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小结.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476108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的人小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有的人小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有的人小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有的人小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的人小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的人小结.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有的人小结 有的人这篇课文是1949年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写的,因此副标题是“纪念鲁迅有感”。但是这首诗不只是单纯写对鲁迅的怀念,而是通过与鲁迅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做真正的有价值的人。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懂得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2.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 教学之前我有些疑虑,如何让学生领悟到课文的深刻内涵,感情受到触动。最后我决定通过对比朗读去让学生感受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的行为以及他们的不同的结

2、果,从而进一步去感受鲁迅先生的爱憎和人生理想。最后引导孩子们联系实际说说这样的人在今天的现实意义。教学中,简单的教学程序很快帮学生突破了难点,他们懂得了为了人民的人将永生,与人民为敌必然灭亡。他们进行了对比朗读,注重了朗读技巧。通过这堂课,我进行了反思和总结,也体会到了这堂课的优点和缺点。这堂课的优点是思路比较清晰,环环相扣,能够抓住重要字词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同时,也能通过女生读、男生读、教师范读和全班读,让读书也呈现出多样化,同时分析文本之前的阅读和分析之后的阅读也有了递进和升华,学生们一遍遍的加深阅读也读得越来越有情感,也足见他们已经对文本的主旨有了更深一层的领悟。 这堂课的缺点是:1

3、、对诗歌这种体裁的特点在教学中体现得还不够多,应该多抓住朗读及其方法上的指导,让学生能够在反复朗读中更好地理解文本。2、教学形式过于常态化,上课气氛也不是太活跃,应该多一些新鲜元素,设置一些新的环节和亮点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3、在最后一个环节的设置上,还是显得有些仓促了,应该更好地调配好时间,将小结这部分放在最后,而在小结前合理地安排好全班的齐读和背诵,这样就能让课堂达到一个高潮。如果再要上一节课,我一定要更多地思考文本本身的特点和注意课堂上的亮点,能够让课更有吸引力。有的人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能体会鲁迅先生热爱人民的精神并且学习他的精神。2、 能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并且学会运用。3、

4、 通过学习诗歌,能明白为人民服务的道理。二、教学重点:能体会鲁迅先生热爱人民的精神并且学习他的精神。三、教学难点:能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并且学会运用。四、教学过程:1、 导入:同学们,有这样一位伟人,他一生笔耕不辍,用文学作品带领中国人民前进,他就是伟大的鲁迅先生,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我们今天一起学习有的人。2、 作者和背景:作者:臧克家,现代著名诗人,山东省诸城人。193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烙印,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以后又相继出版了春风集,欢呼集及臧克家诗选等诗集。背景:1949年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获得解放的广大人民群众第一次在全国各地

5、隆重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臧克家参加了纪念活动,在百感交集中写下了这首诗,抒发自己由纪念鲁迅而引起的无限感慨。 3、 整体感知:A作者在这样的背景下写了这首诗,所以副标题是纪念鲁迅有感。那这首诗是否一致围绕鲁迅先生展开呢?先听老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将课文分为三段并概括段意。答:(1)两种人的生和死 (2-4)两种人的表现 (5-7)两种人的结局B这里反复提到的两种人在当时背景下指的是谁?答:反动统治者和革命者4、 深入研究:A诗人是怎样描述两种人的?齐读第一节,请同学们理解两个“活”和“死”的含义。作者对两种人是怎样的感情?答:第一个活和死是肉体上的,第二个活和死是精神上的。仇

6、恨和赞美。(再齐读第一节)B那两种人究竟有什么不同呢?男生读2-4节,分别是从哪三方面写两种人的具体表现?答:对人民态度、人生追求、社会影响C分别展示了反动统治者和革命者怎样的形象?答:第一方面,作威作福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追问:如何理解“骑”和“呵,我多伟大”?“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让我们想到什么?答:体现他们骄横凶暴和自我吹嘘的丑态;自嘲第二方面,死后想留名和为革命献身。追问:如何理解“刻入石头”“野草”“地下的火”?答:刻入石头:他们想刻入人民心中,但事实不可能。野草:革命者地下的火:反动统治者追问:这里的野草让我们想到什么?答:鲁迅的野草第三方面,侵害别人利益和捍卫别人利益。D这里

7、展示了反动统治者的嚣张和革命者的默默奉献,你还知道其他为人民服务的典范吗?答:李素丽、袁隆平、王伟。(多么感人的精神,让我们一起齐读2-4节。)E在不同的行为下,结局又有什么不同呢?女生读5-7节,找出两种人的结局。答:反动者:人民把他摔垮、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下场可以看到追问:如何理解摔垮?为什么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他的下场是什么?答:摔垮:人民的力量能推翻统治者。烂得更早:名字让人民痛恨,会早就遗忘。下场:已经退出历史舞台,躲到台湾。革命者:永远记住他、青青的野草、抬举得很高很高追问:永远体现了怎样的感情?春风指什么?为什么到处是青青的野草?抬举得很高体现了对鲁迅这样的革命者怎样的感情?答

8、:永远:对鲁迅的崇敬和怀念。春风:人民革命力量。青青野草:精神不朽,革命者蓬勃的生命力。抬举得很高:对他们精神的崇敬和爱戴。追问:在这里我们能感受到人民对反动者和革命者怎样的态度?答:憎恶和爱戴。(让我们怀着这种感情再次朗读5-7节)5、 方法运用:作者细致展现了两种人的生死,表现和结局,是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答:对比(先反后正),将正面衬托得更高,使主题更突出。6、 现实意义:A这首诗是臧克家在当时背景下创作的,在今天看来指怎样的人?答:自私的人和无私奉献的人。B学了这首诗,你有怎样的启示?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7、小结:这首诗歌颂了鲁迅先生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精神。希望同学们把鲁迅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化为自己学习的动力,刻苦努力,发奋图强,以期学有所成,报效祖国,报效人民!8、作业:背诵诗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文秘知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