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安全技术规程培训记录.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473737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源辨识安全技术规程培训记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危险源辨识安全技术规程培训记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危险源辨识安全技术规程培训记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危险源辨识安全技术规程培训记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危险源辨识安全技术规程培训记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危险源辨识安全技术规程培训记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源辨识安全技术规程培训记录.doc(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危险源辨识安全技术规程培训记录为识别出本公司当前的活动、服务中已有和可能会产生的危险源,通过系统科学的方法对危险源进行分析评价,确定出需要优先解决的危险源,通过制定措施将风险降到可接受程度,特制定本程序。本程序规定了本公司危险源辨识的要求,风险评价的方法及控制策划的原则要求。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活动和服务中可能施加影响的危险源进行识别、风险评价和控制。2 规范性引用文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 GB/T28001-200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3 术语和定义 本程序采用GB/T2800

2、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标准中规定的术语。4 职责4.1 管理者代表负责主管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控制和管理。4.2 安全环保部是本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各单位辨识危险源和实施风险评价,确定公司级重大危险源清单,并制定相应风险消减和控制措施,组织编写公司员工安全规范。4.3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本区域的危险源的辨识和本部门、本区域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控制和管理。4.4 各厂负责组织本厂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的策划,并确定重大危险源,编写本厂员工安全规范。5 管理内容与要求公司所有的活动可分为:管理活动、生活活动、作业活动。管

3、理活动:指公司的管理人员所从事的策划、组织、领导、控制、协调活动。管理活动的特性:人员的基本资格无特殊要求,使用常规的办公用品,就其所存在的危险源来讲具有共性。生活活动:指公司的全体员工在公司内工作期间所必须进行的就餐、更衣、洗浴、如厕等与个人生活相关的活动。生活活动的特性:生活活动不存在个体的差异性。作业活动:指公司的员工所从事的生产、检修、检查、运转、清扫等各种活动。作业活动的特性:各种作业活动所处的环境、使用的工具设备、对人员的具体素质要求之间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根据以上分析对危险源辨识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是: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作业活动的分析上,必须找出各种作业活动的具体危险源。对于管理及生活

4、活动,可以针对其共性进行分析并制定统一的控制要求。5.1 作业活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5.1.1 作业活动危险源辨识5.1.1.1 作业活动危险源辨识的步骤:1) 列出本部门的全部组织机构;2)列出各组织机构的作业过程,包括公司通过劳务协议分包的过程;3) 将作业过程分解成各作业活动;4)列出各作业活动中涉及的具体单体设备及主要工具;5)分析各作业活动中物及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环境、管理因素、异常状况时可能产生的危险源;6)将可能产生的后果所属的事故类型进行描述;7) 将各种危险源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描述。5.1.1.2 作业活动危险源辨识的范围:a) 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

5、如设备维修、事故和事件的处理等);b) 所有人员的活动,包括外包人员的活动;c) 作业场所内的设施及主要工具,设施如:烧结机、球团竖炉、BF、混鉄炉、转炉、LF、VOD、加热炉、轧钢设施、制氧设施、发电设施、煤气储存设施等,无论是本公司还是外部所提供的设施;工具如:风镐、砂轮机、打夯机等;d) 本公司员工人人参与危险源辨识。5.1.1.3 作业活动危险源辨识方法本公司采用调查表法对各活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辨识时要考虑:a) 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1) 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2) 防护缺陷

6、(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3) 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害);4) 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其他噪声);5) 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6) 电磁辐射(电离辐射:X射线、g射线、a粒子、b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7) 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反弹物、岩土滑动、堆料垛滑动、气流卷动、冲击地压、其他运动物危害);8) 明火;9) 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高温固体、高温液体、其

7、他高温物质);10) 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低温气体、低温固体、低温液体、其他低温物质);11) 粉尘与气溶胶(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尘与气溶胶);12) 作业环境不良(作业环境不良、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有害光照、通风不良、缺氧、空气质量不良、给排水不良、涌水、强迫体位、气温过高、气温过低、气压过高、气压过低、高温高湿、自然灾害、其他作业环境不良);13) 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置不当、信号不清、信号显示不准、其他信号缺陷);14) 标志缺陷(无标志、标志不清楚、标志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其他标志缺陷);15) 其他物理性危险和危害因素。b)

8、 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1) 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气体、易燃易爆性液体、易燃易爆性固体、易燃易爆性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易燃易爆性物质);2) 自燃性物质;3) 有毒物质(有毒气体、有毒液体、有毒固体、有毒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有毒物质);4) 腐蚀性物质(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腐蚀性固体、其他腐蚀性物质);5) 其他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c) 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1) 负荷超限(体力负荷超限、听力负荷超限、视力负荷超限、其他负荷超限);2) 健康状况异常;3) 从事禁忌作业;4) 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其他心理异常);5) 辨识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辨识错误、其他辨识功能

9、缺陷);6) 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d) 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1) 指挥错误(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其他指挥错误);2) 操作失误(误操作、违章作业、其他操作失误);3) 监护失误;4) 其他错误;5) 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e) 其他危险、危害因素。5.1.1.4 事故类型的划分1)物体打击:指失控物体的惯性力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如落物、滚石、锤击、碎裂、崩块、砸伤等造成的伤害,不包括爆炸而引起的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指本企业机动车辆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如机动车辆在行驶中的挤、压、撞车或倾覆等事故,在行驶中上下车、搭乘矿车所引起的事故,以及车辆运输挂钩、跑车事故;3)机械伤害:

10、指机械设备与工具引起的绞、辗、割戳、切等伤害。如工件或刀具飞出伤人,切屑伤人,手或身体被卷入,手或其他部位被刀具碰伤,被转动的机构缠压住等。但属于车辆、起重设备的其概况除外;4)起重伤害:指从事起重作业时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包括各种起重作业引起的机械伤害,但不包括触电、检修时制动失灵引起的伤害,上下驾驶室引起的坠落式跌倒;5)淹溺:指因大量水经口、鼻进入肺内,造成呼吸到阻塞,发生急性缺氧而窒息死亡的事故。适用于船舶、排筏、设施在航行、停泊作业时发生的落水的事故;6)灼烫:指强酸、强碱溅到身体引起的灼伤,或因火焰引起的烧伤,高温物体引起的烫伤,放射线引起的皮肤损伤等事故。适用于烧伤、烫伤、化学灼

11、伤、放射性皮肤损伤等伤害。不包括电烧伤以及火灾事故引起的烧伤;7)火灾:指造成人身伤亡的企业火灾事故。不适用于非企业原因造成的火灾,比如,居民火灾蔓延到企业。此类事故居于消防部门统计的事故;8)高处坠落:指出于危险重力势能差引起的伤害事故。适用于脚手架、平台、徒壁施工等高于地面的坠落,也适用于山地面踏空失足坠入洞、坑、沟、升降口、漏斗等情况。但排除以其他类别为诱发条件的坠落。如高处作业时,因触电失足坠落应定为触电事故,不能按高处坠落划分;9)坍塌:指建筑物、构筑物、堆置物等倒塌以及土石塌方引起的事故。适用于因设计或施工不合理而造成的倒塌,以及土方、岩石发生的塌陷事故。如建筑物倒塌,脚手架倒塌,

12、挖掘沟、坑、洞时土石的塌方等情况。不适用于矿山冒顶片帮事故,或因爆炸、爆破引起的坍塌事故;10)放炮:指施工时,放炮作业造成的伤亡事故。适用于各种爆破作业。如采石、采矿、采煤、开山、修路、拆除建筑物等工程进行的放炮作业引起的伤亡事故;11)锅炉爆炸:指锅炉发生的物理性爆炸事故。适用于使用工作压力大于0.7表大气压(0.07兆帕)、以水为介质的蒸汽锅炉(以下简称锅炉),但不适用于铁路机车、船舶上的锅炉以及列车电站和船舶电站的锅炉;12)容器爆炸:容器(压力容器的简称)是指比较容易发生事故,且事故危害性较大的承受压力载荷的密闭装置。容器爆炸是压力容器破裂引起的气体爆炸,即物理性爆炸,包括容器内盛装

13、的可燃性液化气在容器破裂后,立即蒸发,于周围的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遇到火源时产生的化学爆炸,也称容器的二次爆炸;13)其他爆炸:凡不属于上述爆炸的事故均列为其它爆炸事故,如:可燃性气体如煤气、乙炔等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爆炸;可燃蒸汽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如汽油挥发气引起的爆炸;可燃性粉尘以及可燃性纤维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引起的爆炸;简介形成的可燃气体与空气相混合,或者可燃蒸汽与空气相混合(如可燃固体、自燃物品,当其受热、水、氧化剂的作用迅速反应,分解出可燃气体或蒸汽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遇火源爆炸的事故;炉膛爆炸,钢水包、亚麻粉尘的爆炸,都属于上述爆炸方面的,

14、亦均属于其他爆炸;14)中毒和窒息:指人接触有毒物质,如误吃有毒食物或呼吸有毒气体引起的人体急性中毒事故,或在废弃的坑道、暗井、涵洞、地下管道等不通风的地方工作,因为氧气缺乏,有时会发生突然晕倒,甚至死亡的事故称为窒息。两种现象合为一体,称为中毒合窒息事故。不适用于病理变化导致的中毒合窒息的事故,也不适用于慢性中毒的职业病导致的死亡。15)触电:指电流流经人体,造成生理伤害的事故。适用于触电、雷击伤害。如人体接触电的设备金属外壳或裸漏的临时线,漏电的手持电动工具;起重设备误触高压线或感应带电;雷击伤害;触电坠落等事故。16)其他伤害:凡不属于上述伤害的事故均称为其他伤害,如扭伤、跌伤、冻伤、钉

15、子扎伤等。17)中暑18)尘肺19)噪声聋20)放射性疾病5.1.2 作业活动风险评价5.1.2.1 本公司主要采用直观判断法和LEC法进行风险评价,首先运用直观判断法对危险源进行评价,在使用直观判断法之后,如果为一般危险源可继续采用LEC法进行评价。5.1.2.2 直观判断法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即确定为重大危险源:a) 近三年内出现过重伤及其以上事故;b) 近三年内出现过危险化学品泄漏的危险源;c) 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重大后果;d) 相关方经常抱怨和投诉;e) 目前不符合法律法规的危险源;f)符合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要求的。5.1.2.3 LEC评价法LEC法即:DL

16、EC式中: D 风险值; L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各因子的值如表1、表2、表3所示: 表1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数值事故的可能性10631完全可以预料相当可能可能,但不经常可能性小,完全意外0.50.20.1很不可能,可以设想极不可能实际不可能表2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分数值 频繁程度分数值 频繁程度1063连续暴露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210.5每月一次暴露每年几次暴露非常罕见地暴露表3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分数值后 果分数值后 果1004015大灾难,许多人死亡灾难,数人死亡非常

17、严重,一人死亡,731严重,重伤,重大,致残引人关注,不利于基本的安全卫生要求表4 危险等级划分(D)D值风险程度D值风险程度320 1级160-320 2级70-160 3级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显著危险,需要整改20-70 4级20 5级一般危险,需要注意稍有危险,可以接受5.1.2.4 风险等级划分风险值D求出以后,按表4进行风险等级划分。5.1.2.5 风险评价各部门、厂所属作业区对已识别确定的危险源进行分类和整理,并进行风险评价。各厂所属作业区评价完成后,报厂进行进一步评价,风险等级划分应遵循如下原则:a) 对于符合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

18、识与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中对重大危险源定义描述的判定为重大危险源;对于符合直观判断法中重大危险源定义描述的判定为重大危险源;对于风险程度为1、2级的判定为重大危险源;b)危险程度为3级的,需经过风险评价小组评审确定是否为重大危险源。c) 危险程度为4、5级的判定为一般危险源;安全环保部对上报的重大危险源,进一步进行评审,确定公司级和厂级重大危险源,编制公司级重大危险源清单,同时确定相应消减和控制风险的措施。5.1.3 作业活动风险控制5.1.3.1 作业活动风险控制的步骤:a) 确定风险级别;b) 确定风险是否可接受;c) 制订风险控制措施

19、计划;d) 评审措施计划的充分性。5.1.3.2 各单位根据已辨识的危险源及其风险程度大小,按优先顺序排列,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对于重大危险源(公司级、厂级)要考虑纳入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中实施控制,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对每一个辨识出的危险源应确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制定的优先原则如下:a) 消除风险因素;b) 采用设备改造、工艺更改降低风险;c) 制定管理措施,如制订并执行相应安全操作规程等;d) 减少员工工作的暴露时间;e) 配备适宜的个人防护用品和防护措施;f) 加强员工的培训,提高安全意识。5.1.3.3 一般危险源要求说明已经采取的消除、消减风险控制措施;拟采取风险消除

20、或消减措施的要制定文件化的风险消除或消减措施并列入隐患整改项目其中构成重大隐患的要制定管理方案;在“风险消减、控制措施”一栏中,要标明涉及到的制度或规程;在“应急准备”一栏中,要标明涉及到专项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并实施对员工的培训。5.1.3.4 风险控制措施计划在实施前针对以下内容予以评审:a) 控制措施是否使风险降低到可容许水平;b) 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源;c) 是否已选定了投资效果最佳的解决方案;d) 受影响的人员对预防措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如何评价;e) 控制措施是否会被应用于实际工作中。5.2 管理活动、生活活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公司的各种管理及生活活动的危险源辨识、风险

21、评价、风险消减控制工作分为两个层次:5.2.1 安全环保部组织进行在公司公共范畴(公共道路、场地、办公室、更衣室、厕所、宿舍、教室、阅览室等)内从事管理及生活活动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消减控制工作。并形成公司员工安全规范。5.2.2 存在有作业活动场所的二级部门组织进行在本部门范围内从事管理及生活活动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消减控制工作。并形成部门员工安全规范。5.2.3 各部门、厂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消减控制措施表经评审确认后,要求所属员工在“危险源辨识签字确认页”中签字确认。此签字页做为危险源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消减控制措施表的附件一并上报安环部备案(员工签字页报复印

22、件)。5.3 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及控制计划的动态管理5.3.1 本公司每年进行一次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相关方对安全影响的投诉、法律法规有重大调整、本公司活动、服务发生较大变化、设备有重大变化或规划有重大变化等特殊情况时,应适时进行。5.3.2 安全环保部及各单位及时根据变化的情况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并及时变更“危险源清单”及“重大危险源清单”,对识别出的重大危险源按相关规定进行有效控制。5.4 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评价记录各单位应保存辨识和评价职业健康危险源和重大职业健康危险源的记录。每次全公司性质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应由安全环保部负责编制公司风险评价报告。6 相关文件和

23、记录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风险评价、消减、控制措施表重大危险源清单 风险评价报告图: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环境管理缺失事故过程中的作业名称单体设备(工具)危险源描述事故类型产生的后果检查皮带皮带机因地面杂物未清净,行走时不慎跌倒其他伤害引人关注检查皮带滚筒因违章穿戴劳保用品或检查时站位不当,衣物或肢体被卷入滚筒机械伤害重大、致残注意:在此描述时可能会有人写出,因“滚筒未设防护罩”这样的原因。 凡是出现防护装置的缺失、警示标示的缺失等可以通过增加设备、设施解决的因素时,应当现场对照核实,确定合理后应当列入隐患整改计划8、车辆管理:8.1、严禁无驾驶证人员驾驶车辆,违者一次考核200元,因无证

24、驾驶而出现的一切后果由当事人自己承担。8.2、车辆必须在集控所管辖区域内行驶,严禁送人、办私事,违者一次考核50100元。区域外出现事故由当事人自己承担。8.3、驾驶车辆必须遵守交通规则,无紧急情况车辆限速30km/h,违反者一次考核50200元。因违反交通规则而出现的事故由当事人自己承担。8.4、要保持车辆清洁,每个班组四点班要完成车辆的清洁工作,两辆生产车不能同时进行刷车,刷车地点暂时定为ACC水泵站东门厂房内,车内严禁用水冲刷,车内卫生及车内物品摆放当班随时查点和清理,交班时进行检查核对,发现问题考核当班值班长100元。8.5、严禁野蛮驾驶,驾驶车辆时手、脚要轻,车辆出现故障、刮、蹭现象

25、必须及时上报,隐瞒不报者一次考核50300元元。8.6、交接班时,接班人员应对照车辆运行记录逐一检查运行状况、行车里程、加油、出车次数等。并且检查车辆表面是否有创伤、划痕、车胎气是否充足、车内外卫生是否良好、车内备品备件是否齐全等。检查出的问题接班人要详细记录在车辆运行记录中。凡是查出的问题可能危及行车安全的,接班人有权拒接,同时应封存车辆及时上报。损失由交班者负责。未检查或因检查不细出现的问题由接班人负责。8.7、集控每个班都要填写车辆运行记录。车辆出现的故障、加油应清楚无误记录在案。发现漏填、补填,考核值班长100元。8.8、集控车辆在巡检过程中到各区域停车时必须熄火,手刹车拉到位,否则发

26、现一次考核驾驶员50300元。8.9、车辆在使用中受损或备件丢失时不许隐瞒实际情况,必须及时上报,交公司相应管理部门维修和处理,责任人或责任班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8.10、车辆使用必须遵守交通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遵守右侧通行的原则,在划有标线的道路上,车辆必需按线行驶,越线超车和转弯车辆必须确保安全。8.11、车辆必须保持车况良好,制动系统、转向系统、喇叭、雨刷器、后视镜、灯光装置等必须齐全,功能有效,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8.12、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不得抢行、违章超车和随意占道停车;遇有施工、作业时,要减速慢行或进行避让。8.13、车辆通过铁路道口时,必须按照交通信号或者管理人员指挥通行

27、。没有交通信号或管理人员的,应当停车,在确认安全后方可通行,严禁抢穿铁路道口。车辆通过有信号灯和交叉道路路口时,必须严格按照信号灯标志、标线行驶。5.5.1 动力集控作业区通用安全技术规程5.5.1.1 生产现场的地沟、水渠、水池等均应有可靠的盖板。5.5.1.2 平台、水池边缘应有高于1.05米的围墙或护栏。5.5.1.3 电缆沟与室外应封闭,地面有盖板,电缆沟内禁止存有杂物,并及时排水。5.5.1.4 巡查时应走安全道、安全桥,登高时应借助走梯、直梯,应注意平台和围栏的坚固程度。平台、道路、安全桥地面应清洁,积水和淤泥应及时清理,防止滑倒。冬季应及时清扫地面结冰,扶稳站牢,防止滑倒,夜间应

28、带手电筒。5.5.1.5 在接近沟、池、渠边缘处进行检查时,应借助旁边的构筑物站稳扶牢,身体重心置于岸上,不允许挥身将身体重心悬于沟池之内,防止跌入水中。5.5.1.6 进入沟、渠、池中(如:原水池、冷却塔水池等)作业时应两人以上,经岗位人员同意,佩带安全带、救生衣等防护措施后方可进行。进入前应将与其连接的管道阀门关严,电气设备停电并挂禁止操作牌。进入封闭的空间前应化验并通风,防止窒息和中毒。5.5.1.7 禁止任何人在沟、渠、池附近进行与工作无关的活动。5.5.1.8 本岗位安全规程未明确的岗位,执行公司员工安全规范及本通则。5.5.3 水泵房安全规定5.5.3.1 上岗前必须按标准穿戴好劳

29、动保护用品。5.5.3.2 水泵启动前应检查电机与水泵的地脚螺栓是否齐全牢固,轴承润滑是否良好,轴承冷却水是否通畅和足够,并进行手动盘车。5.5.3.3 水泵启动后应注意压力、电流、轴承振动正常并没有异音。5.5.3.4 水泵运行中如有异常,应报告调度或值班长,经同意后可倒泵或停泵。5.5.3.5 水泵运行中如发生危及设备和人员安全的紧急情况,应立即停止运行。5.5.3.6 水泵运行中如发现有部位漏水应报告调度及值班长酌情处理。5.5.3.7 水泵停止后,应全面检查,做好再次启动准备。5.5.3.8 水泵及电机的外露转动部位应设有防护罩,运行检查及清扫设备时严禁触及转动部位。5.5.3.9 开

30、关手动阀门时,应注意周围的环境,用力适当。5.5.3.10 巡查及操作时,应走安全通道及跨越桥,不准跨越设备及地上铺设的管道。5.5.3.11 室外巡检操作上下楼梯扶稳抓牢,冬季雪后需将走台楼梯清扫干净;方可进行寻检操作。5.5.3.12 水池周围安全围栏必须牢固,井口安全盖板应盖好,照明设施良好。5.5.3.13 严禁用水冲刷电器设备,用水冲洗地面时,严禁将水淋到电气设备上。5.5.3.14 进入电气室时,只可抄电量,严禁触及电气设备。5.5.3.15 水池清淤作业二人以上,上下水池爬梯扶稳抓牢,并有专人监护。5.5.3.16 检修作业或临时使用潜水泵必须经电气人员检测绝缘合格后方可使用。5

31、.5.3.17 严格执行外来人员登记制度,经允许必须戴好安全帽,并且在专职人员监护下方可进入现场,严禁操作任何设备。5.5.4 酸使用安全规定5.5.4.1 使用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经考试合格方可上岗。5.5.4.2 外来人员严格执行登记制度,在专职人员监护下按标准佩带好劳保品后方可进入现场,严禁操作任何设备。5.5.4.3 酸储罐处应有明显警示标识。5.5.4.4 泄漏回收装置必须安全可靠,以保障泄漏后快速回收。5.5.4.5 酸储罐周围1米内禁止存放可燃物,保持储罐密封,防止酸蒸汽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与碱类、胺类、碱金属接触。5.5.4.6 卸酸时无论在抽酸、反洗抽水时,均事先使泵体

32、充满液体,严禁抽空。及时观察酸储罐液位,切勿使酸加满溢出。5.5.4.7 呼吸系统、眼睛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5.5.4.8 操作时必须佩戴橡胶耐酸碱手套,佩戴全面罩,必要时穿橡胶耐酸碱服。5.5.4.9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及时清洗面部、手部,保持皮肤清洁。5.5.4.10 在进行工作的地点,应备有自来水、毛巾、药棉及急救时中和用的溶液。5.5.4.11 运行人员每小时检查一次储罐状况,发现泄漏及时处理或报告。5.5.5 氢氧化钠使用安全工作5.5.5.1 使用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经考试合格方

33、可上岗。5.5.5.2 外来人员严格执行登记制度,在专职人员监护下按标准佩带好劳保品后方可进入现场,严禁操作任何设备。5.5.5.3 碱储罐处应有明显警示标识。5.5.5.4 泄漏回收装置必须安全可靠,以保障泄漏后快速回收。5.5.5.5 保持储罐密封,与酸类、食用化学品、易(可)燃物分开存放,切忌混储。5.5.5.6 卸碱时无论在抽碱、反洗抽水时,均事先使泵体充满液体,严禁抽空。及时观察碱储罐液位,切勿使碱加满溢出。5.5.5.8 操作时必须佩戴橡胶耐酸碱手套,佩戴全面罩,必要时穿橡胶耐酸碱服。5.5.5.9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及时清洗面部、手部,保持皮肤清洁。5.5.

34、5.10 在进行工作的地点,应备有自来水、毛巾、药棉及急救时中和用的溶液。5.5.5.11 运行人员每小时检查一次储罐状况,发现泄漏及时处理或报告。5.5.6 容器、箱、槽内的工作安全规定5.5.6.1 进入容器、箱、槽内部进行检查、清洗和检修工作,首先填写受限空间作业票,并经过作业区领导批准方可进行作业。5.5.6.2 进入容器、箱、槽内应事先进行化验并充分通风后,佩带防护用品方可进内作业。5.5.6.3 若容器、箱、槽内有物料,应先检查是否有悬料现象,防止塌落埋人。5.5.6.4 进入容器、箱、槽内工作时,不得少于两人,并另有一人在外面监护。监护人应站在能看到或听到容器内工作人员的地方,以

35、便随时进行监护。监护人不准同时担任其它工作。5.5.6.5 进入容器、箱、槽内工作时应有坚实的落脚点,否则应该搭脚手架,铺木板并戴安全带,防止跌落。5.5.6.6 进入容器、箱、槽内工作时,其内部应有充足的照明,若使用行灯时,其电压不得超过12伏。5.5.6.7 在容器、箱、槽内进行气、电焊时,应遵守气电焊的有关规定,并通风,防止窒息或中毒。5.5.6.8 在关闭容器、箱、槽的人孔门以前,工作负责人必须清点人员和工具,检查确实没有人员或工具、材料等遗留在内。 5.5.7 冷却水塔的检查与维护5.5.7.1 进入冷水塔和水池内工作不得少于二人,其中一人担任监护。在冷水塔中工作须使用安全带,在水池中工作内应戴救生圈或救生衣,并应有充分的照明和防止滑倒的措施。5.5.7.2 进入塔内工作时,应先切断风机电源,挂上标示牌,将风机叶轮制动;机力通风塔运行时,须将通向风机的门关闭上锁。5.5.7.3 冬季打冰时应二人以上,用棒打冰时应与水池有一定距离,防止滑倒或跌入池内。5.5.8 加药安全规定5.5.8.1 加药时按标准穿戴劳动防护用品。5.5.8.2 加药口应有可靠的隔离网栅。5.5.8.3 人工搬运药品时应遵守人工搬运的规定。5.5.8.4 使用起重机械时,应遵守起重机械的使用规定。5.5.8.5 在敞口的加药池加药时应有人监护,防止跌入池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文秘知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