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主题活动课程落实儿童发展指南精神主题活动指导.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518717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施主题活动课程落实儿童发展指南精神主题活动指导.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实施主题活动课程落实儿童发展指南精神主题活动指导.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实施主题活动课程落实儿童发展指南精神主题活动指导.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实施主题活动课程落实儿童发展指南精神主题活动指导.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实施主题活动课程落实儿童发展指南精神主题活动指导.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施主题活动课程落实儿童发展指南精神主题活动指导.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施主题活动课程落实儿童发展指南精神主题活动指导.ppt(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实施主题活动课程 落实儿童发展指南精神 主题活动指导解读,一、编制的导向和指导思想,1、以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为修订课程的基本导向。指南所强调“课程各领域之间的渗透”、“综合教育”、“课程要适合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教育要注重幼儿的最近发展区”等要求和新理念,明显地体现在主题活动指导教师教育用书之中。,2、坚持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时代对幼儿综合素质的新要求。以幼儿的现实生活为轴心和基点,设计和编写主题活动内容;例如以幼儿生活经验为主要源泉,在重视对幼儿进行知识启蒙教育的同时,尤其强调幼儿的情感、态度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3、强调幼儿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有效性。“让幼儿的学习有意义”和

2、“让教师的教学有意义”是当今界各国幼儿教育工作者正在追求的目标,许多理论和幼儿教育研究也都集中在这个方面。将“追求实效”,将“让幼儿的学习有意义”和“让教师的教学有意义”作为新版课程修订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二、主题活动指导教师用书的体系结构和特点,为了便于主题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每一主题下设若干个小主题,各小主题既形成相对独立的活动专题,又相互联系。,体系结构,各种各样的动物,主题活动网络,动物世界,动物的秘密,动物是我们的朋友,主题目标网络,主题活动指导(下设三个分题),各种各样的动物,动物的秘密,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每个分题下设主题活动目标和6到8个教学活动设计。,环境创设与资源利用环境创

3、设与资源利用.doc,主题活动指导用书主要特点,特点之一:整合性 课程的整合,是当今世界先进国家学前教育课 程改革的共同趋势,也是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发展指南提出的要求之一。主题活动指导教师用书的模式是主题式课程。“主题式”就意味着课程的模式不是学科或领域课程,是以主题活动为核心,整合各方面的教育内容。其课程的编排结构已经把五大领域或原来的六门学科按照全面性、均衡性、系统性编排好的,形成横向整合、纵向联系的课程体系。,整合性体现:主题内容的整合 主题目标的整合 横向结合 纵向联系,主题内容的整合主题活动内容的选择围绕三条轴线:,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为五大领域目标的落实提供了基本

4、保障。,横向结合,教学活动的目标与内容注重领域间的横向整合。,各分题主题活动目标注重各领域间的整合。,各个分题的目标注重 领域目标的整合,案例1:大班主题一切都在变主题一 我会变主题活动目标:1、发现自己的身体变化,体验成长的快乐。(科学)2、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情感、情绪,懂得关注他人的情绪变化。(语言、社会)3、初步了解人一生的变化,增进对长辈的尊敬与热爱之情(科学、社会)4、尝试创编儿歌和歌曲。(语言)5、能用身体变化表现各种造型。(艺术)6、认识和尊重男孩和女孩的不同,学会保护自己。(科学、健康),案例2主题二 大自然的变化主题活动目标:1、感知天气、季节、昼夜等大自然事物的变化。

5、(科学)2、了解大自然变化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科学)3、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社会)4、萌发学科学、爱科学的情感。(科学)5、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大自然的变化。(艺术),例3主题三 食物变变变主题活动目标:1、感受食物变化的乐趣,萌发探究食物变化的兴趣。(科学)2、喜欢与同伴分享、交流有关食物变化的经验。(社会、语言)3、发展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科学)4、知道食物来之不易,懂得爱惜粮食。(社会)5、尝试用各种方式表达表现食物的变化。(艺术)6、了解食物在人体内消化吸收的过程,养成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健康),教学活动注重领域之间的有机整合,例1,活动一 会变的面粉【活动目标】1、知

6、道许多食品都是面粉制成的。2、了解面粉的由来和特性,感受面粉的变化。3、尝试用面粉制作各种食品,体验动手制作的乐趣。,例2,活动二 面包生病了【活动目标】1、喜欢参与“面包发霉”的小实验(社会 2、了解面包变质的原因。(科学)3、知道不能吃变质的食物。(健康),例3活动三 香喷喷的米饭【活动目标】1、了解大米的来源和和用途。(科学)2、感受大米的变化,萌发探究食物变化的兴趣(科学)3、学习古诗,懂得爱惜粮食(语言、社会)。,纵向有序 学科目标纵向的系统性学科目标纵向系统性.doc 主题活动之间纵向的系统性,主题活动之间纵向的系统性 我认识的动物参观动物园森林里的动物 幼儿主动收集与交流信息 幼

7、儿实地参观 丰富森林动物经验 艺术表征(借助录像、课件(主题创作)教学活动、区域活 动、表演游戏)水里的动物鸟的家族动物狂欢节 拓展相关经验 表达表现(水里的动物、鸟类动物)(二级主题的尾声),综上所述,从小、中、大三个不同年龄班的以数学为主的教学活动前后内容的编排来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充分体现了数学学科学习目标的系统性。从主题活动的的推进来看,每一个分题的开始至结束,均体现了主题内在的系统性:前期经验的了解知识经验的丰富与拓展知识经验规整知识经验的表达表现知识经验的延伸。,主题活动不是所谓的“大拼盘”。主题活动充分体现了课程的纵向系统,横向整合的特点。主题活动既符合世界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

8、趋势,符合3-6岁儿童发展指南的精神,又顺应了幼儿的年龄特点。,特点之二:生活性。课程内容的编排,不是以学科逻辑组织的,而是遵循幼儿的现实生活逻辑,以幼儿生活的时间、空间为线索,选取幼儿生活中熟悉的、感兴趣的、有教育价值的内容为主题,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例举:小班主题:真好吃、我的小鞋、可爱的小动等;中班主题:幼儿园里真快乐、蔬菜一族、彩色世界等;大班主题:我是大班小朋友、动物世界、漂亮的服装。主题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充分体现课程的生活性。,特点之三:自主性。课程的实施十分强调幼儿的自愿参与、主动探究、自主建构、自由想象、积极创作、大胆表现。幼儿的学习主体地位处于突出的显性状

9、态,教师“教”的主体作用是通过间接指导来实现的。,特点之三可操作性强 原有的教材版本,课程的编排结构比较注重探究性和课程的生成性。可操作性对比较不足,为了使用广大教师的需求和现有的专业水平,本次主题活动教材的修订,特别注重教学活动的可操作性 即教育活动目标的陈述准确,活动材料准备具体、活动步骤清晰和明了、教师提问 指向明确、教师总结精练准确、活动的延伸具可变性等。,(一)活动目标陈述准确。目前不少教材教学目标的陈述空泛、普遍,放之四海而皆之,导致教学活动的表面化、低效率化。例如:综合活动瓶子变变变目标: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兴趣;提高幼儿解决问题和思维能力;培养幼儿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主题活动

10、指导中的每一个教学活动目标的陈述准确,清晰、明确、具体、可达成的。,例1:秋季大班主题金色的秋天 活动一 秋天天气凉 活动目标 1、发现秋天气温变化与人们着装变化的规律。2、感知秋天天气凉爽。3、了解秋天保健的基本常识。活动二 秋游乐趣多 活动目标 1、感受秋天独特的美。2、体验秋游的乐趣。3、遵守户外的安全与环保规则。,活动三:秋天到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受秋天的美丽景色。2、尝试用歌声、动作表现秋天的美。从大班主题活动指导中的三个活动目标的表述来看,活动目标的陈述准确,清晰、明确、具体、可达成的。这样,便于老师们记住活动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通过与孩子的积极有效互

11、动,将目标落到实处。,(二)教学步骤清晰明了。常出现的问题:1、环节偏多,造成走过场,留于形势,幼儿未能深入、有效的学习。2、教学环节上下脱节,不流畅,影响幼儿学习的连贯性。3、教学环节混乱,造成教学重点难解破。,主题活动指导中设计的活动,教学步骤清晰明了。较好地体现以下三点:1、步骤清晰,由易到难 2、层层递进,环环紧扣。3、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案例一:小班活动我的小鞋1、找自己的鞋。“捉迷藏”游戏引入。引导语:你们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吗?今天,你们的小鞋要和你们玩捉迷藏的游戏。请幼儿自由在活动室中寻找自己的鞋,引导幼儿找到自己的一双鞋。小结:小朋友真棒,都认得自己的鞋,能从一堆鞋中找到自己

12、的两只鞋,两只鞋合起来就是一双鞋。,2、说自己的鞋。鼓励幼儿换下拖鞋,穿上自己的鞋,并把换下的拖鞋摆在鞋柜上,教师给予适时的帮助与指导。引导幼儿互相看一看各自的鞋,比一比鞋的外形、颜色和质地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鞋。,3运动游戏。提出游戏任务: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叫到请上来”的游戏。游戏规则:教师发出指令,幼儿根据指令上来做出相应的动作,如:穿运动鞋的小朋友,跳起来;穿皮鞋的小朋友,跺跺脚,案例二:小班主题活动小脚丫丫找朋友 活动过程 1、故事引题。讲述故事小脚丫丫的好朋友第一段。提问:小脚丫丫的朋友是谁?小结:鞋子和袜子是小脚丫丫的两个好朋友,可是小脚丫丫觉得鞋子和袜子总是把它裹

13、得紧紧的,小脚丫丫趁着鞋子、袜子睡觉的时候,偷偷溜出去玩。启发幼儿猜想:小脚丫丫趁着鞋子、袜子睡觉的时候,偷偷溜出去玩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如果小脚丫丫找别的东西做朋友会发生什么事?,2、光脚体验。建议幼儿光着脚丫自由行走,体验光脚丫的感觉 A组:在鹅卵石小道上光脚丫行走。B组:在沙坑内光脚丫行走。C组:在木地板上光脚丫行走。引导幼儿交流光脚丫在不同物体上行走时的不同感受 引导幼儿讨论:光脚丫有什么样的危险?光脚丫需要什么样的朋友来保护它?小结:光脚丫走路感觉不舒服,不仅会觉得冷,而且有的时候还可能会因为踩到玻璃或小石头而受伤,很危险。穿上鞋袜就可以保护我们的小脚丫。,3、穿鞋对比。讲述故事第二段

14、,让幼儿进一步感受穿鞋子的用处:小脚丫丫明白了这个道理,它会怎么做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请幼儿把脚丫用软布擦干净后,穿上自己的袜子、鞋子。引导幼儿看一看谁的鞋子穿得对,教师给予帮助。引导幼儿说说:我们为什么要穿鞋子?鼓励幼儿自由走一走、跳一跳,并与同伴交流光脚丫和穿着鞋走路的不同感觉,让幼儿在实践中进一步感受鞋子的作用。,案例三:中班主题活动昆虫奏鸣曲 活动过程 1、自由欣赏,激发兴趣。玩一玩:提供仿真虫鸣玩具,让幼儿自由观赏、摆弄,激发幼儿兴趣。说一说:这些是什么昆虫?它们是怎么叫的?2、倾听虫鸣,猜测昆虫。播放单一昆虫鸣叫的声音,让幼儿猜测这是哪种昆虫的鸣叫声。出示与该声音一致的昆虫图片让

15、幼儿认识,鼓励幼儿模拟昆虫的动作和声音,说一说听到的昆虫声音像什么。,3、观看视频,尝试表现。引导幼儿观看(或倾听)昆虫奏鸣曲视频(或录音),感受昆虫在林中鸣叫的和谐乐音。引导幼儿与同伴交流倾听昆虫鸣奏曲的感受:你觉得昆虫演奏的音乐好听吗?为什么?再次播放昆虫奏鸣曲,鼓励幼儿边听边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倾听乐曲的感受。,案例1:大班主题活动面粉变变变 1、参观“面粉食品屋”。引导幼儿自由参观“面粉食品屋”,认真地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仔细发现各种食品的异同。交流讨论:你在食品屋里看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小结:食品屋里的食品(如饼干、面包、馒头)的颜色、形状、味道各不相同,但它们

16、都是用面粉制成的。2、了解面粉食品的由来。交流讨论:面粉食品是从哪里来的?引导幼儿大胆地与同伴分享自己的看法。结合教育挂图面粉食品的由来让幼儿生动直观地了解面粉食品的由来:农民种植小麦小麦磨成面粉面粉制成食品。,3、感知面粉的特性和变化。出示生面粉,引导幼儿仔细观察面粉,利用自己的感官看、闻、摸、捏,充分感知面粉的特性。引导幼儿在面粉里倒上适量的水,并进行搅拌,观察其变化,知道面粉加了水后有黏性、吸水性、可塑性等特征。小结:面粉是白色的,没有味道,摸起来细细的、滑滑的,加了水以后就会黏黏的、软软的,揉一揉就变成面团,可以制作各种好吃的面粉食品。4、制作喜爱的面粉食品。鼓励幼儿利用刚才揉好的面团

17、和教师发酵好的面团,用揉、团、捏、包等技巧尝试制作自己喜欢的食品,如馒头、饺子、包子、葱油饼等。,总之,主题活动指导中设计的活动教学步骤清晰明了,环环紧扣,层层递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三)教师提问指向明确,有启发性。教师在教学中提问环节常出现的问题:1、教师的提问指向不明。2、教师的提问单一 3、教师的提问偏难,幼儿无法回答。在教学中,教师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意味着幼儿有选择地注意某一方面的信息。,主题活动指导中的教学活动过程中设计的问题,体现:1、教师提问指向明确。2、教师提问具有启发性。3、教师提问具有挑战性。,活动指导 1猜猜照片。教师出示自己小时候(或幼儿小时候)的照片,提问:看一

18、看、猜一猜照片上的小婴儿是谁。(问题指向明确)启发幼儿思考:为什么猜不出来?现在的老师(或幼儿)的相貌与照片上的小婴儿相比,有什么变化?(问题有启发性),2、我爱爷爷奶奶。提问:你周围有哪些人是老人?老人有什么特点?(问题指向明确)讨论:你喜欢爷爷奶奶吗?我们可以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问题有挑战性),大班主题活动:我学妈妈洗衣服 1、说一说。提问:你见过妈妈洗衣服吗?妈妈是怎样洗衣服的?(问题指向明确)小结:洗衣服一般有泡一泡、搓一搓、漂一漂、拧一拧、晾一晾等步骤。,2、听一听。第一次播放音乐洗衣服,幼儿欣赏。引导语:妈妈边哼着曲子边洗衣服,你觉得妈妈洗衣服时心情是怎么样的?(问题有启发性)第

19、二次播放音乐,幼儿边欣赏边拍手打节奏。引导语:你能跟着妈妈哼唱的节奏拍手吗?让我们一起试试吧。(问题有挑战性),大班主题活动动物怎样睡觉,1、小朋友中午睡觉了吗?知道自己睡觉的样子吗?(问题明确,引发幼儿回顾反思)2、人要睡觉,动物们要睡觉吗?动物们是怎样睡觉的?(问题有启发性)3、想一想,动物的睡觉方式有什么不同?(问题有挑战性),总之,主题活动指导中的教学活动过程中设计的问题,指向明确,富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四)教师总结精练准确。案例1:小班主题活动我喜欢吃 提问:为什么不喜欢吃有的食物?挑食是好习惯吗?会对我们造成哪些影响?小结:食物营养丰富,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营

20、养,挑食或偏食会使我们缺少一些身体需要的营养,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不利。,案例2:中班主题活动昆虫鸣奏曲 提问:你觉得昆虫演奏的音乐好听吗?为什么?小结:每种昆虫发出的声音都不一样,有的大声,有的小声,有的音高,有的音低,好几种昆虫一起鸣叫起来真像一首好 听的奏鸣曲呢!,案例3:大班主题活动我长大了 提问:为什么猜不出来?现在的老师(或幼儿)的相貌与照片上的小婴儿相比,有什么变化?小结: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相貌会不断地发生变化。,例4:大班暖和的冬季服装提问:你知道人们冬天是怎样保暖的吗?鼓励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交流。小结:冬天,人们通过穿保暖的冬季服装、用取暖器、多锻炼身体等办法保暖。穿保

21、暖的冬季服装,是最主要的保暖方法。组织幼儿自由观察、感知展示在活动室四周的冬季服装。集体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样的冬季服装?它是用什么做成的?小结:冬季服装是各种各样的,有棉袄、毛衣、马甲等,它们都很保暖。,总之,主题活动指导中的教学活动过程中设计的小结精炼准确,减少教师备课时的疑惑和查阅资料的时间。,特点之四: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内容有趣,这是提高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前提。主题活动指导从教学内容到教学形式都较好的体现有趣性,有利于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例1小动物聚会 活动过程:1、参加联欢会。以组织幼儿参加“动物联欢会”的形式引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带着自己的动物玩具或动物图片、

22、照片参加“动物联欢会”。2、介绍小动物。出示小兔图片,向大家介绍:我最喜欢的小动物是小兔。鼓励幼儿用完整句“我最喜欢的小动物是”介绍自己带来的小动的名称。,3、和动物交朋友。引导幼儿对自己的小动物说一句“悄悄话”,并用肢体语言表达对动物的喜爱,如抱抱小动物、亲亲小动物等。鼓励幼儿与同伴学一学自己带来的小动物的叫声和走路的姿态。4、送动物回家。鼓励幼儿将自己带来的小动物摆放在相应的图片下方,布置成“小动物展览会”。,例2中班主题活动小小蚂蚁 活动过程指导 1、蚂蚁引趣。出示蚂蚁,激发幼儿兴趣:小朋友们都捉了不少的蚂蚁,大家想要了解蚂蚁哪些方面的知识?2、探究蚂蚁:幼儿分组观察研究蚂蚁,教师进行观

23、察指导。3、分享交流。组织幼儿交流自己的对蚂蚁的发现。4、游戏“蚂蚁搬豆”。组织幼儿讨论如何运用肢体语言来表现蚂蚁的外形特征。鼓励幼儿分别寻找合作伙伴,三人组成一只蚂蚁,随着蚂蚁搬豆的音乐,将“豆子”从活动室一角的筐子中取出,送到活动室另一角的筐子里。,案例三:大班主题活动百变人体造型 活动指导 1、游戏激趣。教师和幼儿一起边念儿歌“我们都是木头人,转转转,变变变,不许说话不许动”,边玩木头人的游戏。师幼玩游戏23遍,教师不断激发幼儿的想象,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身体变出各种不同的造型。2、数字造型。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幼儿说出数字卡片上的数字。教师边念“身体身体变变变”边用身体摆数字7的造型,引导幼

24、儿说出教师变的是哪个数字,让幼儿感受到用身体造型表现数字的乐趣,激发幼儿主动试一试的愿望。,鼓励幼儿大胆尝试用身体表现各种数字。请个别幼儿展示用身体造型变成的数字,并请同伴猜一猜是什么数字。引导幼儿两人配合,用身体合作的方式表现数字造型。鼓励幼儿自由结伴,大胆尝试与同伴合作表现数字造型。3、图案造型。出示太阳、雨伞、花等图案卡片,启发幼儿以多人合作的方式用身体变出相应的图案造型。鼓励幼儿自由组合,一起协商、合作,大胆尝试用身体表现出各种各样美丽的图案造型。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并将幼儿摆出的各种图案造型用相机拍下来。,总之,主题活动指导中的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教学形式与方法的设计尽力体现游戏性,力求做到寓教于游,寓教于乐,让幼儿在愉快的活动中习得经验,获得发展。,主题活动指导实施应注重四个结合主题活动与环境创设的结合主题活动与区域结合主题活动与创造性游戏的结合主,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文秘知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