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技术专业高水平教师团队建设方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366369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04.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高水平教师团队建设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高水平教师团队建设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高水平教师团队建设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高水平教师团队建设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高水平教师团队建设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高水平教师团队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加工技术专业高水平教师团队建设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机械加工技术专业高水平教师团队建设方案一、建设基础1 .建设背景(I)制造业转型升级与区域产业链为专业群优质发展提供了平台。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提出力争通过三个十年的努力,实现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战略任务。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持续攀升。湖南正在奋力实施“三高四新发展战略,长沙高新区作为长、株、潭两型社会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级湘江新区产业核心区“三区叠加核心区,始终聚焦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目前,园区有企业近4万家,形成了工程机械、先进储能及新能源汽车、增材制造、新能源装备、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链,这些产业链的高速增长,

2、需要大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专业群的优质发展搭建了平台。(2)专业群前期项目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我校是长沙高新技术开发区唯一一所公办职业学校,是国家级重点、省级示范性职业中专学校,湖南省首批卓越职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群为我校重点建设专业群。目前专业群办学设备设施与成效显著(见图1),这些为专业群的优质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机械加工技术创建于2004年,为重点核心专业。机械加工2011年立项为湖南省特色专业建设项目,2014年验收“优秀”。技术专业群2015年在卓越校建设中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群列项为重点建设专业群。2016年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为长沙市精品专业。图1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群发展基础(

3、3)职业教育“”行动计划为教师团队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学校地处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5G技术、虚拟仿真技术等新一代先进制造技术与制造业深入融合,需适时动态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接产业链需求,重构课程体系,改变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开发新型活页式或工作手册式教材等,这对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技能水平、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也都提出了很大挑战。在教育部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服务“三高四新战略的意见湘政发(2021)5号文件中提出:实施职业教育“行动计划,依托省级卓越职业院校,推广应用办学理念,传承发扬办学精神,打造一批品牌中

4、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因此,打造一支“高水平专业教师团队势在必行。2 .优势特色(1)师资队伍有干劲。专业群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业课教师58人,双师型教师30人,同时还聘请了10名企业专家或技术能手为兼职教师。其中有全国职教名师1人,省级车工技能大师1人,省级技术能手2人,省级专业带头人4人,市级技术能手2人,市级专业带头人7人。教师队伍中高级职称占比约20%,中级职称占比约50%,初级职称占比约30%,教师年龄结构形成了“老、中、青”互补的专业教师梯队。师资团队有很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我校的省级卓越校建设中作出了应有贡献。(2)实训设备有保障。我校作为“全国实习实训五十强单位,机械加工技术专业

5、群有公共基础实训车间5个,机械加工技术实训车间4个,数控技术应用实训车间3个,智能设备运行与维护实训车间2个,增材制造实训车间1个,CAD/CAM实训机房4个,虚拟仿真实训平台3个,并形成了一整套以管理为基础的实习实训管理制度及以工匠精神”为引领的文化育人氛围。(3)人才培养有特色。我校依托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先进制造产业优势,紧密对接工程机械龙头企业中联重科的岗位需求开展校企合作,从2009年开始,校企双方根据专业特点和企业需求,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前已形成了“基于双导师、六对接、四位一体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2021年12月27日,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群在湖南省现代学徒制经验交

6、流座谈会上作典型发言,获得省教育厅领导、同行和企业专家的高度认可。(4)“三教改革有成效。专业群大力推动“三教改革,2019年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立项为湖南省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见图2),参建学校20余所,共创建12门课程,己验收湖南省中职优质精品课程1门,1门建设中,近五年专业教师取得成果显著(见表1)。素材题库2308I3601智益眼狡课程:12MCKX:e:0 职教云课程:134图2省级资源库建设表1三教改革部分成果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群“三教改革部分成果序号成果名称数量1专业群教师参与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共6项2专业群

7、教师参与或主持国家级课题1个,省级课题或教改项目7个,市级课题1个。共9个3专业群教师参与规划教材编写并出版发行。共7本4专业群教师参与发明实用新型专利。共5个5专业群教师参与教学能力比赛获省级一获奖1项,市一等奖2项,三等奖3项。共6项6指导学生参与市、省、国家级技能竞赛获奖。152个(5)社会服务有影响。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群紧密服务湖南“三高四新发展战略,始终坚持“立德崇高,精技惟新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德技并修为主线,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劳动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培育学生的工匠基因。在技能培养方面,打造“技能实训一一技能抽查一技能考证一技能竞赛四位一体技能提升平台,学生技能水平大幅提升,毕业生

8、对口就业率92.54%,86%以上毕业生留在高新园区就业,单位满意度98.6%。目前,专业群已为高新区企业培养出以黄红兵等为代表的数10位市级“十行状元百优工匠”和劳动模范;二、建设目标以教育部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服务三高四新战略的意见湘政发(2021)5号文件为指导思想,紧密对接工程机械等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链,依托中联重科智慧产业城项目建设为契机,通过校企共同制定“教师团队建设实施方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团队教师能力素质、深化课程改革、丰富教学资源、积极推进教法改革,强化产教融合、提质教研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健全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打造一支师德师风过硬、团队教师能力素质

9、优秀、课程资源优质、教法创新突出、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凸显、专业育人成效显著的高水平“专业教师团队。三、建设任务1 .加强团队师德师风建设(I)提高团队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加强教师团队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师德师风学习,大力弘扬高尚师德风范,增强教师立德树人和教书育人的荣誉感、责任感。每个月邀请专家、学者或道德模范,集中培训学习1次,成员写好心得体会,结合个人成长实践推出师德师风典型,在学校网站宣传报道。组织团队成员定期参加“职业教育大讲堂和“职业教育论坛学习,组织团队参加“文化传承基地参观,传承新时代“职业教育精神。每周进行1次以党性教育、师德教育、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学术规范、心理健康

10、、团队建设为主题的学习讨论,同时开展“党员示范岗、“雷锋志愿岗为主题的“传、帮、带实践活动,推动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提升教师育人本领,人人争当“四有好老师。通过实施非党员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青年党员培养为骨干教师的“双培”工程,在团队成员中培养1-2名非党员教师入党,培养1-2青年教师成为市级骨干教师,培养1-2名“师德师风标兵或“师德师风典型教师。(2)完善团队教师师德考核激励和负面清单制度。按照教育部等七部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文件和省、市、区教育局关于新时代中职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要求,建立和完善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群教师师德师风警示处罚制度、专业群教师招聘、专业技术评聘

11、和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团队教师师德师风负面清单与管理办法等制度,构建专业群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引导团队成员带头落实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和规章制度,将师德师风考核作为团队教师职称评聘、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的主要依据和重要参考。2 .提升团队教师能力素质(1)整合人才资源,优化团队教师结构。在建设期内充分利用XX省级车工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建设成果,发挥技能大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助力团队教师不断成长。(2)明确发展目标,实施分级分类培养。制定“高水平教师团队及青年骨干教师分级分类培养方案,明确教师发展目标、培养步骤、制度和经费保障等,分年度进行考核和验收。每年安排2-3名骨干教师参加国家、

12、省级和市级培训;每年安排5-10名青年教师在高新园区校企合作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全程参与企业生产和技术交流1-2个月时间:鼓励青年骨干教师定期参与企业和社区技术服务和应用技术推广活动。每年聘请企业优秀技能大师或技术专家2-3名担任校内教师培训导师,开展技术讲座或技术指导8-10次;形成校企资源共享,师资“互聘互培的长效机制。发挥教师团队专业带头人示范作用,每年组织团队教师定期开展专业教学标准、教学方法、专业课程开发、教学组织实施、信息技术应用、教学管理与评价等培训8-10次;通过带领团队教师参与专业建设的全过程,锻炼和培养5-8名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的青年骨干教师,使专业群骨干教师队伍人

13、数达15-18余人。(3)技术技能创新,提升团队教师水平。发挥企业导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以青年教师培养为重点,全力打造“名师引领、专兼结合、互聘互培、双优双化的专业教学团队。组织团队教师参与中联重科、华自科技等企业顶岗实践,协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工程机械技术攻关、产品研发及成果转化等,申报2-3个国家专利,同时指导学生参加黄炎培职业教育创业规划大赛获奖2-3次;定期参与专业领域新技术、新工艺学习培训,掌握专业发展新趋势、新动向,丰富团队教师能力结构,提升教学水平和专业积累创新能力,推动每位专业教师至少能主讲23门专业课。3 .全面深化课程改革(I)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对接长沙高新区工程

14、机械产业链,调研现代装备制造岗位群的能力要求,有机融入“职教精神,树立“德技并修的人才培养理念,组织团队教师、企业导师和职教专家对接现代制造技术岗位能力要求,校企协同优化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群的“专业+技能+拓展课程体系:完善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等Io-12专业门课程标准和典型零件的数控车削、机械制图等4门优质精品课程标准;同时对接装备制造大类职业院校技能竞赛项目标准、教育部数控车铳1+X证书标准和国家职业技能竞赛装备制造类标准,完善车工、钳工2门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实现“岗、课、赛、证”有机融通。对接高职装备制造专业完善中高职衔接“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能力

15、递进的课程体系和4门专业核心课程标准。(2)促进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紧密结合。促进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传承职教精神和工匠精神,依托产品化的项目为载体,把安全文明生产意识、6S”车间管理文化、质量意识、劳动态度和劳动精神、环保意识、责任担当精神等融入学生实习实训全过程的每一个操作步骤,达到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组织团队教师参加34次省、市级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竞赛;申报1-2个课程思政主题的课题项目,提升团队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3)完善专业教学资源和开发新型教材。按照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开发理实一体化、模块化等课程;将行业技术标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企业典型案例融入教

16、学内容,促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学历证书相互融通。继续完整编写形式多样的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和智慧功能式教材。组织“教学团队,集中建好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省级教学资源库、34门优质精品课程和1-2门开放式精品课程;对接中联重科智慧产业城工程机械的岗位能力需求,聚焦工程机械零部件真实生产任务,按照车工、钳工、焊工等技能等级标准和数控车铳“1+X证书标准,进行产品化的项目课程内容重构,校企联合开发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焊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数控车铳加工技术训练等4本新型工作手册式、活页式教材。4 .积极推进教法改革(1)创新教学模式,推进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紧贴企业岗位实际生产过程

17、,将校企合作企业中联重科、长天重工、华自科技、等20余家企业的真实生产项目转化为教学项目,根据工作任务分析,按照相关性原则和同级性原则,推行“项目驱动、理实一体教学,重点推出6门专业课程,其中专业基础课程2门:机械制图、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专业核心课程4门:机械加工技术、典型零件数控车削加工、焊接工艺与技能训练和AUTOCAD绘图。对部分课程进行对分操作,将传统课堂与练习式课堂相结合,折中取优,探索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对分课堂”,对分课堂”这种教学模式既保留了传统教学中的教师指导的优点,同时又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讨论的空间,提高了师生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最终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改革教学组

18、织形式,充分利用学校优越的教学条件和师资,在数控实训、机械加工实训、焊接实训和钳工实训教学中实施“双导师、小班化教学模式,每门课程分两个方向,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分别由两位专业导师进行指导,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积极推行学分制改革,探索数控专业学生参与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试点,实施弹性学分制,建立工作机制,对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登记证书所体现的学习效果进行登记和存储,计入个人学习账号,尝试以实训项目、实训作品等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2)对接企业生产,优化实训基地。对接企业生产服务流程,通过“引企入校,校企共建校中厂和“厂中校的模式升级扩建实训基地和实训室12个,建成具有高新园

19、区先进制造业“实训工厂特色的实训中心。建筑面积达2000平方米以上,生均设备值2万元以上,工位数1000个以上。新增中冶长天、延锋彼欧等3个校外紧密型实习实训基地,确保学生能100%顶岗实习。对原有的实训基地和实训室进行优化和升级,改造智慧教室2个、仿真实训基地1个,确保智慧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完善实践教学现场星级评价体系,强化职业素养培育,持续开展实训室改进与教学星级评价,实现每年有3-4个实训室“评星等级提升。引入第三方质量监测与评价,持续改进专业群建设质量。依托学校专业资源,强化社会服务能力,在保隙学生实习实训同时,积极开展高新园区职工培训与技能鉴定等工作,每年300人以上;每年承办省、

20、市技能大赛赛点及训练服务工作3次;最终实现专业群教育教学质量与社会效益双提升。(3)坚持应用驱动,推动信息化升级。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虚拟仿真等新技术有效融入教育教学中,在数控专业实训教学中探索“云平台”实训教学,教师通过云平台发布学习资料、项目任务、在线答疑。学生在云平台自主学习,上交作品,考试评价。以教师信息化技术应用提升2。工程为抓手,依托智慧职教信息化平台,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基于“互联网+”教育新模式,为老师提供专业的教学工具和教学平台,推广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见图7)。把教材、动画、PPT、教案、手册各类教学资源一体化,辅助教师完成在线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实现无纸化练习,自

21、动评分;学生错题个性化推送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大数据分析,课程画像实时掌控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开展精准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图3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5 .强化技术技能创新服务(1)对接产业发展趋势,创新技术技能平台。联合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共建1个技能大师工作室、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产品开发中心和企业员工培训基地等。对接中联重科智慧产业城的建设,利用中联重科生产升级改造的契机,开展智能制造技术研究与实践的校企合作。与中联重科联合成立“智能制造技术实践中心,组建项目团队,搭建技术技能创新平台(见图4)。将产教融合的成果总结提炼,校企协同申报、立项1个省级教改项目,申报1个省

22、级教学成果奖和1项国家级发明专利。与长沙茂思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等智能制造高新企业深度合作,建立“数控加工技术创新实践中心,为企业提供技术技能创新平台,开展应用技术攻关,解决多轴数控加工工艺等技术难题,每年为该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3次以上,开展技术合作项1-2个,申报专利1个、技术服务年收入10万元以上,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50万元以上。图4技术技能创新平台(2)发挥专业资源优势,开展技术技能培训。承接“中小微企业”产品零件的研发、制造、设备检修与维护等业务,每年提供技术服务2次,提供人才培养服务1次,技术服务收入10万元以上,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100万元以上;作为长沙市中小学职业启蒙教育基地,每年

23、开展钳工、3D打印创客实践项目的劳动与科普教育400人次;每年利用钳工、机械加工、焊接、数控及增材制造车间承接长沙市“十行状元、百优工匠企业职工技能竞赛,高新区“麓谷工匠杯职工技能竞赛,受益人数达500人;对高新园区企业员工及失地农民开展机械加工技术各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与技能鉴定,年人数达500名以上;利用雷锋家乡的区位优势,面向长沙高新区社区居民开展爱国主义、国防和新时代雷锋精神教育,每年达IoOO人次;定期为湘西贫困地区的农民举办技能提升培训班,考取相应技能证书,将合格人员输送到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就业,每年为企业培养技术工人300人左右。6 .突出专业育人成效(1)促进专业教师成长。通过

24、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培育市级教学名师1名,省级技术能手1名,新增市级大师工作室1个,打造市级高水平教学团队1个和省级职业教育技艺传承与创新团队1个;老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活动,获得市级、省级、国家级奖励共计约120余项;教师教学各级各类竞赛和科研课题、教学成果获奖约100余项,教师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团队教师水平达到省内领先。(2)提升学生就业质量。通过培养教师团队,达到提升学生培养质量的目的。为高新区企业每年输送300-400名技术技能型人才:学生在校参加技能鉴定人数达100%,通过率达85%以上;专业对口就业率达95%以上,在企业实习满意率达90%以上。(3)提炼教学成果推广。通过总

25、结、凝练提升“高水平教学团队的培养实践与经验,申报课题或教学成果奖1项,形成培养模式,先在省内职业学校推广借鉴,再在省外推广应用。(4)探索国际交流合作。依托长沙地区博世汽车、上汽大众等外资企业,强化校企融合,组织团队成员每年定期参加1-2次外资企业调研,对企业岗位需求和岗位能力进行了解,积极探索国际合作交流,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经验,逐步形成符合本校的现代学徒制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和中等职业学校高水平师资队伍培养模式。四、保障措施L加强组织建设,强化责任落实为确保“高水平教师团队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群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为项目实施建言献策、出谋划策。(1)成立项目

26、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职责:落实相关政策,协调各方关系,创造良好环境。具体负责项目建设督导和监控工作;负责资金筹措和计划审批、资源调配及后勤保障工作;负责制度体系建设;负责校企合作、教师培训规划、国际交流及相关社会服务工作。(2)成立项目建设工作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职责:负责教师团队的建设工作。严格按照建设方案,制定重点建设内容和工作目标,责任到人,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建设任务;按照建设任务要求完成团队的师德师风、教师能力素质、课程改革、教法改革、技术技能创新服务等具体内容建设,制定相关配套措施,评估项目的实施,修正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2 .用活政策机制,推进高水平教师团队发展

27、密切关注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深入研读国家政策文件,全面贯彻“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等职业教育政策及省、市、区关于职业教育政策文件,结合学校地处高新园区产业优势,强化产教融合,积极开展与高新区现代制造企业开展人才互培、人才输送、校企合作等工作,为推进“高水平教师团队的建设提供政策保障。3 .完善管理制度,确保项目建设高效运行全面贯彻执行教育部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服务“三高四新战略的意见文件精神,主动对接职业教育专家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按照项目建设管理制度,出台高水平教师团队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高水平教师团队建设项目经费管理实施办法等系列制度。严格项目资金和质量的管理,坚持过程审计制、进度公告制,对可监测指标实行季度通报与学期考核,增强项目管理的透明度。建立有效的责任机制、科学的工作规范和严格的管理考核办法,加大项目管理力度,落实工作责任,强化制度约束,确保建设团队高效运行。4 .落实经费管理,实行动态考核为切用好项目建设资金,确保项目经费专款专用,发挥经费的最大效益,根据“团队建设计划实施方案,完善专业群与校企合作单位制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施办法,争取合作企业及学校对项目建设给予的经费支持,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按月、季、年度动态通报与考核管理,落实经费使用管理,动态调整项目建设资金的合理规范使用,确保项目建设绩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