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导46页).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516624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5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外文言文(导46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课外文言文(导46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课外文言文(导46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课外文言文(导46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课外文言文(导46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外文言文(导4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外文言文(导46页).doc(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薛谭学讴编辑:薛谭学讴出自古籍列子汤问。这篇古文告诉人们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千万不可稍有成绩就骄傲自满。1原文编辑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 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生不敢言归。秦青顾谓其友曰:“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y, 卖)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赂发之。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放娥之遗声也。”(选自列子汤问)2译文编辑: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没有

2、学尽秦青的技艺,就自己觉得自己已经学完了,于是告辞回去。秦青并没有阻止他,在郊外的大路上为他送行。秦青击打着节拍,悲壮地歌唱,歌声使林木振动,使云彩停住。于是薛谭向秦青道歉并请求能返回继续学习,终生不敢再说回去的事了。3注释编辑薛谭、秦青:传说中秦国两名善于唱歌的人。(1)讴(u):(不用乐器伴奏的)歌唱。(2)于:向。(3)穷:尽、完,用完。这里指学完。(4)技:本领。(5)谓:以为,认为,自认为。(6)尽:学尽,学完。(7)遂:于是,就。(8)之:代词,指代上句中的秦青之技 。(9)辞:告辞,告别。(10)归:回去,回家。(11)弗:没有,不。(12)止:挽留,停止。(13)饯:用酒食设宴

3、送行,设酒送行。(14)郊:城外大道旁。(15)衢(q):大路,四通八达的路郊衢:郊外的大道边。(16)悲歌:慷慨悲壮的歌。(17)振:振动。(18)响遏行云:遏,阻止;阻拦,行云,飘动的云彩。形容歌声嘹亮。(19)谢:道歉。(20)反:通“返”,返回。(21)抚节:打着节拍。轻轻地打着拍子。(22)于:在。(23)言:发誓。(24)乃:于是,就。(25)抚节:打着节拍。2、文学常识编辑列子,战国前期思想家,其人在庄子一书中屡次出现,其学说近于庄子,是先秦道家的重要人物。列子一书中不少篇目章节与庄子类同,此篇文字出自列子黄帝篇,而庄子齐物论中亦有一段文字与之相类似,义旨相同,而文字略减。启示编

4、辑:这篇古文告诉人们: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千万不可有成功就骄傲自满的心态,不要浅尝辄止的学习,学习必须虚心、持之以恒。犯错误不要紧,知错就改才是最重要的。不要因为有一点皮毛知识就骄傲自满,要努力刻苦地学习,超越自我。因为学海无涯,永远精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虚心求教,要没有止尽地学下去。不能骄傲自大,要知错就改。7读后感编辑:“薛谭学讴”全文的重心是刻画人物秦青和薛谭。颂扬秦青的“视徒如子”和薛谭的“知错就改”的好品质。秦青对待学生,宽容大度、仁爱和善,作者用最简洁、洗练的词字成功塑造出教师秦青的高大形象。其实,薛谭很厉害。薛谭不仅有“知错就改”的大丈夫品质,有对真善美尤其声乐艺术的执著追求的好

5、德性,还有头脑清晰、眼光锐利的艺术鉴别力。在混沌世界,尤其在铜臭熏天的年度,学生寻明师难;名师寻好学生更难。学生寻名师,其难难在必须长着一对锐眼。中国人病痛多,否则电视广告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药物广告。国人之眼疾,比如“红眼病”、“势利眼”,比比皆是。治疗眼疾的药,电视却从无广而告之的,可见此等眼病是无药可治的癌症。“势利眼”者便要“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何有拜会名师的缘分?薛谭听见秦青激亢放歌,当即识辨出这是最高级的声乐艺术,出于对艺术的真爱,所以断然决定认错,争取返回秦青门下去努力学习真正的艺术。可惜,有太多太多的中国青年没有艺术的鉴别力,浑浑噩噩地叫惯施烟雾的媒体轻易牵着鼻子乖乖的走,否则,

6、哪来的“追星族”?何来如此之多的人痴目迷恋“十二乐坊”?什么是“艺术鉴别力”?这是一个三言两语不能说清的大学术题。我常对我的学生说,能“观文辨人”者有望叩开圣洁的文学大门;可“听音识人”者方可步入高雅的音乐之堂。这其实说及的也只是“鉴别力”的大海之一滴而已。名师寻觅“好学生”所必须具备的生理条件(比如,色盲不得学美术,耳背不得学音乐,骨骼欠佳不得学舞蹈),俯拾皆是,精神好(执着追求艺术又刻苦学习)的学生也不难找,名师要寻人格、品德好的学生,无疑大海捞针。为什么会这样?我不说,硬要说,我又要犯矛头直指社会对特保“儿皇帝”放纵的揭短罪过,又要如鲁迅笔下的九斤老太去唠叨:“如今世道,一代不如一代”。

7、列子又名冲虚经,是由春秋战国时期著名道家思想家列子(御寇)所著经典。后汉班固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早已散失。今本列子录有天瑞、仲尼、汤问、杨朱、说符、黄帝、周穆王、力命等八篇,其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来看,可能是晋人所作,为东晋人搜集有关的古代资料编成的,晋张湛注释并作序。该书题材广泛,有些颇富教育意义。列子汤问为其中名篇。列子:列子,名寇,又名御寇(又称“圄寇”“国寇”),相传是战国前期的道家人物,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郑国人,大约与郑缪公同时。 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列子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曾师从关尹子、壶丘子、老商氏、支伯

8、高子等。隐居郑国四十年,不求名利,清静修道。主张循名责实,无为而治。先后著书二十篇,十万多字.今存天瑞、仲尼、汤问、杨朱、说符、黄帝、周穆王、力命等八篇,共成列子一书,均已失传。其中寓言故事百余篇,如黄帝神游、愚公移山、杞人忧天等,篇篇珠玉,读来妙趣横生,隽永味长,发人深思。后被道教尊奉为“冲虚真人”。2、歧路亡羊歧路:岔路;亡:丢失,失去。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一个正确的目标和方向就会误入歧途1。 【汉字】歧路亡羊【英译】A lamb going astray at a fork in the road。【解释】 杨子:对杨朱的尊称。杨朱,战国时哲学家。歧路:岔

9、路;小道。亡:丢失。 党:朋友,有交情的人。 竖:小童,小听差,这里指的是杨子的仆人。岐:岔开的。奚:怎么。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用法偏正式;作谓语;比喻事理复杂多变。人们用这个成语比喻有的人在学习、工作或社会生活中迷失了正确方向。【出处】列子说符:“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指的是学习的人因为学说太多而无所适从,就难以所获。【近义词】误入歧途【反义词】改邪归正【例句】1. 马中锡中山狼传:“然尝闻之,大道以多歧亡羊。”2. 柳亚子读史之二:“大错无端铸六州,亡羊歧路误清流。”3. 例句:搞学术研究如果方向不明确,时而东时而西,歧

10、路亡羊,就很难取得成果。2古文今译编辑原文: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门人怪之,请曰:“羊,贱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损言笑者,何哉?”杨子不答。门人不获所命。2)翻译:杨朱的邻居丢失了羊,于是带着他(邻居)的亲属,还请杨朱的僮仆一起追赶。杨朱说:“哈!丢一只羊,为什么要这么多人去追?”邻居说:“因为岔路很多。”已经回来了,杨朱问:“找到羊了吗?”邻居说:“弄丢了。”杨朱问:“怎么会

11、丢了呢?”邻居说:“因为岔路之中还有很多岔路,我不知道羊去了哪条岔路,所以就返回了。”杨朱(听了邻居说的这番话)脸色变得很忧伤,很长时间不说话,整天没有笑容。杨朱的门徒都觉得有点奇怪,因此不解地问:“羊并不是什么值钱的牲畜,而且又不是先生的,您这样闷闷不乐不说话,究竟是为什么呢?”杨朱没有回答,他的门徒也不知道他要教导什么。注释1.杨子:对杨朱的尊称。杨朱,战国时哲学家。3.亡:丢失。4.既又: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既:不久5.率:率领,带领。6.党:旧时指亲族,现指:朋友,有交情的人。 歧路亡羊(3张)7.竖:小僮,小听差8.歧:岔路,小道。9.奚:(疑问代词)怎么。这里指为什么。10.(吾

12、不知所)之:到去。11.所以:表示原因的虚词。12.反:通“返”,返回,回来,返还。13.戚然:忧伤的样子。然:的样子。14.移时:多时,一段时间。15.竟日:终日,整天。16.既:已经。17. 损:减少。18.众:众多。19.奚:哪里,怎么。20.焉:语气词。21.怪:对 感到奇怪。22.既反:已经回去。23.命:教导,告知。24.获:找到,得到3启发与借鉴编辑道理启发:1、 做什么事都不能慌张,要静下心来分析,理清思路,做出正确的判断;2. 事物是复杂多变的,人生的选择也是纷繁复杂的,人在选择中容易迷失方向,误入歧途,一无所成。3、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否则,必定失败。作品概述:求学的人经

13、常改变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就会丧失本性,迷失方向,甚至丧失生命,只有抓住根本的东西、统一的本质的东西不放,才不会误入歧途。从这篇寓言,我们还可以进一步领会到:不仅学习上要紧紧抓住根本的东西,一致的本质的东西,观察和处理一切事物都应该这样。客观事物错综复杂,干什么事情,都必须专一,不能三心二意,见异思迁。如果毫无主见,见到岔路就想走,那就会歧路亡羊寓言所告诫的那样,到头来是会一无所获。3、杀驼破瓮编辑选自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是古天竺高僧伽腽肭从修罗藏十二部经中抄录出譬喻,集为一部,共一的搜房的肯定死寓言譬喻故事演述大乘佛法的佛教文学作品,是佛教典籍中较为特别的一种。百喻经中的故事诙谐风趣,含

14、义广博深刻,很受中国人民的喜爱,因而流传极为广泛。 1原文编辑昔有一人,先瓮中盛谷。骆驼入头瓮中食谷,既不得出,其人以为忧。有一老人来语之曰:“女莫愁,吾教女出,女当斩头,自能出之。”即用其语,以刀斩头。既杀驼,而复破瓮,如此痴人,世人所笑。曩有一人,先瓮中盛谷。骆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既不得出,其人患之。有一老父来语之曰:“女莫愁,吾教女出,女当斩头,自能出之。”即用其语,以刀斩头。既杀驼,复破瓮,如此痴人,世人所笑。2译文编辑从前有一个人,一开始把粮食存放到了瓮中。一头骆驼偷吃了瓮中的粮食,结果头被卡在里面出不来了。因为骆驼的头出不来,这个人就为此事发愁。有一个老人来到见了就说:“你不

15、要发愁,我教你一个能让骆驼头出来的方法。你把骆驼的头斩断,自然就能够出来了。”这个人听了随即就采纳了老人的意见,用刀把骆驼头斩断了。已经杀死了骆驼,进而又要把瓮打破才能取出粮食。这样行事的人,被后人所耻笑。3注释编辑1.曩:从前,以往。2.先:先前。3.瓮(wng):一种口小腹大的盛器。4.食:吃。5. 首:头。6. 既:已经。7.以为忧:为此事而忧虑。8.语:告诉。9.即:就。10.依:依照,按照。11.其:那个。12.用:采纳。13.得:表示情况允许,有“能够”,“可以”的意思。14.之: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这里指那个既杀死了骆驼,又打破了瓮的人。15.女:你。16.复:还。1

16、7.老父:老人18.患:担忧4短语翻译编辑1、其人患之:这个人就为此事发愁2、吾教汝出:我教你(使骆驼头)出来(的方法)3、既杀驼,复破瓮:已经杀死了骆驼,进而又要把瓮打破才能取出粮食4、世人所笑:被后人所耻笑5、无计可施:没有什么计谋可以施展出处选自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是古天竺高僧伽腽肭从修罗藏十二部经中抄录出譬喻,集为一部,共一的搜房的肯定死寓言譬喻故事演述大乘佛法的佛教文学作品,是佛教典籍中较为特别的一种。百喻经中的故事诙谐风趣,含义广博深刻,很受中国人民的喜爱,因而流传极为广泛。本书为第五世纪印度僧伽斯那所集。书末有作者的后记六颂。颂后记云:“尊者僧伽斯那造作痴花鬘竟。”痴花鬘当是

17、本书的原名。宋元明藏本第一喻前有序品三百余字,说佛在王舍城鹊封竹园,为异学梵志五百人说此经,与僧伽斯那跋颂不符,显然是后人所加。本书的写成正是印度寓言文学的盛时,也是有名的五卷书(婆罗门学者所撰用来教授贵族子弟的一部梵文寓言集)流行的时代,可谓应时之作,但在印度,直到现在没有发现它的梵本。本书译者求那毗地,中印度人,是僧伽斯那的弟子。聪慧强记,能诵大小乘经十余万言。僧伽斯那所集百喻,他悉皆诵习,并深明其意义旨趣。他于南齐建元初(479)来建业,住毗离耶寺,永明十年(492)九月十日译出此书,同时并译出须达长者经及十二因缘经各一卷,后于建业止观寺摄受徒众,甚为有名,中兴二年(502)寂于止观寺。

18、寓意:本文共涉及两个人物,其中对骆驼的主人盲目听信他人意见的行为进行了讽刺,同时也对那个老人不懂装懂的表现进行了嘲讽。5文言知识编辑以为。“以为”在文言中有两种用法:一指“认为”,二指“以(之)为”,即“把他(它)看作”。上文“主人以为忧”,意为主人把这当作忧愁的事。另,“主人以为妙”,意为主人认为是好办法。道理虽然在通常情况下,集思广益,从善如流,往往能在做事时有事半功倍,锦上添花的效果但如果不经思考就接受别人的意见,连旁人的“馊主意”也言听计从,结果只能像那个笨人一样赔了骆驼又折了瓮。世上不可能有那种“既杀驼,而复破瓮”的傻子,但思想方法呆板,机械的人是不少的。以譬喻的手段,来使人们获得无

19、上的智慧,这是百喻经的根本所在。譬喻的形式就好像用来裹药的树叶,当人有病时,就取出药来用,而自然地将裹药用的叶子扔掉。所以有智慧的人读了这部书,应当抛开譬喻故事的形式,抓住其中所蕴含的意义。这个故事就启示我们:凡事要认真思考,仔细研究,不能因小失大,更不能盲目听从他人的建议。文化常识“瓮”及其他陶器。古人盛食品的器具大多是陶制的。上文所说的“瓮”,即是口小腹大的陶器,用来盛谷子。另有“瓯”,“缶”,“瓿”,“罂”,“盎”,“甏”,“缸”等,都是盛器,有的口小腹大,或盛酒,或盛粮食等。详细请见文言文启蒙读本p38页,上已附图4、越人学车原文: 越无车,有游者得车于晋楚之郊,辐朽而轮败,輗折而辕毁

20、(輗:读音n,车杠(辕)和衡相固着的销子),无所可用。然以其乡之未尝有也,舟载以归而夸诸人。观者闻其夸而信之,以为车固若是,效而为之者相属。(相属:接连不断)他日,晋楚之人见而笑其拙,越人以为绐己(绐:读音di,欺骗),不顾。及寇兵侵其境,越率敝车御之。车坏,大败,终不知其车也。 学者之患亦然。翻译: 越国没有车,有个越国的旅游者在晋楚地的郊区得到一辆车,那车的辐条烂的车轮都塌了,车辕和车衡连接处的销子断了车辕便废了,没什么用处。然而因为他的家乡从没有见过车,他就用船装载了车回家在众人面前夸口。观看的人听信了他的吹嘘,以为车本来就是这样的,效仿了做的人接连不断。一天,有晋楚的人见了他们的车就讥

21、笑他们笨拙,越人认为那是欺骗自己,没有理睬。等到有敌寇入侵他们的领地领土,越人驾御着破车抵御敌寇。车子坏掉了,大败,始终还不明白是车的原因。 学习的人所要担心的也是这点。注释 信:听信 固:本来 效:效仿 及:等到 御:抵御 绐(dai):欺骗 輗(ni):置于车辕前端与车衡相接处穿孔中的关键。页:1、塞翁失马作者简介编辑刘安刘安(西汉淮南王)刘安(公元前179公元前122),西汉皇族,淮南王。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汉文帝8年(公元前172年),刘长被废王位,在旅途中绝食而死。汉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文帝把原来的淮南国一分为三封给刘安兄弟三人,刘安以长子身份袭封为淮南王,时

22、年十六岁。刘安博学善文辞,好鼓琴,才思敏捷,奉武帝命作离骚传。他是西汉的思想家、文学家,奉汉武帝之命所著离骚体是中国最早对屈原及其离骚作高度评价的著作。他曾招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编写鸿烈亦称淮南子(后称该书为淮南鸿烈或淮南子),其内容以道家的自然天道观为中心,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道”所派生,他善用历史传说与神话故事说理,如共工怒触不周山、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喜聚书,与河间献王刘德皆以藏书知名。因深得武帝尊重,经常获得武帝的赐书。但他所藏之书,汉书称其“多浮辩之书,无实用者甚多。”尽管刘安的治国政策得到百姓的拥护,可是在那独尊儒术的时代,他所奉行的道家思想,屡遭谗言。汉武帝元狩年(公元前122

23、年),武帝以刘安“阴结宾客,拊循百姓,为叛逆事”等罪名派兵入淮南,刘安被迫自杀。有集,已佚。刘安是世界上最早尝试热气球升空的实践者,他将鸡蛋去汁,以燃烧取热气,使蛋壳浮升。同时,刘安也是我国豆腐的创始人。原文刘安(公元前179-前122),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文帝8年(公元前172年),刘长被废王位,在旅途中绝食而死。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文帝把原来的淮南国一分为三封给刘安兄弟三人,刘安以长子身份袭封为淮南王,时年十六岁。他才思敏捷,好读书,善文辞,乐于鼓琴。他是西汉知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奉汉武帝之命所著离骚体是中国最早对屈原及其离骚作高度评价的著作。曾“招致宾客方术之士

24、数千人”,集体编写了鸿烈(后称该书为淮南鸿烈或淮南子)一书,刘安是世界上最早尝试热气球升空的实践者,他将鸡蛋去汁,以艾燃烧取热气,使蛋壳浮升。刘安是我国豆腐的创始人。西汉淮南王刘安笃好神仙黄白之术,宾客甚众,其中苏飞、李尚、左吴、因由、雷被、伍被、毛周、晋昌八人才高,称之“八公”。八公聚此炼丹,丹药方成,刘安因被告谋反畏罪自杀,除雷被一人外均被诛戮。后传武帝派宗正前往捕解,刘安吞服丹药与八公携手升天,余药鸡犬啄食亦随之升天,从此山因八公得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神话亦广传今古。5原文编辑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

25、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2注释1.塞上:这里指长城一带。2.善术者:精通术数的人。术:术数,推测人事吉凶祸福的术法,如看相、占卜等,这是迷信活动。3.亡:逃跑。4.而:连词,表顺承。5.胡:古代对北方和西方民族的称呼。6.吊:对其不幸表示安慰。7.其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或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为父(前两个念f,第三声)。即为上文中的“善术 者”。父,父亲,这里指“那个人的父亲”(念f,读四声)。其,那。8.何遽j:怎么就;表示反问。遽,

26、就。9.福:好事。10.居:这里指经过的意思11.数月:几个月。12.将jing:带领。13.胡马:中国古代对北方边地及西域各民族人民的马。14.贺:表示祝贺。15.富:形容词用作动词,有许多,多。16.良马:好马。17.好:爱好,喜欢。18.堕:掉下来,摔下来。19.髀b:大腿。20.大:大规模21.丁壮:壮年男子22.而:表修饰23.引弦而战:拿起弓箭去打仗。引弦,拉开弓弦。24.十九:十分之九,意思是绝大部分。24.此:此人,这个人25.跛:瘸腿。26.引:拉,拿起,举起。27折:折断。28.保:保全。29.善:善于译文:靠近边塞一带的百姓中,有一个精通术数的人,他的马无缘无故逃跑到了胡

27、人的领地上。人们都来安慰他。这个人却说:“这怎么就不是好事呢?”经过了几个月,他的马带领着胡人的骏马回来了。人们都来祝贺他。这个人说:“这怎么就不是坏事呢?”他家中有许多好马,他的儿子喜欢骑马,有一次从马上掉下来摔折了大腿。人们都来安慰他。这人说:“这怎么就不是好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塞一带,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去打仗。靠近边塞一带的壮年男子十分之九的人(绝大多数)都战死了。这个人的儿子因为瘸腿的缘故,没有被征去打仗,父子俩得以保全性命3。 塞翁失马启示:在一定的条件下,好事和坏事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可以变成坏事。“塞翁失马”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了千百年。它告诉我们,无

28、论遇到福还是祸,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要超越时间和空间去观察问题,要考虑到事物有可能出现的极端变化。这样,无论福事变祸事,还是祸事变福事,都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 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事物的福和祸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要以辩证的态度去看待。2、孔子家语君子慎处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也好与贤已者处,赐也好说不若已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识其地,视其草木。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

29、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2典故译文编辑:孔子说:“我死之后,子夏会比以前更有进步,而子贡会比以前有所退步”曾子问:“为什么呢?”孔子说:“子夏喜爱同比自己贤明的人在一起,(所以他的道德修养将日有提高);子贡喜欢同才智比不上自己的人相处,(因此他的道德修养将日见丧失)。不了解孩子如何,看看孩子的父亲就知道(孩子将来的情况)了,不了解本人,看他周围的朋友就可以了,不了解主子,看他派遣的使者就可以了,不了解本地的情况看本地的草木 就可以了。所以常和品行高尚的人在一起,就像沐浴在种植芝兰散满香气的屋子里一样,时间长了便闻不到香味,但本身已经充满香气了;和品行低劣的人在

30、一起,就像到了卖咸鱼的店铺,时间长了也闻不到臭了,也是融入到环境里了;藏丹的地方时间长了会变红,藏漆的地方时间长了会变黑,也是环境影响使然啊!所以说真正的君子必须谨慎地选择自己处身的环境。”3原文编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4译文编辑:常和品行高尚的人在一起,就像沐浴在种植香草的屋子里一样,时间长了便闻不到香味,因为本身已经充满香气了;和品行低劣的人在一起,就像到了卖咸鱼的地方,(实指污浊的环境,也比喻恶人聚集的地方)时间长了便闻不到臭了,也和臭气化为了一体。藏朱

31、砂的地方时间长了会变红,藏墨漆的地方时间长了会变黑,因此,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就必须慎重地选择与他相处的人。5注释编辑:居:交往,结交。视:看,比照。说;谈论。芝兰:一种香草。化:同化,与趋向一致的意思,合一。融和。鲍鱼:咸鱼。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指代污浊的环境,也比喻恶人聚集的环境。肆:店铺。丹:矿物名,丹砂,红色。漆:墨漆。处:处所,地方。出处:孔子家语六本:君子慎其处。根据文意,君子要慎处的原因,可以用一个成语概括: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慎:慎重。之:的道理:1、择友要慎重,因为与什么样的人相处,自己也会不知不觉地受其影响。所以我们要认真地选择朋友,慎重地选择居处的环境。2、“近朱者赤,近

32、墨者黑”。7出处简介编辑: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或简称家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今传本孔子家语共十卷四十四篇,魏王肃注,书后附有王肃序和后序。后序实际上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内容以孔安国语气所写,一般称之为孔安国序,后半部分内容为安国以后人所写,故称之为后孔安国序,其中收有孔安国的孙子孔衍关于家语的奏言。孔子家语一书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凡二十七卷,孔子门人所撰,其书早佚。唐颜师古注汉书时,曾指出二十七卷本“非今所有家语”。颜师古所云今本孔子家语,乃三国时魏王肃收集并撰写的十卷本,王肃,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曾遍注儒家经典,是郑玄之后著名的经学大师。他主张微言大意,综合治经

33、,反对郑玄不谈内容的文字训诂学派。王肃杂取秦汉诸书所载孔子遗文逸事,又取论语、左传、国语、荀子、小戴礼、大戴礼、礼记、说苑等书中关于婚姻、丧葬、郊禘、庙祧等制度与郑玄所论之不同处,综合成篇,借孔子之名加以阐发,假托古人以自重,用来驳难郑学。 对孔子家语,历来颇多争议。宋王柏家语考、清姚际恒古今伪书考、范家相家语证伪、孙志祖家语疏证均认为是伪书。宋朱熹朱子语录、清陈士珂和钱馥的孔子家语疏证序跋,黄震黄氏日抄等则持有异议。然而一千多年来,该书广为流传,四库全书总目曾精辟论述说:“其书流传已久,且遗文轶事,往往多见于其中。故自唐以来,知其伪而不能废也。”晚近以来,学界疑古之风盛行,家语乃王肃伪作的观

34、点几成定论。 1973年,河北定县八角廊西汉墓出土的竹简儒家者言,内容与今本家语相近。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墓也出土了篇题与儒家者言相应的简牍,内容同样和家语有关。这些考古发现说明,今本孔子家语是有来历的,早在西汉即已有原型存在和流传,并非伪书,更不能直接说成是王肃所撰著。它陆续成于孔安国以及与王肃同时的孔猛等孔氏学者之手,经历了一个很长的编纂、改动、增补过程,是孔氏家学的产物。应当承认它在有关孔子和孔门弟子及古代儒家思想研究中的重要价值。王肃在孔子家语中,详细记录了孔子与其弟子门生的问对诘答和言谈行事,生动塑造了孔子的人格形象,对研究儒家学派(主要是创始人孔子)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

35、伦理思想和教育思想,有巨大的理论价值。同时,由于该书保存了不少古书中的有关记载,这对考证上古遗文,校勘先秦典籍,有着巨大的文献价值。孔子家语较好的版本有四部丛刊影印明黄鲁曾覆宋本。8作者简介编辑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汉族,东周时期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祖上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春秋末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被联合国

36、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3、板桥幼随其父学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江苏兴化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扬州八怪”之一。历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人称三绝。有板桥全集。1原文编辑: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幼时殊无异人处,少长,虽长大,貌寝陋,人咸易之。又好大言,自负太过,漫骂无择。诸先辈皆侧目,戒勿与往来。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自竖立,不苟同俗,深自屈曲委蛇,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古人之奥区,以自畅

37、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书有弗记者乎?2译文编辑:郑板桥小的时候跟随他的父亲,没有其他的老师。小的时候没有特别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稍微长大了些,虽然长大了,容貌丑陋,人们都看不起他。他又喜欢说大话,自负得过头,不管谁都敢骂。许多长辈都瞧不起他,告诫别人不要和他来往。但是他读书能够自己刻苦,自己愤激,自己确立观点,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自己不断深钻细研,从浅的地方到深的地方,从低到高,从近到远,到达古人学问深奥的地方,酣畅地表现他的没有全部显示出来的性格、才能。人

38、们都说板桥读书善于记忆,却不知道他不是善于记忆,而是善于背诵罢了。板桥每次读一本书,一定要读千百遍。在船上,马上,被子里,有的时候在吃饭的时候忘记了勺子筷子,有的时候面对客人没有听到他们的话,甚至忘记了自己说的话,都是在记忆书上的内容,默默地诵读。书有不被记住的地方吗?3注释编辑1、异:不同。2、少:渐渐地。3、咸:都。4、卑:低。5、迩:近。6、达:到。7、以:连词,相当于“而”。8、畅:畅通,昌盛。9、才:才能。10、力:力气。11、善:善于。12、或:有时。13、寝陋:丑陋。14、易:轻视。15、赴古人之奥区:探求古人高妙的境界,这里指难攻的古代学术问题。16、匕箸:勺子和筷子。4郑板桥

39、造像图编辑:郑板桥,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艺术名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的书画家、文学家。他的一生可以分为“读书、教书”、卖画扬州、“中举人、进士”及宦游、作吏山东和再次卖画扬州五个阶段。郑板桥生于1693年11月22日,卒于1765年1月22日,享年73岁;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做官前后,均居扬州, 以书画营生。工诗、词,善书、画。诗词不屑作熟语。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书亦有别致,

40、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间亦以画法行之。印章笔力朴古逼文、何。为人疏放不羁,以进士选县令,日事诗酒,及调潍县,因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罢归,居扬州,声誉大着。恣情山水,与骚人、野衲作醉乡游。时写丛兰瘦石于酒廊、僧壁,随手题句,观者叹绝。着有板桥全集,手书刻之。所作卖画润格,传颂一时。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郑燮一生画竹最多,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5启示编辑这则故事中告诉我们,学习的成就并不在于天资是否聪慧,而在于自身的刻苦努力和正确的读书方法。4、西湖游记1、作者简介编辑: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公安派主帅,

41、袁宏道与其兄袁宗道(15601600)、弟袁中道(15701623)合称为“公安三袁”。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荆州公安(今属湖北)人。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袁宏道始终无意于仕途,万历二十年(1592)就中了进士,但他不愿做官,而去访师求学,游历山川。他曾辞去吴县县令,在苏杭一带游玩,写下了很多著名的游记,如虎丘记初至西湖记等。他生性酷爱自然山水,甚至不惜冒险登临。他曾说“恋躯惜命,何用游山?”“与其死于床,何若死于一片冷石也。”(开先寺至黄岩寺观瀑记)在登山临水中,他的思想得到了解放,个性得到了张扬,文学创作的激情也格外高

42、涨。其代表作:西湖游记二则 。2原文编辑西湖一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方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晚,同子公渡净寺,觅小修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偏赏。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1武林门:古杭州的城门。西:向西,往西。2保叔塔:应作“保俶塔”,在西湖边的山上。3昭庆:和下文的净寺都是西湖的寺庙名。4东阿王:即三国魏国的曹植,曾封东阿

43、王。一说曹植年幼时,曾受到哥哥曹丕的妃子甄氏的照料,因此彼此很有感情,后来甄氏早逝,曹植得到了甄氏的一个枕头作为纪念,当天晚上,曹植在洛水的船上在梦中与甄氏重逢,醒后写了一篇文章作为纪念,这就是著名的思甄赋,后改名为洛神赋。而甄氏也因此被尊为洛神。另一说他做过一篇洛神赋,写他从京都洛阳回封地,路过洛水,神情恍惚时忽见水边有个美女,是洛河之神。于是用大量华丽文字形容洛神的美及自己的爱慕之情,原作没有说是梦。5子公:方文僎,字子公,徽州人,袁宏道的朋友,与其共同游杭州。6小修:袁中道,字小修,前一年曾游西湖。7石篑兄弟,即陶周望兄弟:陶望龄,字周望,号石篑,官至国子监祭酒。其弟陶奭龄,字公望,万历

44、三十一年举人,官至济宁知州。8花光如颊(桃花艳丽如少女面颊) 梅花为寒所勒( 抑制 )9竟不忍去湖上(离开)10突兀(高耸的样子)11棹(划船)12酣(陶醉)13夕岚(山气)14歌吹(管乐器的演奏)15艳冶(美丽,妖艳)西湖二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 夕舂未下,始

45、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注释(1)为春为月:是春天,是月下(2)夕岚:傍晚的山光(3)勒:抑制(4)相次开发:一个接一个地开放(5)尤:特别(6)石篑:一个人的号(7)傅金吾:任金吾官的傅某(8)张功甫:人名(9)恋:迷住(10)绿烟红雾:指绿柳红桃,叶茂花盛,颜色浓艳(11)湖光染翠:湖水染得像翡翠一般碧绿(12)设色:用颜色描绘(13)夕舂(chng):夕阳(14)极其浓媚:把它的浓媚姿态发挥到极点(15)受用:享受。重点词语突兀:高耸的样子。棹:船桨,这里指划船。名词作动词。娥:这里指眉上的彩“黛”(青黑色)。颊:

46、面颊。这是说桃花艳丽如少女的颜面。夕岚:傍晚的山光。岚:山气受用:享用。勒:抑制。相次:一个接一个。恋:迷住。去:离开。歌吹:唱歌奏乐。粉汗:年轻妇女的汗。艳冶:美丽,妖艳。设色:用颜色描画。止:只。工:精巧,精妙。夕舂:夕阳。尤:尤其,特别。花态柳情,山容水意:花的姿态,柳的情调,山的容颜,水的意境。意思是一切景物。一词多义去1、离开:竟不忍去湖上。2、距离: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为1、是:为春为月。2、被:梅花为寒所勒。3、对,向:安可为俗士道哉!始1、开始:余游西湖始此。2、刚刚:皆在朝日始出。3、才:始极其浓媚。3译文编辑西湖一从武林门往西走,就望见保俶塔高耸在重山叠岭之中,这时我的心已经飞到了西湖上面。午间进入昭庆寺,用茶过后,立即雇小船划向湖中。山是青黑色的,如同美女的秀眉;桃花嫣红,好似少女的面颊;暖风拂面,使人如饮醇酒;微波荡漾,像绫罗般轻软柔滑。我刚刚抬头一看,就已心醉神迷。这时我想用一个词来描绘眼前的光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