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膜回收和综合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473997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 页数:94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膜回收和综合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地膜回收和综合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地膜回收和综合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地膜回收和综合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地膜回收和综合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膜回收和综合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膜回收和综合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9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前言11、 建设项目的特点12、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13、 分析判定相关情况24、 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25、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结论2第1章 总则41.1评价原则41.2编制依据41.3 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61.4 评价标准71.5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91.6 环境功能区划121.7主要环境保护目标13第2章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142.1 建设项目概况142.2 影响因素分析192.3运营期污染源源强核算232.4 运营期污染物排放汇总272.5 清洁生产27第3章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343.1 自然环境现状调查343.2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36第4章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

2、价414.1 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于评价414.2 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464.3 环境风险评价59第5章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685.1 废气防治措施685.2 废水防治措施695.3 噪声防治措施695.4 固废防治措施705.5 地下水防治措施72第6章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736.1环保投资估算736.2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74第7章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767.1 环境管理767.2 环境监测计划787.3 污染物排放管理827.4 施工监理847.5 竣工验收86第8章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898.1 项目概况结论898.2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898.3 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898.

3、4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908.5 公众参与918.6 环境管理和计划918.7 结论918.8 建议92附件:附件一:委托书附件二:建设用地批准书附件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地膜回收和综合利用建设项目环境空气、地下水、噪声监测报告单前言1、 建设项目的特点的地膜覆盖种植面积达4700万亩,是全国地膜覆盖种植面积最大、地膜用量最多的省区。兵团是农业的领头羊,年使用地膜约15.94万t,但年回收使用率不足10%。残膜会严重影响土壤的再生产能力,严重威胁并破坏农业环境、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制约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大隐患之一。利用残膜回收机械回收残膜,不仅能够保护环境解决地膜残留物污染问题,

4、而且能够降低陈本,节约资源,是加快农田残膜的回收和再生利用,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需要。地膜残留物的回收处理不仅能消除污染,回收的地膜还可以进行加工生产,实现废物的再利用。据研究,地膜残留物的回收,可节约地膜成本30%-40%,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宏绿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拟回收130团废旧地膜进行综合利用,年回收废旧地膜10100t,年产地膜10000t。2、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44号),该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宏绿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委托绿佳源环保科技有

5、限公司开展地膜回收和综合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附件一)。本次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三个阶段完成,即前期准备、调研和工作方案阶段;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环境影响文件编制阶段。接受委托后,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文件和技术资料,评价单位组织有关环评人员赴现场进行实地踏勘,对评价区范围的自然环境、情况进行了调查,收集了当地水文、地质、气象以及环境现状等资料,开展环境现状监测,提出了相关的污染治理措施,对建设项目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工程分析,根据各环境要素的评价等级筛选及其相应评价等级要求,对各环境要素进行了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并进行了技术经济论证,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环保科

6、技有限公司地膜回收和综合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并提交环境主管部门和专家审查。评价工作见工作程序流程图1。3、 分析判定相关情况(1)本项目主要从事废塑料加工,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本项目属于鼓励类“三十八 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 第28条: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化”,因此,符合国家产业政策;(2)根据市(县)2017师土建字第82号(附件二),拟建项目选址用地为工业用地。4、 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主要关注的内容包括:项目主要大气污染物产排情况及特点。项目产生的大气污染物对保护目标及区域大气环境影响程度及范围。主要采取的废气治理措施及可行性。

7、生产废水的循环利用可行性分析。固体废物治理措施及可行性分析。5、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结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地膜回收和综合利用建设项目,对废旧农地膜回收加工再利用,可缓减“白色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变废为宝,保护环境。本项目在营运期采取有效的环保对策措施、加强环境管理,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可得到有效控制,不会改变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功能级别,符合国家现行的相关产业政策,选址合理。通过公众意见调查,项目建设得到当地居民、社会团体和政府部门的支持。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该项目是可行的。图1 评价工作程序第1章 总则1.1评价原则(1) 贯彻执行我国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政策,确保建设项目 符合

8、环境保护政策、相关环境保护规划。 (2) 按环境保护相关规定要求需要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联动的建设项目, 可根据规划环评要求简化相应环评内容。 (3) 环境影响评价应尽早介入项目前期工作中,重点关注项目选址选线和 工艺路线的环境可行性。 (4) 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内容及其特征,综合分析和评价全部工程内容、 所有影响时段的环境影响及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全过程影响,并突出重点内容的环 境影响评价。 (5)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应加强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强预测和评价结果 的准确性和可视化。1.2编制依据1.2.1国家法律、法规、规划及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修订),2015.1.1;(

9、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修订),2016.9.1;(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5年修订),2016.1.1;(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修订),2008.6.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法(2016年修订),2016.6.17;(6)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3.1;(7)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1.1;(8)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8.4.1;(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修订),2011.3.1;(10)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修订),2012.7.1;(11

1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11.29 ;(1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7年修订),2017.9.1;(13)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问题的若干意见,1998.3.21;(14)关于防范环境风险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2005.12;(15)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2012.8.7;(16)环境影响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2006.2.14 ;(17)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2012.10.30;(18)关于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通知,2012.2.29;(19) “关于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

11、公告”,2013.2.27;(20)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2013.5.1 ;(21)资源综合利用目录(2003年修订),2004.1.12;(22)关于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准入的通知,环办【2014】30号,2014.03.25;(23)关于印发维吾尔自治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文件,新政发201435号,2014.4.17;(24)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2012.1.12;(25)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务院,2015年4月);(26)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务院,2013年9月);(27)土壤

12、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务院,2016年5月);(28)兵团进一步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新兵发20178号,2017.3.1;(29)兵团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新政发201621号,2016.8.3;(30)兵团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新兵发20179号,2017.2.27。1.2.2 技术导则及规范(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T2.1-2017;(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6)环境

13、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公众参与(征求意见稿);(8)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9)废塑料回收与再生利用污染污染控制技术规范(试行)(HJ/T364-2007);(10)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1.2.3 其他文件(1) 建设项目环评委托书;(2)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地膜回收和综合利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3 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1.3.1 环境影响识别(1)施工期项目施工期间对环境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程特点、施工季节以及工程所处的地形、地貌等环境因素。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因

14、素见表1.3-1。表1.3-1 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因素环境要素产生影响的主要内容主要影响因素环境空气土地平整、挖掘、土石方、建材储运、使用扬尘施工车辆尾气、炊事燃具使用NO2、SO2水环境施工人员生活废水等COD、BOD、SS声环境施工机械、车辆作业噪声噪声固体废物施工垃圾、生活垃圾扬尘、占地生态环境土地平整、挖掘及工程占地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土石方、建材堆存占压土地等(2) 运营期水环境影响:主要源于生活管理区产生的生活污水。环境空气污染:主要是生产工段非甲烷总烃。噪声:主要是造粒机等产生的点源污染。运营期主要环境影响因素见表1.3-2。1234表1.3-2环境影响要素筛选和识别环境要素环境影

15、响因子废气废水噪声固体废物环境风险环境空气有影响轻微影响-轻微影响有影响水环境-轻微影响-轻微影响有影响声环境-有影响轻微影响有影响1.3.2 评价因子筛选根据项目特点、污染物排放特征及所在地区环境质量状况,将最终对环境影响较大、当地环境中污染物浓度较高的污染因子作为主要污染因子。评价因子筛选见表1.3-3。表1.3-3 评价因子筛选结果表分类评价因子环境质量现状环境空气质量PM10、SO2、NO2地下水环境质量pH(无量纲)、高锰酸盐指数(CODMn)、阴离子合成洗涤剂(DBS)、挥发酚类(以苯酚计)、氨氮(以N计)、硫酸盐(以SO42-计)、硝酸盐氮(以N计)、铬(六价)、氰化物、氯化物(

16、以Cl-计)、氟化物(以F-计)、粪大肠菌群、汞、砷、铜、镉、锌区域环境噪声质量等效连续A声级环境影响预测废气非甲烷总烃废水CODcr、NH3-N、BOD5、SS、动植物油噪声等效连续A声级固废泥土、不可利用废料、废活性炭1.4 评价标准1.4.1评价质量标准1.4.1.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本次评价中常规因子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特征因子非甲烷总烃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编制的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中规定。标准限值见表1.4-1。表1.4-1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标准序号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本次评价标准标准值(mg/m3)标准来源1TS

17、P年平均0.2GB3095-201224小时平均0.32PM10年平均0.0724小时平均0.153SO2年平均0.0624小时平均0.151小时平均0.504NO2年平均0.0424小时平均0.081小时平均0.25非甲烷总烃1小时平均2.0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24小时平均5.01.4.1.2地下水质量标准地下水环境质量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类标准,标准值见表1.4-2。表1.4-2 地下水质量评价标准一览表序号项目标准值(mg/L)标准来源1pH值6.58.5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2高锰酸盐指数3.03阴离子合成洗涤剂(DBS)0.34挥发

18、酚0.0025氨氮0.26硫酸盐2507硝酸盐氮(以N计),mg/L208铬(六价),mg/L0.059氰化物,mg/L0.0510氯化物(以Cl-计),mg/L25011氟化物(以F-计),mg/L1.012粪大肠菌群,MPN/L3.013汞,mg/L0.00114砷,mg/L0.0515铜,mg/L1.016镉,mg/L0.0117锌,mg/L1.01.4.1.3 声质量标准本项目厂界声环境质量评价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1.4.2 排放标准1.4.2.1 废气排放标准本项目运营过程中产生的非甲烷总烃和无组织粉尘排

19、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的二级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见表1.4-3。表1.4-3 大气污染物排放表污染物名称有组织废气无组织废气标准来源排放浓度排放速率厂界监控浓度非甲烷总烃120mg/m3104.0mg/m3GB16297-1996颗粒物-1.0mg/m31.4.2.2 废水排放标准本项目产生的生产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全部循环利用,不外排。生活污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三级标准。表1.4-4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节选)序号项目标准值(mg/L)标准来源1COD500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三级标准2BO

20、D53003SS4004动植物油1005氨氮-1.4.2.3 噪声排放标准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即:昼间70dB(A),夜间55dB(A)。营运期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1.4.2.4 固体废物项目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排放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其修改单中的相应标准。1.5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1.5.1 大气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1)判定依据根据评价导则HJ2.2-2008,确定评价等级时需根据项目的初

21、步工程分析结果,选择1-3种主要污染物,分别计算每一种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第i个污染物),及第i个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到标准值的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10%。其中Pi定义为: 式中: Pi-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Ci-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mg/m3; C0i-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3;评价工作等级按表1.5-1进行划分,如污染物数i大于1,取P值中最大者(Pmax)和其对应的D10%。表1.5-1 大气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判别表评价等级评价工作分级判据一级Pmax80%,且D10%5km二级其他三级Pmax10% 或D10

22、%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拟建项目各大气污染源计算参取详见1.5-2。表1.5-2 污染物计算参数选取表污染源预测因子排放速率(kg/h)废气量(m3/h)烟囱高度(DH)出口温度()Cmax(mg/m3)Pi(%)生产车间非甲烷总烃0.2040000.3515250.0097550.49一级:Pmax80%且D10%5km;二级:其它;三级:Pmax10%或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3)确定评价等级根据估算结果表明,本项目所有污染源最大占标率为0.49% 10%。根据筛选结果,本项目评价等级为三级。(4)评价范围评价范围:以生产区中心为中心点,分别向外扩2.5km为半径的圆形范围。1.5.

23、2 地下水环境等级及评价范围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项目行业类别为III类。项目不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及准保护区以外的径流补给区,也不在国家或地方设定的与地下水环境相关的其他保护区及径流补给区。建设项目地下水敏感程度为不敏感。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等级判定,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评价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中通过查表法确定评级范围6km2。1.5.3 地表水环境等级及评价范围本项目产生的少量地面冲洗水和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

24、绿化,不外排。所以项目运行不会对地表水环境造成影响。因此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中评价工作分级原则,本项目不设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1.5.4 声环境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中评价工作等级划分方法,本项目所处区域为声环境2类功能区,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评价。评价范围:厂界外200m范围。1.5.5 生态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项目工程占地规模较小,生态环境不敏感,项目占地为面积为7908.6m22km2。因此,本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不设等级,作一般影响

25、分析。评价范围:生活区及生产厂界外延100m。1.5.5 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附录A.1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本项目储存的多为废旧塑料,无化工产品,所有物质不属于危险化学品,无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价等级具体划分等级见下表1.5-3。表1.5-3 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剧毒危险性物质一般毒性危险物质可燃、易燃危险性物质爆炸危险性物质重大危险源一二一一非重大危险源二二二二环境敏感地区一一一一根据导则中评价工作级别划分的规定,本次环评中环境风险评价级别确定为二级。根据评价等级,提出防范、减缓和应急措

26、施。评价范围:以厂址为中心3km 的范围。综上所述,本次主要专题的影响评价等级汇及评价范围汇总见下表1.5-4。表1.5-4 评价等级、评价范围汇总表评价专题评价等级评价范围环境空气三级以污染源为中心,2.5km为半径的圆形范围地下水环境三级项目所在区域6km2的范围声环境二级厂界外200m范围内环境风险二级距离风险源源点3km范围生态环境三级厂界外延100m1.6 环境功能区划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生态功能区划及水环境功能区划等,将本项目设计区域的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及生态环境功能区进行划分。(1)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根据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H

27、J14-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功能区分类要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属二类功能区,环境空气质量执行二级标准。(2)声环境功能区划拟建厂址所在地的声环境功能区为2类。(3)水环境功能区划地下水水质确定为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使用功能。(4)生态环境功能区划根据生态功能区划,拟建项目位于准噶尔盆地温带干旱荒漠与绿洲生态功能区-5准噶尔盆地南部灌木半灌木荒漠绿洲农业生态亚区-26,乌苏石河子昌吉城镇与绿洲农业生态功能区。主要生态功能为工农畜产品生产、人居环境、荒漠化控制。主要保护目标为保护绿洲农田、保护城市大气和水环境质量、保护荒漠植被、保护农田土

28、壤环境质量。1.7主要环境保护目标项目附近无名胜古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重要环境敏感点。环境敏感目标一览表见表1.7-1。评价范围及敏感目标图见附图二。表1.7-1 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环境要素环境保护目标名称方位距厂界最近距离(m)规模保护级别环境空气柳北村西北侧251055户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柳南村西南侧280060户地表水环境黄沟泄洪渠东侧400小渠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标准南侧240小渠地下水环境项目场地项目厂址/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值声环境项目厂界四周200/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

29、08)2类标准第2章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2.1 建设项目概况2.1.1 项目概况项目名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地膜回收和综合利用建设项目建设单位: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建设性质:新建项目。建设地点:项目位于第七师130团1连青北公路以南,干沟以东,调节渠以西,地理坐标:N44476.85 E 844323.15;项目北侧为青北公路,东侧400m、南侧240m为黄沟泄洪渠,西面200m左右有农田,种植主要农作物为棉花。项目地理位置详见附图三。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为1280.8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17万元。劳动定员:拟建项目设置劳动定员12人。企业实际年生产天数为210d(三月底至11月初,冬季不生产),实

30、行一班制,每班工作时间8h。2.1.2 工程组成本项目占地面积7908.6m2,建筑面积3590m2,包括生产车间、生活办公用房、配电室、门卫室及消防水池等水、暖、电等辅助工程。按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及环保工程分类如表2.1-1所示。表2.1-1 项目组成一览表类别名称规模备注主体工程生产车间1座(1F)建筑面积1000m2的生产车间,内设一条废旧地膜生产线新建辅助工程办公室1栋,(3F)252m2新建配电室、泵房、卫生间1座(1F)90m2新建门卫1座(1F)48m2新建储运工程成品仓库占地面积1000m2新建原料大棚钢结构式原料大棚,占地面积1200m2公用工程供水厂区内已有水井供电市政供电

31、新建排水厂内排污管道和排污口新建环保工程废气处理工程活性炭吸附装置、1根15m高排气筒、机械通风装置新建废水处理工程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绿化,清洗废水经沉淀池(10m3)+清水池(10m3)处理后回用新建噪声治理措施隔声减震措施新建固废暂存设施封闭式一般固废暂存库、占地面积32m2仓库隔出一部分空间封闭式危废暂存库、占地面积8m2仓库隔出一部分空间2.1.3 产品方案本项目年产地膜10000t,主要用于七师范围内的农田地膜使用。2.1.4 主要原辅材料2.1.4.1 原辅材料来源本项目主要回收废旧地膜,回收范围为第七师范围内,根据废塑料回收与再生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T364-200

32、7)要求:“废塑料的回收应按原料树脂种类进行分类回收,并严格区分废塑料来源和原用途。不得回收和再生利用属于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的废塑料。废旧塑料回收应按原料种类进行分类回收、严格区分塑料的来源和用途,企业应严格按照申报的类型回收、利用,不得回收、利用含卤素废料,不得回收和再生利用属于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的废塑料。本项目在利用废旧农地膜生产再生地膜为物理加工过程,生产中不添加其他辅料,清洗过程也不采用洗涤剂。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通过活性炭吸附装置吸附后排放,活性炭的消耗量约8t/a。消耗的活性炭主要来自疆内市场购买。2.1.4.2主要原辅材料理化性质(1) 废旧地膜废旧农地膜的主要成分为聚乙烯

33、(PE),聚乙烯是最结构简单的高分子,也是应用最广泛的高分子材料,是通过乙烯的加成聚合而成的。聚乙烯的性能取决于它的聚合方式。在中等压力(15-30大气压)有机化合物催化条件下进行 Ziegler-Natta 聚合而成的是高密度聚乙烯(HDPE),其为线性的,且分子链很长,分子量高达几十万。如果是在高压力(100-300MPa),高温(190210),过氧化物催化条件下自由基聚合,生产出的则是低密度聚乙烯(LDPE),聚乙烯为白色蜡状半透明材料,柔而韧,比水轻,无毒,具有优越的介电性能。易燃烧且离火后继续燃烧。透水率低,对有机蒸汽透过率则较大。聚乙烯具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最低使用温度可达-70

34、-100),化学稳定性好,能耐大多数酸碱的侵蚀,常温下不溶于一般溶剂;但聚乙烯对于环境应力(化学与机械作用)是很敏感的,耐热老化性差。高密度聚乙烯熔点范围为132-135,低密度聚乙烯熔点较低(112)且范围宽;分解温度在 250-320以上。(2)活性炭活性炭又称活性炭黑。是黑色粉末状或颗粒状的无定形碳。活性炭主成分除了碳以外还有氧、氢等元素。活性炭在结构上由于微晶碳是不规则排列,在交叉连接之间有细孔,在活化时会产生碳组织缺陷,因此它是一种多孔碳,堆积密度低,比表面积大。活性炭是一种很细小的炭粒 有很大的表面积,而且炭粒中还有更细小的孔毛细管。这种毛细管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由于炭粒的表面积很

35、大,所以能与气体(杂质)充分接触。当这些气体(杂质)碰到毛细管被吸附,起净化作用。2.1.4.3 原辅料用量及能耗项目废旧地膜综合利用项目能耗主要为水和电,具体见表2.1-2。表2.1-2 原辅料及能耗表序号原辅料名称年耗量来源运输方式1废旧地膜10100t第七师社会车辆2活性炭8t疆内采购/序号能源名称年耗量来源运输方式1电187.73万kWh市政电线2水3935.4t井水/2.1.5 主要设备本项目主要设备清单见表2.1-3。表2.1-3 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数量1高速混合机组1套2塑料破碎机1台3塑料挤出造粒机组1套4上料机2台5锥形双螺杆挤塑机组2套6三辊压光机1台7牵引机1台8

36、自动裁切机1台2.1.6 贮运工程(1)包装运输要求根据废塑料回收与再生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试行)(HJ/T364-2007)中对废旧塑料包装和运输的要求,项目所用废塑料片料在运输前应进行袋装,不得裸露运输,确保在装卸运输中不破裂、泄漏,单件包装物尺寸应便于装卸、运输和储存。废塑料片料包装表面应有回收标识和废塑料种类标识,标识应清晰可辨、易于识别、不易擦掉,并应标明废塑料的来源、原用途和去向等信息。(2)贮存要求根据废塑料回收与再生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试行)(HJ/T364-2007),回收的废塑料不得露天存放,贮存场所应建造为封闭或半封闭,应有防雨、防晒、防尘和防火措施。不同种类、不同来

37、源的废塑料,应分开存放。项目设置堆棚,环评要求将原料堆场建设为半封闭的钢架厂棚,地面进行防水、防渗、防腐处理。2.1.7 公用工程1给排水给水(1)生活用水量本项目营运期无生产用水,项目用水主要为职工生活用水。本项目职工12人,综合考虑社会区域类环境影响评价(环评工程师培训教材)、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城镇生活源产排污系数手册(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08,3)及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GB/T50331-2002),用水标准按非住宿人员100L/人d计,则生活用水量为252t/a,全部由厂区内已有水井提供,该水井为原奶牛场内水井,奶牛场已拆迁。(2) 冷却用水在挤出工序定

38、型冷却时,采用水作为冷却介质对其进行冷却,每天冷却用水量为3.0m3,当水温过高时,需要对冷却池里面的水进行更换或者补充新鲜水,更换的冷却水外排至沉淀池中,约为2.7 m3/d,损耗量0.3 m3/d。(3) 清洗用水项目废旧地膜破碎工段,采用湿法破碎。项目废旧农地膜清洗用水量约82.19m3/d。(4) 地面冲洗水项目车间采用自来水进行冲洗,用水量按1.55L/m2次计,约两周冲洗一次,厂房面积为2000m2,地面冲洗水量为93m3/a,0.44m3/d。排水本项目生产废水包括废旧农地膜清洗废水和冷却用水,均循环使用,不排放。厂区的生活污水、地面冲洗水以及压滤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绿化。2供

39、电本项目用电由第七师电业局供给提供。2.1.8 总图布置分析本项目项目占地7908.6m2。原料仓大棚位于该公司的南侧,位于生产车间的南侧的北侧,便于物料运输。生产车间位于原料仓库的北侧区域,地形开阔,便于生产设备的布局。成品仓库布置在生产车间的东侧,成品仓库旁有一条通向生产车间的道路,便于成品仓储,便于产品输出。沉淀池和清水池布置在生产车间南面的低洼处,压滤机和污泥堆场设置在沉淀池旁,便于污泥压滤脱水和堆放。消防事故池布置在大棚南侧的低洼处,便于收集消防废水。生产车间与该公司的办公楼之间有道路隔开。平面布置图见附图四。综合以上分析,本评价认为项目平面布局合理可行。2.2 影响因素分析2.2.

40、1 工艺流程1)收集分选建设单位通过收购废旧农地膜作为原料生产塑料再生颗地膜。收购时即严格把关,要求收购的农地膜不含明显的杂质,如石块、泥块、植物杆径等,所收购的废旧农地膜不受化学物质、农药等污染。废旧地膜调运之厂区内,卸货人员将废旧地膜堆放在堆棚内。分选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的扬尘以及泥土。2)清洗破碎机出来的条状塑料直接进入清洗池清洗,清洗池配有一台半机械化的洗料机。该工段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清洗废水。清洗废水排入沉淀池,通过沉淀后再次用泵抽入清洗池循环使用,不外排。清洗采用半机械化的方法,整个清洗过程不添加任何清洁剂。工艺流程为:水浸循环洗料机冲擦清水冲洗打捞。具体清洗流程为废旧地膜在清洗池中浸

41、泡,开动洗料机,在清洗池中不断循环冲擦约半小时,放掉废水,灌进清水冲洗干净,进入下一工段。清洗合格的塑料通过离心提升机送至传输带进入下一工段。离心提升机在螺旋提升废塑料过程中分离出大部分水分并排入沉淀池中,塑料此时处于相对清洁、干燥状态。3)破碎将收购的废旧农地膜通过破碎机破碎成50mm左右的条状的条状碎片。破碎采用水喷淋进行处理。4)熔融、拉丝采用造粒机组进行熔融、拉丝。该造粒机由主机和副机两部分构成,分别负责塑料的熔融和成条,且废旧农地膜破碎后无需烘干,可直接造粒。该机组采用电加热模式。清洗后废塑料碎片投入造粒机主机内在150-220熔融30s后,在副机铁质滤网的作用下被挤压成条。塑料在熔

42、融造粒过程中因为少量物料分解以及物料表面携带的水分汽化将导致机械内部压强增大,需要进行卸压,因此造粒机在主机与副机连接处设置有一个排气孔。另外,因在成条过程中熔融态的塑料需从铁质滤网的网眼中挤出成型,当熔融态的塑料在滤网表面冷却凝固后,会堵塞铁质滤网,影响成条速率,因此需定期对滤网进行清理,预计3天清理一次,采用液化气喷枪融化滤网表面的塑料再人工铲除表面的塑料的方式,该部分废气产生量很少,呈无组织形式排放。熔融挤出过程会有一定量的有机废气。5)冷却成型挤压出的条状塑料温度高达200且粘性很强,本项目采用冷却水来对条状塑料进行直接冷却,使用过的冷却水直接排入沉淀池内,用泵抽回用于清洗用水,循环使

43、用,不外排。6)剪切条状塑料进入裁切机剪切后贮存于仓库内。2.2.2 产污环节及污染因子1、生产废气:熔融挤出废气,主要污染因子为烷烃、烯烃、苯乙烯等(以非甲烷总烃计);人工分拣产生的扬尘。2、废水:破碎机冷却废水;拉丝的冷却水经循环系统回用于生产不外排。3、噪声:项目在生产过程所产生的噪声主要为包括破碎机、熔融造粒机、裁切机、水泵及风机等设备噪声。4、固废:项目固废主要为分拣出的夹杂物、不可利用废料、废气吸附产生的废活性炭。 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图见图2.2-1。图2.2-1 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2.2.3 物料平衡项目生产物料平衡表详见表2.2-1及图2.2-2。表2.2-1 项目物料平衡表 t/a进料出料物料名称数量名称数量废旧农地膜10100地膜10000泥土170.07有机废气3.68其他损耗10.1合计10100/10100废旧地膜卸料清洗破碎熔融剪切成品10100泥土50.5污泥35.72非甲烷总烃3.68其他损耗10.110049.510013.7810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文秘知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