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件七语文第一单元导学案1.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375066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件七语文第一单元导学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复件七语文第一单元导学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复件七语文第一单元导学案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复件七语文第一单元导学案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复件七语文第一单元导学案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复件七语文第一单元导学案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件七语文第一单元导学案1.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年七年级语文导学案 学校年级学科主备人:马应仓审核:授课人:授课时间:学案编号:班级:课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型:【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笔下多彩的童年生活,体会文章所描述的乐趣。2、能品味文中自己喜欢的句段。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能比较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生活的不同。【重点难点】1、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体会鲁迅笔下的百草园中的生活。2、学会从感官和修辞两个角度入手进行文本赏析。【知识链接】一、 走进作者鲁迅(18811936)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鲁迅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也是勤奋工作的一生。从19071936年他所写的小说、杂文

2、、散文、诗歌以及翻译、日记、书信等共800多万字,是我国现代文学中一笔巨大的宝贵的财富,也是极其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二、了解背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这组散文是在鲁迅生活中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借旧时的美好事物,来排遣目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些安慰而写的,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一曲恋歌。 【学法指导】1、 学习本文具体生动地写景状物的写作方法,学习运用多种修辞方法;2、理解并学习本文按空间顺序记叙事件;3、理解课文运用对比的写法,表达了对两种不同生活的热爱留恋与厌恶;4、提出探究问题,再次阅读课文,集体进行讨论探究

3、。5、学习鲁迅先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生活;6、认识封建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学习流程】一、自主学习我要预习会的内容:1、简介鲁迅先生的生平与作品2、记住重点字的音形确凿 菜畦 蟋蟀 攒 缠络 觅食 竹筛 渊博 鼎沸 倜傥 书塾 敛 脑髓 秕谷 东方朔 蝉蜕 锡箔 怪哉3、 阅读课文,完成问题(1) 根据文章标题,认真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2)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3)全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写 第二部分写 (4)把自己对百草园的感受用“ 的百草园”说出来,并阐述理由。(5)把自己对三味书屋的感受用“ 的三味书屋”说出来,阐述理由二、合作探究1、写百草园生活的内容共有几个自然段

4、?2、找出过渡段,说说作用。3、有感情地朗读百草园景物描写的一段文章,探究以下问题: A、写景的顺序 B、写了哪些动物和植物? 、写了哪些静景和动景?、由名学生复述美女蛇的故事,讨论文中插叙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 冬天的百草园中的乐趣是什么?找出写捕鸟全过程的动词。6、 指导学生学习鲁迅笔下的三味书屋中的生活 A “我”怎样依依不舍告别百草园?B三味书屋的布置如何?先生教书高明吗?“我”喜欢这位先生吗?三、 展示提升、 你认为作者喜欢三味书屋的理由:、 你认为作者对三味书屋不如意的理由、 请对文章主题进行概括。【当堂测评】、 仿句练习用“不必说 ,也不必说, 单是 就有”造句,描绘一种情

5、景。2、填空:作者认为百草园是 的、 的、 的百草园。表现了儿童 , 的心理。【达标测评】一、基础知识题。1、本文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_(体裁),选自_。作者鲁迅,原名_,是我国现代伟大的_、_、_,他写的小说集有,散文集有。2、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确凿( ) 菜畦( )宿儒( ) 倜傥( )( )敛( ) 脑髓( )桑葚( ) 斑蟊( )攒在一起( )秕谷( )拗( )盔甲( )锡箔()()人声鼎沸()3.选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A.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市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B.本文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小说。C.本文表现了儿童热爱大

6、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D.“三味书屋”不是“我”的乐园,但其中也不乏乐趣,如大家放开喉咙读书的情形以及到后园去折梅花、寻蝉蜕都是好玩的事情。4.“三味书屋”的先生是一位学问渊博的老者,文中鲁迅对他的看法是:A.他挫伤了学生的求知欲,鲁迅很讨厌他。B.他对鲁迅很严厉,鲁迅认为这束缚了儿童的身心发展,所以对他很不满。C.他没有多少真才实学,只是常读些令学生难懂的文章,鲁迅觉得他很可笑。D.他很博学,对学生又有一些开明的思想,鲁迅对他很恭敬。5.文章在写百草园时插入了美女蛇的故事,选出下面分析正确的一项:A.这个故事是长妈妈讲的,目的是使鲁迅懂得做人

7、之险。B.这个故事是长妈妈讲的,它表明了劳动人民的智慧。C.这个故事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感,也给这个儿童乐园增添了情趣。 D.这是一个迷信故事,鲁迅有力地批判了长妈妈的迷信思想。二、阅读第1自然段做下面的题目。1、这段文字作为文章的开头,介绍了百草园的,百草园的,百草园的,最重要一点概括出百草园是。2、解词:似乎:确凿:两个词用在一句话中是否矛盾?为什么?答:三、阅读第2自然段做下面的题目。1.这段文字共有七句话,找出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A.|B. |C. |D. |2.这段文字的段意是什么?答:3.这段文字在结构上是按来安排的。4.这段自然景物描写的顺序是:时间顺序(季节):方位顺序:景态

8、顺序:景类顺序:5.作者紧紧抓住被描写事物的特征着力从、四个方面描写,充满情趣。6.这段文字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7. 从“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个句式来看,这段文字采用的写景顺序是:()A由高到低 B由静到动C由近及远 D概括全景到突出局部8、文中的静态景物有、。文中的动物有:、。9、a描写形状的词语有b描写颜色的词语有c描写性质的词语有d描写声音的词语有e有情节描写的动、植物有10、 属于略写的是属于详写的是11、这段文字所用的修辞方法有ABC12、这段段意正确表述的是,这段文字表现了百草园确实是我的乐园,也表现了儿童天真、好奇的心理。A百草园自然景物丰富多彩B百草

9、园的生活五光十色C百草园的动植物五彩缤纷D百草园中有趣的植物,动物13.文中写“我拔何首乌”表现什么?( )A.表现“我”小时候很淘气,毁坏东西。 B.表现“我”小时候有想吃何首乌成仙的幻想。 C.表现百草园的生活充满无穷乐趣。 D.表现“我”小时候很好奇,勇于实践。四、阅读下面文字做题。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一块雪,地面,用一枝短棒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些秕谷,棒上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着,鸟雀下来啄食,走

10、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1、选择适当的动词填在横线上a扫开;b打扫;c暴露;d露出;e支;f架;g拉;h牵;j撒;k投;i系;m捆2、用原文回答:捕鸟的条件捕鸟的结果3、捕鸟的过程用了一系列动词,它的作用是什么?4、“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是与什么相比较说的?5、冬天百草园的乐趣是什么?6.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比较的无味”是无味吗?“可”字有什么用处?去掉它行吗?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7. “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有人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11、”这句话的意思比较多,要注意“所以”、“只好”两个词 ,说说这句写了什么?8. “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养不过夜的。”这三句写捕鸟的过程,都有哪些记叙的要素?找出来。其中第2句用了多少动词写人的动作?有什么好处?如果将第2句改成:“在没有雪的地方,用秕谷做诱饵,用竹筛子扣鸟。”好吗?9. 此段各句间有什么关系? 10. 总结一下这段话写了什么?五、阅读第9自然段做题。1.从结构上看,这段文字在全文中起到了_的作用。2.文中用到了一个排比句“也许也许也许”,它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选择解释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A.表达了“我”因为要告别百草园而产生的痛苦、愤怒的感情。B.表达了“

12、我”后悔当初不应该那么淘气,做了种种错事,如今只好甘心受罚的思想。C.用疑问、猜测和无可奈何的语气,表现了“我”告别百草园时在心里引起的震荡、依恋和无奈的感情。3.“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选出解释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A.“我”有着天真活泼的性格,尽管我要离开百草园了,但我还会回来的。B.“我”与百草园中的动、植物已结下了朋友般的感情,我舍不得,但又不得不离开他们。C.“我”清楚地知道“我”在做什么,尽管我喜爱这些动、植物、但是“我”已经长大了,应该与他们告别了。六、 三味书屋总分。1、原文中怎样描写三味书屋的环境? 答: 2、对先

13、生外貌是怎样描写的?他的品格怎样? 答: 3、先生有哪些特点? 答:【自主反思】知识盘点:心得感悟:复备或笔记栏 学校年级学科主备人:马应仓审核:授课人:授课时间:学案编号:班级:课题:雪地贺卡 课型:【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作品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主要段落3、懂得珍惜纯真的童心,对生活多一份热情与幻想。【重点难点】1、能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注意: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2、体会珍惜纯真的童心,对世界要充满信任与期待。【知识链接】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走进作者:鲍尔吉原野 1958年生,蒙古族,我国著名的散文作家、儿童作家。他从大漠走

14、来,与歌手腾格尔、画家朝戈被称为当今中国文艺界的“草原三剑客”。主要作品有掌心化雪、善良是一棵矮树等。【学法指导】1、 结合科文注释,理解课文内容。2、 圈点勾画文中精彩之句,并进行简要赏析。3、 书写规范,独立思考。20分钟完成导学案。【学习流程】一、自主学习 1、简介作者 2、认真读课文,注音释词 埋没 屹 雪橇 痴 迹象: 嫉妒: 惊讶:二、合作探究1、试着用简洁的语言复述课文2、把握全文,填空: A 的童年是幸福的。 B在 之后,我决定 C在 之后,李小屹决定 3、问题探究 A、童年为什么有秘密就幸福呢? B、“我”为什么以雪人的名义给李小屹写了一张贺卡? C、文中说“我不知道这样做对

15、不对”,你认为这样做对吗?D、你曾有过类似李小屹的爱心行为吗?谈一谈。E.“我”为什么替雪人回贺卡,体现了“我”怎样的情感? F.李小屹的两张贺卡,体现了李小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G.第二次“我”为什么不给李小屹回贺卡? H.文章结尾,作者发自内心喊出一句话:“一个带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品味这句话 的含义,并结合全文归纳主旨。含义: 文章主旨: 四、 展示提升请你给你最希望联系的人物也设计一张贺卡。 【当堂测评】1、请用下面的句式说几句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学到了 深深感受到 。2.背诵课文第710自然段。3、选词填空。我_也_过一些贺卡,这张却让人心动。(邮寄 寄出 接收 接受)

16、我_让李小屹就这么盼望着,像骗了她。但我_破坏她的梦。_让她惊讶着,甚至长成大人后跟自己的男友讲这件贺卡的奇遇。(不忍心 不愿意 更不愿意 更不忍心 那么 不妨)4、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十万火急:万事如意:5、找出错别字,然后改正。电视连续剧我亲爱的祖国以史诗的手法展现了中国科学家和教育家波澜状阔的奋斗史,全剧自始至中洋溢着中华儿女的拳拳报国心,殷殷赤子情,这在方学桐冲破美国当局的重重阻绕,屹然回国的情节中表现得犹为突出。6、 你能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找出与雪地贺卡中类似的“神话”和童年的“秘密”吗?7、 “我”究竟应不应该再给李小屹回信?如果继续回信,你有更好的处理方式吗?8、下面是小

17、明的同学在电话中给他说的段话,加横线的部分有的有语病,有的表达不当,请加以改正。小明,你还是为迎接即将马上到来的校庆给我们“幼林文学社”写篇稿件吧!体裁不限,诗歌散文小品都可以。还请你在班上多发动同学投稿。你看, 我们班已有十个同学连我在内交了稿子。你可以直接把写好的稿件交给我,我给你们点拨点拨。请注意交稿日期截止本月底。_ _ _ _ _ _ 9、根据下列情景,以“歌声”为重点,扩展成一段话。联欢会上 同学们 歌声【达标测评】【语言基础知识】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一个带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埋没( ) 好奇(

18、 ) 迹象( ) 胳膊( )( ) 痴痴( ) 牛仔( ) 不妨( ) 【课内同步阅读】1、 请找出与“桔子皮嘴唇依然鲜艳”相照应的句子。2、 推测段中李小屹在雪人前站着时的心理活动,并用具体语句描述出来。3、 作者为什么要以“雪人”的名义给孩子寄贺卡?他说“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你认为作者对不对?4、 怎样理解“一个带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的含义?【自主反思】知识盘点:心得感悟:复备或笔记栏 学校年级学科主备人:马应仓审核:授课人:授课时间:学案编号:班级:课题:阿长与山海经课型:【学习目标】1、记住生字并能解释意思2、学习从具体的事例中分析人物特点的方法3、学习欲扬先抑的写作方法。【

19、重点难点】1.写人记事,首先应明确人物特点,然后选取典型事例具体形象的表现。2.欲扬先抑的写作方法。【知识链接】一、作者回顾鲁迅(1881-1936),字豫才,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 作品有小说集呐喊(1923年),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药、故乡、社戏、一件小事、风波等14篇作品; 彷徨(1926年),包括伤逝、祝福等11篇作品;故事新编(1936年),包括补天、奔月、理水等8篇作品。 散文集朝花夕拾(1927年),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10篇作品。 散文

20、诗集野草(1927年),包括秋夜、过客等24篇作品。 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且介亭杂文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 二、欲扬先抑的手法: 作文时,为了肯定表现对象,而先用曲解的方法和嘲讽的态度去贬抑它,然后在着力进行褒贬。通过抑扬对照,使表现对象在更高的层次上,得到充分的肯定,并使文章翻出新意。即先批评后表扬,批评的目的使表扬更肯定。【学法指导】1、掌握课文的生字生词,整体感知课文。2、准确把握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体会作者“不虚美、不隐恶”真实写人的主张。3、领会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体会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4、领会作者围绕人物特点选择典型材料的方法。5、学习用

21、一两件事真实、生动、传神地写熟悉的人物。【学习流程】一、自主学习 1识记字词保姆 絮说 辟头 掳 烦琐 灸疮疤惧惮 莫名其妙 霹雳 震悚 孤孀 2解词:疏懒: 惶急:渴慕: 震悚:絮说: 霹雳:孤孀:3、文中作者“憎恶”“讨厌”阿长的原因是 。4、对阿长产生敬意的原因又是 5、文章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结尾,抒发了作者对阿长 之情。二、 合作探究1、 小组合作概括与阿长有关的事(必须是阿长自己以做或将要做的事,与阿长行为无关的事,不应该概括在内)(七点)2、 从所概括的事中,可以看出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内容,概括人物所做的事,然后从所概括的事中,深入分析人物的

22、特点,这应是分析人物特点的一个好方法)3、 小组合作学习,找出文中“我”对阿长情感变化的句子,理出“我”对阿长情感变化的线索。(提示:从儿时的角度出发作者安排材料的这种手法叫欲扬先抑)4、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最为心爱的宝书)(1)解词: 震悚:(2) 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说明了什么?(3) 哪些事为下文阿长赠书设下伏笔和悬念?(4) 作者感情变化的句子是: (5)“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作者为什么这样说?三、 展示提升划出描写阿长的句子,判断这些句子运用了哪几种描写方法?【课内测评】一、选择题。1、“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对这句话的

23、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遇到了很大很响的雷,十分害怕起来。B、遇到一个霹雳是比喻的说法,表明了我的震惊。C、遇到了很大很响的雷,全部的人都感到震惊。D、我似乎遇到霹雳,其实我并没有遇到,表明我很胆小。2、选出字形不正确的一项( )A. 保姆 大抵 面如土色 B. 福橘 烦琐 莫明其妙C. 渴慕 投掷 毫不相干 D. 哀悼 和蔼 深不可测3、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福橘,元旦辟头的磨难,总算已经受完,可以下床玩耍去了。(开头)B. 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拟声词,形容细碎的说话声音)C.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大家)

24、D. 我惧惮她什么呢!(害怕)4、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 两脚两手,在床中间 一个“大”字, 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 得那么热。A. 张开 摆开 压 烤 B. 伸开 摆成 挤 烤C. 张开 摊成 挤 烘 D. 伸开 摊成 压 烘、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是( )A. 每当回忆起向王老师学琴的那段生活,他那严肃的神态,亲切的话语,耐心的指导,总浮现在我的眼前。B. 他找到了一个补救损失的办法,心情突然渐渐平静下来。C. 你能不能取得好成绩,取决于你的不懈努力。D. 他进了考场才发现铅笔盒和草稿纸落在家里了。、下列句中说话得体的一项是

25、( )A. 老师对小明说:“这道理很简单,是人就懂,你怎么不明白?”B. 谢谢您的合作,欢迎您再来。C. 昨天是我的16岁诞辰。D. 老师,你上课讲得太快,我根本没听懂,再给我讲一遍。二、填空题。1、给加点字注音或写出汉字。憎恶( ) 惧惮() 粗拙() 哀悼() 震悚( )chung( )疤 孤shung( ) ji( )问 p( ) 雳 渴m( )、本文选自散文集,作者鲁迅,原名,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18年5月,第一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填空,理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发展的线索。敬意逐渐淡薄直至完全消失、在括

26、号里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1)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冷淡、淡薄、冷漠)起来,但完全(消失、消灭、消亡),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那时就极严重地(询问、审问、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2)这(就、也、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也、还)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基本、全部、完全)消灭了。三、刻画人物形象,常用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方法。指出下列各句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1她生得黄胖而矮。 ( )2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27、)3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 、下面是一份通知的正文,请用一个长单句表达,并力求简洁,不超过36个字。(标点符号不计入内)全校师生今天听报告,时间是下午四时半,地点在学校礼堂,报告人是交通大队张队长,报告内容是介绍交通安全知识。 、将下面这段文字的内容用一句话简要地表述出来,不超过27个字。 由浙江大学生物科学系钱凯先教授带领的课题组与杭州蓝亿健公司合作,经过多年努力,在国际上率先用人工成功培育出盐泽螺旋藻,为我国螺旋藻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资源。 【自主反思】知识盘点:心得感悟:复备或笔记栏 学校年级学科主备人:

28、马应仓审核:授课人:授课时间:学案编号:班级:课题:拣麦穗课型:【学习目标】1、了解作家及其作品。 2、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重点难点】体会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情感【知识链接】张洁 当代女作家,原籍辽宁,1978年发表第一篇小说从森林里来的孩子,获同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翌年加入中国作协。1982年加入国际笔会中国中心,并随中国作家代表团赴美国参加中美第一次中美作家会议。任北京市作协副主席。著有作品集张洁小说剧本选,散文集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小说集祖母绿等。张洁获意大利1989年度“玛拉帕尔帝”国际文学奖。她的谁的生活更美好条件尚未成熟分别获得1979年、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短

29、篇小说有一个青年改拍成电视剧播映。张洁以“人”和“爱”为主题的创作,常引起文坛的论争。她不断拓展艺术表现的路子,作品以浓烈的感情笔触探索人的心灵世界,细腻深挚,优雅醇美。【学法指导】1、了解作家及其作品。 2、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3、理解从“小女孩”身上折射出的人性美。 4、体会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情感。 【学习流程】一、 自主学习1、注音 麦穗 积攒 磕碰 戏谑 皱纹 山坳 步履 蹒跚 2本文作者 是当代女作家。(2分)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6分)然后,她又戏谑地说:“大雁,告诉姨,你拣麦穗做啥?”戏谑:我大言不惭地说:“我要准备嫁妆哩!”大言不惭:年复一年,我看得出来,他的背更

30、弯了,步履也更加蹒跚了。蹒跚:4分别用下列形似字组词:(4分)攒臊履跚赞操覆栅5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课文歌颂了纯美的人性。B、文章写出了“我”的年少幼稚。C、课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D、“卖灶糖的老汉也不再开那玩笑叫我是他的小媳妇了。”倒不是因为“我”已经长大了,懂得害臊,而是老汉觉得自己快死了。6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005年孝感试题)(3分)A月色朦胧的夜晚,同学们聚在一起开篝火晚会,欢声笑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B如果台湾当权者胆敢铤而走险,制造“台独”重大事变,中国人民将不惜一切代价,坚决地粉碎“台独”分裂图谋。C老师语重心长地给

31、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D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王钢和他的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决定组成一个名为“绿色先锋”的课外活动小组。 二、合作探究1、课文开头写农村姑娘们拣麦穗时的梦,后来写“我”的梦,删掉开头部分,文章也依然是个整体,可以删吗? 2、联系课文,说说“我”是怎样的一个小女孩?“卖灶糖的老汉”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我”与“卖灶糖的老汉”间是一种怎样的情感? 三 展示提升 1、“小女孩”身上的人性美具体体现在哪里?找出相应的语句。2、 文章最后一句写道“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早已不知被我丢到哪里去了”,如此珍贵的荷包,却被“我”弄丢了,是否让人感到

32、一种无奈?是否使文章传达的情感因此而大打折扣?【当堂测评】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步履 匿名 杳无音信 B、婆娑 戏谑 挑拨离间 C、恬静 山坳 皱皱巴巴 D、害臊 摇曳 大言不惭 2、下列词语的写法有误的是 ( )A、包裹 穿戴 跌跤 颤悠 B、害臊 山坳 顶梢 前抑后合 C、丑陋 蹒跚 喜盈盈 贼眉贼眼 D、疙瘩 戏谑 步履 皱皱巴巴 3、根据语境,将备选词语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A 呈现 B镌刻 C、承载 “舞动的北京”是一方中国印, 着一个有着13亿人口和56个民族的国家对于奥林匹克运动的誓言;“舞动的北京”是一幅中华民族的图腾, 着悠久的岁月与民族的荣耀

33、;“舞动的北京”是一种现代中国的表情, 着华夏文明独具的人文特质和优雅品格。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 A、月色朦胧的夜晚,同学们聚在一起开篝火晚会,欢声笑语,尽情的享受着天伦之乐。 B、如果台湾当权者胆敢铤而走险,制造“台独”重大事变,中国人民将不惜一切代价,坚决的粉碎“台独”分裂阴谋。 C、老师语重心长的给我讲解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王刚和他的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决定组成一个名为“绿色先锋”的课外活动小组。 【自主反思】知识盘点:心得感悟:复备或笔记栏 学校年级学科主备人:马应仓审核:授课人:授课时间:学案编号:班级:课题:童年絮味课型:【学习目标】1、掌握课文中的字词及相关的文学常识。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文中风趣幽默、生动形象的语言,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会作者童年时物质生活的艰辛与对美好世界的向往,进而更加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重点难点】1、品味文中风趣幽默、生动形象的语言,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对比手法的运用。【知识链接】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于福建厦门石码镇,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与北岛、顾城齐名。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