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发展与旅游规划.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520063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724.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产业发展与旅游规划.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旅游产业发展与旅游规划.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旅游产业发展与旅游规划.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旅游产业发展与旅游规划.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旅游产业发展与旅游规划.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产业发展与旅游规划.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产业发展与旅游规划.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9章,旅游产业发展与旅游规划,主要内容,旅游规划的编制程序与要求,旅游产业布局与集聚发展,旅游产业结构优化与转型发展,旅游规划的管理与实施,旅游规划的类型与基本内容,9.1 旅游产业布局与集聚发展,9.1.1 旅游产业布局与空间分异1)影响旅游产业空间布局的因素(1)旅游资源禀赋(2)区位条件(3)经济发展水平(4)旅游市场需求(5)旅游规划与开发(6)旅游产业政策,2)旅游产业布局的形成与发展机制(1)区位的指向主导性指向:资源指向、市场指向、交通指向其他指向:经济发展水平指向、政策指向、信息指向、融资指向等。(2)集聚与扩散机制集聚是指资源、要素和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与过程。

2、集聚机制的形成源于三个方面: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经济活动对集聚经济的追求。集聚能够产生集聚引力,引起区域产业布局在空间上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表现为:集聚导致区域发展的极化,诱发资源、要素、企业向优势区位移动,形成区域的经济增长极或增长中心;集聚将加剧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不平衡;集聚可促使发达区域、城市、专业化区域和产业密集带的形成和发展。,(3)空间近邻效应,扩散是指资源、要素和经济活动再区域空间内的分散。扩散机制的动力来源于三个方面:集聚不经济、寻求新的发展机会、政府政策的导向作用。扩散机制将促进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在空间上趋于相对均衡,有利于逐步缩小区域内部的经济水平

3、差异,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空间近邻效应是指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之间或各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对其相互联系所产生的影响。在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中,各种经济活动或地区之间的空间距离不同,相互间发生联系的机会和程度也就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影响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与组合,即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发展。空间近邻效应对区域旅游产业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促进区域旅游经济活动就近扩张、影响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使旅游企业在发展上相互促进。,3)旅游产业布局的空间分异有助于科学认识造成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并未推进区域旅游经济空间结构的调整提供客观依据。(1)旅游经济空间分异的现象表征旅游

4、经济的绝对差异是一个区域内不同地区之间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差异,表现为不同地区旅游经济数值之间以及与区域平均数值之间存在的差距。旅游经济的相对差异是一个区域内不同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与区域平均水平的分异程度,表现为相对于区域平均水平而言不同地区旅游经济分异程度不同。区域旅游经济重心是在区域旅游经济空间里的某一点,在该点各个方向上的旅游经济力量能够维持均衡,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均衡性在区域空间上的直观表现。旅游经济重心反映了区域内不同地区发展差距与地理位置的关系,是区域旅游经济均衡性在空间上的体现。,(2)区域旅游经济空间分异的形成机制基于要素禀赋视角的空间分异机制基于经济主体视角的空间分异机制

5、基于经济客体视角的空间分异机制基于分工专业化视角的空间分异机制基于制度视角的空间分异机制,9.1.2旅游产业集聚与空间载体1)旅游产业集聚的动因分析旅游产业集聚是以旅游产业链或价值链为纽带,在一定的地域空间内通过多种旅游业要素的有效整合形成具有一定规模、一定空间形态和组合特征以及一定旅游服务功能和综合经济社会效应的旅游区的动态过程。,(1)旅游产业特性,旅游产业集聚的动因主要有:,旅游产品生产过程的垂直分离;旅游核心产品的不可移动性;旅游产品消费时间的有限性;旅游产品的不可储存性;上述特性决定了旅游企业必须同时、同地为旅游者提供旅游产品,即旅游企业必须集中分布,使旅游产业具有天然的集聚特性,这

6、与制造业有本质区别。,(2)外部经济效应包括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外部规模经济是指单位产品成本取决于行业规模而非单个厂商的规模;外部范围经济是指企业因专业化分工深化而从区域事业领域或经营领域的多样化拓展中获得经济利益。当社会分工高度发达,市场不确定性增加,企业不能有效获得内部范围经济时,生产系统就会出现水平分离。单个企业生产专业化,多个企业分工协作,形成地方生产系统,从相互集聚中实现外部范围经济。因此,这种集聚的范围经济主要来源于企业由交易活动联结起来的产业间的相乘效果以及经营领域广泛所带来的外部经济。旅游企业集聚首先是为了靠近旅游需求市场,旅游者喜欢在企业集聚的区域中寻求差异化服务,旅

7、游地企业业能从相互接近的区位中获得更大的收益;其次是通过集聚降低公共基础设施的使用成本或分摊费用,贡献劳动力市场,获得市场和行业信息等外部规模经济效应;最后,企业集聚可以分享不同产业链上不同行业多样化经营带来的外部范围经济。,(3)政府规划的促动政府出于对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及本区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往往会对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布局进行规划,综合交通、资源保护、产业协调等方面因素选择适应旅游企业集聚布局的地方推动旅游产业的集聚,或者专门建设旅游集散地吸引旅游企业集中布局。同时,支持基础设施、交通等方面的优先发展。比如,平遥古城在平遥旅游目的地规划(2005-2020)中提出在古城内重点发展以古玩

8、、字画、传统工艺品、民间手工艺为主的商业产业;在古城内主要旅游通道,引导发展购物、饮食、娱乐等方面的特色产业街,逐步形成不同特色的旅游商业街区;新城区以康宁街、高速路引线两侧为重点,开发建设集大型停车场、现代宾馆、大型购物超市、旅游客运、娱乐场所为一体的旅游产业街,拓展旅游配套服务项目,这种规划对企业布局的引导也正是平遥古城旅游企业大部分集聚于古城内的重要原因。,(4)区域旅游品牌带动,品牌形成是一个产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标志。对旅游产业来说,旅游品牌代表了区域旅游产业的主体形象,是区域内众多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和提炼,也是吸引旅游者的主要市场驱动力。旅游产业集聚,可以通过产业集群统一对外促销、规

9、范品质标准认同专项技术、推广共同商标、共享集群信誉等形成一个区域形象平台,并随着旅游产业集群的纵深发展及横向扩大,体现集群区域属性的旅游产品、服务和形象的差异化程度的日益明显,逐渐与集群区域名称等同起来,从而使品牌产品逐渐区域化,成为一个整体性的区域旅游品牌。旅游形成好的口碑就会呈现很强的市场生命力,比如“花园国家”新加坡、“购物天堂”香港、“音乐之都”维也纳等。,(5)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旅游产品的本质特点决定了旅游产业链的结构要比传统产业复杂得多。其一,旅游消费的连贯性、旅游服务和旅游产品生产各环节的连续性使得各旅游相关企业、部门必须紧密协作才能保证服务的快速和高效,这就要求旅游企业必须在空

10、间上集聚、地理上靠近;其二,旅游者需求的多样性使得任何一个单独的旅游企业都不能生产出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需要的全部产品和服务,任何企业都需要旅游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的协作和配合,而集聚发展为旅游产业内的协同发展提供了机会;其三,旅游消费评价的整体性使得旅游产业链上各个企业休戚相关、荣辱与共,任何部门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总体旅游产品质量,影响游客满意度,而集聚发展则有利于旅游产业各要素合作和信任的形成。比如张家界,旅游业的带动效应不仅体现在直接为交通运输、宾馆餐饮、商品贸易、景区景点带来客源和市场,而且间接地带动和影响了农业、工业、城建、文化等行业发展,进而还能刺激金融、保险、信息等现代服务业

11、加快发展,从而带动当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2)旅游产业集聚的条件(1)合适的空间条件(2)产业分工专业化(3)旅游产品差异化(4)高产业关联度(5)旅游产业高创新度(6)充足的市场供求(7)良好的制度与政策,3)旅游产业集聚效应(1)扩大客源市场(2)树立区域品牌(3)降低经营成本(4)实现规模经济(5)获得人才优势(6)促进旅游创新(7)产生互动效应,(2)旅游产业集群旅游产业集群是旅游企业和相关组织机构在地理上的集中,它们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合作,建立起了紧密的联系,形成了基于旅游活动的旅游价值链,使得区域获取了整体的竞争优势。旅游产业集群的层次核心层。间接支撑层。基础支撑层。,旅游产业集群

12、的分类轮轴式旅游产业集群。马歇尔式旅游产业集群。网络综合体式旅游产业集群。“龙头+网络式”的旅游产业集群。,(3)旅游经济区旅游经济区是以旅游产业为核心和依托的区域经济体系,它是以十分完善的旅游产业体系为表征的行政区划单位,要求旅游产业链十分发达,旅游产业群高度聚集(朱创业,2010)。良好的区位特征。区域空间的整合性。旅游资源的富集性。旅游产业集聚性。区域功能多元性。对外联系的开放性。,(4)旅游主题园区主题园区是以某特定的主题为核心,结合地方文化元素和传统文化元素,按照科学系统的配置原则所建造的集休闲娱乐、展示、教育或产业生产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园区。农业旅游主题园区 工业旅游主题园区 创

13、意文化旅游主题园区生态主题旅游园区,9.2旅游产业结构优化与转型发展,9.2.1旅游产业结构优化1)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旅游产业结构是指旅游经济的构成要素在社会供求关系及旅游经济运行中形成的相互联系。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就是对处在不同发展阶段旅游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使之实现产业的静态协调与动态的均衡,提高产业素质,最终达到能够合理的利用各生产要素,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目的。,(1)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旅游产业内部构成的合理化。旅游产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合理化。旅游产业结构演进的合理化。(2)旅游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旅游产出结构高级化。旅游技术结构高级化。旅游资产结构高级化。旅游就业结构高级化。旅游经济运行

14、高度化。,【同步思考8-2】问题:如何理解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理解要点:(1)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是高级化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旅游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则其高级化就失去了依存的条件,只有当旅游产业结构实现了合理化,并且其结构效益积累到一定水平之后,才有可能推进旅游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2)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其以旅游产业结构高级化为目标,不断调整旅游产业内部结构,提高旅游产业的外部适应性,推进旅游产业结构的高级化。(3)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在旅游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或不同阶段,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目的并不一致。,2)旅

15、游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内容(1)优化行业结构(2)优化地区结构(3)优化旅游产品结构(4)优化组织结构(5)优化所有制结构,张家界旅游的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与情景:张家界市地处湘西,位于武陵山脉腹地,以神奇闻名于世,以美丽冠绝天下。从1988年建市以来,张家界以旅游业为突破点,不断打造旅游精品、扩大旅游业的规模,成功地实现了第一次跨越。然而和国内许多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似,张家界长期以来以观光旅游为主,景区接待压力大、综合效益不高,面临着如何突破单一产业结构的局限性,如何合理地开发、保护当地自然和生态资源的同时又能实现强势富民等诸多问题。近年来,张家界这座因“旅游而生的城市”大力推动旅游产业

16、的综合发展。首先,加大景区建设力度。形成以森林公园、索溪峪、天子山三大景区为核心,以茅岩河、黄龙洞、天门山、普光禅寺等为卫星景区,景区总面积达500平方公里,融山、水、洞和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于一体,中国少有的大规模、高品位的旅游风景区。其次,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航空、铁路、公路交通运输体系提质升级,景区可进入性大大加强。城市面貌大为改观,市区一批新兴旅游项目及高星级酒,店建设相继实施,旅游转型升级基础平台正逐步形成,休闲度假、商务会展、康体养生等现代旅游产品的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再次,加快旅游与文化的融合,提升品牌美誉度。举办的国际乡村音乐周在国内外引起轰动;“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櫵”的成功上演,

17、极大地丰富了游客的体验。此外,随着休闲度假、文化演艺、商务会展等现代旅游产品不断萌生和成长,张家界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张家界已成为一张亮丽的中国名片,名扬四海。2010年张家界被纳入全国首批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问题:如何进一步调整张家界旅游产业结构,促进张家界旅游业的改革发展?,分析提示:根据张家界旅游综合改革的目标,分析张家界旅游产业结构的现状与驱动因素,结合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内容,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实现外部的产品-市场结构与内部的组织-所有制结构优化相结合,横向的地区结构与纵向的行业结构优化相结合。通过“以点育线,以线促面”的方式促进张家界市旅游产业的全面发展。,9.2.2旅

18、游产业融合1)旅游产业融合类型旅游产业融合是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或者旅游产业内部不同行业之间发生相互渗透、相互关联,最后形成新的产业的过程。(1)按产业融合对象划分(2)按产业融合演进的方式划分产业渗透融合。如:以软件、游戏、动漫、影视为代表的创业产业产业交叉融合。如:工业旅游、农业观光旅游产业重组融合。如:旅游产业内部不同产业之间的重组,实现纵向一体化或横向一体化,2)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因(1)旅游产业融合拉力系统市场需求(2)旅游产业融合的推力系统企业追求自身利益(3)旅游产业融合的支持力系统社会文化、经济、政策和科技发展的支持,本人认为旅游产业融合固然与旅游业的产业特征有关,但其根本原因却深

19、植于以“知识资本”为主导的信息经济和以“消费”为中心的服务经济,因为在供给日益过剩和迂回生产纵深发展的时代,人们的消费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呈现个性化、多样化趋势,另一方面则由于社会分工的日趋复杂而萌生出对简单生活的渴望,这时候,单个、物美价廉的商品和服务已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取而代之的是针对某种问题或某种特定要求的一整套解决方案,而为了实现这一整套方案,必然要求企业突破已有的边界,进行跨产业的紧密的、无缝的合作,这最终导致了产业之间的融合。因此,消费需求升级才是旅游产业融合的根本原因,信息技术在这一过程中只是实现旅游产业融合的一种手段。,3)旅游产业融合的机理,1、垂直一体化产业链

20、条的模块化分解 虽然学术界普遍认为旅游业是以需求来定义的产业,但这并没有影响它以垂直一体化产业的形态出现,因此对旅游业的分析同样具有一般意义。例如包括国旅、青旅和港中旅等具有代表性的国有大型旅游集团不但拥有遍布全国的旅行社分支机构,同时还拥有大量的饭店、车船公司、零售商店、娱乐场所甚至景区景点,其产业运行的模式主要是以“旅游线路”的形式通过旅行社打包销售,而交通、住宿、餐饮、景区景点、零售商业和娱乐则依附于这条“旅游线路”渐次展开,最终实现整个旅游生产与消费的全过程。这种垂直一体化的产业运行模式虽然在旅游业发展初期有效消除了因资产专用性而带来的交易成本和风险过高等问题,但却无法适应新时代多样化

21、、个性化消费需求所引起的快速市场变动,而且其封闭性特征也限制了产业外资源、资本的进入,因此在模块化作用下逐渐解体,并向开放性横向产业系统发展。,譬如近年来日益蓬勃发展的在线旅行商携程、艺龙和去哪儿等,在不断削弱和替代传统旅行社渠道分销功能的同时,也正在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旅游营销产业;同时作为传统旅游业的核心部分 景区景点业,其内涵和意义也正在由单纯的自然山水和历史遗存向更加多样化的旅游吸引物转变,如华侨城的欢乐谷和深圳华强的方特欢乐世界等人造主题乐园等,而且新型旅游吸引物与传统景区景点逐渐共同形成了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的旅游体验产业;此外,构成传统旅游业的其它子行业也在不断发展成为独立的功能模

22、块,如饭店业不但可以继续选择传统的旅游市场,同时还可以选择日益蓬勃发展的商务、会展会议和休闲娱乐市场,甚至成为纯粹意义上的商务饭店、会展饭店和娱乐饭店。,2、跨产业(或跨行业)的模块化整合 旅游业在经过模块化的进一步整合后,一方面形成了以“旅游体验”为核心,有效融合交通、餐饮、住宿、休闲娱乐、购物、营销等功能模块于一体的大业态,即旅游综合体(如华侨城和海泉湾等);另一方面又形成了跨产业的融合型新业态,如农业旅游、医疗旅游、体育旅游和会展旅游等,更进一步,模块化作用下的产业融合还有效整合了产业外资源资本,逐渐形成具有新产业属性的新兴行业,如旅游地产和旅游投资等。与此同时,这些融合了新产业属性的新

23、行业、新业态与大旅游业态一起构成了一个复杂性产业网络,而且这一复杂性产业网络既具有动态开放性系统特征又拥有包括吸引力和逃逸力在内的星系现象,因为各功能模块呈现以“旅游体验”为中心的有序分布,并随着距离核心模块越来越远而更容易逃逸到其它复杂性产业网络中去。,4)旅游产业融合的路径,5)旅游产业融合的效应(1)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持久的动力(2)创新旅游业态,推进旅游产业结构调整(3)降低旅游企业成本,提高经营效率(4)促进旅游产业集团化和集聚化发展(5)促进政府提高产业监管水平,我国旅游产业融合的实施战略,背景与情境:在“十二五”期间,以产业融合为核心提升我国旅游业服务现代生产生活的能力,更加快

24、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延伸产业链、拓展产业面、集聚产业群,培育新的产业空间和消费热点。推动旅游业与第一产业(主要是农、林、水、牧、渔业)融合发展。鼓励各地发展有特色的农家乐、牧家乐、渔家乐。依托广大农村地区特色资源,积极开发森林旅游、雪域高山旅游、草原旅游、江河湖泊旅游、村落旅游。在全国发展一批特色旅游村、旅游乡镇。积极研发、生产以农副土特产品为原材料的特色旅游商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业遗产、农业遗存以及具有浓郁乡土特色的民间艺术,提高乡村旅游的吸引力。推动旅游业与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旅游装备制造业,提高旅游装备国产化水平。推动游轮游艇、,旅游房车、小型

25、飞机、旅游索道、游乐设施等大型旅游装备制造的发展;积极推动高尔夫设备、滑雪用具、宾馆饭店用品、户外用品等旅游用品的制造;提高旅游工艺品、纪念品的设计和制造水平。推动旅游业与第三产业(主要是服务业)融合发展。全面推进商旅文结合,全面推进旅游产品、配套服务的升级,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升消费水平,增强传统消费型旅游业的发展后劲。促进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推动旅游业与影视、动漫等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发展新的产品形态和产业形态,培育旅游消费新热点。大力推进旅游产业与体育产业的共同发展,积极依托大型体育赛事开展旅游活动,积极开发不同类型的运动健身旅游产品。推动旅游业与金融业的融合发展,扩大旅游业的

26、融资渠道,增强银行卡的旅游服务功能。大力推进旅游保险,为游客出行提供保障。推进旅游参与承接服务外包、奖励旅游等生产性服务外包,加快发展修学、医疗保健旅游和养老旅游等社会性服务外包。(资料来源: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问题:产业融合在我国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具有怎样的重要作用?,9.2.3旅游产业转型发展1)旅游产业转型发展的内涵中国的旅游转型可以认为是发生在中国旅游领域方向性、全局性、根本性的结构变化。,2)旅游产业转型发展的过程与内容(1)旅游产业转型的动因与动力(2)旅游产业转型的内容旅游市场转型。旅游产品转型。旅游企业运营管理转型。旅游产业结构与功能转型。结构:“门票

27、经济”向旅游产业综合发展转型,“小旅游”向“大旅游”转型。功能:“创汇”到”拉动内需“到”平衡国际收支“等导向的经济功能向综合的社会功能转变。政府职能与旅游管理体制转型。政府要从“先驱者”、“主导者”向“协调者”、“监管者”转型体制上,原有体制不能有效实现全行业管理职能,不少城市成立旅游委,由部门管理逐渐走向行业管理。,【同步思考83】问题:如何理解“转型”与“升级”的关系?,理解要点:在研究转型发展问题时,人们常将“转型”与“升级”相提并论。但两者有着不同的内涵:事物的形态、结构甚至性质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发生了变化,称为“转型”;而事物的形态、结构、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但功能、作用、能级等方

28、面得到提升和强化,称为“升级”。例如,旅游市场由观光市场转向度假市场,是结构性变化,属于旅游市场的转型,不能认为度假旅游是高于观光形式,而称之为旅游市场的升级。但转型与升级的关系密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殊途同归,最终的目的都是促进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案例,慢生活理念与南京高淳国际慢城旅游规划背景与情境:慢生活是相对于当前社会快节奏生活而言的另一种生活方式,由1989年意大利“慢食运动”发展而来。这里的“慢”不仅是指是上的相对较慢,而是回归自然、轻松和谐的意境和放慢节奏的生活方式。1999年,第一届“慢城市”大会在意大利奥维多召开,提出建立一种新的城市模式,国际慢城应运而生。慢城市要求人口

29、总数应该不超过5万人;必须在所有的公共设施和尽可能多的私人设施上张贴“蜗牛”标识,以直观形式主义倡导“慢生活”理念;必须限制汽车的使用,汽车在城市街道行驶速度不得超过20km/h;必须有一个噪声管理系统,广告牌和霓虹灯要尽可能地少;必须有一套环保的城市污水生态处理系统;必须保证城市的个性,特别是保护具有地区象征性意义的产品;必须定期接受“慢城市国际协会”的检查,以保证上述指标被严格执行。桠溪镇地处南京市南郊的高淳区,境内既有丘陵起伏、茂林修竹、水绿花香的生态景观,又有南城遗址、永庆古寺、乡风,民俗等丰富独特的人文景观,竹林茶场、苗圃果林、有机农园、四季花田、小村农庄等构成了诗画江南的田园风光。

30、因高淳桠溪与慢城标准巧合,绿色经济与慢城理念吻合,文化保护与慢城运动融合,2010年,桠溪被世界慢城组织授予“国际慢城”称号,成为中国首个国际慢城。为更好地指导和促进慢城的建设和发展,高淳制定了国际慢城系列旅游规划,以生态山水田园为景观基底,以慢生活、慢休闲、慢运动为主题,打造集农业观光、生态体验、吴楚文化、健康养生、慢活休闲为一体的国际慢城小镇和长三角地气慢休闲旅游目的地。重点规划建设一心(慢城小镇)、四区(生态慢城、文化慢城、农业慢城、健康慢城)。为了让游客更好地体验慢生活,规划精心设计了慢城博物馆、慢城农场、慢餐厅、慢旅居客栈、华东最大四季花田、印象高淳演绎活动和慢性绿道等慢城体验项目,

31、让游客多角度、全方位感受不一样的慢城。经过规划建设和发展,高淳国际慢城知名度不断提高,入选了“新金陵48景”、荣获“2012中国最佳休闲胜地”称号,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江苏省级旅游度假区,并被确定为慢城中国总部,成为南京旅游的新名片和高淳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问题:1)该案例涉及到了本章的哪些知识点?2)分别从规划理念、规划内容和成功的启示等方面点评该案例。,分析提示:本案例涉及到旅游规划的内容、旅游规划的理念与旅游规划的伦理等方面的知识。从规划的理念上,贯彻了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统筹发展的理念、创新驱动以及转型发展的理念。在规划内容上把“慢”理念(实际是回归自然、轻松和谐的意境和放慢节

32、奏的生活方式)贯穿整个方案,在食、住、行、游、购、娱、文、体、境等方面充分体现了“慢”的设计理念,形成一个沉浸式的生活环境,让游客在这里能体验到“慢”的生活方式,与当前快节奏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让游客感到新鲜、自然、放松,获得独特而良好的旅游体验,这是成功的主要原因。,善恶研判,旅游转型发展“奢侈化”善恶研判报告背景与情境: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旅游产业已形成巨大的产业规模,进入新一轮转型与升级的发展阶段,力求为民众提供多样化、品质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与服务。然而,一些地方在旅游转型升级的口号下,放弃大众市场,走高端发展路线,市场定位于高收入人群,旅游设施贵族化,旅游空间私密化,产品价

33、格昂贵化,使旅游业走上“奢侈化”之路。这种“转型”将旅游产品变成小众的消费品、大众的奢侈品,昂贵的价格把普通公众拒之门外,使旅游成为少数人的“专利。”,问题:1)本案例中存在哪些道德问题?2)试对上述问题做出你的道德研判。3)说明你所作善恶研判的依据。3)请就“旅游转型发展的奢侈化”做出评价。,分析提示:本案例中一些地区出现了旅游的“奢侈化”问题,这是一种不正之风,是“奢靡之风”在旅游行业的反映。这种现象不但会造成严重的铺张浪费,还会败坏正常的社会风气,导致腐败。我国旅游业已形成巨大产业规模,需要转型升级,走品质之路,品质强调的是质量好、服务优、有特色、有文化、游客体验佳。但高品质不意味着奢侈化、高价化,仅满足极少数人的需求,使广大群众被排斥于门外。如果是这样,这种转型升级也偏离了初衷,失去了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文秘知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