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与教育(修水).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与教育(修水).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与健康教育,2012817 修水,江西师范大学 唐日新,2,提纲,身体发育特征认知特征情绪特征道德行为特征自我意识特征社会性交往特征,江西师范大学 唐日新,3,总体特点,初中阶段加速期。初中生面临一系列的心理危机,初中阶段又称为“暴风骤雨”式的危机期。高中阶段是各种心理机能的稳定增长、成熟期,是身份认同的完成期。,江西师范大学 唐日新,4,弗洛伊德理论中的中学生 青春期:暴风骤雨的危机期,埃里克森理论中的中学生 青年期的发展任务:同一感同一感混乱,江西师范大学 唐日新,5,艾里克森划分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第一阶段:婴儿期(0-1岁)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阶段第二阶段:幼儿期(1
2、-3岁)自主对羞怯和疑虑阶段第三阶段:学前期(4-6岁)主动对内疚阶段第四阶段:学龄期(7-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阶段第五阶段:青年期(13-18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 第六阶段:成年早期(19-25岁)亲密对孤独的阶段 第七阶段:成年中期(26-65岁)繁殖对停滞阶段 第八阶段:成年晚期(65岁以后)自我整合对失望阶段,江西师范大学 唐日新,6,青少年期的发展任务有:完成身体器官的机能发育促使认知机能复杂化、理性化建立统一的人格结构形成初步的、较独立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构建初级独立社会关系,江西师范大学 唐日新,7,身体发育特征1,个体在小学阶段的身体发育速度较平稳。1、身体结构(身高
3、、体重、胸围)和内脏器官等都有随年龄增长而逐年增长或增强;2、脑功能(神经活动过程、脑区域、神经纤维的髓鞘化及脑电波)逐渐完善。,江西师范大学 唐日新,8,身体发育特征2,个体进入到初中阶段后,身体发育的变化主要在躯体外形的加长和生殖系统中的第二性征变化,且变化速度相当快,是个体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高中阶段的身体变化主要是身体外形的增粗、力量的增强和生殖系统功能的增强。,江西师范大学 唐日新,9,身体发育特征3,江西师范大学 唐日新,10,身体发育特征4,江西师范大学 唐日新,11,身体发育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常见问题:先发困惑、早晚差异及优劣、青春期幻想症、早恋(同性恋)调查:教师态度与处理方法
4、。,江西师范大学 唐日新,12,认知特征1,1.记忆1.1 动作记忆、形象记忆、语词记忆方面。,中学阶段,这三种记忆能力都较强,无论动作、形象、语词材料都能学得快,记得牢。,江西师范大学 唐日新,13,认知特征2,1.2有意(随意)记忆和无意(不随意)记忆方面。人类先出现不随意记忆,后出现主动的、可选择、可组织的随意记忆。,中学生的记忆的目的性、组织性、编码的水平均较强。,江西师范大学 唐日新,14,认知特征3,1.3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方面 机械记忆的精确性比理解记忆好,但理解记忆所用记忆时间知、相同时间内记忆材料多。,中学阶段,理解记忆增强后,个体能很好地利用这两种记忆。,江西师范大学 唐日
5、新,15,认知特征4,1.4瞬时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方面三种记忆的容量、速度、精确性、作用均不相同。,中学阶段,个体的工作记忆处于个体生命全程中的最佳状态,工作记忆能很快转换到长时记忆中。,江西师范大学 唐日新,16,记忆广度与策略的发展趋势,江西师范大学 唐日新,17,认知特征5,2、思维个体的思维出现顺序是: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液体守恒实验、配色实验),初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已经形成,出现了三种思维形式并存的状态,逐渐向思维的灵活性(辩证性、逻辑性、批判性、独创性)转变。,江西师范大学 唐日新,18,液体守恒实验,儿童一般在8岁左右达到守恒。,江西师范大学 唐日新,1
6、9,讨论与交流中学生记忆特点及学习任务的安排思维发展水平对社会问题与人际关系的影响,江西师范大学 唐日新,20,认知特征6,3、学习动机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可以分成四类:为了好分数,不落后别人,或为了得到表扬和奖励而学习;为了履行组织交给自己的任务,或为集体争光而学习;为了个人前途而学习;为了国家的前途、人民的利益而学习。,中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是第三类。,江西师范大学 唐日新,21,认知特征7,4、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有:有趣、成绩好、老师喜欢、老师有吸引力、学科知识有价值等个体的学习兴趣发展的过程是:从受学习过程和学习的外部活动吸引 逐渐对学习的内容、对需要独立思考的学习作业感兴趣;
7、从对有关具体事实和经验的知识 有关抽象的因果关系的知识感兴趣;由学习科目兴趣未分化 产生学科偏爱 学科兴趣固定(偏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多数在后一阶段。,江西师范大学 唐日新,22,讨论与交流 学生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的现状哪些激发学生学习的因素有问题?如何处理?,江西师范大学 唐日新,23,认知特征8,5、观点采择能力观点采择也称角色采择,是指个体采取他人的立场、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和情感的认知技能。它是个体理解他人,学会感恩、与人和善的能力,直接决定着个体社会关系的质量。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在群体生活中成长的人类个体在幼儿阶段考虑问题时仍然是自我中心的(皮业杰的“三山实验”)。,
8、江西师范大学 唐日新,24,皮亚杰三座山测验,江西师范大学 唐日新,25,霍妮爬树的故事,塞尔曼(1980)的两难故事:,霍妮是一个喜欢爬树且爬得最好的8岁女孩。一次爬树摔下来时,正好被父亲看见。她答应了父亲以后不再爬树的请求。不久后,同伴肖恩的猫夹在树上下不来了。,霍妮该怎么做?(爬?不爬?)她朋友会怎么想?她爸爸会怎么想?,江西师范大学 唐日新,26,认知特征9,塞尔曼的个体角色采择技能发展阶段论:个体的角色采择技能从出现到发展成熟可表现成5个阶段。小学阶段,个体理解他人的能力处于阶段13,即能在具体情境水平中理解他人;中学阶段,个体的采择能力达到了抽象的理解父子、亲情关系的水平。,阶段0
9、:自我中心的或无差别的观点(约36岁);阶段1:社会信息角色采择(约68岁);阶段2:自我反省角色采择(约810岁);阶段3:相互性角色采择(约1012岁);阶段4:社会和习俗系统的角色替换(约1215岁以上)自己的观点霍妮的她父亲的社会的普遍的观点,江西师范大学 唐日新,27,认知特征10,初中阶段的自我中心思维初中阶段,个体具有了区分自己和他人看待事物的观点采择能力,但这时,他们会出现一种对自我意识方面的自我中心思维。,观众假想。因为初中阶段个体易把自己当作生活的中心,则假想周围总有人会观察他,感觉自己每时每刻都像在舞台上一样被人注意。把自己的体验、自己的观点投射成别人的看法;个人虚构。初
10、中生把自己被人关注的原因解释为自己的“与众不同”。所以他们常认为别人无法理解自己独特的感受,这种对自己的关注过分集中的现象,常使初中生感觉到孤独和烦恼。,江西师范大学 唐日新,28,观点采择能力在学生培养和学生管理中的重要性,观点采择能力的形成和自我中心思维解除的作用有:个体正确认识自我理解他人 是学生健康发展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因此,应当成为学生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江西师范大学 唐日新,29,情绪特征 1,个体进入少年期后,消极的情绪猛然增多。初中阶段个体的积极情绪是对未来充满着憧憬。高中阶段的情绪较稳定,江西师范大学 唐日新,30,情绪特征 2,初中生的消极情绪,1、烦恼以什么样的
11、姿态出现能得到别人的承认和喜爱,造成了初中生的烦恼;把握不住与父母的关系是初中生烦恼的第二的原因。2、孤独 青春期是个体“心理上的断乳期”。3、压抑初中生常有展现自己、尝试生活的冲动,但社会既成的规矩和高度程序化的生活步骤,使初中生经常处于“想做而不能做”的困境之中。,江西师范大学 唐日新,31,消极情绪易引发的问题 打架、小团体、出走,江西师范大学 唐日新,32,道德行为特征 1,1、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指准备帮助他人或采取有益于他人的行动,如助人、合作、分享等。个体很早就表现出一定的亲社会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亲社会行为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初中学生的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多样化,直接受当前
12、流行的文化价值、社会环境、行为情境等社会因素影响,生物因素的影响力较小。,让一些男孩与同伴分享糖果,另外让他们志愿参加帮助穷苦儿童的工作。结果发现,儿童的分享与助人行为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分享行为:56岁时为60,78岁时为92,9岁以上为100;助人行为:56岁时为48,78岁时为76,9岁以上为100。,江西师范大学 唐日新,33,道德行为特征 2,2、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企图伤害他人的行为。人类个体的一生中,小学阶段是攻击性较低的阶段。因为他们常常宽容他人的无意识伤害行为;对有意识的攻击行为也常还之以言语攻击而非身体攻击。小学儿童的攻击行为通常持续的时间不太长,反复攻击的次数较少,
13、攻击导致的伤害程度也不太大。中学阶段,一旦引发攻击行为,个体用于攻击对手的态度更坚决、力度也较大,伤害攻击对象的意图明显加大。,江西师范大学 唐日新,34,讨论与交流,中学生亲社会行为、攻击性行为现状及原因,江西师范大学 唐日新,35,自我意识特征 1,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是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自我意识的成熟标志着个性的基本形成。许多心理学家认为,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飞跃期。由于体貌特征的变化,个体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思想重新指向自我,察看自身的变化、思考自己的本质,从而导致了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江西师范大学 唐日新,36,自我意识特征 2,1、自我概念的发展特点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
14、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是由一系列态度、信念和价值标准所组成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江西师范大学 唐日新,37,自我意识特征 3,“我是谁?”问题小学低年级学生提到姓名、年龄、性别、家庭住址、身体特征、活动特征等方面,而到小学高年级,儿童由开始试图根据品质、人际关系以及动机等特点来描述自己。但即使到小学高年级,儿童对自己的认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和绝对性。初中生除了外貌特征和行为特征的描述,还期望探究哲学意义上对“我”。,江西师范大学 唐日新,38,自我意识特征 4,2、自我评价自我评价能力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个体的自我
15、评价与情感体验有密切的联系,喜欢自己的人是最快乐的,对自己评价不高的人更经常产生悲哀、沮丧等消极情绪(哈特尔,1987)。,江西师范大学 唐日新,39,自我意识特征 5,自我评价的内容调查发现:儿童主要从五个方面来评价自己学业成绩、运动能力、社会接纳性、身体外表、行为表现。其中,身体外表是小学儿童认为的最重要因素,而行为表现则是最不重要的。学业经验比非学业活动与自我评价的关系更为密切(哈特尔,1987)。中学生的自我评价维度还增加了个人见识、个人特长、家庭经济和父母地位等因素,这些因素在中学生的自我评价中的地位都很重要。我国中学生在所有这些维度中的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都很大(95的人期望自
16、己比95的优秀),即期望高,实际低。(唐日新,2004)。,江西师范大学 唐日新,40,调查与讨论学生自我意识及自我评价的现状与观点采择能力状况相比,自我意识的发展状况如何?,江西师范大学 唐日新,41,社会性交往特征 1,总的特点:随着小学儿童的独立性与批判性的不断增长,小学儿童与父母、教师的关系从依赖开始走向自主,从对成人权威的完全信服到开始表现富有批判性的怀疑和思考,与此同时,具有更加平等关系的同伴交往日益在儿童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初中阶段,个体的社会交往则随着初中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及他们身心的剧变出现了和以往人际关系不同的方向性逆转。,江西师范大学 唐日新,42,人际关系变化图,江西师范
17、大学 唐日新,43,社会性交往特征 2,1、亲子关系 小学以后,父母与儿童的关系有如下变化:父母与儿童的相处的时间明显减少父母在儿童教养方面所处理的日常问题的类型发生了变化。儿童与父母的冲突数量减少了。父母通常认为学龄儿童比学前儿童好控制,可以对他们采用说理的方式。,江西师范大学 唐日新,44,社会性交往特征 3,进入初中后,父母与青少年的关系出现了重大转变,表现在:,情感上、行为上、观点上的脱离和独立。父母榜样作用的削弱。亲子冲突骤然增加,且在数量上、类型上都有明显的增加,冲突的强度也相当大。,江西师范大学 唐日新,45,社会性交往特征 4,2、同伴关系小学儿童的同伴交往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开始
18、建立友谊关系 初中生同伴关系的特点是朋友在的生活中日益重要。他们把忠于协议、忠于朋友当作衡量友谊的最重要尺度。异性友谊是初中阶段的另一同伴交往特点。,江西师范大学 唐日新,46,社会性交往特征 5,调查“什么样的人能成为朋友”低年级儿童(6、7岁):为另一个人做点特别的事情,但如果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态度消极,他们也不会成为朋友;高年级儿童(911岁):互相了解,兴趣、态度一致而不只是经常在一起。,江西师范大学 唐日新,47,社会性交往特征 6,“你平时将自己内心想的事情经常对谁讲”小学生的排序是:父母、兄弟姐妹、朋友;初中生的排序是:朋友、兄弟姐妹、父母。,江西师范大学 唐日新,48,社会性交
19、往特征 7,塞尔曼的个体友谊的发展论个体友谊的质量(亲密、稳定)因年龄不同而具有差异性,可以区分为五个阶段,阶段1(37岁):儿童还没有形成友谊概念(邻近);阶段2(49岁):单向帮助阶段(顺从);阶段3(612岁):双向帮助,但不能共患难的阶段(合作);阶段4(915岁):亲密的共享阶段(排他);阶段5(12岁开始):是友谊发展的最高阶段(包容)。,江西师范大学 唐日新,49,社会性交往特征 8,3、师生(生师)关系小学阶段个体与教师的关系是比较友好的。调查发现:84的小学儿童(低年级的儿童100)认为要听老师的话。从三年级开始,学生不再无条件地服从、信任老师,到小学高年级进,学生对教师的态
20、度中有了情感的成分,但这种情感对他们与老师的交往影响不大。,江西师范大学 唐日新,50,社会性交往特征 9,初中阶段,个体对老师的态度几乎完全受情感左右。对于喜欢的老师不仅不逆反,还报于慷慨的崇敬,对不喜欢的老师则消极对抗。师生冲突在初中阶段明显多于小学阶段。初中生喜欢的老师的特点:知识渊博、授课水平高、热情和蔼、关心学生成长、有朝气;初中生最不喜欢的老师的特点:偏心、自以为是、授课没水平。,江西师范大学 唐日新,51,调查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及师生关系易出现的问题学校与家长关系(亲密、对立、松散无关?)的现状,话题交流学校的处理、班主任如何处理?,江西师范大学 唐日新,52,结语,青少年期是个体可塑性最大的时期,是社会影响、教师教育最有效的时期。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理解他们,帮助他们,成为每一个有缘相识的青少年生命旅程中的积极影响者。一个发展心理学工作者的箴言,江西师范大学 唐日新,53,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