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对β射线的吸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对β射线的吸收.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物质对射线的吸收 实验目的:学习和掌握与物质对射线吸收的有关知识和实验方法,测量吸收曲线并求出射线的射程和最大能量。同时进一步加深对计数管、定标器等仪器的了解。实验原理:当一定能量的射线(即高速电子束)通过物质时,与该物质原子或原子核相互作用,由于能量损失,强度会逐渐减弱,即在物质中被吸收。电子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机制主要有三种:第一,电子与物质原子的核外电子发生非弹性碰撞,使原子激发或电离,电子以此种方式损失能量称为电离损失。电离损失的能量损失可由下式给出: (1)此式适用于非相对论情况,式中v为电子速度,N、Z、I分别为靶物质单位体积内的原子数、原子序数、平均激发能。由此看出,电离损失的能量与
2、入射电子的速度、物质的原子序数、原子的平均激发能等因素有关。第二,电子受物质原子核库仑场的作用而被加速,根据电磁理论作加速运动的带电粒子会发射电磁辐射,称为轫致辐射,使电子的部分能量以X射线的形式放出,称为辐射损失。这主要在能量较高的电子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发生。辐射损失 (2)式中m、E分别为入射电子的质量、能量,Z、N分别为靶物质的原子序数和单位体积中的原子数。由式(2)可以看出,射线在物质中的辐射损失与物质的Z2成正比,与入射电子的能量成正比。比较(1)、(2)两式,可粗略看出入射电子的能量较低时,电离损失占优势,当电子能量较高时辐射损失占优势。除以上两种能量损失外,射线在物质中与原子核的库
3、仑场发生弹性散射,使粒子改变运动方向,因电子质量小,可能发生比较大角度的散射,还可能发生多次散射,因而偏离原射束方向,使入射方向上的射线强度减弱,这种机制成为多次散射。如果散射角超过90,这种散射称为反散射。射线通过物质时主要以上述三种相互作用方式损失能量使强度减弱。发生三种相互作用的概率与粒子的能量、吸收物质的原子序数等因素有关。考虑一束初始强度为I0的单能电子束,当穿过厚度为x的物质时,强度减弱为I,其示意图见图4.3.2-1。强度I随厚度x的增加而减小且服从指数规律,可表示为 (3)式中是该物质的线性吸收系数。实验指出,不同物质的线性吸收系数有很大的差别,但随原子序数Z的增加,质量吸收系
4、数(是该物质的密度)却只是缓慢地变化,因而常用质量厚度来代替线性厚度x,于是式(3)变为 (4)原子核衰变放出高速电子的同时,还放出中微子,因此放出的电子并不是单一能量的,而是具有各种能量分布的连续能谱,因此射线的吸收曲线并不精确地服从指数规律,图4.3.2-2是典型的衰变的能谱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有一最大能量Emax,不同的核发生衰变时,放出的电子能谱的Emax值不同,常以Emax代表射线的特征能量。某些放射性核素会同时发射几种最大能量不同的射线,这就会使实验得到的吸收曲线更为复杂,一般如图4.3.2-3所示。放射性核素衰变还可能伴随射线,加之轫致辐射的影响,伴有X射线,使吸收曲线的尾部偏离
5、指数规律,如图4.3.2-3中的(b)、(c)所示。具有一定最大能量的射线,在具有一定吸收系数的物质中所能穿过的最大厚度,称为该射线在该物质中的最大射程。通常定义通过吸收物质后,射线强度降低到时,所对应的吸收物质厚度d即为射线的射程R。在实际测量中吸收曲线的尾部由于射线和轫致辐射的存在而变平,因此只能根据曲线变平之前的下降趋势按直线外推至处,从而得到射线的射程R。射线的射程与射线的最大能量之间,有经验公式相联系,如吸收物质是铝,则当射程时, (5)式中E为射线的最大能量,单位为MeV。当用质量厚度表示射程R时,对于原子序数相近的物质,射程也近似相同。公式(5)不仅对铝适用,对那些原子序数与铝相
6、近的物质也是适用的。图4.3.2-4给出射线的射程R与其能量E之间的关系曲线,通过该曲线也可由射程求出对应的能量,或由射线的能量找出对应的射程。该图的坐标轴均取对数坐标。数据处理:实验内容与数据处理:1.相应参数薄片质量:557.78mg,厚片质量:3550mg薄片:长cm6.506.40宽cm4.804.90质量厚度:17.83mg/cm2厚片:长cm6.106.00宽cm4.804.90质量厚度:120.98mg/cm22. 测量对应于不同厚度铝箔的射线强度。本底记数:89(300s)序号间隔时间/s记数每秒记数减去本底类型 质量厚度1103978397.5无02206845 342.01
7、薄片17.833206290 314.22薄片35.664205859 292.63薄片53.495205419 270.6 4薄片71.326204957 247.65薄片89.157204547227.06薄片106.898204315 215.47薄片124.819204037 201.68薄片142.6410202662 132.88薄片1厚片263.6211202512 125.39薄片1厚片281.4512202265 123.010薄片1厚片299.2813202086 104.011薄片1厚片317.1114201167 58.011薄片2厚片438.091520548 27.
8、111薄片3厚片559.071660670 10.911薄片4厚片680.05172008383.911薄片5厚片801.0318500747 1.211薄片6厚片922.0119600705 0.87512薄片6厚片939.8420600612 0.7213薄片6厚片957.6721800683 0.5514薄片6厚片975.50a.用以上数据作图,从线性拟合后的数据可得 Linear Regression for Data1_B:Y = A + B * XParameterValueError-A0.297020.12621B-0.006442.44092E-4-RSDNP-0.98663
9、0.38658210.0001-从线性拟合后的数据可得质量吸收系数0.0064b.用以上数据作图,横坐标为质量厚度,纵坐标为I/I0 c.由图可看出在纵坐标约为0.90.5处(箭头所指)密布着八个点,且在拐点处,用这八个点进行线性拟合Linear Regression for Data3_B:Y = A + B * XParameterValueError-A0.89250.01299B-0.002851.44292E-4-RSDNP-0.992410.0166780.0001-由图得R=313.16mg/cm2 =0.824Mev分析:由图4.3.2-4可得此数据基本符合图中曲线,由于实验过程中外界对实验的影响不可避免,且记数器本身存在误差,所以所得结果不可能完全符合实验规律。思考题1 在测量吸收曲线时,源、吸收物质、探测器等的相对位置和工作条件等是否可以改变?为什么?答:不可以。因为这些的改变就会造成前后数据的不一致,使实验结果不准确。2 为了更好地反映出吸收曲线的拐点,实验测量点密度应如何分配?答:计算好拐点的位置,在拐点处改为用薄片,增加测量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