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知识考核题.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478532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知识考核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知识考核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知识考核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知识考核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知识考核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知识考核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知识考核题.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知识考核题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风险评价是重大危险源控制的重要内容 B重大危险源评价以危险单元作为评价对象 C在一个共同厂房内的装置不可以划分为一个单元D散设地上的管道不作为独立的单元处理,但配管桥区例外2、如果一种危险物具有多种事故形态,且它们的事故后果相差悬殊,则按后果最严重的事故形态考虑,这是( )。A最大危险原则B概率求和原则C重大危险源原则D最小伤害原则3、在易爆、易燃、有毒重大危险源评价方法,即易爆、易燃、有毒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技术研究中将事故严重度用( )表示。A经济损失(万元)B死亡人数C误工人数D误工天数4、为了考虑毒物扩散危险性,危险物质分类中

2、定义毒性物质为第( )种危险物质。A8B7C9D65、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的实施时间是( )。A2002年12月31日B2001年1月1日C2001年4月1日D2001年12月1日6、重大危险源( )是预防重大事故发生,而且做到一旦发生事故,能将事故危害限制到最低程度。A控制的目的B划分的意义C评价的依据D管理的作用7、在我国,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的( )单元。A临界量B20tC50tD上限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危险性抵消因子的评价方法中,工艺、设备、容器和建筑结构抵消因子由23个指标组成评价指标集B安全管理状况由1

3、1类72个指标组成评价指标集C危险岗位操作人员素质由4项指标组成评价指标集D单元综合抵消因子的值愈小,说明单元现实危险性与单元固有危险l生比值愈大9、根据泄漏物状态、贮藏压力、泄漏方式,建立了( )种毒物扩散伤害模型。A八B九C十D七10、单元是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 )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A500mB600mC550mD650m11、具有燃烧爆炸性质的危险物质不包括( )。A气体燃烧性物质B还原物物质C自然物质D遇水易燃物质12、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建立重大危险源宏观监控( ),实施重大危险源的( )监控与管理。A信息系统/全面B信息网

4、络/全面C信息系统/宏观D信息网络/宏观13、“工艺过程事故易发性”的影响因素中仅与含毒物质有相关关系的是( )。A放热反应B吸热反应C毒物出料及输送D操作方式14、物质危险性的最大分值定为( )分。A97B98C99D10015、( )是最早系统地研究重大危险源控制技术的国家。A英国B美国C荷兰D德国16、国家科贸会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和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起草提出了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0),此标准自( )实施。A2000年4月1日B2001年1月9日C2001年4月1日D2000年1月9日17、澳大利亚国家职业安全卫生委员会(NOHSC)颁

5、布了重大危险源控制国家标准和实施控制规定,并在( )批准公布了重大危险源的第一个年度公告。A2000年7月25日B2001年7月25日C2000年6月25日D2001年6月25日18、国际劳工组织在( )通过了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和建议书,该公约和建议书为建立国家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奠定了基础。A1991年B1992年C1993年D1994年19、1984年印度博帕尔事故发生后,( )国际劳工大会通过了关于危险物质应用和工业过程中事故预防措施的决定。A1985年2月B1985年4月C1986年6月D1985年6月20、从( )起,塞韦索法令完全代替了原先的塞韦索法令,新法令是强制性条约。A199

6、6年2月B1999年2月C1992年6月D1999年6月21、欧共体在( )颁布了工业活动中重大事故危险法令(ECC Directive 82/501,简称塞韦索法令)。A1974年6月B1979年6月C1982年6月D1999年2月22、为了对各种不同类别的危险物质可能出现的事故严重度进行评价,根据( )原则建立了物质类别同事故形态之间的对应关系。A最大危险原则和概率求和原则B最大危险原则和单元区面积简化原则C概率求和原则和单元区面积简化原则D最大危险原则、概率求和原则和单元区面积简化原则23、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建立重大危险源( )管理体系。A监督B统一监督C分级监督D专项监督24、生产经营

7、单位应对重大危险源建立实时的监控( ),对危险源对象的安全状况进行实时监控。A信息网络系统B管理系统C网络系统D预警系统25、用下列( )标准作为单元危险性控制程度的分级依据。AA级:B20.01BB级:0.001B20.01CC级:O.0101EE级:0B2O.126、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由( )等几个部分组成。A重大危险源的辨识B重大危险源的评价C重大危险源的管理D事故应急救援预案E重大危险源的分级27、下列属于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的是( )。A数据编辑B查询C应急预案D显示E结果统计28、重大危险源宏观监控系统包括( )。A宏观监控的主要思路B宏观监控系统的设计思想C宏观监控系统网络设计方案D

8、城市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系统E农村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系统29、各级重大危险源应达到的受控标准是( )。A一级危险源在A级以上B一级危险源在B级以上C二级危险源在B级以上D二级和三级危险源在C级以上E三级和四级危险源在C级以上30、事故严重度建立了6种伤害模型,下列( )属于其中。A凝聚相含能材料爆炸B沸腾液体扩展为蒸气云爆炸C室外火灾D池火灾E固体和粉尘火灾31、对于毒性物质,其危险物事故易发性主要取决于下列( )参数。A毒性等级B物质状态C浓度D气味E重度32、对于毒性物质叙述正确的是( )。A毒性大的物质,即使微量扩散也能酿成事故,而毒性小的物质不具有这种特点B液相毒物比气相毒物更容易酿成事

9、故C重度大的毒物泄漏后不易向上扩散,因而容易造成中毒事故D一种危险物质可以同时属于易燃易爆七大类中的一类,又属于第八类E毒性大小不仅影响事故后果,而且影响事故易发性33、对于毒性物质,其危险物质事故易发性主要取决于( )参数。A毒性等级B物质的状态C气味D密度E重度34、重大危险源实时监控预警技术包括( )。A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原理B危险源数据采集与计算机巡回检测系统数据采集系统C计算机监控预警系统D有毒重大危险源监控预警系统E易燃、易爆重大危险源监控预警系统35、重大危险源宏观监控系统包括( )。A宏观监控的组成原理B宏观监控的主要思路C宏观监控系统的设计思想D宏观监控系统网络设计方案E城

10、市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系统36、用A*=1g(Bi*)作为危险源分级标准,式中Bi*是以10万元为缩尺单位的单元固有危险性的评分值。定义正确的是( )。A一级重大危险源:A*3.5B二级重大危险源:2.5A*3.5C三级重大危险源:1.5A*2.5D四级重大危险源:A*1.5E五级重大危险源:A*3.537、重大危险源的评价方法包括( )。A评价单元的划分B评价模型的层次结构C数学模型D危险物质事故易发性B111的评价E物理模型38、具有燃烧爆炸性质的危险物质可分为( )。A爆炸性物质B气体燃烧性物质C还原性物质D自燃物质E遇水易燃物质39、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条规定“除运输工具、加油站、

11、加气站外,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装置和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与下列场所、区域的距离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 )”。A居民区、商业中心、公园等人口密集区域B学校、医院、影剧院、体育场(馆)公共设施C供水水源、水厂及水源保护区D车站、码头(按照国家规定,经批准,专门从事危险化学品装卸作业的除外),机场以及公路、铁路、水路交通干线、地铁风亭及出入口E军事禁区(不包括军事管理区)40、一般来说,重大危险源的风险分析评价包括( )。A辨识各类危险因素及其原因与机制B依次评价已辨识的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C评价危险事件的发生概率和发生后果的联合作用D风险控制,即将上述评价结果与安全目标值进行比

12、较,检查风险值是否达到可接受水平,否则需进一步采取措施,降低危险水平E要求企业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对已辨识和评价的重大危险源向政府主管部门提交安全报告41、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主要由( )部分组成。A重大危险源的辨识B重大危险源的评价C重大危险源的管理D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报告E重大危险源的风险分析评价42、下列关于国内外重大危险源控制技术研究与发展概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1996年欧共体颁布了塞韦索法令,并要求其成员国从1999年起开始执行B1986年10月国际劳工组织(ILO)组织召开了重大工业危险源控制技术的三方讨论会C1988年ILO出版了重大危险源控制手册D1993年通过了预防重大工业事

13、故公约和建议书,该公约和建议书为建立国家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奠定了基础E1996年澳大利亚国家职业安全卫生委员会(NOHSC)颁布了重大危险源控制国家标准和实施控制规定,并在2000年7月25日批准公布了重大危险源的第一个年度公告43、我国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0)中将重大危险源定义为长期或临时地( )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A生产B加工C使用D销售E搬运44、大量事故统计表明,( )是引发事故发生的三大原因。A工艺设备故障B人的误操作C生产安全管理上的缺陷D未提供足够的个体防护E防护不足45、城市重大危险源信息系统的目标主要包括( )。A重大危险源信息(包括多媒体及地理信息)的管理B重大危险源危险程度评估的计算机辅助分析C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形象表述D为政府部门宏观管理和政府决策提供准确、全面、形象的信息、依据和手段,提高政府部门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促进重大事故隐患及重大危险源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E重大危险源实时监控预警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文秘知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