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生劳动教育实施途径 论文.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406950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减”背景下小学生劳动教育实施途径 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双减”背景下小学生劳动教育实施途径 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双减”背景下小学生劳动教育实施途径 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双减”背景下小学生劳动教育实施途径 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双减”背景下小学生劳动教育实施途径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减”背景下小学生劳动教育实施途径 论文.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双减”背景下,小学生劳动教育实施途径摘要: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阶段学生作业内容不断优化,学习内容质量不断提高。基于此,劳动教育也是必须实施的教育内容,使学生在劳动教育中体会到辛勤劳动的快乐和艰辛,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实施劳动教育,提高学生对实际生活的认识,提升学生对劳动的热爱,不断增长见识,从而更好地树立自己的劳动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关键词:双减政策;劳动教育现状;劳动教育意义;实施劳动教育途径。引言随着国家出台“双减”政策,家庭、学校及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学生的课堂教学、学习方式、课程内容等,不断探讨学生课外阅读、教学改革等内容,注重教师素质的

2、提高,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方程式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学生的劳动教育对学生的成长也是必不可少的,从古至今,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美德,培养劳动观念,积累劳动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小学生的个人劳动技能,是劳动教育课程的重要目的,将劳动实践融合到教育课程中,不断促进学生全面能力的发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当前小学生劳动教育现状几千年以来,中国一直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和熏陶,许多家长秉承“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教育理念,认为知识分子和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不屑于在基本体力劳动方面耗费时间和精力。孩子从小读书是为了长大以后成为知识分子或者做官,学习和受教育与从事体力劳动不相称。有的家长甚至

3、认为从事体力劳动是社会底层人才干的事。再加上最近几十年来的科技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长常年住在城市,孩子在城市上学,升学压力也很大,需要从事的劳动也少了很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砍柴、种植农作物、收割庄稼、除草、喂猪、洗衣服、做饭、整理房屋等多项体力劳动已经被机器所取代。洗衣服是洗衣机,洗碗是洗碗机。所以,不要说孩子没有家务,连家长的家务都至少少了一半,而且学习压力、就业压力都很大,全社会都越来越重视学历的提高,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忽视劳动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的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都不重要,会做家务是卑微的表现,甚至认为做家务会在婚姻生活中不能拥有主动权。在学

4、校教育上,学校也从原来提倡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转变为以升学为目的,以考试取得好成绩为根本目标,不断增加文化课教学时间,大幅压缩劳动课教学时间。这导致每天实际参加劳动的学生越来越少,很多学生甚至连最基本的生活技能都不具备,这样对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造成了不可想象的后果。二.开展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意义1 .劳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开展劳动教育,形成热爱劳动的观念,是青少年儿童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劳动教育中,可以促进学生树立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观点,知道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知道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的,从而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对小学生开展劳动教育,不仅可

5、以使小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娇惯,不懈怠,而且可以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和主人公的精神。2 .劳动教育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勤劳在智力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孩子的聪明才智体现在他们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生动地说明了劳动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热爱劳动的孩子,双手灵巧的孩子,思维一般清晰敏捷,善于用脑,喜欢研究和探究。由此看来,劳动不仅可以创造社会价值,同时也可以促进劳动者身体发育、品质和意志的形成以及知识的增长。青少年儿童在劳动实践时,由于中枢神经处于积极状态,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劳动教育还可以提高技能、发展

6、智力、丰富知识。青少年在劳动过程中,学习如何正确思考问题,这对逐步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灵活性具有重要意义。在劳动实践中,最容易形成事物的正确表象认识,在此基础上,形成正确的概念,进而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分析。例如,在青少年劳动中,需要用眼睛看,用手触摸,实际感受物体的特性,这为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许多事实充分说明了手部动作的每一次发展都与大脑发育的提升密切相关,提前让学生进行手部复杂的活动,做好劳动教育工作,有利于少年儿童智力的发展。3 .劳动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健康青少年儿童正处于身体成长的重要时刻,让他们参与一定的劳动,在不同的劳动中,能够充分锻炼身体各部分,增强身体各器官的功能,使

7、肌肉、筋骨得到一定的锻炼,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对疾病的免疫力和强身健体的目的。三、以“双减”为背景的小学生劳动教育实施途径1、学校提高劳动教育重视程度,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在“双减”政策下,为了培养小学生的劳动教育观念,认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劳动教育的课程设计,不仅是做好校园内的一些劳动内容的实践活动,更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使其在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中发挥作用。要鼓励学生参加一些新型的劳动教育活动,认识生活中的不同事务。学校注重学生劳动教育理念的培养,统筹协调,提高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特点,设计相关的劳动教育课程,安排课外劳动教学活动

8、,构建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平台和基地,促进学生的全面能力的发展。2 .家长转变劳动教育理念,提供劳动教育机会在“双减”政策下,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价值观,在家庭中,要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行为,主动让孩子参与家务工作,帮助父母分担家务劳动,让学生体会劳动的艰辛,体会自己努力得到的快乐。家长需要转变教育理念,比如利用节假日、劳动节等时间,让孩子参与到日常劳动中,比如一起收拾房间,一起洗衣机,植树节的时候一起种树,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等。为了形成热爱劳动的理念,家长可以带孩子观看相关主题的电影,也可以带孩子了解劳动模范的光荣事迹,培养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好的氛围。3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9、参加日常的校园劳动在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劳动教育活动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参与日常的校园劳动。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夏令营、劳动知识竞赛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社区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志愿者工作,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将自己的劳动教育理念融入到实际生活中,积极参与校园生活的构建,在实际劳动活动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的价值。4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公益性劳动教育活动公益性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心,有利于学生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美德的形成。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公益性的劳动教育活动,比如在农场劳动,在社区进行劳动体验,帮助特殊教育的儿童等活动,不断培养小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只有培养小学生尊重劳动成果的理念,尊重劳动人民,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劳动,通过自己的双手,不断劳动,才能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结语在劳动教育中,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劳动让我们的社会不断进步,有选择性的进行活动项目,从而达到不同层次的教育目的,通过参加校园内外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和社会各种公益性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提高能力,锻炼意志,进而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的良好美德。在新时期的“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家庭以及社会,需要共同努力、互相配合,从而培养小学生热爱劳动的观念,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