DB41/T1917-2019布鲁氏菌病样品采集、保存及运输技术规范3饲养人员防护1.1 进入圈舍佩戴口罩、工作服、胶鞋等必备的防护用品,避免破损皮肤接触牲畜的排泄物、分泌物。1.2 禁止人畜混居,人畜饮水分开;禁止贩卖、食用病死牲畜或流产胎儿,不食用未消毒生乳以及未煮熟内脏和肉。1.3 羔(犊)助产和处理流产胎儿、死羔(犊)时,除备有工作服、橡皮围裙、帽子、口罩和胶鞋外,还应戴乳胶手套和长袖橡胶手套,备有接羔(犊)袋和消毒液,禁止赤手抓拿流产物

4、,接产后进行自身清洗消毒。1.4 家畜的流产胎儿、胎盘、胎衣或死胎等,采取深埋或焚烧等方法进行无害化处理;流产死胎落下和被羊水污染的场地,用2%氢氧化钠浸透垫草和地面。3 .5处理完上述物品要洗澡。4流行病学调查人员防护4.1需准备物品防护眼镜、口革、手套、防护服、一次性帽子或头套、胶靴及消毒药等。4. 2进入感染或可能感染场穿防护服、戴口罩,带一次性手套、戴好一次性帽子或头套、戴好防护眼镜。4 .3入场前后要及时消毒,用过的口罩不得随意丢弃、穿胶靴,用后要清洗消毒。5防治及采样人员个人防护4.1 日常防护4.1.1 遵守养殖场(户)出入的隔离消毒规定,出入养殖场更换防护服和手套并做好胶靴消毒

5、。进场前穿戴工作服、手套、口罩、防护镜等。4.1.2 穿、脱防护用品的顺序,5. 1.3处理完上述物品要洗澡。4.2 工作防护4.2.1 采用物理限制设备保定动物。4.2.2 对采样器械进行消毒。4.2.3 采集病料、剖检病死动物时在特定区域(下铺塑料布)进行,对剖检、采样后的动物尸体、废弃物等采取烧毁或深埋等无害化处理措施。4.2.4 血清样品和乳样装于塑料离心管中,置于试管架上,装入包装袋内。每个组织样品应分别包装,在样品袋或平皿外面贴上标签,标签注明样品名称、样品编号、采样日期等。再将各个样品放到塑料包装袋中。包装袋外应标注采样人、采样口期、样品放置方向。5 .2.5样品应置于保温箱或保

6、温瓶中运输,应做好密封,防止渗漏。血清样品若在24h内运达实验室,在保温箱内加冰袋冷藏运输;若超过24h,应先置于-15以下冷冻保存,运输时在保温箱内加冰袋运输,途中不超过48ho奶样应做暂时的冷藏处理,8h内运送到实验室。DB41/T1917-2019布鲁氏菌病样品采集、保存及运输技术规范。6 .4流产物和流产胎儿样品应做暂时的冷藏处理,8h内运送到实验室,如果超过8h,应置于75以下冷冻保存。7 .2.5工作结束后,收集注射用针头及采样用刀片等尖锐物品,进行消毒处理;更换衣服,并清洗消毒。8 .2.6处理完上述物品要洗澡。6实验室检测及研究人员个人防护6.1 实验活动要与实验室生物安全级别

7、相符病原分离培养和动物感染实验须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BSL-3)中操作,未经培养的感染性材料实验和灭活性实验(如血清学诊断试验、核酸提取等)要在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BSL-2)的生物安全柜中操作。6.2 工作防护6.2.1 进入工作区域要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工作服、乳胶手套、口罩、帽子、鞋套等,必要时戴防护眼镜。6.2.2 实验过程中尽量使用自动化仪器设备,减少人工操作,使用防穿刺容器放置锐器,保持手和污染的物品远离面部。6.2.3 操作时严格按照实验安全规程操作,在桌面使用吸收性物质收集和吸收迸溅物和液滴等;用消毒剂、防腐剂杀灭废物收集容器中的微生物。6.2.4 实验室应划分专门的废弃物处理

8、区和配备专门的处理设备,实验废弃物经高压灭菌后再进行无害化处理。6.3 处理完上述物品要洗澡。7检疫人员个人防护检疫人员参照5防治及采样人员个人防护相关要求执行。8屠宰、加工人员防护工作中穿戴工作服、乳胶手套、长袖橡胶手套、口罩、帽子等,禁止赤手接触肉制品及皮毛;工作结束后洗手、洗脸和洗澡;工作场地及时清扫、消毒,做好工作间的通风处理;如工作时受伤,立即停止工作及时处理伤口。9扑杀牛羊、无害化处理人员个人防护9.1 进入感染或可能感染和无害化处理地点穿防护服、头套、戴可消毒的橡胶手套、戴N95口罩或手术口罩、或护目镜、胶靴等。9.2离开感染或可能感染场或无害化处理地点9.2.1 工作完毕后,对

9、场地及其设施进行彻底消毒。9.2.2 在场内或处理地的出口脱掉防护装备。9.2.3 将脱掉的防护装备进行消毒处理。9.2.4对换衣区域进行消毒,人员用消毒水洗手。9.2.5工作完毕要洗澡。10健康监测10.1 所有暴露于感染或可能感染布病及其他人畜共患病的人员均应接受卫生部门监测。10.2 出现低烧、消瘦、不育或流产等症状的人员及家人应尽快接受卫生部门检查。10.3 免疫功能低下,有心肺等疫病的人员应避免从事畜禽防疫工作。10.4 应密切关注从事牛羊饲养、检疫、屠宰、加工、疫苗免疫、流调人员、防治及采样、实验室检测与研究、牛羊扑杀和无害化处理等人的健康状况。10.5 从事布病防治、牛羊养殖及其产品加工等相关职业人群中,广泛开展布病防治健康教育。加强职业健康培训,为高危人群提供必要的个人卫生防护用品和卫生设施,定期开展布病等人畜共患病的体检,建立职工健康档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