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意义说课稿.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476364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的意义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比的意义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比的意义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比的意义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比的意义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的意义说课稿.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比的意义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教学的内容是“比的意义”。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下面我将从以下五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同时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应用以及比例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二、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对除法的认识已经比较熟悉,而比又是从除法中来的,因此学生可以根据整数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然而,虽然比与除法、分数有着密切的关系,但由于生活中的“比”和数学上的“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学生容易混淆,特别是学生可能对不同类的“比”感到抽象、茫然,因此对多数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理

2、解比的意义比较困难。如何从“两数相除”自然地引出“两个数的比”,如何让学生自主感悟到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是我们在教学设计中需要思考的问题。三、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结合对教材的理解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比的意义,会正确读、写比。掌握比的各部分的名称,并会正确求比值。(2)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经历探索比与除法、分数关系的过程,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明白比的后项不能为0的道理,会把比写成分数形式。(3)情感与态度: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根据课标、教材对本

3、课的要求,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对比的意义的理解,求比值。教学难点是理解并灵活掌握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发现比、感受比。四、说教法、学法本节课用创设情境法,从学生身边熟悉的国旗提取教学素材,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兴趣。用国旗中的长和宽两个数量比较成为教学的起点,逐步引出比的意义。比的各部分名称的教学,采用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采用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五、说教学过程本课教学过程共分六个教学环节:(一)复习旧知,音频引入;(二)引导自学,探究新知;(三)联系生活,拓展练习;(四)介绍人体中有趣的比;(五)课堂总结;(六)布置作业。(一)复习旧知,音频引入开课时,创设

4、情境,教师先扼要介绍中国首次载人航天成功的大致情况,然后大屏幕出示航天员杨利伟在“神舟五号”在飞船里展示联合国国旗和中国国旗的照片,引出两面旗,给出它们的长和宽,让学生用算示表示长和宽的关系。有的会说可以用15除以10表示长是宽的多少倍,还可以用10除以15表示宽是长的几分之几。由此引出:长和宽之间的倍数关系,除了用除法表示之外,还有一种表示方法,由此揭示今天的主题。(二)引导自学,探究新知接下来展开“比的意义”教学活动,指出有时我们也把这两个数量之前的关系说成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宽和长的比是10比15。接着课件出示课本中第二个例子,提问怎样用算式表示飞船进入轨道后平均每分钟飞行多少千米?

5、速度可以用路程除以时间表示,让学生用比说出路程和时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知道两个不同类的数量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比来表示。进一步就可以概括出比的意义。学生掌握意义后,教学比的读写法、各部分名称、求比值的方法及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比与除法、分数都有着比较紧密的联系,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和区别是这节课的难点,我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回忆、思考、讨论等活动,在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的基础上,找出了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和区别。用课件展示表格填写,用“相当于”一词来说明比、除法、分数的联系,促使了原有知识的重新建构,加强了知识之间的联系。(三)联系生活,拓展练习这一教学环节是在学生自我建构基础上的巩固,是学生个体对知识所进行的自我解读,更是检测了前面各个教学环节实施的效果,让学生在大量的生活素材的练习中,巩固新知,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四)介绍人体中有趣的比(五)课堂总结最后一个环节是梳理概括,总结升华。本节课的知识点较多,我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总结自己在本课中的学习所得。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在回答总结中结束全课。(六)布置作业 根据学生的水平,分层次布置作业。各位评委老师们,这是我对这一课的设计,有什么不当的地方,希望大家给我帮助,我将非常感激。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继续不断的实践、学习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文秘知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