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教务处工作计划8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450932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4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校教务处工作计划8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中小学校教务处工作计划8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中小学校教务处工作计划8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中小学校教务处工作计划8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中小学校教务处工作计划8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校教务处工作计划8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校教务处工作计划8篇.doc(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小学校教务处工作计划8篇 中小学校教务处工作计划精选篇1一、指导思想依据教育主管部门的精神及学校工作计划,在校长室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坚持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为中心,继续围绕学校的工作思路,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本,坚持质量强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强化教学工作全过程管理,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素质教育实施水平,大力推进和谐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二、工作重点1、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推进和谐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团队建设。3、按照规范办学的要求,切实做好教学常规管理工作;4、抓好教务处对各部门

2、的服务工作。5、加强对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切实做好“绿色学校”复评工作。三、具体工作与措施:(一)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新课程1、按课程设置的最新要求开足开齐所有课程。并加强对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实施和指导。2、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教学观念的更新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充分利用省规范办学行为的活动和推进“建构式生态课堂”的契机,组织全体老师参加学习,提升驾驭新课程的能力。各教研室、备课组在开学前,认真组织学习和研究各科新课程标准和各科新教材,努力将新课程理念落实到新学期的课堂教学之中。按要求提前制定好学期计划、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提前一周准备好相关的教学案。3、转变评价观念,构建新的科学的评价

3、体系。加强对教师教学过程、教学行为、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反馈的检查力度。建立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对教师的教、研、学、效等方面进行比较全面的量化的评价体系。客观、科学、详实地整理好教师的业务档案。(二)从严抓好教学常规管理1、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和要求,认真落实教学“六认真”,使全体教师严格执行“三表”,认真履行课职务。2、强化教学岗位职责,层层落实责任,注重对学生学习的管理和学法指导,加强对学生自主预习、自习课的指导和课前3分钟小预备的管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主探究、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素质教育理念落在实处。3、认真组织学习连云港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要求,并根据市县教育局统一布置,明确教师备课必须先

4、有教案,在教案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情况制作教学案及相关课件。对实验、信息、音乐、阅读、体育等课程,要求教师必须组织学生来回有序并确保安全。4、全面倡导实施“建构式生态课堂”教学模式,从突破课堂教学主阵地入手,力争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实现将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前移,鼓励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引导学生开展积极而富有成效的交流展示和互动探究活动,真正体现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剖析点拨和思维训练,注重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并开展针对性的矫正教学,注重学习效果的巩固和学生拓展能力的培养。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各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讲究课堂教学的艺术,注重现代化

5、教学手段的运用。努力实现有效备课、有效作业、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公正科学的学科评价。备课实行提前主备及讨论定稿教学案。组内研讨课的开设要有鲜明的研讨主题,及时填写记录表报教务办。非统考学科的教学评价实行交叉评价考核。加大对备课笔记或教学案、作业批改、听课笔记、课堂教学等常规性工作定期、不定期检查的力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5、要求全体教师精备、精讲、精选、精练、精批、精评,把握好教学各个环节,从细节和过程中出质量、增效益。6、高度重视体育、健康教育课的开设和管理,加强相关检查和教案及考查成绩的收集存档。努力为建设省体育特色课程基地创造条件。7、通过校内视导检查了解各年级的教

6、育教学情况,为各年级的教育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提出改进意见。8、切实做好教学常规检查工作,对执行“三表”情况、教研组活动、组内研讨课的开设、外出排队上课、课前小预备、自主学习等情况的检查,定期总结反馈,并按县局要求统计汇总上报,作为绩效考核依据。9、认真做好学生及家长“评教”工作。组织学生和家长对任课教师进行评教,召开部分学生及家长座谈会,倾听学生心声,了解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及时向教师反馈信息,使教师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以达最佳教学效果。10、定期开展课堂教学开放活动,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改进学校的教学。发挥名校的辐射作用,促进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本学期开展面向全县高中校的“

7、课堂教学开放”活动一次。(三)扎实开展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1、以教研组为单位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教科研成果,学习研究课程标准和连云港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要求,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2、各备课组按计划组织好每周的集体备课活动。集体备课活动定时间、定地点、定活动内容、定主讲人,重点研讨每课时的目标、重、难点、探讨每课时的教法学法等,备课组活动记录要详实。3、坚持互听互学制度,要求除学科组安排的公开课外,按我校要求,每个备课组每周必须开设组内研讨课,按年级组统一在周日晚公示,课后及时在备课组活动时评议并填写评课表,按备课组上交存档。坚持全体老师的课堂教学全面对外开放,组织好各级各

8、类公开课观摩活动,充分利用我校多媒体资源进行教学,定期组织教学开放活动,面向兄弟学校,展示我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4、各教研组要充分利用学校听课周活动、“赛课活动”等活动载体,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评课、教法研讨、典型课例分析、教学经验交流等活动,把教研组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充分利用研讨,探索新课标下的课堂有效教学模式。5、高三老师要认真学习近年的考题考纲,深入研究新课改及新高考方案,正确把握教学和复习方向,让学生在减负的前提下提高学习效益。(四)配合教科室加强师训工作,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1、坚持开展听课周活动,坚持开展赛课活动,了解老师课堂教学情况,促进老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2

9、、协助做好“老带新”“结对子”工作,重过程管理,重实效,不走过场。将“老带新”“结对子”工作情况记入老师的业务档案。3、充分利用校内名师资源为青年教师开设讲座、专题报告会、示范课,促进他们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4、精心组织承办市县的各种教研活动,发挥示范辐射作用。(五)精心组织各学科竞赛的辅导工作对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科竞赛,教务处会同有关年级和学科组、教研组,认真做好学生选拔、教师配备、计划制定、精心辅导等各项工作。辅导工作要讲求实效,突出能力、明确目标,确保竞赛成绩再上台阶。(六)加强体卫工作领导,提高学生身体素质(1)体育教师上课要严明纪律,做到动作规范,运动量适中。课前要认真备课,做到晴

10、雨两手打算。(2)抓好课间操的质量,做到快、静、齐。要求班主任教师到岗认真组织和督促,体育组公正考核并及时反馈考核情况。(3)加强对两课两操两活动的检查管理,并做好记录及公示。(4)做好学生卫生保健工作,定期布置好卫生宣传橱窗,上好健康教育课。注意对流行性疾病的防治,压降学生近视率。(七)确立主动服务意识,为教学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1)加强学籍管理,严格按有关规定办理转学、休学、复学、借读等手续,杜绝私插学生等违规违纪现象。(2)教务处全体成员要以主人翁精神主动积极地做好本职工作,要有强烈的质量意识和使命感,强化岗位责任,转变服务态度,全方位做好服务工作。(3)进一步加强对教务室的管

11、理。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做到主动服务、微笑服务、优质服务。(4)协助学校做好学年度学业水平测试的考务准备工作。附:教务处工作行事历周次、时间、内容、备注1、9.19.71.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会议2.第一次听课周活动启动2、9.89._第一次听课周活动教师节3、9.159.21第一次听课周活动小结中秋节4、9.229.281.教学常规专项检查12.筹备校运动会5、9.2910.51.校秋季运动会2.赛课活动1国庆节6、10.610.12金秋艺术节活动7、10.1310.19高一内视导8、10.2010.26教学常规专项检查29、10.2711.2高考及小高考报名10、11.311.

12、9期中考11、11.1011.161.评教评学调研2.赛课活动212、11.1711.23教学常规专项检查313、11.2411.30教师业务考试_、12.112.71.对全县公开教学2.高考美术生统考送考15、12.812._江苏省信息学业水平测试16、12.1512.21第二次听课周活动17、12.2212.28第二次听课周活动小结18、12.291.4教学常规专项检查4元旦节19、1.51.11期末考20、1.121.18学生综合评价21、1.191.25休学式中小学校教务处工作计划精选篇2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创造性地做好教育教学各方面工作,本学期教务处工作,主动做好教学服务,

13、积极细化教学过程管理,并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一、教学常规工作重申教师评估方案中教学常规部分规定:考勤、请销假、教学案、作业批改、集体备课等各项检查工作更为细致,各种数据核算准确,公平公正,做到日统计、周汇总、公布。二、教学、教研工作1、合理制定教学进度开学初,及时给教师提供期末联考进度,督促高一高二各备课组尽快制定本学科教学进度,毕业班合理制定一二三轮复习计划,确保本学期在邢台市期末联考中和毕业班七校联考中获得优异成绩。2、做好教研组长的调整为了加强教研力度,适当调整部分年龄较大的教研组长,让年富力强的业务骨干充实到教研组长队伍中。3、抓好教研组“大教研活动”定期召开教研组长会议,各教研

14、组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每周三下午的大教研活动要有具体的活动内容和记录;教研组长和各年级备课组长商议本学科每节的授课类型,确定每节课是教授模式或新课改模式;以集体备课和听课指导为切入点,充分发挥教研组长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4、安排“高一年级“1+1”课堂推进月”活动为能够把新课改理念在高一年级深入贯彻下去,把9月份定为“高一年级“1+1”课堂推进月”,包教研组的校长、主任、教研组长9月份都要到高一年级听课、评课,利用一个月时间使每一名教师都能得心应手驾驭新课改课堂。5、推行“教学案展览周”活动每月最后一周定为“教学案展览周”,在教学楼大厅把教师的教学案进行公开展览,

15、激励先进,鞭策后进。6、考试、成绩分析工作配合各年级做好月考各项事宜,尤其是毕业班的大型模拟考试的网上阅卷工作,做好各年级每次考试后的成绩统计工作,及时督促各年级做好学生和教师的表彰工作,以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师工作动力。三、举行观摩课、优质课大赛和青年教师出师课1、各教研组在10月中旬在高二年级举行“高效课堂”观摩课大赛活动,12月中旬在高一年级举行“高效课堂”优质课大赛活动。2、11月安排上一届拜师的青年教师出师课。四、实验教学、图书阅览等工作1、进一步规范图书借阅中存在的问题,让教师充分利用好阅览室中的教学杂志,做好每周六下午阅览室对学生的开放工作。2、重视实验教学,适当更新和补充实验

16、设施,开足演示、分组实验,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研究,不断探索改革实验,高一二年级理化生备课组长开学初填写实验教学计划,实验员每周对做实验情况进行统计,及时督促,确保级开全实验,档案资料要完整无缺。五、多渠道提高升学率1、加强学科竞赛的组织管理工作本学期教务处和年级组一起组织好高三年级学生的竞赛复赛工作和高二年级的竞赛报名工作,备课组长组织老师进行培训,努力使参赛学生获得更好成绩,以帮助学生参加自主招生。2、做好自主招生报名和培训工作充分发挥自主招生教练组教练员作用,研究高校自主招生政策,自主招生试题,制定自主招生规划,11月份动员和帮助高三优秀学生自主招生报名,争取在高校自主招生中,有较大

17、突破。3、细化美术生、艺术生等小科类和职高班管理制定小科类和职高班发展规划,提早谋划级和级美术生、艺术生等小科类和职高班学生的组班动员工作,让参加小科类和职高班的学生尽快稳定下来,使学生的职高学籍注册顺利完成,以便合理安排教师,科学合理安排专业培训,提高专业考试合格率和升学率。六、其它工作1、8月下旬安排青年教师拜师,做好指导教师与青年教师日常指导和听课工作的检查和督导。2、10月下旬安排教师业务水平测试。3、配合其它科室做好一些临时性工作。中小学校教务处工作计划精选篇3(一)指导思想:第二学期,教务处工作将紧紧围绕学校的工作要求,以教学常规管理为核心、以教研教改为重点,以提升教学质量为目标,

18、加强课堂管理的力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努力抓好教学常规和教研活动的落实和创新。强化教务处主任、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在教学常规管理、教学研究等教学活动中的职责,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积极性,共同做好各项工作。(二)主要工作及措施1、确立正确的课程意识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各类课程,确保国家教育方针的全面落实,为学生装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我校每位教师都要认清形势、明白学校的处境和明确自己的职责,踏踏实实的做好本职工作。我校生源质量不高,要求全体教师一切从实际出发,以更大的热情和爱心,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切实加强服务意识,把质量意识放在首位。2、以规范教学行为为重点,重常规教学,抓

19、过程管理实践证明,只有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才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本学期我们将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突破口,落实教学改革的有关措施,以便实现教学管理的有序性和规范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抓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落实,使教学工作有序进行。教学计划统率着整个教学过程,是指导和规范教学行为的标准,也是教务处检查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为此,根据学生的特点,在研究课程标准、课程特点的基础上,科学地制订好教研组、备课组工作计划和各学科教学计划已成为搞好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各任课教师要在做好学科教学计划整体规划的同时,注重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取舍确定重点和难点,以增强计划的实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力争做

20、到有计划可依,有计划必依,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2)强化过程管理,提高教学效率。继续加强和完善教研活动检查制度,对科任教师教案、作业、学生辅导等教学流程实行常规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尤其是加强对教师教学案的使用情况的检查,教师对学生作业及时批改情况的检查,教务处将把教学检查中所获得信息及时总结、反馈。教务处每月不定期检查和抽查一次备课本和作业批改情况,查看教师备课、批改作业的质和量,并做好记录。坚持随堂听课,并找学生座谈,了解、掌握教师的教学现状,对做的好的教师及时予以肯定,对出现问题的教师要及时谈话纠正。大力倡导“四精”“四必”的教学方法:“四精”即为内容精选、上课精讲、练习精批,考卷精评;“

21、四必”即为教师在作业布置和检查上要做到有布置必做,有做必改,有改必评,有评必补加强早读、课堂教学巡查工作。分管主任每日进行教学巡查,巡查不少于2次/天;定时分析课堂教学的情况;不定期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收集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并及时反馈,了解教学的实施情况和实际效果。继续坚持推门听课、推磨听课及行政听课制度,做到深入课堂一线,及时了解课堂教学动态,纠正课堂教学偏差、评估课堂教学效果。更有实效地做好教学质量分析和学生评教评学等,对教学工作进行及时布置、会诊、矫正,努力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规范校本资料(讲义、教学案、试卷等)的管理,由专人负责校本资料的收集、保存和评估。加强体育工作,抓好两课两操。切实

22、抓好全校学生的各种体育活动,保证每个学生每天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加强体育运动队伍建设,争取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进一步严格考试纪律,做好各类考试的考务组织工作。组织好每次的考试工作,并认真做好考评工作,对教学优秀的予以通报表扬,对需要改进的教务处将坚持谈话制度,帮助其成长。认真总结前期课题研究管理得失,推进学校课题和个人课题的进程。(3)加强校本研修管理,促进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鼓励教师间相互听、评课活动,提倡教师跨学段、跨学科听课,规定每位教师每月听课必须在本组的教研活动时间由教研组长带队听课4节以上,教研组长要做好考勤,教师听课要有记录、有评价、有交流,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23、。坚持抓实抓细教师的业务学习,要求每位教师坚持写教学反思,记载自己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4)积极稳妥地推进学案教学工作各年级要全面推进学案教学,通过校内合作、校际协作,不断提高学案编制与使用水平。积极参加研训中心开展组织的学案教学观摩交流、学案教学专项评比等活动,扎实推进学案教学,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5)加强课型研究,进一步开展“推进减负增效建设高效课堂”工作。认真进行阶段性总结,推广典型经验,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举办的“高效课堂”、“特色教学”专题研讨交流活动,促进有效教学理念的进一步深入与课堂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升;以研训中心组织的课型研究活动为抓手,进一步推

24、进“减负增效,高效课堂”的全面建设。(三)认真抓好教师队伍建设1、加强教研组队伍建设各教研组要力求倡导一个严肃、认真、团结、合作、主动、研究的环境,充分发挥教研组的功能,开展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加强对备课组工作的监督、管理、指导,真正使教学与研究落到细处、落到实处。2、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老教师和骨干教师要在说课、备课、上课、评课等环节对年轻教师加强指导,从而把对年青教师的指导工作平常化、持久化、细节化。教务处积极鼓励骨干教师再上新台阶,努力为教师的发展创设服务平台。3、积极培养青年教师继续实施师徒结对制度,为青年教师搭建教研的舞台,创设锻炼和施展的机会,对他们分阶段、分步骤、分层次培养,力

25、争使他们尽快地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骨干教师。继续对青年教师提出“四个一”要求:即一周听至少一节课,一学期上一次汇报课,一学年上一次市级以上的公开课,一学年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4、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加强教学研究和交流本学期,继续有针对性地组织部分教师外出学习观摩,深化对新课改的理解,并结合自己及学生的实际,改进教学;积极组织初三高三教师参加省市组织的研训;督促教师认真参加市、校教研活动。(四)努力做好校本教研管理工作1、集体备课要求做到“四定三研究三统一”:定备课时间、定备课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研究大纲教材,研究考纲考题,研究学生;统一进度,统一检测,统一质量分析。教师一起讨论、分析教材内

26、容,剖析重点、难点,探究教法、学法,协商教学进度,讨论教学案,在融洽的集体备课氛围中,发挥群体的智慧,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定期举行优秀教案评比活动,以此促进备课质量的改进与提高。2、教研组、备课组在开学第一周就要安排好教学进度、公开课、推磨听课;要及时组织听课教师评课,并将公开课教案及听、评材料交教务处存档。3、为了优化课堂教学,促进教师研究考纲、教学要求,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要求各学科组、备课组继续编制教学案,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编制科学、使用有效。4、进一步推动“精讲、互动、有效”课堂教学建设。5、组织教师认真进行教学反思,写成书面*,互相交流。6、教务处组织和鼓

27、励教师密切结合教学实践、积极开展富有针对性的教学研究。鼓励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研究性课程、活动性课程的研究开发,积极探讨校本课程的组织方式、培训方式。(五)加强各学段的教学研究,提高质量意识,有效落实“减负增效”1、狠抓初三高三教学研究本学期初三高三毕业班的教学到了关键的阶段,为了进一步提升高考质量,教务处要做好以下工作。(1)制定毕业班教学质量目标,制定严密的工作计划,确保初三高三教学工作扎实推进。召开毕业班师生动员大会,制定毕业班工作计划,明确届毕业班工作目标和思路。研究复习策略与毕业班管理策略,促进成绩的提升。(2)重视对初三高三学生的常规管理和心理辅导。强化常规管理,确保初三高三教育教学

28、引导学生科学地安排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劳逸结合,对自己强项学科不能放松,弱项学科不能放弃。(3)突出语数英学科。适当调整教学课时,强化课堂训练。做好临界生、波动生薄弱学科的强化辅导工作,由相关课任教师进行小范围的甚至一对一的单独辅导,提高有效学生的高考上线率。(4)加强教学过程监控。坚持深入课堂找问题、找增长点;坚持集体备课、二次备课;坚持基础过关、规范达标、矫正补偿;坚持限时训练、教学案一体化;加大检查、考核力度。2、为高二年级学业水平测试做积极准备(1)继续加强学科备课组建设,强化教学过程监控,提高教学实效。(2)统筹安排,突出阶段性任务,处理好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强化与高考学科教学的关系。(3

29、)积极发动、合理安排,科学指导,重点推进,加强督促,确保高二学生顺利通过学业水平测试。3、抓细抓实高一教学工作(1)加强新建班集体建设和学科备课组建设,规范强化教学常规。(2)继续加强教育教学评价,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规范、激励作用。(六)其他工作(1)动脑筋、想办法,竭尽全力地做好招生宣传工作。(2)将教学服务工作做得更加主动、更加细致、更加到位。争取做到无疏漏、无抱怨、无错误。中小学校教务处工作计划精选篇4一、指导思想:坚持为每一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的办学理念,以教学为中心的管理为手段,以质量为目标,努力建设一支有战斗力的教师队伍。坚持学校以教师为本,教师以学生为本,构建领导、教师、

30、学生之间的平等、协调和谐关系。促进共同发展,尊重教师,尊重学生,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才能和潜力。坚持教学中心。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深入教学,了解教学,研究教学,扎扎实实抓教学,职员要树立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的观念,教学质量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发展和声誉,也关系到每个教师、学生的切身利益,要把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益作为一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细化管理,优化课堂教学质量。二、工作思路树立为师生服务的观念,狠抓教学常规管理,构建和谐人文课堂,关注师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三、工作目标:1、改革教学管理制度,提高教学工作的管理工作。2、深化课堂教学改进,积极推进课改,师生共享课改成果

31、。3、抓好教研工作,关注教师专业发展。4、提高教研组工作效能,开展师生活动,推进校本教研。四、工作措施:(一)认真抓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加大检查、抽查力度,让教学落到实处。1、备课。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充分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内容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和校本资源进行备课,突出以启发准确、激发兴趣、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为目的。抓好集体备课,每教研组做到一周一次集体备课活动,集体备课做到“五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计划和定主讲人,做好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和集体教案的编写,活动结束后将材料及时上交到教务处。同时要求十年教龄以下的教师备详案。2、上课。严格执行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开足开齐规定课

32、程,根据实际增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安排好教师课务,排好课表,确保教学的正常有序地进行。教师上课要精心组织,激发学趣,启发引导,夯实基础,积极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对课堂教学的调控和信息反馈,要突出自主学习、掌握方法、形成技能、具有创新意识。3、听课、评课。鼓励教师相互学习,相互听课,教师间平常相互听课每学期不少于20节。教研组成员对本教研组开展的教研活动,不得无故不参加。校长、教务主任每期听课不少于30节。教师应积极参与评课,每次教研组活动,成员应积极发言。每位教师在听课后都应作出评价,至少谈一点优点,一点不足。每期组织一次教师的相互评课活动。4、作业布置与批改。作业布置要有针对性、讲究

33、实效,尽量做到精而少。作业分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课内作业指课堂教学目标完成情况的检测;课外作业即发展性作业,但要严格控制作业量。语文学科每期作文不少于8次。做到及时批改,全批全改。提倡面批面改。5、考试。定期进行阶段性检测,认真分析,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调控教学。各学科应组织好每一次的单元自测,学校组织好半期和期末考试。每次考试,教师都应做好成绩记载并做好分析,提出整改措施。6、加大教学的检查力度。每个月对全校教学进行一次常规检查,每次检查、抽查,认真做好记录。(二)规范学籍建档管理组织对高中课程电子学籍管理进行二级培训,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继续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福建省

34、普通初级中学学籍管理办法的通知、关于印发福建省普通高级中学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的通知、福建省全日制普通中学学籍管理和成绩考核办法和溪安县普通中学学籍管理办法,做好本校学籍管理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按规定做好学生的升级、留级、转学、借读、休学和初中、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要认真梳理初中学籍档案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整改,不断规范学籍管理。要积极推进中学学籍管理电子化,加强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完成中学电子学籍管理系统建设。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阶段控辍工作的意见,认真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及时了解和掌握可能溜生的信息,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严防学生流失。(三)调动教研组、年级组的作用,积极

35、开展教研、科研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1、根据我校实际,设置教研组(负责教研科研),负责日常教学管理工作。2、健全教研组工作制度。进一步明确各学科教研组的活动要求和教研组长的工作职责。完善各项教研组工作制度,如业务学习制度、公开课活动制度、教师相互听课评课制度等。加强对教研组工作的考核评价。根据工作职责,定期考核,利用各组的教学资源,激励各教研组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形成各自的教研特色和教研文化。学期末评选校级先进教研组。3、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教研活动为集体备课、教学研讨、公开课等形式。4、加大对校本科研课题的研究力度。每月组织一次相关课题的研讨活动,做好记录记载,教师每学期应写一份

36、相关的论文。鼓励教师根据切合自身的特点,对课堂形式、结构、组织、教学语言等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采取措施,鼓励教师积极撰写教研科研论文,并组织好教师参加各类论文大赛的参评工作,鼓励教师积极投稿。5、养成随堂反思、总结的良好的科研习惯,多写教学随笔,利用网络建立自己的博客,并随时把自己的教学反思、教学随笔发布到博客上,供教师学习讨论,以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四)“请进来,走出去”,积极参与上级组织的各种类型的活动,鼓励教师利用现代技术,努力提高教师专业能力。1、开展校际间的学习与交流活动。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信息沟通,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创造条件,利用外出听课等途径,在课堂教学、复习方法等方面加

37、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2、认真组织好教师和学生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各类活动,如学科知识竞赛、赛课、撰写论文、外出听课、培训进修等。通过各种活动的参与,让教师的专业能力得以大幅提高。3、鼓励教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备课、上课。学校在本学年度将组织对教师的教学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培训。鼓励教师到多媒体教室上课。(五)认真做好体艺卫工作。积极实施中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坚持不懈抓好体育、艺术、卫生工作。认真贯彻体育卫生工作条例,抓课外活动的组织指导工作,保正学生第天的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1小时。加强疾病的预防工作,健康知识的宣传工作。(六)及时准确上报各类数据,做好各类教育教学科研的资料收集、整

38、理归档工作。(七)加强对各室的使用和管理。图书室要做好服务工作,确保正常提供借书和阅览,做好借阅登记。电教人员要主动与各教研组联系,使各教研组及时利用电教资源。做好各类账册的登记工作,加强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保养。实验室做好学生实验及演示实验的实验准备及教学工作,及时完成各种表册。中小学校教务处工作计划精选篇5一、指导思想依据教育主管部门的精神及学校工作计划,在校长室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坚持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为中心,以开展“课程实施发展年”活动、迎接四星级高中复评及新校区建设为动力源,争创市“课程实施发展年”活动先进单位。继续围绕学校“一优二上三提高”的工作

39、思路,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本,坚持质量强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强化教学工作全过程管理,重点实施“课程实施提升工程”、“教学模式优化工程”、“自主发展导引工程”、“评价监测重构工程”,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素质教育实施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二、工作重点1、以“课程实施发展年”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团队建设。3、按照规范办学的要求,切实做好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抓好教务处对各部门的服务工作。三、具体工作与措施:(一)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新课程1、按课程设置的最新要求开足开齐所有课程。并加强对研究性学习的组织、

40、实施和指导。2、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教学观念的更新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充分利用省规范办学行为的活动和“课程实施发展年”的契机,组织全体老师参加学习,提升驾驭新课程的能力。各学科组、教研组在开学前,要认真组织学习和研究各科新课程标准和各科新教材,努力将新课程理念落实到新学期的课堂教学之中。按要求提前制定好学期计划、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提前一周准备好相关的教学案。3、转变评价观念,构建新的科学的评价体系。加强对教师教学过程、教学行为、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反馈的检查力度。建立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对教师的教、研、学、效等方面进行比较全面的量化的评价体系。客观、科学、详实地整理好教师的业务档案。(二)从严抓好

41、教学常规管理1、围绕“课程实施发展年”这个活动,规范教学行为和要求,认真落实教学“六认真”,使全体教师严格执行“三表”,认真履行课职务。2、强化教学岗位职责,层层落实责任,注重对学生学习的管理和学法指导,加强对学生自主预习、自习课的指导和课前3分钟小预备的管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主探究、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素质教育理念落在实处。3、认真组织学习连云港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要求,明确教师备课必须先有教案,在教案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情况制作教学案及相关课件。对实验、信息、音乐、阅读、体育等课程,要求教师必须组织学生来回有序并确保安全。4、配合“课程实施发展年”活动,全面倡导实施“六环节三案一体

42、化”教学模式(“三案”指“教案、学案、巩固案”;“六环节”主要指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和迁移应用等六个环节),从突破课堂教学主阵地入手,力争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这一教学模式将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前移,鼓励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引导学生开展积极而富有成效的交流展示和互动探究活动,真正体现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剖析点拨和思维训练,注重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并开展针对性的矫正教学,注重学习效果的巩固和学生拓展能力的培养。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各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讲究课堂教学的艺术,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努力实现有效备课、有效作业

43、、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公正科学的学科评价。备课实行提前主备及讨论定稿教学案。组内研讨课的开设要有鲜明的研讨主题,及时填写记录表报教务办。非统考学科的教学评价实行交叉评价考核。加大对备课笔记或教学案、作业批改、听课笔记、课堂教学等常规性工作定期、不定期检查的力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5、要求全体教师精备、精讲、精选、精练、精批、精评,把握好教学各个环节,从细节和过程中出质量、增效益。6、高度重视体育、健康教育课的开设和管理,加强相关检查和教案及考查成绩的收集存档。7、通过校内视导检查了解各年级的教育教学情况,为年级的教育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提出改进意见。8、切实做好教学常规检查

44、工作,对执行“三表”情况、教研组活动、组内研讨课的开设、外出排队上课、课前小预备、自主学习等情况的检查,定期总结反馈。9、认真做好学生及家长“评教”工作。组织学生和家长对任课教师进行评教,召开部分学生及家长座谈会,倾听学生心声,了解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及时向教师反馈信息,使教师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以达最佳教学效果。10、定期开展课堂教学开放活动,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改进学校的教学。发挥名校的辐射作用,促进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本学期计划开展“课堂教学开放周”活动一周。(三)扎实开展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1、以教研组为单位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教科研成果,学习研究课程标准和连云港市中

45、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要求,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2、各教研组按计划组织好每周的集体备课活动。集体备课活动定时间、定地点、定活动内容、定主讲人,重点研讨每课时的目标、重、难点、探讨每课时的教法学法等,备课组活动记录要详实。3、坚持互听互学制度,要求除学科组安排的公开课外,按我校“一课工程”要求,每个备课组每周必须开设组内研讨课,按年级组统一在周日晚公示,课后及时在备课组活动时评议并填写评课表,按备课组上交存档。坚持全体老师的课堂教学全面对外开放,组织好各级各类公开课观摩活动,充分利用我校多媒体资源进行教学,定期组织教学开放活动,面向兄弟学校,展示我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4、

46、各教研组要充分利用学校听课周活动、“一课工程”等活动载体,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评课、教法研讨、典型课例分析、教学经验交流等活动,把教研组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充分利用研讨,探索新课标下的课堂有效教学模式。5、高三老师要认真学习近年的考题考纲,深入研究新课改及新高考,正确把握教学和复习方向,让学生在减负的前提下提高学习效益。(四)加强师训工作,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1、坚持开展听课周活动,了解老师课堂教学情况,促进老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2、切实抓好“老带新”“结对子”工作,重过程管理,重实效,不走过场。将“老带新”“结对子”工作情况记入老师的业务档案。3、充分利用校内名师资源为青年教师开设讲座、专题报告会、示范课,促进他们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4、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其他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