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二级建造师建筑实务.ppt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416489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PPTX 页数:55 大小:4.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9二级建造师建筑实务.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19二级建造师建筑实务.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19二级建造师建筑实务.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19二级建造师建筑实务.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19二级建造师建筑实务.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9二级建造师建筑实务.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二级建造师建筑实务.pptx(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二级建造师基础精讲,建筑施工技术要求建筑构造要求,民用建筑构造要求一、民用建筑分类民用建筑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类。(两个标准)(1)住宅建筑按照层数和高度分类,建筑构造要求,(2)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注: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3)按建筑物所用材料分类:木结构、砖木结构、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建筑。,建筑构造要求,【典型题目】按照建筑层数分类,属于多层住宅的是()A、三层B、五层C、七层D、九层【答案】B,建筑构造要求,【典型题目】某住宅建筑,地上层数为八层,建筑高度为24.300m,该住宅属()A.低层住宅 B.多层住宅 C.中高

2、层住宅 D.高层住宅【答案】C,建筑构造要求,【典型题目】按照民用建筑分类标准,属于超高层建筑的是()A.高度50m的建筑B.高度70m的建筑C.高度90m的建筑D.高度110m的建筑【答案】D解析: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建筑构造要求,二、建筑的组成,建筑构造要求,二、建筑的组成建筑物由结构体系、围护体系和设备体系组成。1.结构体系结构体系承受竖向荷载和侧向荷载,并将这些荷载安全地传至地基。分上部结构(墙、柱、梁、屋顶等)、下部结构(基础)2.围护体系围护体系(屋面、外墙、门、窗等)能够遮蔽外界恶劣气候的侵袭,同时也起到隔声的作用,从而保证使用人群的安全性和私密性。3.

3、设备体系设备体系通常包括给排水系统、供电系统和供热通风系统。,建筑构造要求,【典型题目】建筑物的围护体系包括()A.屋面B.外墙C.内墙D.外门E.外窗【答案】ABDE,建筑构造要求,三、民用建筑的构造l.建筑构造的影响因素1)荷载因素的影响作用在建筑物上的荷载有结构自重、使用活荷载、风荷载、雪荷载、地震作用等。2)环境因素的影响自然因素包括:风吹、日晒、雨淋、积雪、冰冻、地下水、地震等;人为因素包括:火灾、噪声,化学腐蚀、机械摩擦与振动等。,建筑构造要求,3)技术因索的影响技术因素:建筑材料、建筑结构、施工方法对建筑建造设计的影响。4)建筑标准的影响建筑标准一般包括造价标准、装修标准、设备标

4、准。,建筑构造要求,2.建筑构造设计的原则(1)坚固实用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足够的整体性,安全可靠,经久耐用。(2)技术先进(3)经济合理(4)美观大方,建筑构造要求,【典型题目】建筑构造设计的原则是()A.坚固实用B.技术先进C.经济合理D.视野开阔E.美观大方【答案】ABCE,建筑构造要求,3.民用建筑主要构造要求(1)实行建筑高度控制区内建筑高度,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建筑物和构筑物最高点的高度计。(2)非实行建筑高度控制区内建筑高度:1)平屋顶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其屋面面层或女儿墙顶点的高度计算;,建筑构造要求,2)坡屋顶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屋檐和屋脊的平均高度计算;3)局部突出屋面的占屋顶

5、平面面积不超过1/4 者,不计入建筑高度,突出屋面的通风道、烟囱、通信设施和空调冷却塔等不计入建筑高度。,建筑构造要求,【典型题目】某实行建筑高度控制区内房屋,室外地面标高为-0.300m,屋面面层标高为18.000m,女儿墙顶点标高为19.100m,突出屋面的水箱间顶面为该建筑的最高点,其标高为21.300m。该房屋的建筑高度是()m。A.18.300B.19.100C.19.400D.21.600【答案】D,建筑构造要求,(4)建筑物用房的室内净高:A:楼地面完成面至吊顶或楼板或粱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B:有下悬件或管道时,从地面至最低点的垂直距离(两点就是一句话:高点到低点的垂直距离)地下

6、室、局部 夹层、走道等有人员正常活动最低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建筑构造要求,(5)严禁将幼儿、老年人(弱势群体)生话用房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建筑物内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不应设置在地下二层及以下;当设置在地下一层时,地下一层地面与室外出入口的高差不应大于10m。,建筑构造要求,【典型题目】下列用房通常可以设置在地下室的是()。A.游艺厅 B.医院病房 C.幼儿园 D.老年人生活用房【答案】A,建筑构造要求,(6)有人员正常活动的架空层及避难层的净高不应低于2m。(8)台阶与坡道设置应符合:公共建筑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0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5m,并不宜小于0.10m,

7、室内台阶踏步数不应少于2 级。,建筑构造要求,(9)防护栏杆的要求,建筑构造要求,(10)梯段改变方向时,平台扶手处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净宽,并不得小于1.20m;每个梯段的踏步一般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少于3级;,建筑构造要求,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梯段净高不宜小于2.20m。室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沿线量起不宜小于0.9m,有儿童经常使用的楼梯,垂直杆件间的净距不应大于0.11m。,建筑构造要求,(11)墙体防潮应符合下列要求:砌体墙应在室外地面以上,位于室内地面垫层处设置连续的水平防潮层;室内相邻地面有高差时,应在高差处墙身侧面加设防潮层;,建筑构造要求,湿度大的

8、房间的外墙或内墙内侧应设防潮层室内墙面有防水、防潮、防污、防碰等要求时,应按使用要求设置墙裙。(14)烟道或通风道应伸出屋面,平屋面伸出高度不得小于0.60m,且不得低于女儿墙的高度。,建筑构造要求,【典型题型】梯段改变方向时,平台扶手处最小宽度()(并不得小于1.2m)A.不应小于梯段的净宽B.等于梯段的净宽C.不应大于梯段的净宽D.是梯段的净宽的两倍【答案】A,建筑构造要求,【典型题型】关于民用建筑构造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A.阳台、外廊、室内回廊等应设置防护B.儿童专用活动场的栏杆,其垂直杆件间的净距不应大于0.11mC.室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应大于0.80mD.有人员正常

9、活动的架空层的净高不应低于2m【答案】C,建筑物理环境技术要求,一、室内光环境(一)自然采光每套住宅至少应有一个居住空间能获得冬季日照且窗口宽度不应小于0.6米。住宅朝西外窗应采取外遮阳措施,朝东外窗宜采取外遮阳措施。,建筑物理环境技术要求,(二)自然通风住宅的自然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地面面积的5%。公共建筑外窗可开启面积不小于外窗总面积的30%;屋顶透明部分的面积不大于屋顶总面积的20%。,建筑物理环境技术要求,(三)人工照明1.光源的主要类别热辐射光源有白炽灯和卤钨灯,用于开关频繁、不允许有频闪现象的场所;白炽灯,建筑物理环境技术要求,气体放电光源有荧光灯、荧光高压汞灯、金属卤化物灯、钠灯

10、、氙灯等。,荧光灯,建筑物理环境技术要求,2.光源的选择开关频繁、要求瞬时启动和连续调光等场所(楼道、厕浴间等),宜采用热辐射光源。有高速运转物体(如工厂环境)的场所宜采用混合光源。,建筑物理环境技术要求,【典型题型】开关频繁、要求瞬时启动和连续调光等场所,宜采用()。A.气体放电光源B.热辐射光源C.混合光源D.短波辐射光源【答案】B,建筑物理环境技术要求,二、室内声环境(一)建筑材料的吸声种类1.多孔吸声材料,主要吸中高频声。2.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3.薄膜吸声结构;4.薄板吸声结构;5.帘幕:具有多孔材料的吸声特性。,多孔吸声,薄膜吸声,建筑物理环境技术要求,(二)噪声1、室内允许噪声级

11、:昼间卧室内的等效连续A声级不应大于45dB,夜间卧室不应大于37dB。三、室内热工环境(一)建筑物耗热量指标体形系数:严寒,寒冷地区的公共建筑的体形系数应不大于0.40。建筑物的高度相同,其平面形式为圆形时体形系数(体形系数指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体积的比值)最小,依次为正方形、长方形以及其他组合形式。体形系数越大,耗热量比值也越大。围护结构的热阻与传热系数:与厚度成正比,与围护结构材料的导热系数成反比。墙体节能改造前,须进行如下计算: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保温材料厚度、墙体改造的构造措施及节点设计。,建筑物理环境技术要求,【典型题目】建筑物高度相同、面积相等时,耗热量比值最

12、小的平面形式是()。A.正方形 B.长方形 C.圆形 D.L 型【答案】C,建筑物理环境技术要求,【典型题目】关于建筑物体形系数和耗热量比值的关系,正确的是()。A.体形系数越大,耗热量比值越大B.体形系数越大,耗热量比值越小C.体形系数越小,耗热量比值越大D.耗热量比值与体形系数无关【答案】A,建筑物理环境技术要求,(二)围护结构保温层的设置1.间歇空调的房间宜采用内保温;连续空调的房间宜采用外保温。旧房改造外保温的效果最好。2.围护结构和地面的保温设计公共建筑每个朝向的窗(包括透明幕墙)墙面积比不大于0.70;提高窗框的保温性能,采用塑料构件或断桥处理:双层中空玻璃或双层玻璃窗。,建筑抗震

13、构造要求,一、结构抗震相关知识1.抗震设防的基本目标抗震设防目标的“三个水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案例题上不能这样说,一定说明白)2.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分为甲、乙、丙、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建筑抗震构造要求,二、框架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框架结构震害的严重部位多发生在框架梁柱节点和填充墙处;一般是柱的震害重于梁,柱顶的震害重于柱底,角柱的震害重于内柱,短柱的震害重于一般柱。,建筑抗震构造要求,【典型题目】不利于提高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措施是()。A.加强角柱 B.强梁弱柱 C.加长钢筋锚固 D.增强梁柱节点【答案】B,建筑抗震构造要求,【典型题目】关于非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不同部位

14、震害程度的说法,正确的有()。A.柱的震害轻于梁 B.柱顶震害轻于柱底C.角柱的震害重于内柱D.短柱的震害重于一般柱E.填充墙处是震害发生的严重部位之一【答案】CDE,建筑抗震构造要求,(一)粱的抗震构造要求1梁的截面尺寸要求: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4;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小于4。2.梁内钢筋配置规定沿梁全长顶面、底面的配筋,一、二级不应少于214,且分别不应少于梁顶面、底面两端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三、四级(极限)不应少于212。,不是圈梁呀,建筑抗震构造要求,(二)柱的抗震构造要求1.柱截面尺寸构造要求(1)截面的宽度和高度,四级或不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30

15、0mm。一、二、三级且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400mm;(2)剪跨比宜大于2。(3)截面长边与短边的边长比不宜大于3。2柱纵向钢筋配置规定柱的纵向钢筋宜对称配置。柱纵向钢筋的绑扎接头应避开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建筑抗震构造要求,(三)抗震墙的抗震构造要求抗震墙的厚度,一、二级不应小于16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0;三、四级不应小于140mm且不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5。抗震墙厚度大于140mm时,其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应双排布置,双排分布钢筋间拉筋的间距不宜大于600mm,直径不应小于6mm。,建筑抗震构造要求,三、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受到破坏主要集中在墙身,楼盖本身的破坏较轻

16、,增设构造柱目的增加墙的整体性。(一)多层砖砌体房屋的构造柱构造要求1.构造柱最小截面可采用180mm240mm,纵向钢筋宜采用412。且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应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建筑抗震构造要求,2.构造柱与墙体连接要预留马牙槎,建筑抗震构造要求,3.构造柱与圈梁连接处,构造柱的纵筋应在圈粱纵筋内侧穿过,保证构造柱纵筋上下贯通。4.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但应伸人室外地面下500mm,或与埋深小于500mm的基础圈粱相连。,建筑抗震构造要求,建筑抗震构造要求,(5)房屋高度和层数接近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表7.1.2限值时,纵、横墙内构造柱间距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横墙内的

17、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两倍层高;下部1/3楼层的构造柱间距适当减小;2)当外纵墙开间大于3.9m时,应另设加强措施。内纵墙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4.2m。,建筑抗震构造要求,(二)多层砖砌体房屋现浇混凝土圈粱的构造要求1.圈梁应闭合。圈梁宜与预制板设在同一标高处或紧靠板底。2.圈梁的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20mm,最小纵筋不应少于410,箍筋最大间距250mm。,建筑抗震构造要求,【典型题目】关于砌体结构构造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A.砖墙的构造措施主要有:伸缩缝、沉降缝和圈梁B.伸缩缝两侧结构的基础可不分开C.沉降缝两侧结构的基础可不分开D.圈梁可以抵抗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墙体内产生的拉应力E.圈梁可

18、以增加房屋结构的整体性【答案】ABDE,建筑抗震构造要求,(四)多层小砌块房屋的芯柱构造要求(芯柱是指在砌块内部空腔中插入竖向钢筋并浇灌混凝土后形成的砌体内部的钢筋混凝土小柱(不插入钢筋的称为素混凝土芯柱),分为砌块芯柱和框架柱芯柱两种。)1.小砌块房屋芯柱截面不宜小于120mm120mm2.芯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b20。3.芯柱应伸入室外地面下500mm 或与埋深小于500mm的基础圈梁相连。4.芯柱宜在墙体内均匀布置,最大净距不宜大于2.0m。,建筑抗震构造要求,【典型题目】关于有抗震设防要求砌体结构房屋构造柱的说法,正确的是()。A.房屋四角构造柱的截面应适当减小B.构造柱上下端箍筋间距应适当加密C.构造柱的纵向钢筋应放置在圈梁纵向钢筋外侧D.横墙内的构造柱间距宜大于两倍层高【答案】B,谢 谢 观 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