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学年六上第一单元科学.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394532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学年六上第一单元科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3学年六上第一单元科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3学年六上第一单元科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3学年六上第一单元科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3学年六上第一单元科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学年六上第一单元科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学年六上第一单元科学.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3学年科学学科备课表(详案)(注:主备教师不必填写个性修改部分,使用教师需按要求进行个性修改。)课题使用工具教学时间第 周 星期总(1 )课时第(1)课时年 月 日主备教师秦鹰使用教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过程与方法:尝试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教学重点区分那些是工具,能用工具解决生活问题教

2、学难点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原因讨论。教学准备记录表(学生);常用工具,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老虎钳(教师);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家庭工具箱组合套装板书教学过程设计个性修改、课堂即时生成与对策一、 展示交流,导入新课展示带来的工具讨论:1、你认为什么是工具?或你以前使用过什么工具?2、讨论那些是工具,那些是生活日常用品?总结: 工具 机械: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位装置。 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书定义)构造比较简单的机械,叫简单机械,比如螺丝刀、铁锤、剪刀、镊子等。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称为工具。同学们,这个漂亮的窗花剪纸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

3、(出示窗花剪纸)。剪刀除了能剪窗花之外还能做些什么事?(剪绳、剪指甲)二、我们用过什么工具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事情,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常用的工具(板书课题:使用工具)2.你还知道哪些工具?他们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事?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把工具名称和能做的事情填在书本P2表格内。比一比,哪些同学想地更多。3.小组讨论填表工具名称可以做哪些事情工具名称可以做哪些事情4.小组汇报: 请一个小组上台来介绍,并且可以使用老师讲台上的工具做示范(提供工具)。5.认识吗?(ppt出示各种各样工具图片)6.教师小结:看来同学认识了不少工具,你会使用这些工具吗?。那么下面就请大家来帮我

4、解决一个问题。(启后)三、选用什么工具好活动一:把这三种钉子钉进木板先师生合作,完成演示。(强调注意安全)分组实验:钉钉子活动二:选用合适的工具把钉子把出来1.思考:如果要把钉子冲木板中取出来,请问我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比较合适?请小组内的同学先观察一下钉在木板上的钉子,思考你需要哪些工具?说说你选择这些工具的理由2.小组长领材料,组织小组成员开展实验3.全班交流:说说你们刚才选择的工具是最合适的吗?小结:选用合适工具往往可以省力或方便。四、完成三项任务的工具选择 1.请大家观察P3的三幅图,请你在右边选择最恰当的工具来完成这3项工作。并且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2.油桶通过斜面推上车,比较省力;大

5、石头用撬棍当赶感去撬动比较省力;利用绳子和滑轮组成定滑轮可以很方面地将国旗挂到旗杆顶上。 3.教师小结:有一些很费力、很难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使用了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了。巧妙地使用工具,能让我们做的更好。五、全课总结:对于简单机械,我们还有什么问题想研究?参考了比较多别人的设计,也读很多人的课后反思,设计的时候注重学生动手,别看是简单的钉钉子,还有注重工具概念的区分,但总觉得还有些不对。作业设计作业本教后反思课题杠杆的科学教学时间第 周 星期总(1 )课时第(1)课时年 月 日主备教师秦鹰使用教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杠杆有三个点: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2、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

6、支点的距离时省力;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费力。3、杠杆原理在生活中广泛使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省力和方便。过程与方法:1、科学小游戏:提供一根金属撬棍和金属支点,由学生上台分别用食指按压撬棍两端,激发全体学生的探究热情。2、学生用自己的文具摆一摆杠杆,揭示杠杆的三个基本点,引出杠杆尺的研究。3、杠杆尺的探究实验:教师说明和演示杠杆尺的实验探究方法,学生进行杠杆尺实验探究并填写实验记录,最后进行杠杆尺实验的数据分析得出杠杆原理。4、换位实验:数字化撬棍原理器的实验探究,分析数据,进一步理清杠杆原理。5、找一找生活中

7、杠杆类工具的杠杆原理。包括:井水抽水机、羊角榔头拔钉子。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有效体验,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2、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在科学学习中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3、体会科技提升生活质量,热爱科技创新的科学意识。教学重点通过实验,体会和理解杠杆原理,找出生活中的杠杆原理。教学难点用实验探究的方法理解杠杆原理。教学准备 学生实验:1、游戏实验材料:一根金属棒、一个金属支点。2、学生分组实验材料:每组准备杠杆尺(机械实验盒)、两盒砝码。3、学生实验材料:数字化撬棍原理器(教师自制教具) 教师演示实验:井水抽水机视频演示和照片(多媒体),羊角

8、榔头拔钉子(实验演示)。板书教学过程设计个性修改、课堂即时生成与对策一、游戏激趣导入:1、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在讲台上放了两件物品,它们是一根金属棒和一个金属块,我们要进行一次课堂游戏。游戏规则是这样的:由老师将金属棒放到金属块上,然后请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各自上台用食指用力按金属棒两端,看谁能获胜?”2、学生上台操作,结果男生以失败告终。3、教师:“感谢两位同学的上台,但是奇怪的是男生会失败,不过今天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输赢,我们要探究的是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学生会说出铁棒两端长度不一样,是铁棒和金属块在作怪,老师顺势导出:像铁棒这样的物品在科学的殿堂里叫做杠杆,今天我们就要来探究

9、杠杆的科学。(教师板书:杠杆的科学)4、老师板书板画,和学生一起探讨杠杆的三个基本点。二、学生摆一摆杠杆,引出杠杆尺的研究。1、教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杠杆的基本结构,如果老师要求你们用最简易的方法摆一个杠杆你们能够做到吗?大家试一试!”学生用文具摆出各种杠杆。2、教师:“今天我们如果要通过实验来探究,大家有没有好的实验方法?”学生会说出一些方法后,教师利用课件导出杠杆尺的研究。三、杠杆尺的实验探究:1、教师说明和演示杠杆尺的实验探究方法。教师导出今天我们将用杠杆尺来研究杠杆的原理,介绍学生小组中的杠杆尺的基本结构。确定杠杆尺的中间关节为支点,左端为阻力点挂点,右端为用力点

10、挂点。左侧挂点分别是左1、左2、左3、左4,右侧挂点分别是右1、右2、右3、右4。实验方法:在杠杆尺的左右两端各选择一个挂点,分别挂上不同多少的砝码,最后达到杠杆尺的平衡,看哪一组最先完成6种平衡效果?实验数据及时记录到实验表格中后,小组合作整理你们的发现,看哪一组发现最多?注意1:每组组长上台登记一种平衡效果,不能重复!注意2:钩码数相同的只能填写一种。 2、学生进行杠杆尺实验探究,小组合作填写实验记录,教师进行分组指导。杠杆尺探究实验记录表左边(阻力点)情况右边(用力点)情况钩码数(个)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格)钩码数(个)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格)( )个左( )格( )个右( )格( )个

11、左( )格( )个右( )格( )个左( )格( )个右( )格( )个左( )格( )个右( )格( )个左( )格( )个右( )格( )个左( )格( )个右( )格我们的发现1: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 力;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 力;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 力。我们的发现2:我们的发现3:3、进行杠杆尺实验的数据分析得出杠杆原理。 学生实验结束后,师生一起分析实验记录表。教师将实验表格复制成两份,然后师生进行逐份分析。主要过程包括数据分类和逐类分析,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验汇报进行相应分析。四、换位实验:1、教师引

12、导:同学们,刚才通过对杠杆尺的探究,我们发现了杠杆原理。但是实验有很多方法,方法多了就更加有利于我们去发现更多原理,今天老师带来了理解杠杆原理更加直接的实验教具数字化撬棍原理器。2、教师简要介绍教具的设计原理。3、在学生杠杆尺实验的同时,请个别小组进行数字化撬棍原理器的实验。4、老师个别指导小组人员进行数据的收集,并由学生及时记录数字化撬棍原理器实验数据记录单。 5、交流实验成果,完成数据分析,得出实验结果,进一步明晰杠杆原理的理解。五、找一找生活中杠杆类工具的杠杆原理。包括:井水抽水机、羊角榔头拔钉子。1、探究井水抽水机:用多媒体放井水抽水机的操作视频,同时提出要求学生找一找井水抽水机工作原

13、理,同时教师用简笔画画在黑板上。观看后,教师由学生上台找一找井水抽水机的三个杠杆基本点。接着老师又接着提问:“如果要你去抽水,你的手握在手柄哪一部位最省力?为什么?”2、探究羊角榔头拔钉子:教师出示一段木料,然后老师用榔头将铁钉钉到木料上。接着老师提问:“谁能用手将铁钉拔出?”同学们纷纷表示不能。老师又问:“那老师给你一个工具羊角榔头,你能将铁钉拔出来吧?”此时,如果学生能就由学生亲自拔,如果学生不能就有老师进行现场演示。接着,再次提问:“羊角榔头拔铁钉是根据什么原理实现的?同学们不妨讨论一下!”学生讨论的同时,教师用简笔画将榔头拔铁钉画到黑板上,再有学生上台找一找三个杠杆基本点,并将杠杆部分

14、用彩色笔勾勒。问:从抽水机、羊角榔头的杠杆原理来看,你发现杠杆不一定要直的,也可以是弯的。六、拓展延伸:趣味思考: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又一位科学家叫阿基米德,他是一位大科学家。他对杠杆原理有很深的研究,他曾经向国王夸口说:“只要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你们觉利用杠杆原理是否能够实现?现实又真的能实现吗?趣味拓展:老师的设想,假如我们有一根无比坚硬的铅笔和一个无比坚硬橡皮,它又能撬起多重的物体呢?作业设计教后反思课题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教学时间第 周 星期总(1 )课时第(1)课时年 月 日主备教师秦鹰使用教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知道杠杆可以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

15、省力也不费力杠杆。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认识到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不同种类的杠杆有不同的用途,在不同条件下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杠杆。教学重点对不同杠杆的比较和分析教学难点找出不同杠杆的三个点和是否省力情况。教学准备长竹筷、螺丝帽或其他重物、棉线或钓鱼线、塑料盘(学生)。杆秤、螺丝刀、开瓶器、镊子、油漆桶、啤酒、粉笔;画有螺丝刀撬油漆桶、镊子夹粉笔、开瓶器开啤酒瓶的图片(教师)。板书教学过程设计个性修改、课堂即时生成与对策一、趣味引入游戏:出示油漆桶一个、啤酒一瓶、粉笔5支;镊子、一字螺丝刀、开瓶器。1、用工具把油漆桶撬开,然后在里面倒一杯水;2、用工具

16、打开啤酒瓶,倒一杯啤酒;3、用工具用夹5支粉笔到一个空杯子里。比一比,哪个同学完成地快,请其他同学为他们加油。二、杠杆类工具的比较 1、刚才三位同学的表演非常精彩,首先让我们思考一下,他们使用的工具合适吗?(合适)2、思考一下,他们所使用的三种工具哪种是省力的?哪种是费力的?或者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请几位同学进行判断,并说说理由)3、判断他们是否是省力工具最好的方法是什么?(找出三个点,然后进行比较)4、请同学们在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图片上画出每件工具的三个点。5、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一下这些工具是否省力?为什么 ?6、在全班内进行交流反馈;并对学生的画图进行展示交流。(重点分析镊子和开瓶器的三点位置

17、的变化。开瓶器支点在前端,阻力点在中间;镊子支点在末端,用力点在中间)7、小结:怎么样的工具是省力的?怎么样的工具是费力的?(请同学找出其中规律)三、给各种杠杆类工具分类1、请同学们在书本P8页的10种工具上画一画,找出每样工具的三个点。然后判断一下它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或不省力也不费力。2、学生各自作图、填表。3、汇报交流(请学生到展台下进行展示交流)4、思考:我们都知道杠杆能省力,能帮助我们抬起自己无法徒手搬动的东西;但是为什么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工具他们有的是费力的呢?为什么这样设计呢?教师小结。四、小杆秤的研究1、俗话说:“称砣虽小,能压千斤”,今天老师就带了一把杆秤来,请大家来说一说,为

18、什么杆秤的称砣这么小,却可以“压住”这么重的重物。(请学生从杠杆的三点之间的关系说一说)2、今天老师就带大家来做一杆小杆秤。小杆秤制作过程指导。(祥见教参P1718)3、指导学生用逐个放砝码的方法在杆上画出50克、100克、150克、200克的刻度。(在称盘内放一个50克砝码,然后使杆秤平衡,在杆上刻下刻度,放2个)4、玩一玩自己制作的杆秤。(称一称自己的铅笔盒、书本等物体的重量)五、课后思考题出示教师用的杆秤进行示范,用不同的2跟提绳分别进行称重时,杆秤会发生什么变化?作业设计教后反思课题轮轴的秘密教学时间第 周 星期总(1 )课时第(1)课时年 月 日主备教师秦鹰使用教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19、认识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够省力,轮越大越省力;在轴上用力费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在大小差别更大的轮轴上挂重物的实验分析,认识轮越大越省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了解轮轴在生活中的应用,发展研究简单机械的兴趣。教学重点通过实验了解轮轴作用和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教学难点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教学准备大螺丝刀1把、阀门式水龙头一个、门把手一个;每组钩码1盒、2段棉线、1个铁架台、1个大轮、1个小轮、一个轴(简易机械盒)板书轮轴的秘密 轮 轴 省力 轮越大越省力教学过程设计个性修改、课堂即时生成与对策一、 建构轮轴概念 1.(出示实物阀门式的水龙头)这是什么?我们平时是怎样操作它的?(出示实物门把

20、手) 这也是大家常见的一种装置平常大家怎样使用它的呢? 最出示螺丝刀后请大家说说这个工具怎么用呢? 2.让我们一起来观察这三种装置,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是由几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分别有什么特点?【课件出示水龙头,点击出示轮和轴】归纳:我们把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板书:轮轴 3.轮轴有什么秘密呢?有谁愿意来拧拧看这个水龙头?(学生动手拧过后把轮拿掉)现在再请你来试试看。螺丝刀拧开螺丝钉。前后两次拧水龙头螺丝钉你有什么想说的?(同样拧开说龙头、螺丝钉在轴上用的力要大,在轮上用的力要小)4.猜测:说说轮轴的作用是什么?(省力)省力的含义是什么?(在轮上用较小的力,在

21、轴上会有较大的力)(设计意图:从一开始的水龙头引出,到后来的玩一玩、做一做,想一想,再到最后的找一找。学生们在疑问、在思考、在讨论、在实践、在总结、在验证让学生们的积极参与主动探究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二、轮轴作用的研究1.轮轴是否真的有省力作用呢?你们有什么方法证明吗?我们借助实验来研究出示用一个轮轴装置来研究轮轴的作用。实验操作:出示轮轴装置,你知道它哪部分是轮,哪部分是轴吗?那么用什么表示我们用的力呢?(把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在轮上挂钩码看成我们用的力)我们就借助这个轮轴来进一步研究。(我先将系有棉线的钩码把线头放在轴上的凹槽中,接着用同样的方法在轮上挂一个方向相反

22、的钩码)如果老师现在把手放开你能推测轮上的钩码和轴上的钩码有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师放手)怎样让轮轴保持平衡呢?同学们想自己试试看吗?(1)学生领取实验材料,分组实验。(2)学生分组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这里主要培养学生的协同分工能力。2.小组成员汇报数据,并进行交流和思考,发现了什么规律?研究轮轴作用的实验记录表轴上钩码的个数轮上钩码的个数我们的发现小组交流汇报实验的结果和发现:在轮上用力比较省力,轴上用力比较费力。3.师把学生汇报的数据记录在黑板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小结:在轮上挂很少的钩码就能拉动轴上很多的钩码,也就证明在轮上用较小的力在轴上会产生一个比较大的力,也就说轮轴能够省力)4.现

23、在你能解释水龙头、螺丝刀等工具(设计意图:水龙头、门把手、螺丝刀就在我们的身边,也是经常看到和用到的工具,就是没有好好研究过,所以在活动中学生表现出出人意料的认真态度,教师把知识溶于活动之中,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对实验的结论有了更深的认识。) 三、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1.那么如果想让轮轴更省力应该怎么办呢?(把轮变大或轴做小)今天我们先一起研究轮变大。2.你们说该怎么用实验验证呢?示范操作实验:把更大的轮和轴(不变)固定在一起,先在轴的棉线上挂35个钩码,然后请学生尝试在轮上加钩码,使轮上的钩码刚好能拉起轴上的重物。3.老师示范实验并请学生记录实验数据研究轮轴的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实验

24、记录表轴上钩码的个数轮上钩码的个数我们的发现4.交流讨论数据表实验1与实验2的数据比较,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小组交流汇报实验发现:在轴不变的情况下轮越大,轮上用相同的力,轴上会产生更大的力,即:轮越大,轮轴越省力。) 5.那么既然轮越大越省力是不是把轮做的无限大呢?(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设计意图:由老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怎样让我们的轮轴更省力一些?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设计出实验方案由老师动手操作,发现原来轮轴的轮越大可以越省力!)四、巩固与应用1.找一找,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轮轴?说说它们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那些方便。2.这些轮轴的作用是什么?他们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方

25、向盘、轱辘、门把手、扳手、手摇式卷笔刀)(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设备的实物细心观察的态度,让学生在寻找生活中的轮轴应用,并思考它们的作用。)作业设计教后反思课题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时间第 周 星期总(1 )课时第(1)课时年 月 日主备教师秦鹰使用教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知道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 知道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同。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发展探究简单机械的兴趣。教学重点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来

26、认识其工作原理。教学准备每小组:学具铁架台、滑轮、钩码、线、圆筒测力计、实验记录单板书教学过程设计个性修改、课堂即时生成与对策一、激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请你讲讲周一升国旗时,这国旗是怎样被升上旗杆的呢? 2.提问:升旗手向下拉绳子为什么旗帜会上升?(让学生开展讨论,请学生指出旗杆顶端有个轮子在起作用 )3、概念引入: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二、研究旗杆顶部的滑轮1、 下面让我们来模拟升旗的情形,并思考:当我们利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2、我们前面学习的杠杆有省力的作用,那么“定滑轮是否也具有省力作用呢?”(一

27、般情况下,学生会认为我们所学的工具都具有省力作用)3、请学生设计实验:下面我们怎么用实验来研究定滑轮是否能省力?(我们可以在滑轮两边的绳子上都挂上钩码,看省不省力。注意:要改变钩码的数量多做几次看看.)4、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并在实验记录单上记录研究的数据。比较表内数据,发现了什么?左边钩码个数右边钩码个数定滑轮的状态我们的发现5、全班内进行交流汇报:通过实验你们有什么发现了吗? 小结:谁能来概括一下定滑轮的作用?(定滑轮的作用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三、会移动的滑轮1、 我们一起来看课本上塔吊的滑轮图,并问:“这个滑轮和我们刚才研究的滑轮一样吗?是定滑轮吗?”2、 认识

28、动滑轮的定义: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3、 我们刚刚前面学习了定滑轮的作用,现在请你思考一下:“动滑轮会有什么作用呢?”4、 比如同样使用动滑轮在提升重物时,我们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能否改变用力方向?5、 那么它是否可以省力呢?我们就用测力计来研究动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1)首先我们回顾一下如何使用测力计,认识力的单位:牛顿(N)。2)教师示范用测力计测量将重物不通过动滑轮提升时的重力;示范用测力计测量将重物通过动滑轮提升时的重力。3)请学生小组合作用测力计按顺序分别测量不同个数(14个)的钩码直接提升的重力读数和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的重力读数,并把实验结果

29、填写在实验记录单内。并比较表内数据,发现了什么?直接提升重物的力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的力我们的发现4)全班内进行交流:通过实验你们有什么发现了吗?小结:谁能来概括一下动滑轮的作用?(动滑轮的作用是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四、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名称 作 用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不能省力动滑轮 省力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五、课后思考: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有这么大的不同,那么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定滑轮,什么情况下使用动滑轮?【板书设计】定滑轮 改变力的方向不能省力 动滑轮 省力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附:实验记录单定滑轮作用实验记录表左边钩码个数右边钩码个数定滑轮的状态我们的发现动滑轮作用实验记录表直

30、接提升重物的力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的力我们的发现作业设计教后反思课题教学时间第 周 星期总(1 )课时第(1)课时年 月 日主备教师秦鹰使用教师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板书教学过程设计个性修改、课堂即时生成与对策作业设计教后反思课题教学时间第 周 星期总(1 )课时第(1)课时年 月 日主备教师秦鹰使用教师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板书教学过程设计个性修改、课堂即时生成与对策作业设计教后反思课题教学时间第 周 星期总(1 )课时第(1)课时年 月 日主备教师秦鹰使用教师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板书教学过程设计个性修改、课堂即时生成与对策作业设计教后反思课题教学时间第 周 星期总(1 )课时第(1)课时年 月 日主备教师秦鹰使用教师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板书教学过程设计个性修改、课堂即时生成与对策作业设计教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