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占良老师的课件《关于当前教学的几个问题》.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490577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5.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赵占良老师的课件《关于当前教学的几个问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赵占良老师的课件《关于当前教学的几个问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赵占良老师的课件《关于当前教学的几个问题》.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赵占良老师的课件《关于当前教学的几个问题》.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赵占良老师的课件《关于当前教学的几个问题》.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赵占良老师的课件《关于当前教学的几个问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赵占良老师的课件《关于当前教学的几个问题》.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当前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赵占良2013.10.襄阳,新中国教育出版事业从这里开始,问题1 关于概念教学的问题,2011版初中课标“课程内容”的主要变化:强调重要概念,在“课程内容”的十个一级主题中,都列出了本主题的重要概念。在“教学建议”中增加了一条建议:“(三)关注重要概念的学习”。对教学的新要求:重视重要概念的教学老师提的问题:“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是概念还是事实?,什么是概念,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反映了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抽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现代汉语词典,费德恩(Feden)等人认为,核心概念是一种教师希望学生理解并能

2、在忘记其非本质信息或周边信息之后,仍然能应用的概念性知识(以“花”为例)。,“生物与环境”主题的重要概念,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一个生态系统包括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非生物环境。依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不同作用,一般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然后通过食物链(网)传给消费者、分解者,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本主题最基本的概念。,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结构、功能,生物圈的概念,对“生物与环境”主题的教学建议,生态系统的概念是核心,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概念是基础,生物圈的概念形成是最终目标

3、。教学分以下三步:首先要通过大量事实让学生认识到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通过实例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理解生态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事实性材料理解地球上各种生态系统之间密切关联,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更大的整体生物圈。,“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主题的重要概念,动物因逃避敌害、争夺食物和栖息地、完成繁殖所进行的运动,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由骨骼和肌肉共同完成的。动物的行为使其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提高其存活和繁殖的机会。动物的行为由先天遗传和后天学习而获得。,运动的意义和本质,行为的意义,行为的产生机制,对本主题的教学建议,让学生通过观察等了解运动是怎样产生的(本质是肌

4、肉收缩牵拉着骨围绕着关节移动,离不开神经系统的支配及其他系统的配合)通过事实了解行为大多是靠运动完成的。重点是理解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适应意义和产生机制。具体的行为如取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等都是供学生理解行为的适应意义和产生机制的事实性材料,是建构概念的素材,其本身不是要掌握的重要概念,也不需要掌握它们的定义和区别。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只是大致的区分,不要绝对化。,关于概念教学的问题,课例:合理营养导入:方便面呈现学习目标 1.什么叫合理营养?2.怎样做到合理营养?3.为家长设计一份合理的午餐食谱展开:目标1 什么叫合理营养?自主学习P32、P33图并思考:图中主人公怎样做的

5、?这些做法是否正确?这样的饮食习惯对健康有做么影响?学生分析不吃早饭的危害、偏食的危害等。什么叫合理营养?让学生看书,划重点。强调两个关键词:全面、平衡。目标2 怎样做到合理营养?让学生分析膳食平衡宝塔,做学案上的选择题。展示课前作业:前一天晚上的食谱,分析营养是否合理。目标3:设计食谱。设计完成后,展示,评选最佳营养师评价:引导学生自我评价,总结本节课收获。,课例分析,引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亲切自然,贴近主题。学习目标明确,围绕三个学习目标设计学习任务和学生活动,体现任务驱动的教学策略,教学思路清晰简明。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让学生阅读图文,思考和讨论,并标记重要概念,老师在此基础上强调关键

6、词。要求学生学以致用,为家长设计午餐食谱,体现人文精神和关爱他人的教育。,课例分析,概念教学应进一步落实到位 1.全面:六类营养物质和膳食纤维各类要齐全。此处应回忆营养物质有哪六类,哪些食物富含膳食纤维,膳食纤维的作用是什么。2.平衡:摄取的各种营养物质的量要合适(不少也不多,比例适当),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应明确指出,“全面”是指营养物质的种类,“平衡”是指营养物质的量。本节课强调“量”不够。任何营养物质少了都不好,这容易理解,无需多讲,但多了也不好(需要举例说明),关键是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因人而异)。,教学建议,“围绕着生物学重要概念来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益,有助于

7、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迁移应用。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时,应注意围绕重要概念展开,精选恰当的教学活动”(2011版课标)本节课,教师首先把“合理营养”的概念搞清楚了,然后再围绕概念的内涵来设计教学活动,每个活动素材都说明这个概念某一方面的内涵。这样,学生最后设计食谱时就不会只考虑“种类”不考虑“量”,甚至还会考虑家长的健康状况了!,关于概念教学的问题,课例:食物的消化 导入:早餐吃了什么?吃的东西到哪里去了?是不是马上被吸收了?小分子 的可以直接吸收,大分子呢?展开:根据教科书P29图,说明吃进去的一粒西瓜籽所经过的器官。结合上节课所做唾液实验,说说唾液腺为什么有消化作用,为什么唾液

8、只能分解淀粉?“演示实验 嫩肉粉对蛋白质的消化”讲述酶的概念和酶的专一性。小组合作学习1:消化道各器官各有什么酶?各消化什么物质?完成学案上的 填空内容。小组合作学习2:糖、脂肪和蛋白质是怎样和在哪儿被消化的?完成学案上的 填空内容。,课例分析,引入环节联系生活实际,亲切朴实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阅读教材完成学案上的任务倡导小组合作学习从不同角度来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先让学生弄清消化道不同器官含有的酶及其作用,再让学生梳理不同的有机物分别是在哪里消化的。知识梳理得比较清晰。,课例分析,通过讲述小分子物质可以直接被吸收、大分子不能等,揭示了消化概念的本质,但教学过程未能围绕这一重要概念的中心内

9、涵来展开。教学建议:应当呈现中心问题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是怎样被分 解成小分子物质的呢?联系课前做的唾液实验,指出靠酶来分解。怎样才能被酶分解?要使食物团块中的物质能接触到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胃的研磨等都有将食物团块磨碎的作用(可让学生对照书上的图文自己找答案)。酶是哪里来的呢?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可上学生从书上找答案)。本节课主要讲清楚这两个问题就可以了,至于酶的专一性可不讲或少讲,到高中再详细讲,否则教学思路不顺畅。,课例分析,高中必修3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节教师采用的是演绎式教学思路:让学生阅读书上定义,找出其中的关键词加以解释(“保持或恢复”“相对稳定”),让学生记住定义的要

10、点。思考讨论什么是结构的相对稳定,什么是功能的相对稳定,再举例子对定义加以说明。其实可以先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先分析生态系统实例,主动建构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问题2 各教学环节怎样才能各得其所并有机衔接,导入:有的课导入环节设置了很好的问题情境,但后续环节缺少回应,到本节课结束问题仍悬在那里。有的课用音乐、视频或游戏导入,表面生动热闹,实则牵强附会。展开过程提问过频,问题过于简单,多为齐问齐答,看似气氛活跃,实际未能激活学生思维。有的课虎头蛇尾,最后缺少总结,特别是对重要概念和方法的总结,未能梳理概念之间的联系。,课例分析,高中必修1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

11、化能的酶 引言过于直接、突兀,未体现与上一章的联系,也未体现节标题与章标题的联系。,系统的功能:开放性、有序性(其维持离不开能量供应),逻辑起点:细胞生命系统的维持需要从外界输入能量。中心问题:外界能量如何输入细胞、如何被细胞所利用。各节内在逻辑联系见下页。,问题3 关于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课例2 合作学习的目的:发挥团队成员的不同优势,取长补短;通过讨论互相启发;通过争论激活思维;培养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合作学习的前提:呈现个体不能或难以完成的学习任务或探究课题。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的关系:自主(独立思考)是合作的基础;合作是自主的升华。不能追求形式上的小组合作(包括汇报环节,不一定要全组上台

12、汇报)。,问题4 关于课下活动的布置,课例4 传染病及其预防 老师让学生课前做传染病调查,做成PPT在本节课开始时在班上汇报。由于时间限制,仅指定三位同学汇报展示。问题:1.这样的活动多了是否会造成学生课外负担过重?2.为什么指定这三位同学展示?建议:精选课下活动数量,如观察某种动物的行为、进行某种植物的栽培等。活动结果汇报应尽量让更多同学有展示机会(可以有不同形式),并且体现机会公平。,问题5 如何应用学案,课例n:学案导学式教学模式 提出目标任务,让学生边看教材边填写学案中留出的空白或做学案上的题目。这种模式可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但有时会弱化教师的作用;体

13、现了任务驱动,却弱化了兴趣驱动。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实现因材施教,还需要发挥教师的引导、启发、组织等作用。,问题6 关于 科学与人文结合的问题,科学与人文结合的必要性:理性与感性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求真与求善求美的结合,帮助学生认识所学科学知识的价值,强化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教材中有丰富的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内容。科学为主,人文为辅,不能喧宾夺主。不是每一节课都要体现科学与人文的结合。体现科学与人文结合的重点内容:研究的意义(如生态学、细胞、病毒、遗传、动植物分类 等)内容,动植物与人类关系的内容,问题7 关于习题(试题)命制,“在编制纸笔测验试题时,要重视考核核心的、

14、具有良好结构的知识,而不是枝节的、零散的知识;要重视考核学生对生物学概念、原理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2011版课标),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海洋生态系统 B陆地生态系统C城市生态系统 D生物圈5在植物的种子中,连接胚芽和胚根的结构是()A子叶 B胚乳 C胚轴 D种皮17从市场上买回的茄子,其果柄一端被几片带刺的像叶一样的结构包裹着。这是茄子花的哪一部分存留下来的?()A花萼 B花冠 C雌蕊 D花药,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小狗为主人拉车运菜属于()A社会行为 B繁殖行为 C学习行为 D先天性行为,2011年5月1日起,我国刑法修正案(八)正式施行,加大了对醉驾的处罚力

15、度。醉驾造成驾车人动作不协调的主要原因是酒精麻醉了人的 A小脑 B大脑 C脊髓 D脑干下列是人体生殖发育过程中的一些生理现象,它们发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A分娩、受精、怀孕 B受精、分娩、怀孕C受精、怀孕、分娩 D怀孕、受精、分娩,92011年5月1日起实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提高了对酒后驾车的处罚力度。驾驶员醉酒驾车易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A心脏、血管受损 B肝脏负担加重C慢性酒精中毒 D中枢神经系统受抑制30“西部大开发”中,保持草场生态平衡,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效措施是()A保护植被,禁止放牧B保护植被,实行适度放牧C禁止狩猎,引入食草动物D充分利用草原,扩大羊群数量,20、右图为

16、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甲、乙、丙三者中含能量最多的 A甲乙丙 B乙丙甲 数量C丙乙甲 D甲丙乙 甲 乙 丙,30(7分)“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在兔年唱 起这首童谣,仿佛又回到了快乐的童年时光。(1)小白兔的一蹦一跳主要靠骨骼和 组成的运动系统来完成。(2)小白兔听觉灵敏,一有危险马上逃跑的反应,属于(简单复杂)反射,这是其祖先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符合科学家 提出的“自然选择学说”。(3)兔子的毛色各异,如黑毛和白毛,它们是一对 性状。(4)兔子繁殖和哺育后代的方式具有 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5)

17、相比狼的牙齿,爱吃萝卜的兔子没有_齿。(6)“兔子不吃窝边草”是为了隐蔽洞穴,这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适应)。,高中测试题举例1、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要目的是:A、掌握能量流动中的传递效应B、了解能量流动的方向C、熟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D、设法调整,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2.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是A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 B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C生产者和消费者 D生产者和分解者,呼吁:组织命题的领导和老师们要高度重视命题质量,不断提高命题队伍的水平,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来命制侧重考查重要概念理解和应用、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题目,充分发挥考试命题对教学的正导向作用!,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