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老师们,你想过这些问题吗?,备课时,“目标(到哪里去)”不清楚,但整天琢磨着“教什么/怎么教(怎样去)”的问题。上课时,(1)当我们告诉学生时,是关注自己有无告诉还是关注学生有无明白?(2)当我们采用讲解、讨论、作业等方法时,是关注该方法与目标的一致性还是场面的好看性?(3)当我们在上课时,是热衷于自己怎么教,还是边教边关注自己“教得怎样”的信息?为何出现语文课有文“无语(不读)”,数学课有数“不算”,音乐课有音无“乐”,美术课有术无“美”,体育课有体无“育”,用最不科学的方法教“科学”,最不道德的方式教“品德”等?下课了,(1)我们有多少证据证明多少学生达到了预设的目标?
2、(2)作业批改时,我们是否只关注“对与错”,而不关注这种“对与错”与上述目标的关系、与该生的关系、与该生后续学习的关系?,让我们一起思考,国家课程标准对于教师的意义是什么?与备课、上课、评价有何关系?备课的关键是什么?目标重要还是教材处理、导入等重要?目标的依据是什么?何为“用教材教”?是不是就是“深挖洞、广积粮”呢?不会评价的老师能上好课吗?会布置作业吗?命题的依据又是什么?题型新就是好吗?,报告内容,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基于课程标准的课程纲要基于课程标准的教案,一、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教学的三种取向课程标准与教学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程序,(一)教学的三种取向,基于教师个人经验
3、的教学教师所能教给学生的只有自我。(王尚文,2007)基于教科书的教学教科书是教材的权威,是教学方案的心脏;没有教科书就没有学校,应该教什么?如何教?几乎完全取决于教科书。(Chambliss&Calfee,1999)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课程标准与教学、评价的关系,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课程标准 教材 评价 课程教学设计(纲要与教案)课堂教学 学生学习,像专家一样思考标准、教材、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问题,(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程序,(1)我让学生明白什么?即“如何分解标准的相关内容使之更加具体、清晰?”(2)我怎么知道学生明白了?即“证明学生达到应知和能做的最好途径是什么?”(3)我如何安
4、排学习活动才能有利于学生明白?即“怎样组织内容、单元或课程资源才能帮助学生在完成评价任务时表现突出?”“什么方法和策略才能最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4)实施教学与评价,即“如何获得学生应知和能做的表现证据?”(5)检验/修正整个过程,即“是否需要补充教学?补充什么?”,小结:不是什么,是什么?,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不是要求所有教师教学标准化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的简单对应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是学习结果/教学目标源于课程标准评价设计先于教学设计(用教材教;为考而教)指向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不仅仅是分数)标准、教学、评价必须具有一致性,二、基于课程标准的课程纲要,课程纲要及其意义如何确
5、定与叙写目标如何基于课程标准改进内容,案例一:数学,纲要结构:一般项目 课程元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案例二:语文,纲要结构:一般项目 课程元素,学习目标评价任务学习活动作业和评价细则资源推荐,课程纲要研制路径,A.教学目标源于课程标准B.评估设计先于教学设计C.指向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一)何为课程纲要?,以纲要的形式呈现某门/种课程的各种课程元素(即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为什么说教学进度表不是课程纲要?因为只见进度,不见教学;只见课文,不见课程;只见教师,不见学生。,课程纲要的意义,有利于教师整体把握某门课程的内容与要求;有利于教师审视满足课程实施的所有条件;有利于学生
6、明确某门课程的目标与内容框架;有利于学校开展课程审议与管理。,作为一份课程合同作为一份认知地图作为一份课程计划作为一种交流工具,课程纲要:常用格式,一般项目:学校名称;科目名称;开发教师;课程类型;课时;日期。课程元素:课程目标:4-6点;全面而具体;陈述格式课程内容:知识与活动;选择与组织等课程实施:学习方式与活动安排;资源利用课程评价:学习评价;教学评价;方案评价;主体多元;过程与结果评价所需条件:需要学校提供什么样的条件,课程纲要:基于标准的格式,一般项目:学校名称;科目名称;开发教师;课程类型;课时;日期。课程元素:学习目标:4-6点;全面而具体;陈述格式评价任务:试题或表现性任务学习
7、活动:如何安排让学生有更好的学习表现所需条件:需要学校提供什么样的条件,(二)如何确定和叙写目标?,路径之一:学科课程标准+学生研究路径之二:学生研究+社会生活需求+学科专家建议,如何确定?,教育目的,课程目标(学科总目标学段目标学期目标),教学目标(单元/课时),目标是指预期的学习结果/行为变化,它决定了教学活动的方向,并确定了教学评价的依据。,叙写,内涵,目标的叙写,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影响学习结果的特定限制或范围等。主要有辅助手段或工具、提供信息或提示、时间的限制、完成行为的情景等。,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是学习者不是教师,行为主
8、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程度,目标的误用问题,以“目的”代替“目标”。如“使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含糊其词,难以评价。如“培养学生革命的大无畏精神”或“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行为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如“使学生树立观点”,例:小学一年级“七巧板”一课时目标:1、认识七巧板,会用七巧板拼图。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课程标准中目标的描述,结果性目标 1、知识 了解说出、背诵、辨认、列举、复述等 理解解释、说明、归纳、概述、推断等 应用设计、辩护、撰写、检验、计划等 2、技能 模仿模拟、再现、例证、临摹、扩(缩)写等 独立操作完成、制定、解决、绘制
9、、尝试等 迁移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等体验性目标 经历(感受)参与、寻找、交流、分享、访问、考察等 反映(认同)遵守、接受、欣赏、关注、拒绝、摈弃等 领悟(内化)形成、具有、树立、热爱、坚持、追求等表现性目标 复制水平从事、做、说、表演、模仿、展示、复述等 创作水平设计、制作、描绘、编织、扮演、创作等,如何理解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关于是什么的东西2、过程与方法:如何获得上述的知识与技能的东西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获得上述两种东西的过程中或 之后内化为自己的东西,问题:1、“三维”目标是否“每维”要分开单独写?2、每堂课都要写“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吗?3、过程与方法、情
10、感态度价值观如何评价?4、人文学科如何多关注“过程与方法”目标?,如何分解课程标准?,第一步,寻找关键词。从一条课程标准中找出行为动词和这些动词所指向的核心概念(名词),或修饰它们的形容词、副词等修饰词和规定性条件,作为关键词,并予以分类。第二步,扩展或剖析关键词。将上述关键词予以扩展或剖析。扩展可采用概念认知图展开、词汇意义展开、理论概念展开、或教师经验展开等方式,教师可自行决定最佳的方式。如说出、分析、比较等第三步,形成剖析图。将上述从关键词中分解出来的概念根据某种逻辑绘制成剖析图,以便于清晰地对应具体的学生。第四步,写出学习目标。依据重点组合以及目标陈述的规范,叙写明确的学习目标。,例:
11、说明细胞的分化;练习各种平衡动作,课程标准与学习目标的对应关系,分解:准确确定学生(1)应知(概念)重要的名词;(2)应会(技能)动词;(3)通过特定的情景或主题(选择学习活动),课程标准与学习目标的对应关系,案例一: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选自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主题三 能量”之“(二)机械能”中的一条内容标准。(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版),第一步:寻找关键词,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其中,动词为“说明”,动词所指向的核心概念是“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初中学生不讨论“转化”的本质,所以“说明”和“其他形式
12、的能”是这一标准的关键词。,第二步:扩展或剖析关键词,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说明”,我们采用经验展开的方式,将它扩展为通过“言语”、“图表”、“模型”、“实验演示”等方式来说明。,“其他形式的能”,我们采用概念展开的方式,并考虑学生的具体特征,对初中二年级学生而言大致可分为“电能”、“热能”、“光能”等三类。,第三步:形成剖析图,用言语说明,用实验演示说明,用模型说明,用图表说明,电能,光能,热能,其他形式的能,说明,为重点组合 为可能组合,第四步:写出学习目标,依据重点组合以及目标陈述的规范,叙写明确的学习目标:通过实例,能用言语说明机械能和电能、热能、光能的转化;通过
13、实例,能用图表说明机械能和光能的转化;通过实例,能用模型说明机械能和电能的转化;通过实例,能用实验演示说明机械能和热能的转化。,?例1:举例说明细胞分化的概念和生物学意义?例2:(1)了解细胞的分化与生物体发育的关系。(2)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3)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4)使学生体会生命的运动性,生命进程受内外因影响等哲学思想(5)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关爱生命的美好情感。,案例二:说明细胞的分化(吴江林老师提供),内容主题:4.2 细胞的分化浙教版必修1 分子与细胞课程标准:说明细胞的分化(第13页)教学指导意见:举例说明细胞分化的概念和生物学意义,?,如何转化
14、成便于检测的学习目标?,第一步:分解内容标准,寻找关键词,附:内容标准的主要表述格式:A、行为动词+限制词+核心名词(概念)如:(1)说明细胞的分化;(2)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B、行为条件+行为动词+(限制词+)核心名词(概念)如(1)通过实验,认识安培力;(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C、行为程度+行为动词+(限制词+)核心名词(概念)如: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说明细胞的分化,例:细胞的分化:同一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生理 功能上发生的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的分化,何时分化?(时间),怎样分化?(过程),有何特点?(特点),有何意义?(意义),为何分化?(原
15、因),概念体系,重点/难点,难点,重点,知识地位,第二步:剖析/拓展关键词,构建概念图,例:说明细胞的分化。,学生的学习经验,有前备经验,有前备经验,无前备经验,无前备经验,无前备经验,学生经验,细胞的分化,时间/难点,过程/重难点,特点/重难点,意义/重点,原因/难点,概念体系,适用行为动词,简述,简述,阐明,解释,总结,例:说明细胞的分化。,细胞的分化,时间,过程,特点,意义,原因,学生的学习经验,有前备经验,有前备经验,无前备经验,无前备经验,概念体系,学生经验,确定行为条件,特征,通过讨论和分析具体的情境来阐明,通过观察和分析具体情境来解释,通过倾听来简述,通过阅读课本、观察情境来简述
16、,通过讨论和比较来总结归纳,抽象,抽象,非常抽象,抽象,抽象,无前备经验,第三步:确定行为条件与程度,例:说明细胞的分化。,学生的学习经验,学生经验,过程/重难点,概念体系,行为动词,简述,简述,阐明,解释,总结,行为程度,完全无误,说出关键词,能用言语或图形准确无误表达,时间/难点,特点/重难点,意义/重点,原因/难点,有前备经验,有前备经验,无前备经验,无前备经验,无前备经验,能举例独立解释,在教师提示下,结合细胞分裂的意义总结,细胞的分化,内容主题:4.2 细胞的分化浙教版必修1 分子与细胞课程标准:说明细胞的分化(第13页)教学指导意见:举例说明细胞分化的概念和生物学意义,最后确定的学
17、习目标:(1)通过讨论和分析具体的分化情境,自己组织语言 或绘制图形准确无误地阐明细胞分化的过程。(2)通过观察和分析具体情境,准确地解释分化的两个特点。(3)在新情境中,通过同伴讨论总结细胞分化与分裂在个体 发育中的意义。(4)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和分析,能准确在用 关键词简述细胞分化的时间和原因。,第四步:结合学情,写出学习目标,基于目标的教学设计与评价,例:通过讨论和分析具体的分化情境,自己组织语 言或绘制图形准确无误地阐明细胞分化的过程。,教学设计创设基于学生经验的情境创设基于情境的问题链组织小组讨论,形成性评价学生的讨论 学生的回答学生的绘图,课前,课后,自我反思、同伴互导(课堂
18、观察)等,实现课程标准、教材、教学、评价四位一体的教学,终结性评价 课后练习,实施教学基于预设,贯彻教学目标,课中,(三)如何基于标准改进内容,学科内容改进的依据课程标准现场资源(校情、师情、生情等)学科内容改进的途径学段学科内容整体设计,如5-8级英语课程纲要学段各模块的合理安排,如数学领域各模块的安排基于教材的内容分析与改进学科内容改进的策略增:新加内容,如补充材料,或主题活动、实验操作等删:删除重复的、不符合标准的、不必要的内容换:更换不合适或不合理的内容合:整合不同知识点或不同学科的内容立:打破原来学科内容的次序,开发全新的内容,三、基于课程标准的课时计划,课时计划的基本元素基于课程标
19、准的课时计划格式,(一)课时计划最基本的元素,学习目标:评价任务:学习活动:导入 过程 评价,(二)基于课程标准的课时计划格式(OShea,2005),课题:相关标准陈述标准陈述从年段基准中而来,和上课内容息息相关;标准陈述是具体的,包含内容标准和表现标准学习目标预期的学习结果教学目标要描述在这一堂课的教学中可以观察到的学生表现行为或结果;教学目标要引导学生去证明标准陈述中的知识或技能检测这些目标的评价任务评价的手段和工具要能检测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的学习结果;教学活动方案教学活动的安排应该是能指引学生去证明自己的学习结果,主要参考文献,崔允漷主编:有效教学,华东师大出版社2009年崔允漷等:基于
20、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崔允漷:课程实施的新取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教育研究2009-01钟启泉、崔允漷主编: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施良方、崔允漷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骆玲芳、崔允漷主编:学校课程规划与实施(课程实施与学校革新丛书之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钟启泉等主编: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王尚文(2007)。走进语文教学之门。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崔允漷、王少非(2005)。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第5期 Chambliss,M.J.,R.C.Cal
21、fee(1999).Textbooks for learning,London:Blackwell.OShea,M.R.(2005).From Standards to Success:A Guide for School Leaders,Alexandria,VA: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愿与在座的全体同仁共勉,敬请关注E-教研员之家http:/,实践作业(小组合作),一、请根据某学科的课程标准,选择某条内容标准,依照标准分解技术的步骤,叙写学习目标。二、请根据某学科的课程标准,撰
22、写某学期/模块的课程纲要。三、请设计一门每周1-2课时的课程纲要,并提供适合学生的背景信息,如年级、班组规模等。(仅供负责综合实践活动或校本课程的教研员选择),本课时的基本情况,教学内容。浙科版必修1第3章第1节,细胞与能量 学时。1课时,45分钟。授课对象。高二年级,新课。,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的确立,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课程标准,指导意见,教学目标,案例三:细胞与能量(吴江林提供),课程标准及教学指导意见的要求,课标: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意见:(1)基本要求: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写出ATP的分子简式;举例说出各种能量可以相互转变;形成生命活动是有机整体的观点。(2)发展
23、要求: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教材分析及重点确定,本节内容与其它章节的联系,本节内容三部分内容间的关系,ATP是直接能源物质,ATP在生物体的能量转化、吸能和放能反应中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ATP为何可直接为生命活动供能?它是如何起这种媒介作用的?,本课题教学重点:,ATP的结构特点,ATPADP循环,学情分析及难点确定,结构特点(重点),直接能源物质(难点),生物产生ATP的途径,ATPADP循环(重点/难点),无前备经验,能力要求不高,无前备经验,能力要求高抽象,无前备经验,能力要求高抽象,无前备经验,能力要求不高,化学组成,无前备经验,能力要求不高,本课时的教学目标,(1)通过探讨
24、实验情境,用准确的生物学术语阐明ATP的生理功能。(2)通过阅读和交流,写出ATP结构简式,说明各种符号的含义,简述ATP的结构特点。(3)通过阅读和讨论过程模型,运用模型说明ATPADP循环的过程,举例说出能量的转化形式,举例说出放能反应和吸能反应的含义。认同生命活动是整体性的、相互联系的观点。(4)通过阅读和倾听,指出不同生物产生ATP的途径。,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学法阅读、讨论、建模,情境教学、问题教学,生物建模。以学案为教学媒介,ATP的生理功能ATP的结构ATP与ADP相互转化ATP产生途径,能量的转化,吸能反应与放能反应,教法,制作实验录象,寻找有关分析材料,编制学案,教学准备,
25、环节一:新课导入(2min)思考:生命活动需要消耗能量,比如肌肉的收缩,你认为什么物质能直接为生命提供能量?,环节二:实验探究(6min),实验录像:片段1:剥离新鲜的蛙腓肠肌,任氏液,铜锌叉,间歇刺激肌肉,直到肌肉不能收缩为止。问题1:肌肉不能收缩的原因是什么?片段2:向刚丧失收缩功能的该肌肉上滴葡萄糖溶液,用铜锌叉刺激肌肉,肌肉不收缩。问题2:这一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片段3:吸去离体肌肉上的葡萄糖溶液,再滴几滴ATP溶液,再用铜锌叉刺激肌肉,该离体肌肉恢复收缩功能。问题3:通过这个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教学过程,环节三:阅读思考(10min),请认真阅读课本“ATP是细胞中的能量通货”
26、,完成下列问题。问题4:写出ATP的结构简式,标注各符号的含义,说出元素组成。问题5:写出ATP分子的水解化学反应式,说明该反应的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和条件。,环节四:讨论小结(20min),材料1:ATP的巨大需求和极少含量之间的极大矛盾。,问题6:猜想如何满足生物体对ATP的需要?用化学反应式的方式表达你的猜想,并解释你的化学反应方式?,问题7:阅读课本“能量的转化”、“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后,观察下图,说出ATP与其它能源物质的关系?说出ATPADP循环中的吸能反应与放能反应?用一句话概括ATP的功能?,问题8:总结ATP作为直接能源物质的特征?问题9:阅读课本,说出动物、植物、细菌、病毒生成ATP的能量来源的途径?,环节五:应用发展(4min),材料2:氰化物阻止生物体产生ATP,危及生命。材料3:ATP片剂用于进行性肌萎缩、心肌疾患等的辅助治疗问题10:生物体内是否还有其他物质也能成为直接能源物质呢?,自由提问(3min)学生自由提问,教师引导学生解答生成性问题。,(1)思考题运用本课时的知识与过程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题。(2)课外实验阅读课本的“生物发光”,以萤火虫为材料,设计实验证明“ATP是直接能源物质”,写出实验小论文。,课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