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耕生产工作方案完整版(7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445247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3.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耕生产工作方案完整版(7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3耕生产工作方案完整版(7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23耕生产工作方案完整版(7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23耕生产工作方案完整版(7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23耕生产工作方案完整版(7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耕生产工作方案完整版(7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耕生产工作方案完整版(7篇).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春耕生产工作方案完整版(7篇) 2023春耕生产工作方案完整版精选篇1一、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产品制作单位和产品名称(一)农业所承担全市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产品制作,各郊区气象局承担本郊区市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产品制作。(二)市级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产品题头为“市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专报”,郊区级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产品题头为“郊区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专报”。二、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产品的发布时间与频次市春耕春播气象服务期(以下简称服务期)为4月11日至4月30日。期间每周发布一期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产品,遇到低温阴雨、干旱等对春耕春播有明显影响的农业气象灾害时应增加发布频次。三、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产品内容文字内容:春播进

2、度,天气实况及其对播种和出苗的影响,未来天气对春耕春播影响分析,趋利避害的措施建议。其中,在使用农业部门春播进度时注明“根据农业部门农情调度”字样。预计将发生或已发生低温阴雨、干旱等农业气象灾害时,增加农业气象灾害预报或实况评述等内容。图表部分:未来一周适宜播种时段的区域分布,适宜播种区为绿色、较适宜播种区为蓝色、不适宜播种区为红色。预计将发生或已发生低温阴雨、干旱等农业气象灾害时,增加农业气象灾害落区预报图或实况图。四、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产品制作流程(一)各郊区局在服务期内,每周制作一期本郊区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专报,通过省局办公平台发公共邮箱,并上报至市局服务器市局农业气象春耕春播文件夹下,直至

3、本地春耕春播结束。(二)市气象台在服务期内,每周一分析上一周春耕春播区的天气实况,制作春耕春播区未来一周天气趋势预报图,要求画出降水区域、并标明降水可能时间,于每周一上午11:00前将产品上传至市局服务器市局农业气象春耕春播文件夹下。(三)农业所在服务期内,每周一汇总市气象台提供的产品、省局气候中心的指导产品,分析未来天气对春耕春播影响,提出趋利避害的措施建议,制作完成市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专报,于当日下午17:00前上传至省局服务器市局春耕春播文件夹、市局服务器市局农业气象春耕春播文件夹下,并发送市局公共邮箱。五、决策气象服务和公共气象服务(一)在春耕春播期间出现重要天气时,市气象台须按决策服务

4、的有关程序制作材料向市委、市政府等部门汇报。(二)电视中心应适时制作有关市春耕春播气象影视服务产品,在天气预报节目或其他影视栏目中向公众发布;办公室应并及时通过互联网发布市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专报。(三)各郊区气象局要在春耕春播期间做好对当地政府的决策气象服务和公众气象服务。2023春耕生产工作方案完整版精选篇2一、工作任务全县备春耕生产总的任务是:宣传贯彻各项惠农政策,围绕全县增产10亿斤粮食的目标,抓好落实,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全县备春耕生产“三个确保”的.目标。即:确保春耕生产资金物资需要;确保重点计划全部落实;确保所有农户都能种上地、种好地。保证农业、农村工作各项任务目标的实现。二、组织

5、领导为切实加强备春耕生产的检查督促和调度工作,县委、县政府成立以县委常委、副县长黄秀清同志任组长,农业局局长苗臣同志任副组长,农业局、水利局、农机局、广电局、供销联合社为成员单位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负责提出阶段性任务、召集联络、情况调度、传达信息等具体日常工作。为保证备春耕生产的顺利进行,成立五个服务组(见附件)。三、时间安排备春耕生产工作分4个阶段:第一阶段从3月10日到4月5日,各部门尽快组织人员深入农户家中对所需资金、种子、化肥等生产物资购进情况进行调查,并帮助协调到户。并做好烤烟、辣椒育苗工作。第二阶段从4月5日到4月10日,开展备耕生产扫尾工作,茬子全

6、部到家,生产资料全部到户,农家肥全部到地,农机具、机电井全部维修完毕。4月5日烤烟假植全部结束,4月8日前小麦播种全部结束,4月8日大田开始三犁川打垄,4月10日,水稻开始育秧。第三阶段从4月10日至4月25日,从4月10日掀起打垄高潮,4月15日抗旱坐水种植玉米、水稻育秧播种全部结束,辣椒假植全部结束,27日前结束玉米播种,棉花开始播种。第四阶段从4月25日至5月末,5月5日前结束大田播种。5月8日前烤烟移栽全部结束,棉花播种全部结束,水田完成池埂和水渠修复、翻耙、整地、泡田,杂粮、杂豆播种基本结束。5月20日,辣椒大田移栽结束,水稻晚熟品种全部结束插秧。四、具体措施(一)做好政策宣传,加快

7、结构调整综合宣传组、各乡(镇)场要把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工作作为一件大事,纳入工作日程,充分利用简报、电视等新闻媒体,将惠农政策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宣传到基层,并积极用政策引导农民,加快发展优质粮食产业、旱作节水农业、特色农业、沿江经济、井旁经济,并协助农民结束备耕,适时转入春耕生产。(二)做好资金、物资准备各乡(镇)场要加大工作力度,保证资金、物资及时到户。调查统计表明,今年农业生产资金缺口为0.7亿元,资金工作组要与省、市主管部门联系,争取贷款,确保农民都能种上地、种好地。(三)做好抗旱工程建设据调查,今春我县旱田126万亩全部缺墒,针对这一实际,今后必须把抗旱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各地、各部门要

8、始终坚持科学用水、围绕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不断加强抗旱水源建设,大力提截地表水,科学开采地下水,做到多蓄、多截、多提、多补、多灌,使全县的喷灌、滴灌、渗灌面积逐年扩大。春季计划打井1300眼,工作组和各乡(镇)场要加快打井速度,并积极作好机电井维修,保证所有机电井在春耕时,全马力开动。各地、各部门要针对我县“十年九旱”的状况,树立抗旱救灾的思想,积极加大工作力度,搞好播前灌,全县完成播前灌40万亩,占玉米播种面积的67%。各乡(镇)场要加大耐旱品种、旱作节水玉米大垄双覆等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要建议农民广泛采取“三犁川”打垅,催芽坐水种技术,确保一次播种拿全苗、拿

9、齐苗、拿壮苗。各地、各部门要准确把握干旱条件下粮食生产的科学规律,把阶段性应急抗旱变为常年性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建立从备耕到春耕播种、再到田间管理的一套御旱、防旱长效机制,为粮食生产的稳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四)做好科技培训农业部门要以种植业调整计划为主攻方向,重点围绕农民急盼了解的科技知识,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和注重实效的原则,突出搞好种植业新品种、新技术,牧业舍饲精养和规划化养殖、园区农业和农产品加工方面的培训,采取集中授课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室内培训与田间指导相结合等办法,重点抓好科技扶贫工作,即“培训一万人,抓好一千户、带动一万户促增收活动”,使每一户都有一个种、养明白人。(五)做好困

10、难户帮扶工作受去年旱灾影响,今年近3000户贫困户、受灾户不同程度地缺少春耕资金和物资。各乡(镇)场要搞好调查摸底,针对那些确实受灾,备耕资金不足的贫困户,乡、村干部要与其结成帮扶对子,做好为农民争取资金、物资等事宜,使他们能种上地、种好地。(六)做好生产资料市场检查工作今年农资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中央、省委对“三农”工作加大扶持力度,农民种粮积极性日益提高,为使广大农民用上“放心种”、“放心肥”、“放心药”,各执法单位要加大执法力度,严格质量抽检制度。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在重要农事季节前开展不定期动态质量抽检,净化农资市场,保护好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2023春耕生产工作方案完整版精选篇3为了扎实推

11、进我县春季农业生产各项工作,确保全年农业生产目标任务圆满完成,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分区分级恢复生产秩序,不失时机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夺取粮食和农业丰收,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撑,二、目标任务(一)粮食生产。春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0万亩,其中玉米30万亩,豆类10万亩,全年粮食总产达到15万吨,其中夏粮5万吨,秋粮10万吨。(二)重点区域造林绿化。完成各类造林绿化5万亩。在重点镇办、重点区域栽植竹子,形成竹带竹海景观。同时,搞好_海长廊补植补造工作及高速路沿线、绕城北路、洛灵路尖角至保安段迎坡面荒山、荒坡补植油松、连翘_万株。在全县重点镇办、重点地段栽植柳树1

12、00万株。(三)生猪生产。全年生猪饲养量达75万头,其中生猪出栏45万头。(四)核桃生产。全年新栽良种核桃3万亩,其中春季1万亩;补植5万亩,其中春季1.67万亩;低产改造(高接换优)3万亩,综合科管1200万株。(五)烤烟生产。全县种植烤烟10.5万亩,产烟叶24万担,实现产值3亿元,烟税6600万元。(六)薯类生产。全县薯类种植面积20万亩,其中洋芋17万亩。建成5000亩洋芋示范基地。(七)中药材生产。全年新发展中药材人工栽植6万亩,完成野生资源保护3万亩。(八)社场建设。按照“规范、提质、增效”原则,淘汰一批空壳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面提升我县合作社发展水平。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0个;全

13、年流转土地2万亩;全年新发展家庭农场10家。三、工作重点(一)粮食生产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加强农业技术服务和品种改良,努力提高粮食单产,加快建设洋芋一春玉米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和小麦高产园区,力争使春玉米面积达到30万亩,洋芋面积达到17万亩以上。(二)造林绿化以高速路、绕城公路、洛灵路尖角至保安段(洛保一体化项目区)、各镇办周边和主要路段以及重点河流为主战场,完成绕城北路绿化工程补植补造工作,启动实施高速路沿线两边迎坡面绿化荒山荒地940亩,栽植油松、连翘各10万株;抓好洛灵路尖角至保安段(洛保一体化项目区)两边迎坡面荒山荒地造林13000亩,栽植油松、连

14、翘各140万株;同时,在重点地段栽植柳树100万株,对5个美丽乡村实施庭院绿化工程,每村绿化美化300户,栽植樱桃、苹果、葡萄、杏12000株;完成四皓至永丰段河堤绿化10公里;实施蟒岭绿道绿化工程10.3公里,栽植元宝枫、竹子、银杏等各类苗木10万余株。围绕_国家4A级景区创建,完成庵巡路沿线公路两侧栽植竹子等景观树种补植工作,全面落实管护责任,打造绿色生态旅游长廊。(三)产业开发1.生猪产业。以生猪一县一业示范县建设为抓手,以适度规模经营为引领,加快东江50万头生猪产业链项目建设,狠抓特色生态黑猪发展,大力实施“3个5”工程,即培育发展5个万头场、50个千头场、500个适度规模场,全力推进

15、标准化建设、生态化养殖,带动全县生猪产业稳定发展,全年饲养量达到75万头,其中存栏30万头,出栏45万头。2.核桃产业。坚持“建、管”并重,良种核桃建园继续主攻3个10万亩核桃林带,即洪箭路沿线核桃带、洛河沿线核桃带、北路坡塬核桃带。重点在沿迎川面、沿镇界、村界及其所辖范围内集中打造千亩以上规模的建园示范工程,逐步形成村与村、镇与镇集中连片的10万亩核桃林带;同时对近年来新建园实施补植,不断巩固建园成果。积极实施“优果”工程,突出抓好以整形修剪、扩盘、垦复、施肥、树干涂白为主的核桃综合科管措施落实和低产林改造(高接换优)3万亩,力求每个大镇打造35个、小镇打造23个500亩以上的高质量、高标准

16、、高效益的科管示范点和标准化示范园,辐射带动全县完成1200万株综合科管任务。3.烤烟生产。按照“稳定规模、提高质量、增加效益”的发展思路,春季突出抓好烟田优化布局、轮作倒茬、土地流转服务、育苗备耕、大田移栽等关键环节,为提高烟叶质量、增加烟农收益奠定基础。同时,不断健全专业化服务体系,创新生产组织形式,努力把我县烤烟产业打造成“国省名县”,为全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税和县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4.薯类产业。通过地域特点,大力培育北部秦岭山区洋芋优势产业带和东部蟒岭山区红薯优势产业带,在保安、洛源、石门等7个镇建成洋芋高产示范基地5000亩,在高耀、三要、寺坡、古城、景村等5个镇建设红薯高

17、产示范基地5000亩,发展150个5亩以上示范户,带动全县薯类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5.中药材生产。结合核桃经济林发展实际,探索林下中药材发展新模式,围绕连翘、丹参、金银花、万寿菊、苦参、桔梗、猪苓等骨干品种,重点抓好中药材基地建设和订单生产,新发展中药材6万亩,全县中药材面积达到14万亩。6.高山蔬菜。依托仓圣湖园区和景村鑫源家庭农场、东晋桃园,重点在城关、景村、古城、保安等镇发展露头青萝卜、甘蓝、甜椒等品种,示范引导,辐射带动全县集中连片发展高山蔬菜2000亩。7.其他特色农产品。积极培育开发“香菇、黑猪、洛源豆腐干、玉米糁子、红薯粉条、金银花茶、土鸡、橡子凉粉”等特色农产品,加快推进农产

18、品精深加工、贮藏保鲜和冷藏运输,积极推广生态农产品标识,开展名优品牌创建申报注册农产品商标2个,推广无公害农产品标识40万枚,认证无公害农产品2个,认定基地2个,认证绿色产品1个。新注册商标2个,市级名牌产品1个,争创省级名牌产品1个。完成_豆腐、万寿菊、核桃、连翘地标保护申报及豆腐、万寿菊、核桃、橡子凉粉、玉米糁、丹参商标注册工作。四、时间安排x月至x月中旬,主要是制定实施方案、下达建议计划任务和集中动员、全面安排春耕备耕各项工作;2月下旬至4月底,全面掀起春耕生产工作高潮;5月底前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验收。各镇办要紧贴农时,及早安排,突出重点,广泛宣传,干群参战,集中上劳,确保全面完成春耕生产

19、各项任务。五、保障措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收官之年,做好春耕生产对于全面完成全年农业农村各项工作至关重要。各镇办、各相关部门要精心组织,扎实安排,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取得全胜。(一)加强组织领导,细化目标任务。各镇办、各部门要把春耕生产作为开春之后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高度重视,认真研究,成立由一把手亲自挂帅的领导机构,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扎实安排部署,全面加强对春耕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要细化任务分解,强化责任落实,将任务分解到村、到组、到户、到地块,将责任夯实到每个领导班子成员、每个股室、每个站所、每个干部,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包村干部蹲点抓、村组干部

20、全力抓、包镇包村部门站所协助抓的工作格局,推动春耕生产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二)合理规划布局,调优品种结构。一是突出特色产业。各镇办、各有关部门要以核桃、烤烟、中药材(万寿菊、连翘)、薯类、蔬菜等产业为重点,因地制宜,及早做好重点区域规划布局,狠抓种植面积落实,确保面积不减、产业持续发展。二是加强土地利用。要充分利用林下、田边、地角等有效面积,积极发展间套药材、薯类、蔬菜等作物,充分挖掘生产潜力。三是加强土地流转。对外出户、劳弱户、贫困户要及时组织开展土地流转,落实转包、租赁、代耕等工作措施,确保应种尽种、防止田地撂荒。农业等相关部门要指导镇办做好土地流转,积极支持发展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

21、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四是调优品种结构。要大力发展优质玉米、薯类、蔬菜、豆类等农作物,建立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抓好订单生产,进一步提高农产品食用品质及加工品质,从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突出工作重点,狠抓措施落实。一要做好春耕备耕工作。要引导农资经营企业和农技部门按照市场需求做好农用物资调运,组织群众及早备足种子、农药、农膜、化肥等农用物资;农业、水务部门要加大农机支农力度,及早组织好农机具和抗旱机械维修、零配件供应、农机用油供给等工作。电力部门要做好电力保障工作,保障春耕生产期间的用电需求。农业、市场监管、公安、物价等涉农行政执法部门要认真组织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

22、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宣传、广电部门要加强宣传报道,营造春耕生产的良好氛围;二要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要严格按照有关要求,认真抓好各级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进一步保护和调动群众种粮和发展特色产业的生产积极性。要及时将各级强农惠农资金下拨兑现到群众手中,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农业生产的关键时间节点上,切实帮助农民群众解决春耕生产中的实际困难。(四)强化抓点示范,推动面上工作。坚持“全面部署,突出重点,结合实际,重在引导,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大力加强示范样板工程建设,努力推动整体工作上水平。各镇办要突出重点整合各种有效资源,调动一切有利因素,把人力物力财力向示范点倾斜,强力推动示范点建设。各包镇办县级

23、领导要坚持深入一线指导督促,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各包镇办部门要至少确定一名科级领导、落实2名干部深入所包镇办村(居),加强督查指导,搞好协调服务,力促工作落实。(五)强化督促检查,确保任务落实。县委、县政府成立春耕生产督战队,分三路实施督查检查;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将春耕生产工作列入重点督查督办内容,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跟踪督办落实,由县考核办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专项检查考核。对工作进展情况定期予以通报,检查考核结果作为各镇办各有关部门半年和年度综合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依据。2023春耕生产工作方案完整版精选篇4一、工作任务全县备春耕生产总的任务是:宣传贯彻各项惠农政策,围绕全县增产10亿斤粮食

24、的目标,抓好落实,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全县备春耕生产“三个确保”的目标。即:确保春耕生产资金物资需要;确保重点计划全部落实;确保所有农户都能种上地、种好地。保证农业、农村工作各项任务目标的实现。二、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强备春耕生产的检查督促和调度工作,县委、县政府成立以县委常委、副县长黄秀清同志任组长,农业局局长苗臣同志任副组长,农业局、水利局、农机局、广电局、供销联合社为成员单位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负责提出阶段性任务、召集联络、情况调度、传达信息等具体日常工作。为保证备春耕生产的顺利进行,成立五个服务组(见附件)。三、时间安排备春耕生产工作分4个阶段:第一阶段从

25、3月10日到4月5日,各部门尽快组织人员深入农户家中对所需资金、种子、化肥等生产物资购进情况进行调查,并帮助协调到户。并做好烤烟、辣椒育苗工作。第二阶段从4月5日到4月10日,开展备耕生产扫尾工作,茬子全部到家,生产资料全部到户,农家肥全部到地,农机具、机电井全部维修完毕。4月5日烤烟假植全部结束,4月8日前小麦播种全部结束,4月8日大田开始三犁川打垄,4月10日,水稻开始育秧。第三阶段从4月10日至4月25日,从4月10日掀起打垄高潮,4月15日抗旱坐水种植玉米、水稻育秧播种全部结束,辣椒假植全部结束,27日前结束玉米播种,棉花开始播种。第四阶段从4月25日至5月末,5月5日前结束大田播种。

26、5月8日前烤烟移栽全部结束,棉花播种全部结束,水田完成池埂和水渠修复、翻耙、整地、泡田,杂粮、杂豆播种基本结束。5月20日,辣椒大田移栽结束,水稻晚熟品种全部结束插秧。四、具体措施(一)做好政策宣传,加快结构调整综合宣传组、各乡(镇)场要把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工作作为一件大事,纳入工作日程,充分利用简报、电视等新闻媒体,将惠农政策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宣传到基层,并积极用政策引导农民,加快发展优质粮食产业、旱作节水农业、特色农业、沿江经济、井旁经济,并协助农民结束备耕,适时转入春耕生产。(二)做好资金、物资准备各乡(镇)场要加大工作力度,保证资金、物资及时到户。调查统计表明,今年农业生产资金缺口为0.7

27、亿元,资金工作组要与省、市主管部门联系,争取贷款,确保农民都能种上地、种好地。(三)做好抗旱工程建设据调查,今春我县旱田126万亩全部缺墒,针对这一实际,今后必须把抗旱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各地、各部门要始终坚持科学用水、围绕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不断加强抗旱水源建设,大力提截地表水,科学开采地下水,做到多蓄、多截、多提、多补、多灌,使全县的喷灌、滴灌、渗灌面积逐年扩大。春季计划打井1300眼,工作组和各乡(镇)场要加快打井速度,并积极作好机电井维修,保证所有机电井在春耕时,全马力开动。各地、各部门要针对我县“十年九旱”的状况,树立抗旱救灾的思想,积极加大工作力度,搞好播前灌,全县完成播前灌40万

28、亩,占玉米播种面积的67%。各乡(镇)场要加大耐旱品种、旱作节水玉米大垄双覆等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要建议农民广泛采取“三犁川”打垅,催芽坐水种技术,确保一次播种拿全苗、拿齐苗、拿壮苗。各地、各部门要准确把握干旱条件下粮食生产的科学规律,把阶段性应急抗旱变为常年性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建立从备耕到春耕播种、再到田间管理的一套御旱、防旱长效机制,为粮食生产的稳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四)做好科技培训农业部门要以种植业调整计划为主攻方向,重点围绕农民急盼了解的科技知识,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和注重实效的原则,突出搞好种植业新品种、新技术,牧业舍饲精养和规划化养殖、园区农

29、业和农产品加工方面的培训,采取集中授课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室内培训与田间指导相结合等办法,重点抓好科技扶贫工作,即“培训一万人,抓好一千户、带动一万户促增收活动”,使每一户都有一个种、养明白人。(五)做好困难户帮扶工作受去年旱灾影响,今年近3000户贫困户、受灾户不同程度地缺少春耕资金和物资。各乡(镇)场要搞好调查摸底,针对那些确实受灾,备耕资金不足的贫困户,乡、村干部要与其结成帮扶对子,做好为农民争取资金、物资等事宜,使他们能种上地、种好地。(六)做好生产资料市场检查工作今年农资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中央、省委对“三农”工作加大扶持力度,农民种粮积极性日益提高,为使广大农民用上“放心种”、“放心肥

30、”、“放心药”,各执法单位要加大执法力度,严格质量抽检制度。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在重要农事季节前开展不定期动态质量抽检,净化农资市场,保护好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2023春耕生产工作方案完整版精选篇5根据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县脱贫攻坚“春季攻势”设施方案的通知屏脱领办发()2号文件要求,为持续确保我镇农业产值提升、及贫困户增收,结合我镇实际,经研究制定镇春耕备耕工作实施方案,请各村、相关部门贯彻落实:一、总体要求以我镇三年超常规发展规划为重点,实现“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为主题,以民生工程,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农作物高产创建等为载体,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推进关键技术进村入户,密切产

31、、学、研一体化建设为重点,统筹农科教各类资源,全面动员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基层一线,为农民提供全方位、多形式的科技服务和技术培训,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为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群众增收提供强劲科技支撑。二、目标任务1、全面动员镇农技推广人员:包括种植业、畜牧水产、农机、农村能源在内的乡镇全体农技人员,重点组织镇农业巡回小组、重点贫困村农技员、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畜牧水产站工作员进村入户,深入田头、圈舍指导服务和开展科技培训工作。2、目标任务:一是持续抓好我镇2.5万亩茵红李春季管理。二是1。65万亩镇早春茶的施肥、用药、采收工作。三是对三洞、油坊村朝阳食用竹春季种植管理工作。四是动员全镇贫

32、困户短平快养殖项目(家禽、家畜)加快补栏。确保今年全镇增产增收。3、抓好春耕物资准备,各村要积极与化肥、种子经销大户联系,做好春季生产各项物质的准备。4、加强农资市场管理,确保坑农损农事件不再发生。三、时间安排1、2月1日20日,组织畜牧水产站、农技等部门对全镇开展一次农资市场清理检查,17个村全覆盖茵红李及茶叶现场冬季管理培训。2、2月20日3月15日前,各村农技人员及农业巡回小组对非重点贫困村及重点贫困村村民组织开展一次春季全覆盖茵红李及茶叶冬季管理科技培训。3、3月5日3月20日,集中精力抓好茶叶采摘、销售,养殖补栏工作。4、3月20日4月10日抓好柏香、茶叶村、沙田、漆树开展1200亩

33、茵红李示范园建设。四、工作重点1、开展现场技术指导服务。各涉农单位要划片包干,深入田头地头、畜禽栏舍、,针对不同生产情况,开展现场技术指导服务。要突出抓好茶叶追肥,茵红李病虫害防治及施肥,幼仔猪补栏工作,抓好动物重大疫病防控;鱼塘消毒、同时要指导生产基地,农民合作社及种养大户搞好农产品营销,确保市场供应。2、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技术服务明白纸、短信、板报等多种形式,加强生产技术和惠农政策的宣传普及,组织专家到村开展讲座,同时利用场镇赶集开展生产技术咨询。3、加强领导。镇成立以镇长任组长、分管农业副镇长为组长的春耕备耕领导组、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镇畜牧水产站、镇农业巡回小组

34、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实行分片包干,强化指导,镇将分期组织检查指导。对工作不力的的村和个人给予通报批评。2023春耕生产工作方案完整版精选篇6为了扎实推进我县春季农业生产各项工作,确保全年农业生产目标任务圆满完成,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分区分级恢复生产秩序,不失时机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夺取粮食和农业丰收,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撑,二、目标任务(一)粮食生产。春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0万亩,其中玉米30万亩,豆类10万亩,全年粮食总产达到15万吨,其中夏粮5万吨,秋粮10万吨。(二)重点区域造林绿化。完成各类造林绿化5万亩。在重点镇办、重点区域栽植竹子,形成竹带竹海景

35、观。同时,搞好_海长廊补植补造工作及高速路沿线、绕城北路、洛灵路尖角至保安段迎坡面荒山、荒坡补植油松、连翘_万株。在全县重点镇办、重点地段栽植柳树100万株。(三)生猪生产。全年生猪饲养量达75万头,其中生猪出栏45万头。(四)核桃生产。全年新栽良种核桃3万亩,其中春季1万亩;补植5万亩,其中春季1.67万亩;低产改造(高接换优)3万亩,综合科管1200万株。(五)烤烟生产。全县种植烤烟10.5万亩,产烟叶24万担,实现产值3亿元,烟税6600万元。(六)薯类生产。全县薯类种植面积20万亩,其中洋芋17万亩。建成5000亩洋芋示范基地。(七)中药材生产。全年新发展中药材人工栽植6万亩,完成野生

36、资源保护3万亩。(八)社场建设。按照“规范、提质、增效”原则,淘汰一批空壳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面提升我县合作社发展水平。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0个;全年流转土地2万亩;全年新发展家庭农场10家。三、工作重点(一)粮食生产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加强农业技术服务和品种改良,努力提高粮食单产,加快建设洋芋一春玉米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和小麦高产园区,力争使春玉米面积达到30万亩,洋芋面积达到17万亩以上。(二)造林绿化以高速路、绕城公路、洛灵路尖角至保安段(洛保一体化项目区)、各镇办周边和主要路段以及重点河流为主战场,完成绕城北路绿化工程补植补造工作,启动实施高速路沿线

37、两边迎坡面绿化荒山荒地940亩,栽植油松、连翘各10万株;抓好洛灵路尖角至保安段(洛保一体化项目区)两边迎坡面荒山荒地造林13000亩,栽植油松、连翘各140万株;同时,在重点地段栽植柳树100万株,对5个美丽乡村实施庭院绿化工程,每村绿化美化300户,栽植樱桃、苹果、葡萄、杏12000株;完成四皓至永丰段河堤绿化10公里;实施蟒岭绿道绿化工程10.3公里,栽植元宝枫、竹子、银杏等各类苗木10万余株。围绕_国家4A级景区创建,完成庵巡路沿线公路两侧栽植竹子等景观树种补植工作,全面落实管护责任,打造绿色生态旅游长廊。(三)产业开发1.生猪产业。以生猪一县一业示范县建设为抓手,以适度规模经营为引领

38、,加快东江50万头生猪产业链项目建设,狠抓特色生态黑猪发展,大力实施“3个5”工程,即培育发展5个万头场、50个千头场、500个适度规模场,全力推进标准化建设、生态化养殖,带动全县生猪产业稳定发展,全年饲养量达到75万头,其中存栏30万头,出栏45万头。2.核桃产业。坚持“建、管”并重,良种核桃建园继续主攻3个10万亩核桃林带,即洪箭路沿线核桃带、洛河沿线核桃带、北路坡塬核桃带。重点在沿迎川面、沿镇界、村界及其所辖范围内集中打造千亩以上规模的建园示范工程,逐步形成村与村、镇与镇集中连片的10万亩核桃林带;同时对近年来新建园实施补植,不断巩固建园成果。积极实施“优果”工程,突出抓好以整形修剪、扩

39、盘、垦复、施肥、树干涂白为主的核桃综合科管措施落实和低产林改造(高接换优)3万亩,力求每个大镇打造35个、小镇打造23个500亩以上的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益的科管示范点和标准化示范园,辐射带动全县完成1200万株综合科管任务。3.烤烟生产。按照“稳定规模、提高质量、增加效益”的发展思路,春季突出抓好烟田优化布局、轮作倒茬、土地流转服务、育苗备耕、大田移栽等关键环节,为提高烟叶质量、增加烟农收益奠定基础。同时,不断健全专业化服务体系,创新生产组织形式,努力把我县烤烟产业打造成“国省名县”,为全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税和县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4.薯类产业。通过地域特点,大力培育北部秦岭山区洋

40、芋优势产业带和东部蟒岭山区红薯优势产业带,在保安、洛源、石门等7个镇建成洋芋高产示范基地5000亩,在高耀、三要、寺坡、古城、景村等5个镇建设红薯高产示范基地5000亩,发展150个5亩以上示范户,带动全县薯类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5.中药材生产。结合核桃经济林发展实际,探索林下中药材发展新模式,围绕连翘、丹参、金银花、万寿菊、苦参、桔梗、猪苓等骨干品种,重点抓好中药材基地建设和订单生产,新发展中药材6万亩,全县中药材面积达到14万亩。6.高山蔬菜。依托仓圣湖园区和景村鑫源家庭农场、东晋桃园,重点在城关、景村、古城、保安等镇发展露头青萝卜、甘蓝、甜椒等品种,示范引导,辐射带动全县集中连片发展高

41、山蔬菜2000亩。7.其他特色农产品。积极培育开发“香菇、黑猪、洛源豆腐干、玉米糁子、红薯粉条、金银花茶、土鸡、橡子凉粉”等特色农产品,加快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贮藏保鲜和冷藏运输,积极推广生态农产品标识,开展名优品牌创建申报注册农产品商标2个,推广无公害农产品标识40万枚,认证无公害农产品2个,认定基地2个,认证绿色产品1个。新注册商标2个,市级名牌产品1个,争创省级名牌产品1个。完成_豆腐、万寿菊、核桃、连翘地标保护申报及豆腐、万寿菊、核桃、橡子凉粉、玉米糁、丹参商标注册工作。四、时间安排x月至x月中旬,主要是制定实施方案、下达建议计划任务和集中动员、全面安排春耕备耕各项工作;2月下旬至4月

42、底,全面掀起春耕生产工作高潮;5月底前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验收。各镇办要紧贴农时,及早安排,突出重点,广泛宣传,干群参战,集中上劳,确保全面完成春耕生产各项任务。五、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细化目标任务。各镇办、各部门要把春耕生产作为开春之后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高度重视,认真研究,成立由一把手亲自挂帅的领导机构,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扎实安排部署,全面加强对春耕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要细化任务分解,强化责任落实,将任务分解到村、到组、到户、到地块,将责任夯实到每个领导班子成员、每个股室、每个站所、每个干部,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包村干部蹲点抓、村组干部全力抓、包镇包村部门站所协助抓

43、的工作格局,推动春耕生产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二)合理规划布局,调优品种结构。一是突出特色产业。各镇办、各有关部门要以核桃、烤烟、中药材(万寿菊、连翘)、薯类、蔬菜等产业为重点,因地制宜,及早做好重点区域规划布局,狠抓种植面积落实,确保面积不减、产业持续发展。二是加强土地利用。要充分利用林下、田边、地角等有效面积,积极发展间套药材、薯类、蔬菜等作物,充分挖掘生产潜力。三是加强土地流转。对外出户、劳弱户、贫困户要及时组织开展土地流转,落实转包、租赁、代耕等工作措施,确保应种尽种、防止田地撂荒。农业等相关部门要指导镇办做好土地流转,积极支持发展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四是调优品种

44、结构。要大力发展优质玉米、薯类、蔬菜、豆类等农作物,建立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抓好订单生产,进一步提高农产品食用品质及加工品质,从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突出工作重点,狠抓措施落实。一要做好春耕备耕工作。要引导农资经营企业和农技部门按照市场需求做好农用物资调运,组织群众及早备足种子、农药、农膜、化肥等农用物资;农业、水务部门要加大农机支农力度,及早组织好农机具和抗旱机械维修、零配件供应、农机用油供给等工作。电力部门要做好电力保障工作,保障春耕生产期间的用电需求。农业、市场监管、公安、物价等涉农行政执法部门要认真组织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宣传、广电部

45、门要加强宣传报道,营造春耕生产的良好氛围;二要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要严格按照有关要求,认真抓好各级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进一步保护和调动群众种粮和发展特色产业的生产积极性。要及时将各级强农惠农资金下拨兑现到群众手中,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农业生产的关键时间节点上,切实帮助农民群众解决春耕生产中的实际困难。(四)强化抓点示范,推动面上工作。坚持“全面部署,突出重点,结合实际,重在引导,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大力加强示范样板工程建设,努力推动整体工作上水平。各镇办要突出重点整合各种有效资源,调动一切有利因素,把人力物力财力向示范点倾斜,强力推动示范点建设。各包镇办县级领导要坚持深入一线指导督促,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各包镇办部门要至少确定一名科级领导、落实2名干部深入所包镇办村(居),加强督查指导,搞好协调服务,力促工作落实。(五)强化督促检查,确保任务落实。县委、县政府成立春耕生产督战队,分三路实施督查检查;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将春耕生产工作列入重点督查督办内容,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跟踪督办落实,由县考核办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专项检查考核。对工作进展情况定期予以通报,检查考核结果作为各镇办各有关部门半年和年度综合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其他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