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凭箜篌引 (4).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394995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46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凭箜篌引 (4).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李凭箜篌引 (4).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李凭箜篌引 (4).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李凭箜篌引 (4).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李凭箜篌引 (4).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凭箜篌引 (4).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凭箜篌引 (4).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李凭箜篌引,【唐】李贺,李凭箜篌引,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2、比较阅读琵琶行李凭箜篌引。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教学难点:比较阅读琵琶行李凭箜篌引。,李贺年少时代就有才名,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一生抑郁,于是形成了凄艳诡谲(gu ju)的诗风,故被称为“诗鬼”。其作品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像,运用传

2、说,熔铸词彩,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代表作,大约作于811813年,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作 者,背景,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李贺此篇想象丰富,色彩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箜篌,箜篌:又名“坎侯”、“空侯”,是我国古代的弹拨乐器。箜篌酷似一只顾盼生姿的大凤凰。,引,引,一种古代诗歌体裁,篇幅较长。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它是乐府民歌的一种体式。歌是总名,铺张本

3、事而歌称行,“吟”“曲”“引”“叹”“篇”“调”等均称“乐府歌行体”,其间无严格区别。,品 一 品,1、诵读过程中不懂的语句可参照课文解释,也可同学间互相探讨。,2、注意诗歌层次,整体把握诗歌内容。,3、我们鉴赏诗歌时要关注诗歌意象。请找出诗中的意象并谈谈诗人是如何描写“箜篌“演奏出来的美妙音乐的。,层次理解,第一部分(14句):李凭出场第二部分(5、6句):正描乐声第三部分(714句):侧描音乐效果,问题探究,1.诗人是如何安排李凭出场的?这样表达有何妙处?明确:先写琴,写声,后写人,时间和地点一前一后,穿插其中。突出了乐声,有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2.哪两句正面描写乐声,分别运用什么方法?表

4、现了乐声的什么特色?明确:“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前句以声写声,后句以形写声。有密有疏,有悲有欢。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3.第四联“紫皇”一语双关,兼指当时的皇帝和天帝。联系下文,其意义仅在于此吗?明确:这是一种巧妙的过渡手法。承上启下。把诗歌的意境由人寰扩大到仙府。4.第五联中哪一个字把音乐的强大魅力和奇瑰的景象紧紧联系起来?明确:“逗”5.六联中诗人用“老”和“瘦”两个干枯的字眼修饰鱼龙何妙处?明确:诗人运用反衬的手法,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6.后八句描写乐声,是从哪个角度描写?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明确:以音乐效果,侧面烘托弹奏者的技艺高超。同时想象丰富,动静结合。,描写音

5、乐关键是化抽象为具体,李贺怎么描写李凭弹箜篌的呢?,空山凝云颓不流:,湘娥啼竹素女愁:,侧面烘托,美好的乐音,昆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香兰笑,激 昂,幽 怨,凄 凉,愉 悦,通感,拟人,正面描写,夸张,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弦动紫皇,现实,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天上,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神山,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月宫,奇特的想象、神奇的效果,艺术手法,奇特的想象 大胆的夸张 巧妙的拟人、通感,小结,此诗最大特点是想象奇特,形象鲜明,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诗人把自己对箜篌声的抽象感觉、感情与思想借助联想转化成具体物象,使之可见可感。外在的物象和内在的情思融为一体,构

6、成令人悦目赏心的艺术境界。,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难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琵琶行 白居易,正面描写琴声,描摹环境侧面烘托琴声,思考,比较鉴赏两首诗在描写音乐方面的异同。提示:描写音乐的手法有 直接描写:摹拟声音:运用拟声词来描绘声音的写法 以声写声:即用彼事物

7、的声音来比附此事 物声音的写法 以形写声:即利用人类五官通感的生理机能,把难于捕捉的声音转化为易于感受的视觉形象来表现的写法。运用修辞 侧面烘托:不对声音作直接的描写,而是通过描写其它事物对声音的感受或反应来表现声音的写法。或写感受,或写景物,或写效果。,参考答案,(1)在音乐描写时所用的不同技法:李凭箜篌引主要描写音乐产生的艺术效果,对于音乐旋律本身的起伏跌宕着墨并不多,只有“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为侧面烘托手法。琵琶行主要通过比喻描摹声音的强弱缓急,为直接描写的手法,“江州司马青衫湿”为侧面描写。(2)风格迥异:李凭箜篌引纯为描摹音乐,没有诗人的情感寄托,风格凄寒冷艳,浪漫

8、瑰丽。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在描摹音乐时也有叙事和抒情,琵琶女弹奏时的情态动作和作者的身世体验都穿插其中,其风格平易感伤。,听蜀僧濬弹琴李白,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1)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答案及解析,【答案】(1)“一挥手”写蜀僧弹琴的姿态(动作、技艺),“万壑松”是用大自然的宏伟的音响来比喻琴声的音乐效果。(2)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解析】(1)小题考查对诗句内容的把握,“

9、一挥手”当然是琴师的姿态、动作;“万壑松”前面有“如听”,理解起来当然指琴声。(2)题既考查了内容,又考查了艺术手法。第四联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使作者已忘掉了时间。,用典注释,绿绮古琴名。据说汉代司马相如有一琴,名叫绿绮。这里用来泛指名贵的琴。挥手弹琴的动作。嵇康琴赋:“伯牙挥手,钟期听声。”流水 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蛾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余响列子汤问:“余音绕梁,三日不绝。”霜钟语出山海经中山经:“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霜鸣。”,作业,1、背诵李凭箜篌引。2、阅读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比较它在音乐描写上与本诗有何异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