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度检测方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388769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0.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硬度检测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硬度检测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硬度检测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硬度检测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硬度检测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硬度检测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硬度检测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硬度检测方案1目的本方案用于指导工程检测有限责任公司开展硬度检测工作。2适用范围2.1 本方案适用于本公司所承担的金属材料制承压设备材料的硬度检测方法,适用于金属材料制承压设备制造、安装及使用中的材料硬度检测,也用于金属材料制成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合金材料焊缝及其零部件的硬度检测方法。2.2 本方案规定了硬度检测人员的资格、所用器材、检测技术。2.3 检测依据委托方的委托来确定;检测时机:管材管件为安装前检测,焊缝硬度检测安排在焊后或热处理后。3编制依据卜.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程中引用而构成本规程的条文。本规程发布时所有版本均为有效。TSGG0001-2012锅炉安全

2、技术监察规程释义TSGR7001-2013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TSG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DL/T869-2012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438-2016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T715-2015火力发电厂金属材料选用导则DL/T439-2018火力发电厂高温紧固件技术导则DL/T869-2012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监督规程GB/T17394-2014金属里氏硬度试验方法GB/T231.1-2018金属布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231.2-2012金属布氏硬度试验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GB/T231.3-2012金属布氏硬度试验第3部分:标准

3、硬度块的标定P91、P92钢管道现场焊后热处理工艺导则P91、P92钢焊接质量检验导则4检测人员4.1 检测人员:从事硬度检测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基本的金属材料基础知识,参加机械性能检测专业培训班,并已取得机械性能检测中级以上资格证书,且资格证书在有效期内。4.2 硬度检测人员的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距)视力和远(距)视力应不低于5.O(小数记录值为1.0)。并一年检查一次。5安全防护检测人员应遵守施工现场及公司的安全制度,注意防火、防毒,人员应合理使用各种防护用具。6设备及工具现场硬度检测宜采用数显式的里氏硬度计,见下表: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仪器、材料数量备注1里氏硬度仪THIlOo型装置1台2

4、标准硬度块若干3角磨机中IOO若干4细砂纸若干5铿刀若干6钢字码若干测量硬度值的准确程度,与硬度计的性能及准确程度密切相关,因此里氏硬度计在使用前应经过计量部门的计量检定合格,且在仪器上贴上检定合格的标签。6.1里氏硬度计具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送检定单位检定:6.1.1新仪器启用前;6.1.2超过检定有效期(有效期为一年);6.1.3弹击次数超过6000次;6.1.4经修理后的仪器,更换部件的仪品;遭受严重撞击或其他损害时。6.2里氏硬度计具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常规保养:6.2.1弹击超过2000次;6.2.2对检测值有怀疑时;用软、长的尼龙刷清理冲击装置的导管及冲击体,清洁导管时先将支承环旋

5、下,再将冲击体取出,将尼龙刷以逆时针方向旋入管内,到底后再轻轻拉出,如此反复56次,然后再装好冲击体及支撑环。导管和冲击体间严禁使用任何润滑剂。6.2.3常规保养后,应使用里氏硬度计所带的相应标准硬度块对里氏硬度计进行检验,如检验不合格,则应送计量检定部门进行检定。6.3.1根据硬度计与试件的不同,在测量300(12000次后;6. 3.2当用标准洛氏硬度块进行检定,误差均大于2HRC时。6.4硬度计使用完毕后,应将冲击体释放;用内部电源工作812小时,就应进行充电。6.5里氏硬度计应配有常用硬度范围的标准硬度块。用于现场检测钢材表面硬度的里氏硬度计,其冲击装置宜采用D型。每次进行硬度检测前要

6、在标准试块上测试3次,示值误差在12HLD范围内,数据分散不应超过平均值的15HL。7检测工艺7. 1检测面7.1.1 检测面应为钢材表面,具有金属光泽,并应清洁、平整,检测部位表面不应有裂纹、气泡、结疤、夹杂、折叠、拉裂等缺陷,不应有氧化皮及其他污物。7. 1.2工件检测前应清理检测表面部位的油污、铁锈等杂物,对检测部位宜采用机械方法磨制平整,并用砂布磨研,尽可能减小表面粗糙度或加工硬化的影响;实际操作时可以使用角磨机先粗磨,去除氧化层或加工硬化层,再将磨头装在手枪电钻上,用由粗到细的金相砂纸包在磨头上细磨,直到表面光洁度和局部平整度与标准试块近似。7. 1.3测区表面粗糙度Ra应不大于2.

7、Om(见表1)。7.1.4检测构件的钢材厚度应不小于3mm,对于表面上凹、凸圆柱面等曲面的构件进行测试时,需使用与曲面相匹配的支撑环(大型工件除外),其表面曲率半径不应小于30mm(见表2)。7.1.5检测部位宜选在有垂直支撑的部位,应避免检测部位刚度不足而产生的振动。对于大面积板材、长杆、弯曲件等工件,在检测时应予适当的支撑及固定以保证冲击时不产生位移及弹动。对弹击时产生颤动的薄壁、小型构件应进行固定。7.1.6对于需要耦合的工件,检测面应与支撑台面平行,工件背面和支撑台面必须平坦光滑,在耦合的平面上涂以适量的耦合剂,使工件与支撑台在垂直耦合面的方向上成为承受重力的刚性整体,检测时,冲击方向

8、必须垂直于耦合平面。7.2硬度测量7.2.1硬度测定前,表面硬度测定应符合下列要求,应用里氏硬度计所带标准块对仪器进行校,安装调整好仪器,在标准块测定硬度,当相邻两点读数小于12HL时,方可开始测定。7.2.2硬度测试时,应按以下程序进行:a)向下推动加载套或用其他方式锁住冲击体;b)将冲击装置支撑环紧压在试样表面上,冲击方向应与测试面垂直;c)平稳地按动冲击装置释放钮;d)读取硬度示值。7.2.3测点在测区范围内均匀分布,对D型冲击装置,任意两压痕中心之间距离不小于3mm,任一压痕中心距工件边缘距离不小于5mm。7.2.4对于表面为曲面的试件,应使用适当的支撑环,以保证冲头冲击瞬间位置偏差在

9、0.5mm之内。7.2.5试件检测位置出现磁场或电场影响里氏硬度检测结果,应避免检测位置出现磁场或电场。7.3检测次数与数据处理7.3.1对一个测量部位至少进行三次测量,数据不应太分散,如果硬度值相互之差超过25HL,应增加测量次数。硬度值取三次测量的平均植,以平均值作为该部位的硬度检测值,做好现场记录。7. 3.2检测时,冲击装置尽可能垂直向下,对于其他冲击方向所测定的硬度值,如果硬度计没有修正功能,应按GB/T17394附录A进行修正。8. 3.3大型工件应分别在多个部位检测,取平均值。表1试件的质量和厚度的要求冲击装置类型最小质量最小厚度(未耦合)最小厚度(耦合)D,DC,DL5kg25

10、mm3mmG15kg70mmIOmmC1.5kgIOmmImm表2检测表面粗糙度Ra冲击装置类型检测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允许值D,DC,DL2.0mG7.0mC0.4m注:如果表面太粗糙,将会出现不正确的试验结果。宜对表面进行加工抛光,以达到要求8检测条件及进度9. 1施工场地及力能供应施工场地要有可以接电源的控制箱,光线明亮。8.2施工进度硬度检测施工进度安排依据委托方的委托来安排9作业的程序、步骤9.1.1 根据委托,做好相应的技术交底等。9.1.2 根据检测对象,进行仪器的调节、校准9. 1.3准备好检测面9.2作业过程中应做到:9. 2.1严格按规范、规程、仪器的说明书进行操作作业,认

11、真做好记录。10. 2.2并将被检测工件做好永久标识,不合格工件应隔离或做永久标识。9.3检测结束后应做到:9. 3.1及时整理资料,并将检测结果反馈给委托方尽快处理;10. 3.2认真做好总结,出具检测报告。10检测结果的评定11. 1常用材料的硬度值的合格范围见DLT438-2016.DL/T869-2012,常用高温紧固件材料的硬度值见DLT439-201810.2火力发电厂金属材料选用原则(DL/T715-2015)10. 2.1对于同一钢号钢材,用于蒸汽管道时所允许的最高使用温度应比用于过热器管的耐热温度低一些。10.2.2硬度的均匀性要求规定为:对于转子体和主轴锻件,在同一圆弧表面

12、上各点间的硬度差不应超过30HB,在同一母线上的硬度差不应超过40HB。对于轮盘和叶轮,在轮缘和轮的半径方向上每隔90度各测1点(共8点),轮缘和轮间任意两点间的硬度差不应超过40HB,轮缘各点间和轮各点间的硬度差不应超过30HBo10.2.3汽轮发电机转子锻件材料性能的均匀性可通过测量硬度的方法进行检验(硬度的绝对值供参考)。硬度均匀性要求规定为:对于50MW-200MW气轮发电机转子锻子,热处理后,在同一圆弧表面上,硬度偏差不宜超过30HB;在同一母线上,不易超过40HB。10. 2.4为防止螺纹咬死和减少磨损。选材时,螺栓和螺母应采用不同钢号。螺母的工作条件较螺栓好,螺母材料强度等级应比

13、螺栓低一级(硬度低20HB-50HB);并且,原则上同一法兰的紧固件,应采用牌号和强度等级相同的材料,否则应计算由不同线膨胀系数和不同抗松弛性能带来的影响。11. 2.5电站常用钢钢号、特性及主要应用范围20(20G)GB/T699-1999GB5310-2008当HB=137174时,相对加工性为65%。该钢无回火脆性2Crl2NiWlMolV该钢硬度为293HB331HB,高温形变处理工艺简单,成品率高。20CrIMo1VnbTiBDL439-2018该钢材硬度250302,硬度260HB时,晶粒度越粗大,冲击值越低。而在相同晶粒级别下,硬度越高,冲击值越低。11质量保证措施质量要求11.

14、1 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作业。11.2 消除质量隐患的对策和出现问题的处理措施11.3 检测人员对自己的检测结果、数据负责,工程师对数据进行审核。11.4 工艺要求,每次作业前要求对仪器进行校核。12安全保证措施12.1 凡参与检测人员,必须经过相关专业安全知识培训,并且经公司、工地、班组三级安全考试合格之后,方可上岗参与施工。12.2 经常开展安全活动,使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加大对习惯性违章的惩处力度,与经济挂钩,使施工人员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12.3 检测工作前,对所有检测人员进行详细的安全措施交底,使检测人员了解作业中存在的危险点、危险源,并掌握

15、其预防措施。凡未参与交底人员严禁参与检测工作。12.4 严格遵守安全施工管理的有关规程规定和公司职业安全健康及环境管理的有关作业管理文件,施工人员必须带好安全帽,穿好安全服,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12.5 每天工作时,检测人员要对自己所检测的场所安全环境进行检查,看是否存在危险因素,如果有,必须采取措施及时消除;检查安全措施是否齐全、完善,安全可靠,如果没有或不完善,工人有权拒绝进行检测,必须完善后方可工作。12.6 加大检测过程中的安全监管力度,对不安全行为和习惯性违章行为必须及时制止。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对违章行为要给予相应的处罚。12.7 对检测工作所使用的各种工器具要定期进行检查,并有检

16、查及整改记录。12.8 检测人员在梁上行走、作业,必须配备高空防坠器,并正确使用。12.9 高处作业必须佩带工具袋,较大工具应系好保险绳,传递物品时严禁抛掷12.10 检测现场应有较好的防风、防触电、防滑、防潮措施,严防高空坠落。12.11 夜间作业,必须有充足的照明。12.12 对交叉作业,检测人员应预先防范,并与相关单位联系,合理安排检测时间。12.13 做好危险和紧急情况的预应措施,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12.15防火设施齐全。12.16负责人或安全管理人员要经常深入现场检查,纠正违章行为,并有权制止违章行为、命令停工整改。13文明施工13.1 严格按照业主、公司及项目部的有关文明施工文件

17、,进行检测工作。13.2 探伤工作时,要做到文明施工。13.3 探伤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清理现场,做到工完场清。14安全、健康与环境控制措施危害与环境因素辨识(见下图)序号作业活动危害与环境影响因素可能导致的事故控制措施负责人1硬度检测进入施工现场不戴安全帽被外力撞击致伤残不戴安全帽不准进入施工现场安全员2高空作业不系安全带或仪器设备放置不稳固人员或仪器设备高空坠落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仪器设备绑扎牢固安全员3夜间作业照明不充足高空坠落夜间作业具备充足照明安全员4作业部位潮湿触电使用绝缘垫板或将被检部件移到干燥位置安全员5设备漏电或电源线破损触电工作前仔细检查,破损部位修复或包扎安全员6打磨不戴

18、面罩金属飞溅打伤眼睛加强安全教育,严格过程监督安全员15强制性条文严格按照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等强制性条文进行无损检测工作;根据金属试验的特点,需要高空作业和使用临时电源,应执行国家有关规定。15. 1临时用电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5.2 高空作业执行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O8-91雨雪天气进行高空作业时,必需采取可靠的防滑措施,并对雨、雪及时清除高空作业必须设置防护措施,系好安全带,以防高空坠落15.3 执行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范DL/T438-2016第11.1、12.5、12.6、13.1条16检测记录、报告16. 1硬度检测报告应按GB/T17394-2014金属里氏硬度试验方法规定执行。16.2检测记录、检测报告保存期限原则上应不少于7年,7年后如果用户需要可转交用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