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营养代谢内科科室建设发展规划指标.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408774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肿瘤营养代谢内科科室建设发展规划指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肿瘤营养代谢内科科室建设发展规划指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肿瘤营养代谢内科科室建设发展规划指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肿瘤营养代谢内科科室建设发展规划指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肿瘤营养代谢内科科室建设发展规划指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肿瘤营养代谢内科科室建设发展规划指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肿瘤营养代谢内科科室建设发展规划指标.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肿瘤营养代谢内科科室建设发展规划指标一、业务项目(一)临床技术1营养风险筛查关注营养因素引起不良临床结局的风险;2营养状态评估筛查评估和系统评估。采用营养评估工具,利用病史及体格检查资料,评估营养不良的程度。然后,综合病史、体检、身体测量指标、生化指标、器械检查等资料,综合评价患者营养状况及代谢功能状况;3肠外营养支持即静脉营养;4肠内营养支持通过胃肠道管喂形式提供肠内营养制剂的支持治疗方法;5口服营养补充使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补充膳食摄入不足;6代谢调理治疗利用药物和生物制剂,发掘营养素药物作用,提供生长迅速细胞必需营养物方式减缓机体分解代谢过程,促蛋白质合成,对人体能量营养素代谢进行干预

2、;7药物治疗减肿瘤负荷良好营养状态是药物治疗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而减少肿瘤负荷是改善营养不良状态的基本保障,二者相辅相成。常规开展化疗、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以及免疫治疗;8肿瘤内科减症治疗。(二)主体业务范围:1对住院患者行营养风险筛查,通过营养检测、评估和诊断,发现肿瘤患者营养不良代谢紊乱;2营养不良患者的抗肿瘤药物治疗;3纠正肿瘤患者营养代谢紊乱,治疗癌性恶液质;4肿瘤患者接受肿瘤内科治疗期间的营养治疗和代谢调理治疗;5治疗肿瘤患者消化道功能障碍;6恶性肠梗阻内科诊治;7诊治轻发生中度抑郁症的肿瘤患者;8终末期非濒死状态患者的减症、营养代谢治疗。二、技术团队指标1肿瘤专科医师负责肿

3、瘤患者的肿瘤学诊断以及相应专业的抗肿瘤治疗、代谢干预治疗、减症治疗计划制订和实施,评估疗效。均应接受过规范化临床营养学训练,掌握相应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2临床营养医师掌握相应肿瘤专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临床营养学专业功底扎实。负责营养风险筛查、营养状态评估,以及肠外、内营养支持方案制订、实施和效果评定;3肿瘤专科护士(师)负责肿瘤相应专科常规护理业务。临床营养护士(师)掌握临床营养护理工作内涵及流程,营养治疗医嘱汇总录入及分发至营养治疗各相关环节。掌握临床营养科内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原则,掌握肠外、内营养制剂输注操作规范,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进食指导。负责患者营养宣教以及院

4、后营养管理;4临床营养师负责患者的营养诊断,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临床实施,编制治疗膳食食谱,以及营养检测;5营养技师根据营养治疗医嘱配制肠内营养制剂及完成对营养治疗产品及食材进行加工处理。负责营养检测和评价、营养治疗制备所需各种仪器设备及营养治疗产品的管理维护,负责食品安全及卫生相关制度的实施;6科主任负责本科室的医疗、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是科室诊疗质量和学科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工作制度、质量检查标准。负责组织开展抗肿瘤和营养代谢诊疗工作,负责指导、检查医师诊疗工作。带领全科学习和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提高业务水平。负责组织科学研究。三、质量管理体系指标(一)肿瘤内科

5、医疗质量管理1有肿瘤专科相应的抗肿瘤治疗临床应用指南以及相应适应症;2有住院肿瘤专科治疗管理制度与流程,住院患者治疗前需经病区查房行肿瘤疾病的病情评估、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状况评价,获得病理学诊断依据,及其它必要检测;3严格实行三级查房制,通过讨论确定肿瘤分期,制订个性化治疗方案。高级技术职称肿瘤专科医师确定抗肿瘤治疗方案,联合临床营养医师制订营养治疗计划方案,实施前由主管医师完成患者及其亲属的病情告知;4急诊处理规范及管理措施。疗效和副作用评价流程,治疗相关特殊及严重不良反应报告制度,疑难、重症及死亡病例讨论制度;5查房、会诊制度及值班、交接班制度,感染管理制度,设备维护维修制度,工作人员职业

6、道德、行为规范考核等规章制度;6科室卫生技术人员全部具有执业资格,具与其职称相称专业技术资格;7科室诊疗项目与所在医院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核准的诊疗项目相符合。(二)临床营养质量管理1对需要营养治疗的患者实行营养查房制度,并医疗机构的有关规定书写病历及相关医疗文书;2建立完整系统的营养治疗医嘱制度;3保证临床营养医师、营养技师和营养护士具备适宜技术操作能力,定期评估;4营养治疗产品的管理和使用应有规范、有记录;5营养检测设备由专人负责操作,日常维护保养和消毒,建立使用、维修档案,定期进行质量控制;6常态化实施针对患者的营养知识宣教工作。每季度至少开展2次举办肿瘤患者营养知识宣教讲座、科普培训,发

7、放患者宣教手册。设有创建“规范化肿瘤营养治疗示范病房”活动公示、营养知识教育宣传栏,每季度更新宣教内容。科室张贴有关宣教活动的表格,制定宣教计划,定期开展患者教育活动;7严格遵守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建立完善营养治疗制备人员健康档案和卫生检查制度;8特殊用途医学配方食品营养治疗工作流程临床营养医师开立营养治疗医嘱,营养护士负责汇总营养治疗医嘱,录入所用营养治疗产品,将营养治疗医嘱分发至制备部门,营养技师统一制备,并遵守营养治疗核对制度,对配制好的治疗膳食的质量、发放对象检查确认后方可分发;9有肠内营养配制室工作制度。(三)病区患者诊疗流程患者恶性肿瘤的诊断明确,入院是接受营养护士

8、的营养筛查然后,肿瘤专科医师评估肿瘤疾病并完善相应诊断,临床营养医师(或临床营养师)行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状况评估。再由临床营养医师明确营养代谢状况诊断,做出是否需要营养治疗的医疗决策以及营养干预方案,临床医师据此制定全面的临床干预方案,并与临床营养医师共同负责评估疗效及不良反应。临床营养护士负责出院患者随访、家庭医疗膳食干预。四技术培训制度1肿瘤专科医护人员每年至少接受肿瘤治疗进展培训、肿瘤营养规范化治疗培训各一次;2三级医院肿瘤专科需每年组织培训医护、营养师和药剂师IOO人次以上;3编制肿瘤专科医护人员肿瘤营养治疗规范化治疗手册。分别印制肿瘤营养治疗规范化治疗医师操作手册、护理手册、营养(技

9、)师手册,内容需包括基础知识、操作技能和行业规范,并保证各专业技术人员人手一册。五、基础设施建设指标1病区至少设置病床位50张左右,每病床单元基础设备齐全;2病区建筑面积不少于86平方米/病床;3以2人间病房为宜(营养不良患者抵抗力差),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配置体重计,完整的空气及表面消毒设施;4病区内设置60平方米以上面积的设备齐全的营养膳食配置问;5病区基本设备完善;6门诊基本设施满足肿瘤营养代谢门诊工作需求;7营养治疗专用设备:门诊配置临床营养信息管理系统CN1.S、人体成分分析仪BIA、间接能量代谢测定仪。设置临床营养技师办公室,配置人体成分分析仪INB0DY310,CNIS

10、系统服务器;8肠内营养配置室以及设备总面积不低于60m2。冰箱、组合式三十万级净化工作台、操作台、药品柜、清洗消毒设备、标签打印机、肠内配制系统、以及食物不耐受检测仪、微量元素检测仪、凯氏定氮检测仪。9患者营养餐食配置间以及设备总面积不低于80)2。分刷洗消毒区、配制区、制熟区及发放区,其中配制区为组合式三十万级净化区;有条件的医院可按GMP要求建立面积在60m以上的十万级净化区。设备包括灌装机、捣碎机、微波炉、电磁炉、蒸锅、冰箱、清洗消毒设备、标签打印机、凯氏定氮检测仪。10肠功能生化检测分析仪。六、对医疗机构的要求1医务职能部门要指定专人负责“规范化肿瘤营养治疗示范病房”创建活动,定期组织

11、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不断总结经验,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重点检查肿瘤营养治疗情况、死亡病例原因分析、医疗安全保障情况、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随访情况和病例质量;2医疗机构的临床营养科负责检查、分析和总结肿瘤专科营养治疗的效果和营养管理的实施。参与肿瘤专科技术人员临床营养技能规范化培训。参加卫生行政部门及肿瘤专科组织的各类人员的培训、教学工作。协助肿瘤专科病房进行肿瘤临床营养的科学研究工作;3管理肠外营养配制室的机构药剂科,需要认真执行肠外营养制剂的配制工作。建立严格无菌制度及无菌操作规范,营养护士应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营养技师应遵守营养治疗核对制度,对配制好的肠外营养制剂的质量、发放对象检查确认后方可分发,和依据药品管理规范进行肠外营养制剂的管理和储存。注意仪器设备的维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