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六大板块构造图(百度文库).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395356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详解六大板块构造图(百度文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详解六大板块构造图(百度文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详解六大板块构造图(百度文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详解六大板块构造图(百度文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详解六大板块构造图(百度文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详解六大板块构造图(百度文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详解六大板块构造图(百度文库).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详解六大板块构造图由于板块交界处位于海洋地带,无明确的地名作分界,再加上七大洲、四大洋轮廊的思维定式,此类试题做起来并非得心应手,容易把板块的位置、名称弄混。如何突破这一难关呢?笔者介绍几种方法如下:一、把六大板块与七大洲、四大洋的海陆位置、范围、轮廓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北冰洋被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划分了。大西洋被美洲板块、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划分了。大洋洲绝大部分被划分到印度洋板块。南北美洲划分到一个板块美洲板块。六大板块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只包括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里都既有陆地又有海洋。亚欧板块包括欧洲和除中南半岛、阿拉伯半岛外的亚洲及其北部、西部、东部边缘的一部分海洋(北冰洋、大西洋、

2、太平洋),东西跨度较大。非洲板块包括整个非洲,还有西部大西洋的一部分,东部印度洋的一部分,南北跨度大。印度洋板块既包括印度洋的一部分,又包括亚洲的阿拉伯半岛、中南半岛,大洋洲的绝大部分,呈西北东南走向,跨的大洲多。美洲板块包括南北美洲及东部大西洋的一部分和西部北回归线以北太平洋的狭长区域。南北方向长。南极洲板块包括南极洲及其周围的部分海洋,呈团状分布。比较得出以下结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比它们所对应的大陆范围大,面积广。太平洋板块比太平洋范围小。印度洋板块,名不符实,不是海洋板块而是陆地板块,地跨亚洲、大洋洲的部分陆地,特殊。二、用经纬网对六大板块进行空间定位出题时,如果

3、沿某条经纬线在六大板块构造图上做剖面图,往往选择经过的板块名称多、复杂的经线或纬线,依照这个原则,可以选取0、60E、120E、120W经线;0(赤道)、南北回归线、60N纬线等。0经线自北向南大致穿过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60E经线自北向南穿越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120E经线自北向南依次穿过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120W经线自北向南穿过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其中,60E经线穿过的板块最多,最复杂。0纬线(赤道)横跨的板块有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五个。2326N(北回归线)贯穿的板块多而复杂,有非洲板块、

4、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五个,其中所跨太平洋板块长,亚欧板块短,即除南极洲板块外均有。2326S(南回归线)东西贯穿的板块有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五个,唯独没有亚欧板块。60N纬线横跨的有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通过分析可知:南北纬50与0经线、120E经线所围成的区域以及南北纬50与120W经线、60W经线所围成的区域板块名称多、分布复杂,这些区域又是地球上人口、国家稠密的地区,考试命题的几率较大。三、找出板块交界地带较著名地理事物的名称和国家名称及板块边界类型把有陆地分布的板块交界地带的较有名的地理事物名称(地名、国名)及边界类型找出来,以便清

5、晰地分辨板块交界位置。注意:板块相撞形成的岛弧或山脉并不在交界线上,往往位于两个板块中位置较高、密度较大的那个板块上。边界类型分消亡和生长两类,海沟、造山带是消亡边界的标志;海岭、断层是生长边界的标志。边界类型与附近地带形成的地貌名称之间的关系是:碰撞消亡成山成岛,张裂生长变谷变洋。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日本群岛(日本)、台湾省(中国)、菲律宾群岛(菲律宾)等。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小亚细亚半岛(土耳其)、伊朗高原(伊朗、阿富汗)、印度河(巴基斯坦)、雅鲁藏布江(中国)、喜马拉雅山脉(印度、中国、尼泊尔)、孟加拉湾(孟加拉国)、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印度尼西亚)。亚欧板块与非

6、洲板块(消亡边界)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阿尔卑斯山脉、阿特拉斯山脉(阿尔及利亚、西班牙、意大利、土耳其等)。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生长边界)死海、红海、亚丁湾等(埃及、苏丹、沙特、索马里、也门等)。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新几内亚岛(印尼)、所罗门群岛、新西兰。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消亡边界)海岸山脉,落基山脉(美国)。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消亡边界)墨西哥、中美洲、安第斯山脉(秘鲁、智利)。美洲板块与亚欧和非洲板块(生长边界)大西洋。目前我们还不能十分确切地解决板块运动的动力问题,“国际地质力学计划”组织了数千名科学家在探索板块运动的原因。现在我们所能知道的仅仅是反映板块扩张的大洋

7、中脊和反映板块俯冲的海沟-岛弧系统的存在。地幔对流也已被地球物理资料所证实,所以地质学家根据已知的地幔对流来描述板块构造驱动的机制。 1. 地幔对流模型科 学家用实验室来模拟地幔的动力过程。他们把染色的水放入装满高密度、高粘度的葡萄糖浆容器,然后在底部缓慢地加热。这时在糖浆中开始出现上升的水柱,水柱 细长,水柱的顶部则出现球形的冠顶。与此相应,在容器周边部分形成方向相反的下降流,形成一种自然对流循环。后来有些学者又用不同粘度的油、甘油、糖浆做 了类似的模拟试验,而得出的结果与前者相同。事实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烧开一锅水或粥时,都可以直观地看到这种现象。学者们分析认为热扰动可以使下地幔底层 物质粘

8、度降低,流动性增强,在热梯度的驱动下,所有受热扰动作用的高温低粘度物质向热边界层最低处汇集,然后随着温度升高而形成地幔上升热流。 许多学者把地幔对流与岩石圈板块构造运动联系起来,描绘出简单的地球动力学模型。(2)从大洋火山岛到超级热地幔柱位 于太平洋中北部的夏威夷海岭是一个无震洋脊,除夏威夷岛因火山活动发生地震外,这个岛链基本上不发生地震而有别于发生海底扩张的多震的大洋中脊。最早由摩 根(J.Morgan)和威尔逊(J.T.Wilson)提出热点这个概念来解释这种无震脊上的火山中心。认为热点即是来自地幔深部上升的热物质喷射到地 表的表现。据认为柱状热流在地幔中的位置是固定的,当岩石圈板块在热点

9、上移过时,就留下了一个年龄逐渐由老变新的火山链。如夏威夷是现在正在喷发的活火 山,其西北的中途岛是2500万前年的火山,再向西北的火山年龄是4000万年,到皇帝海山链北端的火山年龄是7500万年。太平洋中与此相同的还有托摩 图和澳斯特征尔岛链,这三个相互平的火山岛链,都表明了太平洋板块沿着同一方向运动。4000万年前岛链的转折部分记录了板块运动方向的突变。海底漂流经过固定热点形成火山链 夏威夷火山链的分布,向北西方向,年龄依次增长夏威夷火山链的形成原因显然,大洋火山岛下的热点是一种位置相对固定、而且深度很大的点状热地幔柱,与引起板块构造扩张的大洋中脊下上涌的线状、深度较浅的地幔热流性质不同。近

10、 年日本学者丸山茂德(1994)通过地震波层析成象技术得到整个地幔内部结构图象。图象显示岩石圈下插板块一直可以沉降到670km深的上、下地幔边 界,下插板块滞留于这个边界之上,并被软化、流动,当滞留板块积累到一个临界量之后,就会塌落到下地幔。为了填补因塌落而形成的空间,下地幔就会产生 向上运动的热地幔柱。因此滞留板块塌落与热地幔柱上升必然成对出现。并把塌落的滞留板块称为冷幔柱,上升地幔物质称为热幔柱。丸山茂德认为现在地 球是由亚洲大陆之下的下降的超级冷幔柱以及位于南太平洋和南非之下的两个上升的超级热幔柱制约的。科学家们认为这种大型地幔柱热扰动的热源即来自核-幔边界的不均匀加热作用。外地核的温度

11、可达3800K左右,而地幔底部的温度仅3000K左右,相差达800K。地核不断地通过地幔柱释放出热量。地幔柱的上升速度是非常缓慢的。有些学者通过模拟试验认为从核-幔边界(约2900km深处)附近的下地幔底层物质穿过整个地幔上升到地表大约需要100百万年。据人造卫星所测得的数据分析,已确定20个地幔热柱的位置。地幔热柱与板块运动,这整个过程来自地球内部的热动力,因而又称为地球内部的热引擎。因 此,近年地质学家中提出了地幔中可能存在不同深度层次和不同规模的热流现象。传统线状地幔对流诱发的板块构造运动仍然存在,但超出原有板块构造模式的巨 型热地幔柱和 地幔柱也是地球动力演化中的重大因素,在地质历史重

12、大转折期的地球整体事件中可能起了更为关键的作用。板块构造理论与威尔逊旋回随着海底扩张说的提出:“大陆漂移”的观点被重新提出来了,但与以往认为硅铝质陆壳在硅镁质洋壳上漂移的模式不同,而是镶嵌着大陆的刚性岩石圈板块在塑性的高温软流圈上漂移。这一模式对于解释岩石圈容易破裂、移动和地壳变形等具有重要意义。海底扩张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太平洋型,从大洋中脊新产生的大洋岩石圈,把老的大洋岩石圈向两侧推挤到大陆边缘的海沟处,并沿消减带分别俯冲到两侧陆壳板块之下,消失于上地幔软流圈中。另一种是大西洋型, 洋中脊新生的大洋岩石圈向两侧推挤时,只是推动美洲大陆和非洲大陆向东西两侧移动,其间并没有发生俯冲消减作用。因此

13、海底扩张的发现,必然导致板块理论的 出现。即地球岩石圈是由几个固定的大陆和洋盆组成的刚性块体,目前多数学者认为现代的岩石圈已破裂成12个板块(图5-6)。镶嵌在岩石圈中的大陆随着运 动着的板块漂移。(1)板块边界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刚性的岩石圈板块漂浮在部分熔融的塑性软流圈上,沿着一个总的方向滑动,根据与相邻板块的相对运动方式,我们可以确定三种不同类型的板块边界。离散型板块边界 所有大洋中脊都是本类型板块边界(图5-6),两侧板块沿着相反的方向运动,两侧以频繁的线状玄武岩浆上涌,拉张作用引起浅源地震和高速热流为特征。汇聚型板块边界 可以太平洋东西两岸的海沟俯冲带为代表,以产生深源地震,形成褶皱山

14、系(海岸山脉增生楔),引起玄武质和安山质火山活动(火山弧、弧前盆地和弧后盆地)为特征(图5-7)。A会聚板块边界形成海沟和岛弧B通过乒乓球模型解释海沟的弯曲转换断层型边界 这种边界既不形成新的岩石圈,原来的岩石圈也不会消减。转换断层并不是使洋中脊发生单方向的平移错位,而是反映了岩石圈的不均匀断裂。转换断层以陡崖为标志,具有水平位移的浅源地震特征,往往伴随着板块的分离和火山活动。 437-1b转换断层型边界每一个板块都可能以上述三种或两种类型的边界组合为自身的界限。如太平洋板块边界包括太平洋中脊(离散型边界)、沿太平洋西侧海沟带(汇聚型边界),以及众多的转换断层组成的边界,而非洲板块则只有大洋中

15、脊和转换断层两种边界。(2)威尔逊旋回加拿大学者威尔逊(J.T.Wilson,1973)从板块构造观点出发,将岩石圈从大陆破裂、裂谷出现到洋盆形成,再从洋盆俯冲、缩小到闭合的完整过程,划分为六个阶段(期)。胚胎期 地幔的活化最初引起稳定大陆壳的破裂,形成大陆裂谷,东非裂谷就是最著名的实例。幼年期 地幔的活化使其热熔物质喷流或上涌对流,岩石圈进一步破裂并开始出现狭窄的洋壳盆地,可以红海、亚丁湾为代表。 大陆破裂和大洋形成。A胚胎期。B幼年期。 C成年期。 D衰退期成年期 随着洋中脊系统的延伸和扩张作用的加强,终于出现了新的大型成熟洋盆,大西洋是其典型代表。洋盆两侧未发生俯冲作用称为被动大陆边缘。

16、衰退期 在 洋脊系统扩张的同时,洋盆一侧或两侧开始了俯冲消减作用,称为主动大陆边缘。洋盆面积开始收缩,可以太平洋为代表。尤其是太平洋板块沿着亚洲东部大陆边缘 的千岛海沟、日本海沟、琉球海沟和菲律宾海沟,向欧亚板块下面俯冲,形成(海)沟 (火山岛)弧 (边缘海)盆型的汇聚带,组成现今亚洲东缘花彩列岛式的地理面貌。图5-7表示了北美大陆西侧的沟 弧 盆体系配置特征。弧后扩张。A主动大陆边缘形成海沟-岛弧-边缘海盆地。B岩浆推动岛弧远离大陆移动残余期 随着洋脊扩张作用减弱,两侧陆壳地块相互逼近,其间仅存残留海盆,如地中海。消亡期 最 后两侧大陆直接碰撞拼合,海域完全消失,转化为高峻山系。横亘欧亚大陆

17、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脉就是最好的代表。例如,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是属于陆 -陆碰撞型的板块汇聚带(图5-10)。由于大陆壳较轻,它漂浮在软流圈之上,大部分不可能被带往消减带的深处。因而当两个大陆碰撞时,先前的大型古洋盆 因俯冲消亡而在地表只保留一些残迹(由蛇绿岩、基性火山岩及深海放射出硅质岩组成),称为板块缝合带(suture),代表板块构造演化最后的陆-陆碰撞 阶段。威尔逊的上述总结反映了岩石圈板块构造演化的一种常见开合周期过程,迅速获得广泛传播和应用。次年(1974)即被公认为威尔逊旋回(Wilson cycle)。1.2 海底扩张20世纪50年代,随着海底调查积累了丰富的海底地质和

18、地貌资料,尤其是古地磁学的进展,导致赫斯(H.H.Hess,1962)和迪茨(R.Dietz,1961)几乎同时提出海底扩张的观点。海底扩张作 用是大洋岩石圈在洋中脊处裂开,地幔炽热的岩浆从这里涌出,冷却固结成新的大洋岩石圈,并把先期形成的岩石向两侧对称地推挤,导致大洋海底不断扩张。另一 方面,在假设地球的体积和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大洋岩石圈也必然在大陆边缘的海沟处沿着消减带向大陆岩石圈之下俯冲,消亡于软流圈中(图5-7)。因此,海 底扩张实质上是全球洋壳在不断地循环变化,23亿年内更新一次。海底扩张说的确凿证据是海底岩石年龄的分布:以年龄最新的大洋中脊为轴,向两侧呈对称地 分布,离中脊愈远愈老

19、。我们怎样知道海底岩石的年龄呢?热的岩浆从洋中脊涌出,向海沟推及,在消减带回熔(1)磁异常与磁场倒转记录海底年龄的测定首先应归功于古地磁学的研究。50 年代后期梅森(RGMason)在东太平洋进行地磁研究,发现海底地磁呈整齐的条带,并都呈南北向展布,条带间距达几十公里。如果把所测定的磁异常带 标到图上,并且沿中脊轴对褶过来,那么磁异常条带东西两侧将重合。磁异常曲线中峰与谷的顺序存在着惊人的对称性,对于这一现象一直使学者们困惑不解。直到 1963年英国的瓦因 (FJVint)、马修斯 (DHMattheus) 提出推断,地磁异常条带并非磁化强度不均匀引起的,而是地磁场方向的历史记录,地磁的正负异

20、常对应于古地磁场的正反方向变化。这样海底就起到一台磁带录音 机的作用,根据地磁场的正反方向变化记录下海洋扩张的历史(图5-5)。通过对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所测得的地磁极性年表,证明全球的地磁正向期与反向 期完全一致。从而肯定了海底扩张的普遍意义。地磁场的正反方向变化记录了海底扩张的历史 地磁异常的原因A正常地磁。 B反转地磁。 C正常地磁图5-5 海底扩张与海底磁异常年龄(据W.C.Pitman等,1994)从60年代以来,在各大洋打了上千个钻孔,根据所采集的放射虫标本鉴定发现:盖在玄武岩基底之上的最老沉积物年龄与根据磁异常所测得的年龄一致,并且愈接近洋中脊,洋底年龄愈新。 大洋钻孔测的的岩

21、石年龄,愈接近洋中脊,年龄愈新根据海底年龄编制的全球海底扩张模式图可以看出大洋中脊与最年轻的海底吻合。而通过磁异常条带年龄的测定可以建立等时线,从而得到自洋脊形成以来的年龄,最老的海底年龄只有1.7亿年,和最老的大陆年龄3840亿年相比是太年轻了。1.7亿年以前的洋壳到那儿去了呢?现在认为老洋壳沿海沟俯冲带进入上地幔软流圈消失了。(2) 海底扩张速度根据上述三大洋海底磁异常资料,如果以中脊作为磁异常计算的起点,在不同洋盆中可见,中脊两侧磁异常条带的宽度是不同的,表明海底扩张速度存在差异。参照每个磁异常条带的年龄及距中脊的距离,可以计算出各大洋的半扩张速率(只考虑中脊一侧),计算结果表明海底扩张

22、全速率范围为1 20cm/a。其中,太平洋中脊的扩张速率最大,北大西洋和红海的洋脊速率最小1.1 大陆漂移的证据1. 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对大陆进行拼接 布拉德(E.G.Bullard,1965)应用电子计算机对大西洋两侧大陆进行拼合,发现最佳方案并非海岸线而是海平面以下915米等深线,其平均误差小于一个经度2. 地质构造带对比 大西洋两岸北美和北欧之间地质构造具有一致性,非洲与南美古生代和中、新生代造山带亦具有相似性,并且可以越过印度洋跟踪至南极和澳大利亚。根据放射性测年将大西洋两侧20亿年左右和6亿年的两组岩带投影到布拉德拼合的图上,它们各自的位置吻合得很好。3. 古生物与冰川、气候证据 南

23、半球各大陆找到的二叠纪爬行类等陆生生物有惊人的相似性。晚古生代冰川分布A现代位置上的冰川显示一个较大范围的分布B回到联合古陆,发现冰川分布在一个很小的区域 晚 古生代南半球各大陆的冰川分布,现在看来是毫无规律的,若把各大洲包括南极在内的大陆拼合在一起,则冰川的分布就不难理解了。此外,气候的分带性与现代气 候带亦不协调,如现在位于北极圈的斯匹茨培尔根群岛发现石炭纪白垩纪的热带植物群和第三纪温带植物,而地处热带亚热带的南美、非洲、澳大利亚、印度、南极 洲存在石炭一二叠纪大陆冰盖,我国西藏和滇西地区则分布着山岳冰川或冰山影响。(4)古地磁极移轨迹 通过对北半球不同时代古地磁北极位置的测定(图5-4)

24、,把各地质时期古地磁极位置在图上连结成一个线,这条线称为地质时代的极移轨迹。大量资料表明,北美和欧洲所测的极移曲线并不相合,但形态大致相似。若将两大陆拼合在一起,则这两条曲线就会基本重合,说明大西洋的确曾经不存在,两个大陆曾经相连在一起。板块构造学是研究地球岩石圈板块的成因、运动、演化、物质组成、构造组合、分布和相互关系以及地球动力学等问题的学科。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它认为地球的岩石圈分解为若干巨绑的刚性板块即岩石圈板块,重力均衡地位于塑性软流圈之上,并在地球表面发生大规模水平转动;板块与板块之间或相互离散,或相互汇聚,或相互平移,引起地震、火山和构造运动。板块构造学说囊括了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

25、说、转换断层、大陆碰撞等概念和学说,为解释地球地质作用和现象提供了极有成效的模式,是当代最有影响的全球构造理论。目录 发展简史 基本内容 成就与展望 区别 相关学科 发展简史 基本内容 成就与展望 区别 相关学科 参考资料 显示全部 板块构造学-发展简史 1912年德国学者AL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板块构造学的创立和发展大致可以分为 3个阶段: 1912年德国学者AL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当时由于多数人的反对而没有被接受。50年代古地磁学的研究测得各地在地质时代中的磁极位置变化多端,用大陆固定论无法解释,采用大陆漂移说则可以得到圆满的解释,大陆漂移说随之重新复活。60年代初美国地质学家H.H

26、.赫斯和R.S.迪茨在古地磁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海底扩张说,随后英国的F.J.瓦因和D.H.马修斯通过海底磁异常的研究对海底扩张说作了进一步论证,论述了地壳的产生和消亡,并得到深海钻探的验证。1965年加拿大人JT威尔逊建立转换断层概念,并首先指出,连绵不绝的活动带网络将地球表层划分为若干刚性板块。19671968年法国的X.勒皮雄、美国的D.P.麦肯齐将转换断层概念外延到球面上,定量地论述了板块运动,确立了板块构造学的基本原理。 板块构造学-基本内容 欧亚大陆板块地球上层构造根据物理性质在垂向上可以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层圈,即下部塑性的软流圈和上部刚性的岩石圈。岩石圈在侧向上被地震带所分割,形

27、成若干大小不一的块体,称为岩石圈板块,简称板块。板块的厚度变化较大,约在几十公里至200公里。 板块边界两个板块之间的接触带。板块边界是构造活动带,可分为3类。离散型边界,又称生长边界,两个相互分离的板块之间的边界。见于洋中脊或洋隆,以浅源地震、火山活动、高热流和引张作用为特征。洋中脊轴部是海底扩张的中心,由于地幔对流,地幔物质在此上涌,两侧板块分离拉开。上涌的物质冷凝形成新的洋底岩石圈,添加到两侧板块的后缘上(见地幔对流说)。汇聚型边界,又称消亡边界,两个相互汇聚、消亡的板块之间的边界。相当于海沟或地缝合线。可分为两个亚类:大洋板块在海沟处俯冲潜没于另一板块之下,称为俯冲边界,现代俯冲边界主

28、要分布在太平洋周缘(见俯冲作用);大洋板块俯冲殆尽,两侧大陆相遇汇合开始碰撞称为碰撞边界,欧亚板块南缘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带是典型的板块碰撞带的实例(见大陆碰撞)。守恒型边界,两个相互剪切滑动的板块之间的边界。相当于转换断层。地震、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构造活动等主要发生在板块边界。板块边界的研究是板块构造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板块运动全球所有板块都在移动,板块运动通常指一板块相对于另一板块的相对运动。即符合欧勒定律,就是岩石圈板块作为统计均匀的刚体在球面(即地球地面)绕一个极点发生转动(见转动极),其运动轨迹为小圆。板块构造学认为岩石圈与软流圈在物性上有明显的差别。软流圈相当于上地幔中的低速层,

29、该层圈中地震横波波速降低、介质品质因素Q值亦明显降低,但导电率却显著升高。这些都表明软流圈物质可能较热、较软、较轻,具有一定的塑性,是上覆岩石圈板块发生水平方向上的大规模运动的基本前提。 引起板块运动的机制是未解决的难题。一般认为板块运动的驱动力来自地球内部,可能是地幔中的物质对流。新生的洋壳不断离开洋中脊向两侧扩张,在海沟处大部分洋壳变冷而致密,沿板块俯冲带潜没于地幔之中。 板块构造学-成就与展望 板块构造学深刻地解释了地震和火山分布、地磁和地热现象、岩浆与造山作用;阐明了全球性大洋中脊和裂谷系、大陆漂移、洋壳起源等重大问题;更新了地质学中的许多概念,使得既承认水平运动也承认垂直运动的活动论

30、观点取代了曾占统治地位的固定论。板块构造学以全球整体的研究观点开拓了地球科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是地球科学领域中的一场革命。 板 块构造学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难题。板块构造说对于板块构造活动总的轮廓已比较清楚,但具体作用过程和细节还不十分明确;对板块动力学的确定依然有困难; 对板块内部的构造和岩浆活动研究不足;对板块俯冲、消亡及伴随的岩浆活动、边缘盆地起源等还了解不够;还不能圆满地解释大陆岩石圈的成因和演化。板块构造学-区别 板块构造说对于板块构造活动总的轮廓已比较清楚板块构造学认为岩石圈(固体地球的外层部分)分成少数几个在地函上漂浮著并在其上独自运动著的板块的学说。大部分的地震活动和火山活动,

31、连同各种造山作用,都发生在这些板块的边界上。地球的表层由大约十来个大板块和几个小板块构成。在每一板块范围以内,地壳的岩石是作为一个刚体运动著,此刚体只有微弱的挠曲现象,几乎没有地震活动和火山活动表现。板块的 边缘是由出现世界上80的地震和火山的狭窄地带确定的。板块边界有3种类型。第一种是一条非常狭窄的由张应力所引起的浅层地震带,这一地震带恰恰是 80,000公里(48,000哩)长的活动的大洋中脊。第二种边界类型出现在这些中脊发生水平横错的地区内。沿这种部位的断层发生的地震强烈得多,这种 地震是由断层两侧的板块沿相反方向彼此水平地相互摩擦所产生的。形成第三种边界的地震,分布比较散,但却包括了世

32、界上的一切深层地震(即在深度超过145 公里90哩处产生的地震),并且与洋底下降到低於其正常深度达到海平面以下10.5公里(6.6哩)的极其狭窄的海域海沟有联系。 断块构造说是一种关于地球岩石圈构造及演化的理论。 它认为岩石圈固结之后,断裂活动就占据了主导地位。断块就是被岩石圈中不同深度的断裂及层间滑动断裂所切割成的块体,各块体之间在物质组成、构造滑动性和 地质演化诸方面均有明显的差异。断块构造说强调块缘的形成与形变研究,因为它们是认识断块形成演化及其运动学和动力学的主要标志;同时也重视块内结构不均 一性的研究,因为块内各种不均一地质因素,都可在同一区域应力场情况下导致块内应力的分布形式和边界

33、条件的变化,使块内应变图像变得十分复杂。断块构造说 是张文佑于1974年提出的。它是以地质力学为基础,吸取了地槽地台学说和板块构造学等的有关内容,在研究中国及邻区大地构造特征和模拟实验的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板块构造学-相关学科 地质学概述、构造地质学、矿物学、成因矿物学、矿床地质学、地层学、层序地层学、地震地层学、生物地层学、事件地层学、冰川地质学、地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海洋地质学、火山地质学、煤地质学、石油地质学、区域地质学、宇宙地质学、地史学、古生物学、古生态学、古地理学、沉积学、地球化学、岩石学、实验岩石学、工程地质学 北极漂移的极移轨迹以上事实说明,在距今大约2.5亿年以前地球上的确曾经存在一个统一大陆,这个大陆称为联合古陆。联合古陆大约在三叠纪后期,即约2亿年前开始破裂,并逐渐漂移,成为现今的海陆布局。那么大陆是怎样发生漂移的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