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校园典型案例.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366123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3.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化校园典型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数字化校园典型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数字化校园典型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数字化校园典型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数字化校园典型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字化校园典型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化校园典型案例.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数字化校园典型案例建设两个数字化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我校抓住建设中职示范校新机遇,通过“两个数字化平台”的建设(数字化网络硬件平台和数字化校园软件平台),形成了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资源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科研和管理水平与效率的目的,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一、“两个数字化平台”建设背景1、现代职业教育需要信息化和数字校园建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

2、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加快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大幅度提高中职示范校学校办学的规范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加强职业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校园建设。2、“中国专用汽车之都”需要人才培养随州市政府提出的打造“中国专用汽车之都”的总体要求,2013年又出台的关于推进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学校已加入随州专用汽车教学联盟。需要借助于湖北专用汽车研究院(副厅级单位,设在随州)、随州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培养专业人才,实现设计、制造、服务一体培训,适应“中国专用汽车之都”建设,储备急需专业人才,在新一轮的职业教育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的必由之路。3、网络信息共享应用不广当前使用应用系

3、统由于在开发时均是针对各部门、各单位的具体工作来进行设计的,每个系统独立设计、独立开发,没有统一标准,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数据不能共享。如如同一个学生的信息,就存在于多个系统中;每个系统都具有一个用户管理和身份认证功能,使用者需记忆多个账号和密码;系统管理功能重叠,但操作方法不同,难以掌握,造成管理困难;每个系统都需要设置多个管理员,信息录入重复,造成管理人员浪费,加大了运营成本等等。二、数字化校园“两个平台”建设的目标数字化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教学、管理、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达到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效率的

4、目的,让学校全面管理项目纳入“两个数字化平台建设”,使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方向更加明确。1、定位“两个平台”建设目标我们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与教育科技企业合作,加入“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专业协作组”重新确定了高级技工学校“两个数字化平台”的建设目标。第一个平台指网络硬件平台。学校累计投入过百万元,对校园网络的基础设施的改造、对网络结构的优化、对主干设备的更新及增加对外的交换能力等,逐步构建一个交换性能优越、结构稳定、运行可靠的网络硬件平台。第二个平台指数字化校园软件平台。通过建设一个统一的、开放的、可提供信息发布、信息共享及多种应用服务的技术平台,对全校数据信息实行集中管理、维护,

5、初步形成全校的信息共享、资源共享、个性化服务兼具的平台体系。2、建设资源共享数字平台经过几年努力,我校已建成了多个独立的、互不相通的运行系统。为此,学校财务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等进行重新整合,达到共享目标。3、建设数字化虚拟仿真车间数字化虚拟仿真车间建设要充分体现生产现场的特点,并能提供具有真实而综合的职业环境,按照专业岗位对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要求,使学生得到实际有效的操作训练,要将数字化虚拟仿真车间建设成现代技术含量高、具有真实职业环境、具有产、教一体化功能的仿真车间。三、“两个数字化平台”建设过程(一)调研分析现有的数字资源系统我校自成立以来,

6、在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建设方面都已投入较大资金,至今校园网络建设已形成一定规模,为下一步数字化校园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和一定的软件环境。经过多方协调、深入研究和不断探索,目前校园网络已可以向全校师生提供高质量基本网络服务,部分应用支持系统与信息服务系统在校园网上平稳运行,为“数字化校园”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并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二)实现万兆主干、千百兆接入网络平台1、采用了华为交换设备,主干实现了高可靠性的千兆环形网络结构。2、实现了网络进出口通畅的多元化。现有一条与电信相联的20兆专线、一条与联通公司相联的30兆专线和一条与财政专网相联的光纤专线。3、网络信息点已遍布全校各个角落。全校现已

7、布网络信息点200个,为师生员工上网学习提供了方便。()校园“两个数字化平台”硬软件同时实施1、将核心交换机设计为负载均衡的双机系统,提供最高的稳定性。所有服务器和汇聚接入交换机都通过双链路连接到两个核心交换机。汇聚接入交换机根据双核心的特点配置双光纤卡来连接核心交换机。这样可以形成一个全冗余的网络,提供最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证7X24应用的需要。2、学校主要的WEB业务压力集中在数据库服务器上,并放置在防火墙的DMZ区。采用了很高的应用服务器方面的硬件配置,便于处理应用。3、采用高端防火墙设计。虽然不能架设冗余链路,但是考虑内部业务的数据,基本为内部网络访问;学校的WEB应用,我们架设在D

8、MZ区,安全性更高,作为校园网网页,访问量不会造成巨大的网络压力;如果有外部网络攻击等DDOS泛洪,在防火墙我们可以做好相应的安全策略配置。我们的防火墙方案基本能够满足需要。4、集中管理无线网络。配置一台WLAN控制AC,部署在核心机房,可以通过Web页面登陆访问,配置无线策略等,在办公楼教室办公区,部署22台AP完成对教师办公区的无线覆盖。()“两个数字平台”的培训学习1、请专家培训。学校与企业签定建设协议,由专家对校领导、中层管理干部和一线老师进行了三次数字化软件平台操作培训。2、开展校本培训。学校还依托网管中心人员、计算机专业教师的力量,不定期的进行校本培训,努力使他们熟知与自己工作联系

9、最密切的操作方法。3、平台独特作用。为了更好的发挥数字化平台的效果,高端推进,学校日常办公要求全程在数字化平台软件上运行,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数字化平台教学时间要达到本专业课时的60%。以此来推动教职员工使用数字化平台的水平。四、数字化校园“两个平台”建设条件保障1、组织保障,分工负责。学校成立了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和信息化建设专班,负责全校的信息化建设的协调、实施等工作,各个科室、部门又设兼职的信息员。2、广泛宣传,全员参与。数字化校园建设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对学校教学、教研、管理、服务等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要求全体职工善于用信息观念和信息技术手段分析问题,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方

10、法,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观念的转变。五、数字化校园“两个平台”推动学校发展1、实现了与教育部共建共享资源我校获得了全国课程资源建设项目10个专业1个公共课程资源库(图I)。这些多媒体课程资源装入课件数字资源管理系统中(图2),可供全校师生进行在线课堂教学和课后复习,实现了我校课程资源库从无到有的进步。数字奂需增量国的力平白罐也,数字负婶电笛个一个平台建日后图1精品课程数字资源库公和国爻w图2共享教育部数字资源库2、充实了各类课件资源库学校经过几年的积存,逐步建成了涉及76个专业,近IIOOO个知识点的一个较大规模的教学资源库,为全校师生提供了视野开阔的知识搜索和专业学习的网络空间。XmtyJx0

11、tatbtt*:XiaMtw!Rag图3数字化校园平台宠Ce0OQff) ffG,P,ERBPD 口。7WEF0 50KW e-b E 巴 U = dbb =EQggflflSBflStss倒 的留昌恒 Hes- H囱S g翻H 3SS倒 日sgu图4数控加工数字化仿真平台图5电力拖动数字化仿真平台出M -MI友福氯Q4配c.dam电“宝充AGN左动DyttI0OMlCU宝茏AGNX3机杓i0府事不义动机&泛靖W发动机装配机体装8414t Ufc3、实施计算机仿真教学。学校投资100多万元建成了数字化校园资源平台(图3),在多个专业教学中运用计算机仿真软件。如:利用“数控虚拟化工厂”软件仿真工

12、厂岗位角色、仿真数控加工和设计(图4),在电子技术(图5)、计算机运用和汽车运用与维修(图6)等专业核心课程都采用了相应的仿真教学软件。六、数字化校园“两个平台”的体会与思考(一)对教学活动的体会1、需要不断地对传统课程体系进行科学重组和改革,开发出新型的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课件,并促进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和与之适应的教学方式,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导航者。学生(包括远程教育)利用教学支撑系统内的平台和整合过的教学资源,进行个别化学习,在线学习。2、利用虚拟教学环境中的虚拟或仿真实验、设计系列教学软件进行研究性探讨。3、利用教学评价体系促进教师的教学改革,利用网上学生思想教育体系和

13、心理咨询体系,以及学生教育管理服务体系等进行自我思想教育和情操陶冶。4、利用教学管理系统管理教学过程,通过网络对学生的学籍及学习情况、教师的教学情况以及教学资源、教学设备、教务信息等进行全面管理,将搜集的信息和数据利用智能化的管理平台进行分析、统计和数据挖掘,为学校决策提供依据。(二)对公共服务体系的思考1、公共服务体系是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支撑性服务的体系。公共服务体系的数字化意味着从其服务内容到服务形式都将在更大程度上实现自动化管理构筑以办公室、教室、实验室、学生宿舍、教师宿舍以及校区公共场所为主的网络系统,使学生、教师可方便快捷地上网学习、办公和查询。2、建立统一身份认证,将校园内各种服务

14、集于一体,实现在线服务,可满足师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各种需求。新生入校注册学籍;教师通过教务管理系统排课、查询学生成绩。通过办公OA系统维护公用设施设备维护管理。3、校园保安系统可对校园各区域实施监控,确保校园治安秩序及建筑、设备设施安全。“两个数字化平台”建设的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硬件加软件的建设过程,而是一个系统工程,应更加注重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数字化校园如何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学生、教师、家长以及社会如何在信息环境中受益?这应是教育信息化今后继续研究和努力的方向。数字化校园给人们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不断推进,职业学校数字化校园将会有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