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517269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下册)年级:三年级一班姓名:牟克亮西固区新安路小学2012年3月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认识东西南北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发展学生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创造情景:出示第2页主题图。让学生观察说说看到了什么?用自己的方位知识描述各建筑的位置关系? 2、组织学生面向黑板,指一指前、后、左、右

2、。 3、师:“谁认得东、西、南、北方向?你是怎样认识的?”出示课题:东西南北二、探究新知:1、早晨,太阳从哪边升起?引出东。指一指哪边是东?教室的东边有什么?(黑板)2、东和西是相对的,那西边是哪边呢?教室的西边有什么?3、组织全班活动,起立,指一指东和西。指左边练习表达:这边是北。指右边:这边是南。练习用教室的北和南各有什么说一说?4、完成书本填空和做一做:(1)观察例1挂图:图书馆在操场的东面,体育馆在操场的( )面。教学楼在操场的( )面,大门在操场的( )面。(2)完成“做一做”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一第2题:先观察,你从对话中了解到什么?(可以确定了两个方向:北和西)你能说说哪边

3、是东、哪边是南吗?说说房间是怎样布置的?东南西北方向各有什么?2、在教室玩“走方向的游戏”。3、小组讨论:你怎样记住我们学校的东西南北方向?各个方向各有什么?4、小组讨论:你怎样记住兰州市的东西南北方向?各个方向各有什么?5、背儿歌:早晨起床向太阳,前是东,后是西,左是北,右是南。四、小结。课外作业:认方向。认识平面图上的东西南北和路线图教学内容:例2、例3及练习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2、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教学过程:一、复习1、汇报课外认方向的情况。2、说说教

4、室和校园的东西南北各有什么。二、探究新知(一)教学例2:1、观察第3页的校园图,你能画出校园的示意图吗?怎样画,能让别人看懂方向?2、学生同桌合作画。3、交流汇报:把学生画的多种情况展示出来。4、请大家观察这几种不同的示意图,你觉得怎么样?(没有统一的标准,太乱了。)5、为了方便交流,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现在,你能按这个要求画出示意图吗?并注意标上“北”的方向。6、学生独立绘制“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示意图。(二)教学例3:1、观察例3图,你是怎么找到“北”边的?(图上标有)2、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3、少年宫怎么走?请你先用手指出路线图,同桌互相看看指对了吗?4、同桌互相

5、说:去体育馆怎么走?去医院怎么走?去商店怎么走?去电影院怎么走?三、巩固练习:1、认一认地图上的方向:(挂图)2、做一做:从图上获知“北”,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练习指一指。四、综合练习:1、 观察第2页天安门广场图,请根据示意图指出东西南北。2、你能说说这幅天安门广场图中哪个建筑物分别在哪边吗?3、第6页第3题、第7页第4题:观察中国地图,先找出“五岳”。中岳是嵩山,你能根据这个说说其他的山分别是什么“岳”吗?比一比,谁说得对!讲评。4、引导学生阅读:你知道吗?三、总结。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教学内容:例4以及练习。教学目标: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

6、够用给定的一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教学重难点: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教学过程:一、复习:1、画一画方向示意图:2、预习作业:有关指南针的资料。了解指南针的历史和使用方法,增强民族自豪感。重点指导怎样利用指南针辨别方向: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指示方向的仪器司南,后来又发明了罗盘。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盘面上的指针受地球磁场的影响,红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北,白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南。人们根据这一原理利用指南针来辨别方向。二、学

7、习新知:1、我们知道了东西南北这四个方向,那么,每两个方向之间又称为什么方向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出示例4图,观察:多功能厅在哪两个方向之间?(这个方向称为“东北方向”。)2、引导学生归纳:从“东”出发,东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北,东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南。从“西”出发,西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北,西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南。3、我们又认识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你打算怎样记住这四个方向?请你把他们记下来。4、自己画一个标有8个方向的方向示意图。5、观察例4图:请说说校园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各有什么?三、练习:1、说说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2、第10页第1题:在黑板上标出自己家

8、的位置。四、总结:这节课中你有哪些收获?你会用到这方面的知识吗?认识简单的路线教学内容:第9页例5以及练习。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教学重点: 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教学过程:一、导入:1、请用手势指出你认识的8个方向,同桌互相看看指对了吗?2、老师说方向,你们就用手指向那边方向:北、西南、东北、西、东北等。3、出示中国地图:请你分别指出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这8个地区。二、新知:1、观察例5图:问:这是什么图呢?(动物园导游图)请认一认图上画有哪些动物馆?2、

9、请在图中指出8个方向:3、解决问题:熊猫馆位置从大门出发可以怎样走?(在动物园的西北角,可以先往北走到狮山,再向西北走。)还可以怎样走?也请你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同桌互相提问各个馆的行走路线,比一比,谁说得准!4、每个动物馆的行走路线是不是唯一的?你能说出几条?你在说同一动物馆而不同的几条行走路线时,有什么发现吗?5、小结:如果从不同的路线走,说的方向就有所不同了。三、巩固练习:1、说一说,1路公共汽车的行车路线。提问: (1)1路公交车是从火车站开往哪里的?经过了哪几个车站? (2)王老师要从火车站到医院,有几站地?小结:我们在乘车的时候,首先要了解车的行驶方向,然后根据需要,正确的选择乘几

10、路公交车和下车地点。2、第10页第2题:全班读题,根据小健的描述,把那些游乐项目用序号标在适当的位置上。讲评。四、总结:你有什么收获?指导学生对学习进行评价。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口算除法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教学内容:13-15页图示和例1教学目标:1.在实践操作活动中理解掌握一位数除法(被除数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熟练地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3.在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与反思。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分木棍的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掌握几十几除以以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124 82 147 246 357 72

11、92、口答:(1)70里有几个十?500里有几个百?(2)25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39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二.教学例11、出示第13页主题图,提问:根据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运算?2. 出示例1。(1)赵大伯3次能运完60箱,平均每次运多少箱?观察:如用小棒来代替木箱,你打算怎样分?怎样列式?每份有多少?(学生实践操作,得出结论。)3.分好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分的方法。4.如果不分小棒,我们又怎样口算603呢?结合学生汇报,教师板书:这样算 63=2 603=206. 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804 602(1)口算写出结果。(2)说说口算方法。二.教学例1第二个问题1.出示第二个(2)问

12、题:6003 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2.结合学生汇报,板书:63=2 6003=2003.试一试。3606 6408二.教学例1第三个问题1.出示第三个问题 24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2.结合学生汇报,板书:243=8 2403=80三、巩固练习1、口算下列各题,并说说口算的方法。405 64082、课堂小结:在这堂课上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17页1.2除法估算教学内容:16页例2估算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2.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进行估

13、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教学重点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进行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教学难点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进行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教学过程:一、复习1、 听算。(略)2、 说出下列各数的近似值。148 193 87 896 253二.新授:1出示例题2,“你有什么样的解答方法?”2、学生说,教师一边列式1243 教师问:“大约”是什么意思?求它们的近似值用什么方法?再问:怎样进行除法估算?学生分组讨论,汇报。教师板书。3、让学生多说自己的想法,但注意其完整及简洁。4、对

14、比两种估算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可以有不同方法,只要合理都可以采用。三.巩固练习:做一做:12604 260可以看成240,也可以看成280。2估算练习。四、作业:第18页6、7题。 练习教学内容:17页练习四教学目标1.经过多练多想,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熟练掌握除法口算的基本法。2熟练掌握除法口算后,能在生活中学会运用。教学重点、难点注意发现学生错多,难以明白的一些典型例题给学生讲解。教学过程:一、听算(略)二、估算: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估一估1252 3785 4357 2974 4698 1946三、笔算比赛:四、再现问题1、每听饮料3元,100元最多能买多少听饮料?2、在一次地

15、震中,有灾民182人,如果按每人发一顶帐篷,最少要准备多少顶帐篷?组织学生讨论怎样估算?板书估算列式。3、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的讨论,让大多数学生明白:在第一题中,只有100元钱,所以估算时不能将100估大,只能估小;在第二题中,已知灾民182人,在考虑所需帐篷数时,应将182看成200,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的帐篷让灾民渡过困难期。五、总结。 大家想想自己在除法口算中总结了哪些经验?2、笔算除法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教学重点:一位数除两位数,商

16、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除法算式的演算格式。教学过程: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1、口算 6006 273 2408 16042、笔算 93 379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出示P19植树情境图,让学生说图意。2引导观察: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演)422 5223.师:422等于多少?你是怎么想的?同学们会口算出答案,那么怎样用竖式计算呢?(揭示课题)板书:一位数除两位数。三、自主探索,领悟算法1教学例1 422=21(1)用竖式计算,你们会吗?试试看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2)比较一下,你喜欢哪一种算法?说说理由。

17、(3)师边板演边讲解:笔算除法的计算顺序和口算一样,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师:现在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列竖式算5222教学例2 :522(1)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2)你们同意哪一种算法?学生讨论后得出:第一种是先口算出26的,应该用第二种方法才正确。(3)师:让我们借助小棒来验证(师生共同摆小棒,师边演示边讲解)522也就是把52根小棒(5捆和2根)平均分成2份。先把5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捆(20),还余1捆;再把多余的1捆拆开与2根合并是12根也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加起来共分得26根,所以522=26,师指第二个竖式,被除数十位上余下的“1”,这个1是怎么来的?表示多少?

18、指商个位上的 “6”,这个6是怎样得来的?(4)谁愿意当小老师把计算的过程再说给大家听听?(指名学生叙述计算过程)(5)比较例1和例2笔算竖式的区别,强调:笔算除法时,如果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3练习反馈:P20做一做14引导概括总结:从哪一位除起?商怎样写?被除数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每次除得的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四、应用新知,解决问题1完成下面的除法算式。484 8462比赛,看谁算的又对又快?P20做一做2五、全课总结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有序思考能力。 2、让学生

19、在活动中积极地探索并理解算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重点:理解掌握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怎么办?商的最高位定在哪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出示书22页例3的情境图。1、寒假期间,小梦和小欣兄妹俩在家整理照片。他们数了数共有238张照片,相册每页可插6张照片,问:要插多少页?列式为“2386”。师:先估算一下“2386”。生:238240,2406=40。生:想(四)六二十四,接近238的前两位数“23”,所以238640。2、如何笔算?请每个学生试算在

20、本子上。全班交流。(重点可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先用6除几?2个百除以6不够商一个百,怎么办?23个十除以6,商应该写在哪位上?商是几位数?)3、通过观察、讨论,探索出笔算除法的运算程序。以例3为例,师生共同小结:先判断:商是几位数?除。用23除以6,等于3,3写在十位上。乘。用口诀“三六十八”算出商3个十乘除数6等于18个十,写在 23个十的下面。减。用23个十减去18个十等于5个十,5写在十位上。查。检查余数5是否比除数小。放。把被除数个位上的8放下来,和余数5个十合起来是58个一。除。用6除58,等于9。乘。(再重复上面的笔算步骤。)让学生闭眼,回忆笔算的六步骤“先判断。除。乘。减。查。

21、放”。理清笔算除法的运算程序。4、笔算的结果正确吗?如何知道?可用估算的结果加以比较,初步检验结果的正确性,然后再检查一遍。二、问题延伸,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法。进而解决例3的延伸问题:“如果一本相册有24页,1本相册能插得下这些照片吗?2本呢?”。你有什么好方法?对比出最佳方案。三、基本练习,学会笔算除法的有序思考方法。1、应用总结出来的笔算除法运算六步骤,独立完成课本第22页的“做一做”。注意先估算,再笔算。2、请四个同学板演,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四、课堂总结。说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五、作业。完成书23页第2、4题。除法的验算教学内容:25页例4教学目标1.在观察、比较、沟通等活动中理解乘法验算

22、除法的方法。2.能正确运用乘法对整除与带余数的除法进行验算。3.通过除法验算,初步沟通乘除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验算习惯。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观察、填写、思考等学生活动,感知乘、除法的关系。初步感受可以用乘法来验算除法。教学难点:理解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引入1、口算20题(略)。2. 186= 279= 88= 568=( )6=18 ( )9=27 ( )8=8 ( )8=563比较一下,上下两个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根据学生得结论教师板书:商除数=被除数 二、新授创设情境,出示书25页例4的情境图1、你能帮他们算算付的钱对吗?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学生汇报。通过

23、同学们刚才做出来的多种方法,我们发现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上余数,结果等于被除数。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来验算除法计算得对不对。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除法的验算。(板书课题)2、练习验证出示548 请同桌二人合作,一人计算得数,另一人验算,看是否正确。有针对性地展示几个同桌计算的结果。3、小结:验算时,先在竖式的右边写上“验算:”,然后把商写在上面,除数写在下面,列出乘法竖式,如果有余数,一定要记得加上余数。在今后做题时,凡题里要求验算的,要写出验算的竖式,没有要求验算的,也要用口算或在草稿纸上用笔算进行验算。二、练习1、书25页做一做剩余两题,学生单独练习2、反馈:根据学生的实际错误进行讲

24、解3、小结:除法验算的方法是什么?商除数+余数=被除数三、课堂作业:854 1129 7568 1243 9859 4234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提高除法计算的正确率,熟练验算的方法。2、使学生知道除法验算的重要性。教学目标:一、基本练习1、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计算下面各题,并且进行验算。1482 6764 79172498 3435 51432、按要求把下列数正确的填入圈内90 72 585 120 267 78被2除余数为0的 被3除余数为0的 被5除余数为0的3、在内填上正确的数293=90- 123=3 +63=254 1503=24、经过刚才的练习,现在我们来个比赛:P27第五题

25、:校对答案二、综合练习1、P26第二题:学生独立完成2、P26第四题:读题思考,小组讨论,看看谁的方法好三、小结四、分层作业1、P27第七题(成绩好的学生做)2、找出相同的除数61=5 68=5 75=53、找出相同的被除数4=3 5=3 6=3商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除法(1)教学内容28页例5和例6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图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的计算方法。2.理解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3.主动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学重点理解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能熟练正确计算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过

26、程一、引入1、口算:282 2408 363 847= 32-0 48+0012 420 0+25 29+0 90 1402、 不计算,说出下面各题的商。2922 3586 21477 6055 4884二、新授1、出示28页主题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四幅画的内容。2.嵌入数学问题:(1)4个西瓜,师徒4人,平均每人吃几个?生:441(2)当猪八戒把西瓜全吃光了,其他三人还能分到西瓜吗?引导学生想到:三人一个西瓜没分到,怎样用算式表示呢?这时可以通过故事情境写出:030,并深刻领会其中的含意。(3)设置另一情境:当零为除数时的结果又是怎么样的呢?(当0作为除数时,是没有意义的。)三、做一做02

27、04 05 0102384393四.出示例题6:3093(1)要求学生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列竖式进行计算。(2)当学生计算到十位时,教师重点指导:由于被除数是0,0除以3得0,所以十位要商0。0和除数3相乘得0,0减0得0。(3)计算完毕后,向学生说明中间用3除0的那一步,可以省略。并要求学生用虚线圈起来。(4)问:竖式中用3除0的这一步可以省略,那么,商十位上的“0”可不可以省略呢?为什么?(不可以省略,因为0起的是占位的作用)(5)现在,我们把这题用简便写法完整的做一遍。(找一同学板演)(6)巩固算理:4044=11。讨论:这题的结果正确吗?商中的两个“1”应在什么数位上?为什么?商的

28、十位上为什么要写0?应该怎样改正?做一做:4022 6093 汇报、交流3、4203 先由学生独立试做。汇报、交流明确:在除的过程中哪位不够商1就在那一位上商0占位。4、试一试 7505 9807对比例两题,今天学习的除法有什么共同点?(板书课题:商中间有0的除法)。在计算中应注意什么?三、练习1.第28页做一做2.第29页的第一题。商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除法(2)教学内容:31页例7及做一做教学目的: 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形式使学生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有0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教学重点:被除数中间不够商1怎么办。教学难点: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有0的笔算方法。

29、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328 455 637 426 549 255 134 268 336 528 469 6182列竖式计算,并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7604 40523被除数末尾或中间有0时怎么办?二、新授1出示例7:星光小学832名学生分4批去参观天文馆,平均每批有多少人?读题,用做什么方法,为什么用除法?怎么列式?8324=?自己列竖式算一算,再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请两个学生板演。汇报:你是怎么算的?34不够商1,怎么办?为什么要写0,不写行不行?还有没有不同的写法?打开书31页,看看书上的两种写法,你认为哪种好?为什么?2做一做: 6153 6246 2182 5255

30、同桌任选一题列竖式计算,再同桌交换检查,说说算法。请学生板演集体订正3判断对错33页,第2题这些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集体订正4总结: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三、作业33页第1题第一排四个小题商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除法(3)教学内容:32页例7的第二题及做一做教学要求:运用知识的迁移,使学生掌握被除数末尾不够商1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掌握被除数末尾不够商1的笔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15分钟口算练习2列竖式计算,并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4153 2806二、新授1出示例2:562名学生分4批去参观克隆鼠展览。平均每批有多少人?还剩几人?全班读

31、题,题目里告诉我们什么数学信息?用什么方法?怎么列式?5624,请你在练习本上列竖式计算,再在四人小组说说你是怎么算的。请学生板演汇报:你是怎么算的?2除以4不够商1怎么办?为什么要商0,不写行吗?为什么?全班口答2做一做:6313 3402 7045 8436同桌任选两题列竖式计算,再同桌交换检查说说算法。请学生板演,说算法。集体订正3巩固:奥林匹克火炬在某地传递了816米,平均每天传递了多少米?独立完成后同桌说算法。集体订正。4总结: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三、作业133页第一题第二排。233页第四题和五题。3、整理复习一、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点1请学生把书本从13页看到34页,

32、看看本单元学了哪些内容。2在四人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互相补充3汇报:本单元学了哪些内容?还有什么问题?二、练习1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这块草地有一间教室那么大,它一天产生的氧气够3个人用,我们三年级有120人,要多少块这样的的草地?丁晓林家到学校有450米,他每天上学大约走8分钟,他每分钟大约走多少米?三年级的225名学生要乘5辆车去春游,如果每辆车坐的人一样多,每辆车应该坐多少人?2读题后学生独立思考,这三道题你选择什么方法做,为什么?3小组讨论:你选择什么方法做,为什么?4汇报:你是怎么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5小结: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把题目的意思弄明白在去做。三、巩固。商的位数估

33、算的结果准确值8763 2424 8968 6447 7535 4176四、作业36页2、3题。第三单元 统计简单的数据分析教学内容:第38页例1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学会看横向的条形统计图。2、初步学会制作横向的条形统计图。3、能正确分析条形统计图,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教学重点:会看两种统计图。教学难点: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教学过程:一、 教学例1横向条形统计图。1、创设情境,复习旧知。A:出示情境图及统计表,让学生说说统计表上收集到的数据。B:根据这些数据,引导学生独立画出纵向条形统计图。C:提问: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每

34、一小格表示多少数量?2、提出问题,引入新课。A:谈话:画出条形统计图,我们就能清楚的看出卖出的各种矿泉水之间的差异。但是,有时候纸的空间太小,不够画出这样纵向的条形统计图,那怎么办呢?B:引出新课:如果我们把纵向的条形统计图变成横放的条形统计图,那占的上下空间就小了。这样横轴就变成表示矿泉水卖出的数量,纵轴变成表示各种不同品牌的矿泉水。3、小组合作,自主探究。A:问:你能和四人小组的伙伴讨论讨论,再试着设计设计吗?B:学生四人小组合作,讨论设计横向的条形统计图。C:交流汇报展示四人小组的作品。学生自己介绍本组设计的条形统计图。D:肯定孩子的创作,并出示规范的横向条形统计图。E:全班学生说说横向

35、条形统计图横轴、纵轴、每一小格表示的意思。F:全班学生完成书上没画完的横向统计图。4、分析数据,解决问题。A:提问:根据横向统计图上的数据,你知道了什么?B:你能提出什么问题?C:你认为应多进哪种矿泉水,为什么?D:小结:统计图还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问题,帮我们决策。5、巩固练习。P40第1题。A:看横向统计图,说说统计图各部分表示的意思。(同桌交流)B: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二、学习例2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1、看统计表,分析数据。A:引导学生看书上的统计表。B:提问:从统计表上,你知道了什么?2、发现矛盾,引出新课。A:如果让你根据统计表的数据,绘制一个学生身高统计图,

36、你准备一小格表示多少厘米?(让学生自由的发表自己的看法。)B:四人小组合作画完。C:出示学生画的统计图,引导比较,发现问题。(可以发现:如果每格表示较少的单位,画出的条形会很长,如果每格表示10个单位或20个单位,虽然画的格数少了许多,但是从图中很难直观地区分不同学生的身高相差几厘米。)D:师提问: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些问题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F:引出新课:出示书上的统计图。3、学看统计图,尝试画统计图。A: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发现这个统计图和前面学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B:用折线表示的起始格代表多少个单位,其他格代表多少个单位,这样画有什么好处?C:引导学生按照示例,把其他两人的条形补充完

37、整。D:引导学生讨论:在什么情形下应该使用这种统计图?这种统计图的优点是什么?E:引导学生观察体重统计图,看看这个图中的起始格表示多少个单位,其他每格表示多少个单位?F:学生尝试独立完成该统计图。4、提出问题,解决问题。A:师问:根据上面两个统计图,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了什么问题?你能解决吗?B:出示“中国10岁儿童身高、体重的正常值”引导学生比较。发现哪些同学的身高、体重在正常值以下,哪些同学在正常值以上?C:引导学生为这些体重超正常值的同学出谋献策。D:提问:刚刚在比较时,你是怎么看出他们在正常值以上还是在正常值以下的。E:引导学生思考:在统计图中怎样一目了然地看出每个学生的身高、体重是

38、在正常值以上还是正常值以下?(引导学生在统计图上用一条虚线画出正常值,再直观地比较。)5、巩固练习。P4041的练习。三、小组进行学习小结。这种统计图一般在以下情形中加以使用:各样本的统计数据的绝对值都比较大(如本例中学生的身高都在138厘米以上,体重都在32千克以上),但不同样本统计数据之间的差异值又相对比较小(如本例中身高和体重的最小差异分别是1厘米和1千克)。当出现这种情形时,会出现一种矛盾:如果每格代表的单位量较小(如第一个统计图中每格表示1厘米或2厘米),统计图中的条形就会很长,如果每格代表的单位量较大(如第二个统计图中每格表示10千克),又很难在统计图中看出不同样本之间的差异。所以

39、,为了比较直观地反映这种差异性,采取用起始格表示较大单位量,而其他格表示较小单位量的方式,就避免了上述矛盾。在这种统计图中的纵轴上,起始格是用折线表示的,以和其他的格有所区别。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你对自己、同学这节课学习的表现有什么评价?平均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2、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过程:一、理解平均数1、周末,妈妈买了许多糖果,分给哥哥6颗,妹妹4颗,你对妈妈的做法有

40、什么看法?你有什么办法让哥哥和妹妹分到的糖果一样多?是多少?2、引入“平均数”象哥哥和妹妹分得一样多的5颗就是哥哥和妹妹分到的糖果的平均数。二、学习计算平均数1、出示情景图:说说老师和同学们在干什么?2、出示统计图:引导学生收集信息。3、引导学生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利用这个统计图,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方法。4、提出问题:生活中,大家分头收集了许多矿泉水瓶,大家是怎样集中过来的?如果没有这个统计图,只是每个人汇报自己收集了几个?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这个小组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多少个?5、小组讨论解决的方法并派代表交流,并说说13个就是平均数

41、,那是不是说他们每个人都是收集13个呢?理解平均数是个虚的数。6、小结求平均数的方法。强调:我们在求平均数时要找准总数量与总份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三、巩固训练另外一个环保小组也收集了许多矿泉水瓶,小军收集15个,小伟收集16个,小朋收集12个,小新收集了13个,这个小组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几个?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五、布置作业:练习十一1、2、3平均数的应用教学内容:第43页例2教学目标:1、体会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不同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这一统计学上的意义。2、巩固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3、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使学

42、生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1、出示一杯水,告诉学生这一大杯水大约600克,而后把这杯水分别到入4个杯子中(每个杯子的水不同)提出:你们能求出这4个杯子的水的平均重量吗?2、学生动手解决,并交流解决的方法。二、创设问题情景,引导探究。1、六一节,老师带了许多糖果想送给大家吃,老师给奋飞组6人共分36块,给前进组8人共分了40块,给蓝天组5人共35块,你们认为哪一组的同学分到的糖果多?怎么解决?(1)组织交流解决的方法。(2)小结:象这种情况下,每组的人数不一样,不能直接拿总数来比较,而是要求出每组同学的平均数来比较。2、出示两个篮球队的身高统计表,让学生根据统计表说一说谁最高,谁最矮。如果两个篮球队进行身高比较,你认为哪个队队员身高高些?王强是欢乐队中最高的队员,我们能不能根据这个信息就下结论欢乐队总体身高比开心队高吗?为什么?3、讨论:怎样比较两支球队的整体身高情况:引导学生探索用平均数的方法比较4、合作学习:让学生自己进行平均数计算。5、提问:142厘米表示什么?它是指欢乐队某个队员的身高吗?6、144厘米表示什么?它是指开心队某个队员的身高吗?7、你能告诉我们两个队的总体身高比较情况吗?虽然欢乐队中的王强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