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厂湾污水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385618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2.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瓦厂湾污水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瓦厂湾污水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瓦厂湾污水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瓦厂湾污水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瓦厂湾污水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瓦厂湾污水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瓦厂湾污水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施工图设计说明1、项目背景、设计依据及规范Ll项目背景2022年4月,市级暗访发现,酉阳县龙潭镇瓦厂湾河道两岸居民生活污水通过暗涵常年直排河道,河流水体浑浊、发黑发臭。垂庆市河长办公室关于3起落实市级总河长令不力典型问题通报(渝河长办202214号)对相关情况进行了通报。经县领导专题研究,认为龙潭镇瓦厂湾污水排放问题已被市上多次通报并作为问题交办,必须立即开展整改工作。根据酉阳县人民政府第19期专题会议纪要专题研究龙潭镇瓦厂湾河污水排放整改事宜有关要求,由酉阳自治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作为业主单位,负责实施酉阳县龙潭镇瓦厂湾污水治理工程。1.2设计依据(1)本项目设计合同和业主委托书(2)工程

2、范围内的地形图(3)关于酉阳县龙潭镇瓦厂湾污水治理工程立项的批复(酉阳发改审2022437号)(4)关于酉阳县龙潭镇瓦厂湾污水治理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酉建初设批复2022010号)(5)由业主决定委托具有勘察资质的人员参与设计:以便利用现有地勘资料,将决定,是否需要补充勘察做出决定。(6)初步设计审查意见及修改情况:初步设计说明书应按照重庆市建设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进行编制。回复:已修改,详见初步设计文本说明。初步设计说明书中未体现现状管网的管径及材质描述,应补充完善。回复:已完善,详见初步设计说明书L4。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新建管网接入已建管网后的排污是否通畅。回复:本项目已

3、考虑。图说中的管径表述不致,有的表述DN315,有的表述DN300。回豆:按照现行规定,管径标识一律以管道公称通径标法,只有在材料设备表给出管道外径、壁厚等参数。初步设计文本要按照初步设计文本深度要求编制,不能用可研文本代替。回免:已修改,详见初步设计文本说明。应载的所有管网和检查井的地基承载力要求,不只要压力井地基承载力要求,特别是河道内管道地基承载力要求以及处理措施。回夏:已补充,详见初步设计说明书2.9.5。优化排水坡度,排水坡度过缓时易堵塞。回复:本项目排水坡度均大于0.3,满足设计规定。初步设计说明书应按照建筑设计规范中的说明要求编制。回爱:已修改,详见初步设计文本说明。明确改建河沟

4、的河堤做法。回复:详见图纸3942明确围墙下部是否应设计基础。回复:已明确。优化污水管道排水坡度。回免:本项目排水坡度均大于0.3,满足设计规定。年基本满足初步设计要求,同意进入下一道设计工序。1.3主要规范及规程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17)城镇排水工程项目规范GB55027-202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碧河、沿溪夹州河3条河注入,最后汇入溶溪河,经沅江、洞庭,汇入长江,龙潭河在辖区内全长58.4千米,流域面积126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24.3立方米。龙潭镇地下矿藏以金属镁、磷、煤、硫铁

5、矿为主,矿产资源储量大,含量高:地下水资源丰富,埋深一般较浅,补给区大,是地下岩溶水的集中排泄地带,镇内有龙泉井、八卦井、龙洞湾泉水等。2.2场地现状我司接到设计任务后,迅速的组织技术人员进入现场开展工作,经调查核实,该区域范围内住户约550户5000余人,该区域有菜市场、临街商铺、租户等;目前该区域污水管网已建设352米(其中位于河道235m),已建污水管道为DN400螺旋钢管235m和dn300高密度聚氨乙烯双壁波纹管(HDPE)7m,污水提升泵站1座(2500m3d),位于瓦厂湾河沟与龙潭河交汇处,该段管道由于洪水冲毁,泵站已停止运行,管道需进行清理疏通,剩余区域未修建污水收集管网,污水

6、直接排放于河道.现状如下图:3、设计范围和内容本次设计范围为酉阳县龙潭镇瓦厂湾污水治理工程项目设计,包括污水管道的断面形式、平面与纵断面布置、主要构筑物形式等内容。瓦厂湾设计人口约5000人计。本次设计新建二三级管网7414m;其中,DN400PVC-U双层轴向中空管176m、DN315PVC-U双层轴向中空管1138m,del60upvc入户支管3000m,DN160聚乙烯PEIoO级管3000m,DN315聚乙烯PElOO级管100m,新建污水检查井62座(其中普通井36座,沉泥井7座,压力井19座),污水转换井20座,拆除及更换原压力井16座,现状管道疏通235m,河道铺底1600行,新

7、建围墙35m(H=2m),水沟改建32m.4、设计概况4.1 .设计原则已建管网实行合流制,雨水初期截流倍数为2.5倍;本次新建管网一律按照雨污分流设计:未经处理的污水严禁直排。4.2 污水叫算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埋地聚乙烯排水管管道工程技术规范(CECS164:2004)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1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

8、5002-2021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202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9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屈设施图集(06MS201)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I43-2010)镇(乡)村排水工程技术规程(CJJI24-2008)重庆市建设领域限制、禁止使用落后技术的通告(2019年版)重庆市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508482018)重庆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技术指南2、工程概况2.1 地理位置龙潭镇瓦厂湾地处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部,东与麻旺镇接壤,南与

9、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为邻,西与板溪镇毗邻,北与涂市乡相连,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政府驻地33千米,区域总面积366平方千米。龙潭镇地势平坦,地形分为山岭和丘地;主要山脉有伏龙山和木桶盖。龙潭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6.8C,年平均日照时数1131.5小时,最多年达1369.5小时,最少年为781.2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400.5空米,最大日降雨量194.9亳米。龙潭镇有龙潭河穿镇而过,龙潭河发源丁现泊溪镇泡木村,有蒲海三对沟、麻旺水故最高日平均时污水流量(L/S)污水量(考虑地下水渗入量):Qave=qX流域计算人口数(人)K)/(243600)=2500.8595001.1)/(2

10、43600)=25.70(LS)变化系数KZ=L91。故设计污水流量25.70L/S,即最高日最高时污水秒流量:Qnax=25.70X1.91=49.09(L/S)计算管道设计人口(人)管道长度(m)设计管径(mm)设计坡度%流量L/S流速m/s充满度%W33-W34500017.44000.315.080.620.2494.3污水管道设计根据地貌现状,本次设计污水管道主要沿公路单侧和河道中布置,然后接入泵站中。本次管网设计覆盖了瓦厂湾及周边区域,使瓦厂湾区域污水管网基本完善,泵站与本次设计管网匹配且运行正常。4.4 纵断面设计为确保最大限度地收集沿线污水,又不导致管道埋深过大,本工程对污水管

11、道系统的整体标高进行了反复研究。本次设计确定的管道整体标高能确保绝大多数现状排放口顺利接入,下游管道埋深便于开槽施工。根据地形情况,管道最小坡度按0003控制。所有管道流速不低于0.6ms且不大于5ms.本次设计W1W19为河道管段,管道采用DN400PVC-U双层轴向中空管C25混凝土包封,由于无水文资料,经我司工作人员走访调查后得出,20年遇洪水位高程:管道起点为319.17m、管道终点为317.54m,常水位高程:管道起点为318.15m、管道终点为316.52m,W29W15,W40、W14、W48W24为水沟管段,管道采用DN315PVC-U双层轴向中空管C25混凝上包封,支管道15

12、60m为水沟管段,管道采用DW60或DN315PE100级聚乙烯管及C25混凝.1:包封。4.5 管材、基础和接口(1)管道断面形式(I)人口计算:设计范围为规划区,远期规划区内计算人口按最不利情况考虑,污水量计算时,根据酉阳县龙潭镇总体规划(20212030),总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60万,按人口密度40000人/平方公里计算人口。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18)规定的“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和综合生活用水定额”,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一览表区域最高日用水量(L/人d)供水普及率城区350500100%都市区内小城镇250350接近100%根据设计范围实际情况,根据镇

13、总体规划,并结合本规划区实际情况,用水量计算如下:污水计算采用城市综合供水量标准,按250L/人.d计算.分流制污水管道设计流量计算公式如下:Qniax=QaveXKXKz(L/S)式中Qmax:设计污水流量(L/S)最高日最高时污水秒流量。Qave:最高日平均时污水流量(L/S),根据综合污水量标准q计算Qave=qX流域计算人口数(人)/(243600)(L/S)q=城市综合供水量标准X85%(L/Cap.d)(0.85为折污系数)K:地下水渗入系数,取1.1Kz:污水总变化系数,设计按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中规定内插选取。污水平均流量(L/S)5154070IOO200500NlooO总变化

14、系数2.32.01.81.71.61.51.41.3(2)龙潭镇瓦厂湾污水管道水力计算(服务面积:23.75ha)设计污水服务面积范国内人口数量为:23.75/100X40000=9500人(按远期2032年)防水措施。(6)沟槽回填管道及构筑物沟槽回填必须在混凝土及砂浆达到80%以上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回填要求分层压实、对称均匀回填,密实度不小于95,回填材料详见大样图;在道路范围内,压实度应达到道路路基密实度要求,同时必须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相关规定。管区(沟槽底至管顶以上1.0m范围内)禁止采用推土机等大型机械进行回填。管顶严禁使用重锤夯实。(7

15、)管道接口PVC-U双层轴向中空管可根据产品技术要求采用橡胶圈承插接口,做法详04S520/54,聚乙烯100级PE管和弯头采用热熔连接,UPVC管采用粘接方式。排水管与检查井连接时,应在井壁预埋短管,做法详04S520/59、60。4.6 附属构筑物(1)钢筋混凝土检查井污水检查井选用1000钢筋混凝土污水检查井(见图集06MS201-3,21页),当井深小于2.3米时采用调整井室高度,当井深大于2.3米时采用调整井筒高度。检查井采用可调式防沉降球墨铸铁防盗成品井盖、盖座及爬梯。根据检查井盖(GB/T23858-2009),人行道下采用“普型”可调式防沉降球墨铸铁井盅及井座,承载等级为C25

16、0类;车行道下采用“重型”可调式防沉降球墨铸铁井盖及井座,承载等级为D400类。井盖应设有防坠落及坍陷措施,并应符合GB/T1348的要求。井口安装防坠落网。(2)塑料检查井塑料污水检查井选用e315的塑料检查井(图1-1塑料检查井)管道均采用圆形断面。(2)管材污水主管道采用DN315和DN400PVC-U双层轴向中空管,道路上管材环刚度28kNm绿化带上管材环刚度24kN当管道坡度大于15%时及水沟敷设时,采用C25混凝I:包封;出户支管采用del60I;PVC管:支管敷设水沟采用DN160或DN315PE100级聚乙烯管,排水管质量应符合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M3-2010

17、)的相关规定。(3)管道基础管道采用中粗砂基础和C25混凝土满包基础,做法详见本工程管道开挖及恢复大样图。雨污水管道地基处理应满足排水管道对压实度和承载力的要求,且应同时满足道路工程的要求,尽量减小不均匀沉降。填方路段应按道路密实度要求回填至管顶以上1.5m后,再开挖管槽施工管道:且管道基槽应超挖05m,再回填0.5m厚的砂卵石或级配碎石,最后施工管道基础;管道施工回填压实后,再分层回填压实至设计路面高程。当开挖沟槽基础为岩石时,槽底应超挖200mm,采用砂砾石回填至设计高程后,再施工管道基础。(4)地基处理管道及构筑物地基承载力不小于02Mpa.沟槽在填方地段或沟槽超挖的,管道基础以下必须分

18、层夯实回填,密实度不小于90%。对于地质条件较差地段,如淤泥、杂填土等,必须进行换填。具体采用材料及换填深由不同的地质情况确定。(5)沟槽开挖管道及构筑物沟槽开挖边坡应有一定的坡度以保证施工安全。沟槽开挖边坡最陡值根据不同土质按1:0.1L5控制,如果现场条件不允许,施工必须采取加支撑等措施.由于无现场地下管线探测资料,所有新建污水管道沟槽开挖时在地面以下2.5米范围内必须采用人工开挖,若2.5米以内无管网,下部采用机械开挖至设计标高,人工清槽,新建污水管网在轨道附属上方的必须全部人工开挖,基坑形成后管道下方注意做好土基乐实度不小于95%。(2)道路基层道路基层恢复结合原道路结构等级恢复,做法

19、详见本工程路面破除及恢复断面图,施工质量应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I-2016)相关技术要求。(3)道路面层道路面层恢复结合原道路情况分别采用水泥混凝上路面或沥青混凝上路面,做法详见本工程路面破路恢复断面图,施工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及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j)40-2015)相关技术要求。4.8 水沟及河床恢复本次设计W29W15W40、Wl4、W48、谭24管段敷设于水沟沟底,WU、W19管段敷设于河床底,恢复后管道于沟底、河床底齐平,河道施工采用分段导流法,建议枯水期施工。4.9 农田恢复1)土基质量土基抗压回弹模量Eo不小于3

20、0MPa0土基压实度不小于95%。(2)面层符合要求的原土回填.4.10 围墙围墙采用M7.5砖墙砌筑,1Omm厚1:2水泥砂浆抹面。4.11 蛊板涵采用C20片石混凝土,盅板采用C30钢筋混凝土,规格为2.5*3.0*0.26m。4.12 材料要求(1)混凝土C20、C25、C30混凝土:基础、盖梁及检查井,配制混凝上、砂浆用的材料(包括水泥、细骨料、粗骨料、水等)的质量应符合混凝上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的有关规定和要求。(2)片石混凝土图1-1塑料检查井塑料检查井的井座部分采用的是次性注塑成型,以异径接头、变角接头和橡胶密封圈等配件来达到改变管径及角度的连接。塑料

21、检查井配套开发r井盖、井筒和相关配件,路面载荷通过井盖、井座作用于检杳井周围,避免了路面载荷对检查井的破坏。井座具有上下浮动的功能,可主动适应路面的高低变化,同时井筒采用专用井筒,可根据现场埋设深度截取相应长度,灵活方便。井筒、进(出)水管道与井座的连接采用橡胶密封圈柔性承插式连接或者是热收缩套连接,可适应小范围内的角度变化,施工方便快捷,密封性能好、防渗漏,有效防止对地下水的二次污染,是一种环保节能建材。(3)沉泥井为避免干管堵塞,接入主干管或架空管的前一个检查井需设置一个沉泥井,较长段管设置沉泥井,沉泥井间距按30Om控制,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沉泥井做法为普通检查并取消底流槽,井底下沉

22、06m即可。大样详图集06MS20L3,124页。(4)通气管检查井每隔120米设置通气管,就近安装于河堤挡墙上,通气管选用。250钢管,壁厚6mmo4.7道路路面恢复(1)道路上基质量土基抗压回弹模量Eo不小于30MPa=(2)抗渗混凝土制作必须符合以下要求:a.水泥应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b.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宜控制在300350kg之间。c.水灰比不应大于0.5d.混凝上骨料应选择良好级配,应使用非碱活性骨料,应严格控制含泥量。e.混凝.上必须振捣密实,以防渗水。f.混凝土应加强养护,保证表面连续湿润,避免发生干缩现象。混凝土养护期不得少于28握夜。(3)钢筋遇孔洞时应尽量绕过,如必

23、须截断时,应将截断的钢筋加制弯钩,并焊在孔洞加强环筋上。预埋套管和止水带周边的混凝土应辅以人工插捣,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碎振捣密实。(4)施工缝是工作井薄弱处,必须严格按混凝上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I-2008)要求施工,不得渗水。5危大项目施工内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内容一、基坑支护、降水及土方开挖工程 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或未超过3m但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发杂的基坑(槽)支护、降水工程 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的毡坑(槽)的土方开挖工程二、模板工程及

24、支撑体系GJ各类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打模板、滑模、爬模、飞模工程O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5m及以上;搭设跨度IOm及以上,施工总载荷lOKN/m?及以上,集中线载荷15KN/及以上;高度大于支撑水平投影宽度且相对独立无联系构件的混凝十.模板支撑工程承重支撑系统: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支撑体系三、起重吊装安装拆卸工程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IOKN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采用起重设备机械进行安装的工程。O起重机械设备自身的安装、拆卸。片石石质应均匀、不易风化、无裂缝、厚度不应小于15cm,片石强度不小于30MPa,块石不小于40Mpao施工注意事项:1.片石掺加前应清除表面的杂物

25、、泥土。2.片石掺入量-般不超过总用工体积的25%,施工控制在20%3.掺入时不可乱投乱放,不可直接接触基底、模板、钢筋,距离至少IOCm,片石层与层之间距离一般不小于15cm,同层片石与片石之间距离至少要能插入振捣棒且不小于碎粗骨料最大粒径,片石表面要覆盖碎不少于15cm.4.施工完毕及时覆盖养生不小于7d.(3)浆砌片石1 .石料选用厚度不小于15cm具有一定长度和宽度的片状石料,石料质地强韧、密实,无风化剥落、裂纹和结构缺陷,表面清洁无污染。2 .砂浆使用强制式拌和机现场拌和,材料使用中(粗)砂,且为河砂,过筛后机拌3.5min后使用.砂浆随拌随用,保持适宜稠度;在拌和3、5h使用完毕;

26、运输过程或存贮过程中发生离析、泌水砂浆,砌筑前重新拌和;已凝结的砂浆不得使用。3 .施工现场不堆放不合格材料,废弃的材料及时清理出场。沟体片石砌筑:排水沟采用挤浆法分层砌筑每分层高度1015cm(2层卧片石)分层与分层间的砌筑砌缝应大致找平,各工作层应相互错开,不得贯通。较大的片石使用于下层且大面朝下,安砌时选取形状及尺寸较为合适的片石,尖锐突出部分敲除,竖缝较宽时,在砂浆中寨以小石块,砌缝宽度不大于2cm,砌应洒水湿润,若表面有泥.上、水锈先冲洗干净,尤其下层砌及角隅石不能偏小,应洒水湿润,若表面有泥土、水锈先冲洗干净,尤其下层砌及角隅石不能偏小,砂浆要饱满,石缝以砂浆和小碎石充填,片石不能

27、竖立使用,石料挤浆要符合要求,不能紧贴无砂浆,宽度要致,不能有假缝,当分几段同时砌筑时,相工作缝相互错开。若石块松动或砌缝开裂,要将石块提起,将垫层砂浆与砌缝砂浆清扫干净,然后将石块就铺砌在新砂浆上。在砂浆凝固前将外露缝勾好,沉降缝的设置:根据施工段长度以25-5Om分段砌筑并设置沉降缝,沉降缝用沥青麻絮或其它防水材料填充。勾缝及养生:勾缝一律采用凹缝,勾缝采用的砂浆强度M7.5,砌体勾缝砌砂浆初凝后,用湿草帘覆盅定时洒水养护,覆盅养生7F4d.养护期间避免外力碰撞、振动或承重。4 .13结构构造及施工要求(1)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孔洞加强筋为50mm。(8)排水管道施工过程中需与其它综合

28、管线施工密切配合,确保所有管线平面和竖向布置合理,污水管道、合流管道与生活给水管道相交时,应敷设在生活给水管道的下面。(9)污水管道应根据GB50268-2008规范按无压管道进行严密性试验,排水管的密闭性检验还应符合CJJ143-2010的要求。(10)凡接入本工程的污水应在进行了预处理并达到城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后方可接入。(Il)根据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规范,埋地管道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通常需要应用水平地震加速度计算管道的位移或应力,据此条文规定了相应设防烈度的水平地震加速值,对采用承插式接口得管道,要求采用柔性接口以适应地震波动位移和震陷,达到

29、免除或减少震害。(12)根据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规范,本条对各类构筑物和管道结构的抗震验算,做了原则规定。即当设防烈度为6度或有关章节规定可不做抗震验算的结构,在抗震构造上措施上,仍应符合本规范规定的要求,对整体连接的埋地管道,例如焊接钢管等,条文给出了验算方法,以验算管道结构的应变量控制,对钢管可考虑其可延性,允许进入塑性阶段,与国外标注协调一致。(13)各管道及构筑物基础持力层地基承载力及压实度要进行检测。(14)施工中基坑开挖及边坡支护应信息化、动态化,同时对边坡变形进行监测。(15)排入河道水沟应设置溢流井接入污水管道中。(16)井盖下应设防护

30、网。(17)由于本项目无地勘资料,建议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地勘单位进行地勘,便于我司对本项目的建筑物基础结构设计。(18)本工程施工应严格遵循现行有关施工验收规范和技术规程办理。(19)其余未尽事宜按国家现行规范和标准执行。搭设高度2,加及以上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附着式整体和分片提升脚手架工程悬挑脚手架工程四、脚手架工程吊篮脚手架工程自制卸料平台、移动操作平台工程新型及异里脚手架工程五、拆除、爆破工建筑物、构筑物拆除工程程采用爆破拆除工程建筑幕墙安装工程钢结构、网架、索模结构安装工程人工挖孔桩工程六、其他地下暗挖、顶管及水下作业工程预应力工程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及尚无相关

31、技术标准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6、施工注意事项(1)图中标注的污水管线长度均为理论平面长度,施工时应以实测为准。(2)沟槽开挖边坡放坡坡率应根据地质实际情况按照本工程大样图取值。边坡坡度及支撑方式可参照地勘报告,且应符合上述GB50268-2008规范的规定。(3)施工前需对现状各类地下管线进行现场探测,沟槽开挖需采用保护性开挖,避免施工破坏现状地下管线,影响周边居民正常生活。(4)施工前应校测已建各种管道的断面、高程和位置,确保满足接入条件后方可施工。若开挖中发现图中未示意的排水管道,应通知业主和监理,并联系设计人员共同研究解决。(5)管内底标高是排水管道施工的主要依据,检查井面标高应根据实际路面标高合理调整,保持与完成后路面齐平。当井面实际标高与设计标高有较大出入时,应及时通知设计人员进行复核。(6)预留支管应尽量设预留检查井。当无条件设置预留检查井时,预留管管端应采用砖块封堵,并作好隐蔽记录,以利起用。(7)沟槽回填应在水泥砂浆和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进行,并要求对称进行,其密实度与路基要求一致。回填材料和回填方式应符合上述(GB50268-2008)规范和(CJJl43-2010)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