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介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介绍.ppt(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介绍,第一单元 负数,一、教学内容1负数的初步认识。2数的大小比较。,二、教学目标,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三、编排特点,1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2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四、具体编排,对例1、例2的小结及“做一做”。,教学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教学数的大小比较,五、教学建议,1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加深学生
2、对负数的认识。负数的出现,是生活中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需要。教学时,应通过学生感兴趣的素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出现负数的必要,并通过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对比,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在引入负数以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举出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例子,加深对负数的认识,让学生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2把握好教学要求。,对负数的教学要把握好要求。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负数,能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这里不出现正负数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什么样的数是正数,什么样的数是负数就可以了。数轴的认识也只是描述性的定义,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经验,在直线上表示
3、出正数、0和负数所对应的点。关于数的大小比较,特别是两个负数的比较,这里还不是抽象的比较,只需要让学生能借助数轴比较就可以了。,第二单元 圆柱与圆锥,一、教学内容1圆柱2圆锥,二、教学目标,1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2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3通过观察、设计和制作圆柱、圆锥体模型等活动,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三、编排特点,1教材加强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2加强了学生对图形特征、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3加强了学
4、生在操作中对空间与图形问题的思考,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像过程中认识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以及体积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四、具体编排,1圆柱的认识。,例1、教学圆柱的组成及其特征。,例2及“做一做”。,2圆柱的表面积。,例4教学圆柱表面积计算的实际应用。,3圆柱的体积。,例5教学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例6利用圆柱体积的计算解决问题。,(二)圆锥,1圆锥的认识。,例1教学圆锥的组成及其特征,并介绍测量圆锥的高的方法。,2圆锥的体积。,例3教学圆锥体积公式的应用。,五、教学建议,1加强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这部分内容加强了与生活的联
5、系,也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了思路。如,在教学认识圆柱体和圆椎之前,可以让学生收集、整理生活中应用圆柱、圆锥的实例和信息资料,以便在课堂中交流。认识圆柱、圆锥后,还可以让学生根据需要创设和制作一个圆柱或圆锥形的物品,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2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单元加强了对图形特征、计算方法的探索。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像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空间观念。如圆锥体积的教学,教材创设“如何知道像铅锤这样的物体的体积?”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圆锥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教学时,注意提供给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参与探索活动
6、的时间和空间。其中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1/3,应让学生在经历试验探究过程中获取,改变只通过演示得出结论的做法。,第三单元 比例,一、教学内容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3比例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2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4了解比例尺,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5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能利
7、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6渗透函数思想,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三、编排特点,1.体现比例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2.渗透函数思想。,四、具体编排,(一)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1比例的意义。,2比例的基本性质。,3解比例。,(二)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例1教学正比例的意义,例2教学正比例图像。,例3教学反比例的意义,(三)比例的应用,1比例尺。,例1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例2是根据比例尺和图上距离,应用方程求实际距离。,例3是综合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例4是教学图形放大与缩小的特点。,3用比例
8、解决问题。,例6是用反比例的意义解决问题。,五、教学建议,1.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比例、正比例、反比例是本单元学习的几个基本概念,十分重要。学习比例的相关知识以及比例的应用都有赖于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如解答含正反比例关系的实际问题,首先要对两个量成何比例做出判断,然后依据正比例或反比例数量关系的特点解答教学中要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明晰的概念,把握概念的内涵。同时通过应用,不断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掌握。,2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本单元的知识综合性比较强。所以学习中既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又要注意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教材的编写也注意体现知识的综合应用,
9、例如比例尺的一些练习,不仅限于计算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而且涉及到测量、图形、方向与位置的知识以及根据实际设计比例尺。,综合应用:自行车里的数学,一、设计目的“自行车里的数学”旨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圆、排列组合、比例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的基本过程。,二、具体编排,三、教学建议,1正式活动前,教师应充分准备课上需要用到的数据和图片,也可以要求学生对自行车的结构和行进的基本道理进行了解。2正式教学时,应让学生经历“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求解”的基本过程,如果学生课前没有收集到所需要的数据,教师应及时为学生提供。此外,应引导学生对各组的研究方法和结果进行比
10、较,以获得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第四单元 统计,一、教学内容 信息的误导,二、教学目标,1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正确解释统计结果。2能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预测。,三、具体编排,例1说明从信息表达比较模糊的统计图中无法得到准确客观的结论。,例2说明利用统计图进行统计分析时,不能仅仅关注统计图的外在表象,还应了解统计图所包含的具体的统计信息,才能避免做出错误的判断。,四、教学建议,1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2把握好教学要求。,本单元教学时应注意向学生阐明以下两点:(1)统计图在表述统计结果时具有直观、形象的特
11、点,故统计活动中常用统计图来描述统计信息,展示统计结果。(2)不要被统计图表面的信息迷惑、误导,要保证所得结论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实际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观察统计图,谈谈直观感受和看法,再引导学生分析统计图表达和包含的数据信息,得出正确结论。,第五单元 数学广角,一、教学内容 抽屉原理。,二、教学目标,1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三、具体编排,例2及“做一做”。,3例3,四、教学建议,1应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在小学阶段,虽然并不需要学生对涉及到“抽屉原理”的相关现象给出严格的、形式
12、化的证明,但仍可引导学生用直观的方式进行“就事论事”式的解释。教学时可以鼓励学生借助学具、实物操作或画草图的方式进行“说理”。通过这样的方式,有助于逐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以后学习较严密的数学证明做准备。,2.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抽屉问题”的变式很多,应用更具灵活性。但能否将这个具体问题和“抽屉问题”联系起来,能否找到问题中的具体情境和“抽屉问题”的“一般化模型”之间的内在关系是影响能否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先判断某个问题是否属于用“抽屉原理”可以解决的范畴,如果可以,再思考如何寻找隐藏在其背后的“抽屉问题”的一般模型。,3要适当把握教学要求。,“抽屉原理”
13、的应用广泛且灵活多变,因此,用“抽屉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要找到实际问题与“抽屉问题”之间的联系并不容易。因此,教学时,不必过于追求学生“说理”的严密性,只要能结合具体问题把大致意思说出来就可以了,更要允许学生借助实物操作等直观方式进行猜测、验证。,综合应用:节约用水,一、设计说明“节约用水”旨在通过测量等活动,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促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科学地认识日常生活中水资源浪费的问题,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二、具体编排,三、教学建议,老师可在课前让学生对我国水资源的情况进行了解,并收集一个漏水水龙头在一定时间内漏水的数量。课堂上,小组合作测量并计算出漏水水龙头每分钟的漏水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统计学知识选择恰当的统计量表示全班的调查结果。解决了75页的问题之后,可让大家充分讨论有效的节水方案,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学新思想,新理念,做新课改新星。用新方法,新手段,育新世纪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