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与哺乳期妇女用药.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518512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8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妊娠与哺乳期妇女用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妊娠与哺乳期妇女用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妊娠与哺乳期妇女用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妊娠与哺乳期妇女用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妊娠与哺乳期妇女用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妊娠与哺乳期妇女用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妊娠与哺乳期妇女用药.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4/25,1,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临床用药,2023/4/25,2,提要,妊娠期妇女的用药母体药动学特点、胎盘转运及代谢、胎儿药动学妊娠期合理用药哺乳期妇女的用药药物经母乳的转运、哺乳期妇女用药,2023/4/25,3,妊娠期妇女的用药,据报道在孕妇中:医师处方用药 82%自行购药服用 65%至少用过1种以上的药物 92%用过10种以上的药物 4%,2023/4/25,4,母体药动学 吸收,Tmax,Cmax,胃酸减少,胃排空延迟;肠蠕动减慢、减弱;妊娠早期呕吐,2023/4/25,5,血容量增加35%50%体液总量平均增加约8000 ml血浆白蛋白减少,内分泌激素增多,母体药动学 分布

2、,游离药物,Vd,药效,2023/4/25,6,增加肝血流孕激素增加,母体药动学 生物转化,增加药物代谢,增加主要经代谢消除的药物清除率,继续用药药理作用减少;要求增加剂量,2023/4/25,7,增加肾血流、肾小球滤过率,母体药动学 排泄,增加药物清除率,对由肾清除的药物药理作用减弱,要求增加剂量,2023/4/25,8,胎盘的药物转运与代谢,胎盘(羊膜、叶状绒毛膜和底蜕膜),胎儿,与一般生物膜相似,被动扩散膜孔滤过易化扩散主动转运胞饮作用,药物的脂溶性、分子质量、离子化程度、与蛋白结合力和结合率,胎盘的结构、功能状态和血流量等。,胎盘也具有一定的代谢功能,2023/4/25,9,胎儿的药物

3、动力学特点,吸收,羊水肠道循环首过效应,分布,消除,肝、脑,肝、肾,2023/4/25,10,妊娠妇女的合理用药,孕妇,胎儿,胎盘,妊娠妇女药动学,胎儿药动学,致畸作用,药 物,体 外,2023/4/25,11,药物致畸胎作用,偶然发现促进了药物的致畸胎研究:在妊娠期间,对骨盆X线照射能致畸形婴;1940年在澳大利亚,随着轻症病毒性风疹流行,生 出大量瞎和聋的婴儿;19601962年应用反应停作为镇静剂及止吐剂,在 人群中大规模地产生畸形胎儿。以汉堡大学儿科为例:19491959年,未见1例短肢畸形;1959年,1例;1960年,3例;1961年,154例,2023/4/25,12,药物致畸必

4、须具备的条件(伊藤1973年),1.所产生的畸形是少见的、奇特的;2.母体用药时间与胎儿器官畸形的时间相吻合;3.胎儿畸形与母体所患某些疾病之间的关系可能性极小;4.文献有同样资料报道;5.动物实验证实药物与胎儿畸形有关。,FDA关于药物对胎儿危险度的分类,类别 临床对照观察 动物致畸试验 举例,A 未见胎儿损害 未见胎仔损害 维生素C,B 缺乏资料 未见胎仔损害 青霉素,B 未能证实胎损 对胎仔有损害 磺胺,C 缺乏资料 对胎仔有损害 利福平,C 缺乏资料 缺乏资料 喹诺酮类,D 有损害报道 乙胺嘧啶,X 已证实有胎儿损害 四环素,2023/4/25,14,药物作用与胎儿发育阶段的关系,胚囊

5、期(受精后2周内)此期受精卵分裂,胚泡形成,并形成内外二胚层,此时药物对胚囊是“全”或“无”的影响。“全”是指有害药物损伤整个胚囊或部分胚囊细胞,致使胚囊死亡,并被母体吸收或流产;“无”指有害药物并未损害胚囊或虽然损害部分胚囊细胞,但由于此期的未分化胚囊细胞在功能上具有潜在的多向性,可以补偿或修复少量被损伤的细胞,并不留下远期后果。此期是有害药物并不引起畸形发生,故称为不易感期。,2023/4/25,15,药物作用与胎儿发育阶段的关系,胚胎期(受精后第38周)此期为细胞和组织分化期。三个胚层高度分化形成各器官原基时。此期由于胚胎细胞已失去多向性,开始定向发育,因而不易通过细胞分化的代偿来修复,

6、一旦受到有害药物的作用,极易发生形态上的异常,导致畸形发生,故称为致畸高度易感期。,2023/4/25,16,药物作用与胎儿发育阶段的关系,胎儿期(受精后第938周)此期大多数器官分化已基本完成,胎儿生长和发育迅速,各主要器官功能进一步完善,药物一般不再导致畸形,但少数器官如中枢神经系统、生殖器官因分化尚未完成,故仍有可能出现形态上的异常。主要导致生理功能缺陷及发育迟缓、出生低体重或生后行为发育异常等,并且某些障碍可能直至青春期才会表现出来。此期称为敏感期。,肯定有致畸作用的药物,可能有致畸作用的药物,2023/4/25,19,孕妇用药原则,对可用可不用的药物一律不用,包括对不断涌向市场的新药

7、在未弄清楚其是否有致畸作用前,孕妇不应随便使用,尤其是妊娠前12周之内更要慎重。必须用药时:应在同类药物中尽可能选择毒性小或不易通过胎盘的药物,其用药剂量亦应尽可能减少;要使用肯定对胎儿有危害的药物,则应终止妊娠。单药有效的避免联合用药。早孕期间避免使用C类、D类药物。孕妇用药后应当密切观察胎儿在宫内的发育情况,有问题时,以便及时采取措施。,2023/4/25,20,妊娠期常用药物,抗菌药 青霉素类、氨基苷类、四环素、磺胺类强心苷类和抗心律失常药 大多数是安全的,如地高辛、利多卡因抗高血压药 普萘洛尔较安全,但哌唑嗪缺乏资料避免应用抗惊厥药 水合氯醛较安全,硫酸镁应掌握剂量并进行监测平喘药 氨

8、茶碱属C类,特布他林属B类,肾上腺皮质激素应及时停药降血糖药 胰岛素 止吐药 应选用B类药,如哌嗪类衍生物美可洛嗪、赛克利嗪维生素A、D、E 不宜过多,防止过量,2023/4/25,21,妊娠期常用药物抗感染药物,抗生素抗真菌药 抗寄生虫病药 抗病毒药,2023/4/25,22,大部分的抗生素属于A类或B类,对胚胎、胎儿的危害小,可安全应用。链霉素、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对听神经有损害;氯霉素可导致“灰婴综合征”;四环素可致乳牙色素沉着和骨骼发育迟缓;呋喃妥因可能导致溶血;磺胺类药物致核黄疸。这些药物妊娠期不宜应用。,妊娠期常用药物抗生素,2023/4/25,23,应用克霉唑、制霉菌素未见对胎儿有

9、影响。灰黄霉素可致连体双胎;酮康唑可对动物致畸,如孕妇确有应用指征,需衡量利弊。酮康唑可分泌到乳汁,增加新生儿核黄疸的机率。,妊娠期常用药物抗真菌药,2023/4/25,24,滴虫性阴道炎应用替硝唑、甲硝唑有争议。甲硝唑在动物有致畸作用,但临床未得到证实,孕早期不用为宜,孕中、晚期可选用。抗疟原虫的奎宁致畸作用较肯定应禁用;氯喹的安全性相对较大,在疟疾高发区使用,利大于弊。,妊娠期常用药物抗寄生虫病药,2023/4/25,25,妊娠期常用药物强心和抗心律失常药,大多数对胎儿是安全的。常用的洋地黄制剂,能迅速经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尚未见有对胎儿不良影响的报道。近年用地高辛及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奎尼丁、

10、利多卡因等治疗胎儿宫内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并取得疗效。,2023/4/25,26,妊娠期常用药物抗高血压药,普萘洛尔治疗妊娠期心动过速,迄今无致畸的报道;中枢性抗高血压药如甲基多巴,可乐定等列为C类药,孕期慎用;硝苯地平及肼屈嗪也属C类药物;不含巯基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如螺普利既是第一线降压药,也是治疗心衰的一线药物,必要时孕期可慎用。,2023/4/25,27,妊娠期常用药物抗惊厥药,常用的水合氯醛,未发现不良作用;适量应用硫酸镁治疗妊高症;临床最常用的抗惊厥药是苯妥英钠,使用要权衡利弊:一方面实验室及临床资料均证明,长期用药可致畸,分娩过程应用对新生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另一方面应用

11、此药抗惊厥可获得显著疗效。,2023/4/25,28,妊娠期常用药物平喘药,氨茶碱治疗哮喘,临床常用,但应注意剂量和用药时间,属C类药;近年应用拟交感药如特布他林,疗效较满意,对胎儿相对安全,属B类药。当急性发作哮喘时,可皮下注射肾上腺素,但要及时停药,不可长期应用。,2023/4/25,29,妊娠期常用药物降血糖药,胰岛素使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围产婴儿死亡率由60下降至3。药物治疗时,甲苯磺丁脲有致畸作用的报道,苯乙双胍可使新生儿黄疸加重,均属D类药;第二代磺酰脲类口服降血糖药孕妇禁用。胰岛素为B类药,安全性大,不能通过胎盘,动物试验无致畸作用,是目前最常用的降血糖药。,2023/4/25,30

12、,妊娠期常用药物止吐药,早孕的妊娠呕吐剧烈者需要治疗;偶而短期应用危害不大,但要选择用药;D类药禁用,C类药应慎用,可选用B类药美克洛嗪和塞克利嗪。,2023/4/25,31,妊娠期常用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孕妇可选用B类药泼尼松、泼尼松龙;地塞米松被列为C类。,2023/4/25,32,妊娠期常用药物性激素类药,妊娠期雄性激素和女性激素均应不用,因可引起男婴女性化,女婴男性化;孕早期用乙烯雌酚可致女孩青春期后的阴道腺癌、透明细胞癌的发生。习惯性流产确定是孕酮不足引起者,应用天然的孕激素黄体酮。不宜大剂量、长时间使用。,2023/4/25,33,哺乳期妇女临床用药-药物母乳排泄,母体血浆稳态药物浓度:剂量、途径、生物利用度、消除等 游离型药物浓度梯度:pH或蛋白结合率发生改变,会影响药物游离型的浓度,从而影响血浆到乳汁的转运;药物分子大小:分子越小越易转运;血浆与乳汁中的pH:正常乳汁pH值约为7.08(母体血浆),弱碱性药物(如红霉素)易在乳汁中排泄,而弱酸性药物(如青霉素)较难排泄。药物的脂溶性:乳汁中脂肪含量高于血浆,脂溶性高的药物易于转运到乳汁。,对乳婴有明显影响的药物,对乳婴有轻度影响的药物,2023/4/25,36,哺乳期妇女用药注意事项,1.选药慎重,权衡利弊 2适时哺乳,防止蓄积 3非用不可,选好代替 4代替不行,人工哺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文秘知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