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后关节错位急性腰扭伤髂腰韧带.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527342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44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脊柱后关节错位急性腰扭伤髂腰韧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脊柱后关节错位急性腰扭伤髂腰韧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脊柱后关节错位急性腰扭伤髂腰韧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脊柱后关节错位急性腰扭伤髂腰韧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脊柱后关节错位急性腰扭伤髂腰韧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脊柱后关节错位急性腰扭伤髂腰韧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脊柱后关节错位急性腰扭伤髂腰韧带.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脊柱后关节错位,对比不同节段特点与发病的关系,病理变化,颈椎骨错缝,?,胸椎骨错缝,患者正坐位,两手交叉扣住,置于项部,医生在其后面,用两手扶住患者双肘关节前侧,同时用一侧膝部顶住患部,嘱患者身体略后仰。医者扶患者的双手用力向后上扳动,同时,膝部向前用力抵。,腰椎骨错缝,斜扳法:患者健侧卧位,医者一手扶住患者肩前部,另一手肘关节抵住髋后部,令患者上身尽量后旋,此时,抵住髋关节的肘部用力做相反方向扳动。旋转扳法:患者坐位,一助手固定其一患侧下肢,令患者腰前屈。医者用一手拇指按住需扳动的脊柱的棘突(向右旋时用左手,向左旋时用右手),另一手从健侧腋下穿过,搭在患侧颈部侧面,用力使患者腰部向患侧旋转至

2、最大限度,另一手用力抵住棘突,猛用力进行扳动。,急性腰肌扭伤,一、概述,急性腰肌扭伤是指腰骶、骶髂及腰背两侧的肌肉、筋膜、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突然受到扭、挫、闪等外力的作用而发生的急性损伤,而引起腰部疼痛及活动受限的一种急性病症。,二、病因病机,急性腰部扭伤,多因人们在日常工作、劳动及运动中,腰部突然遭受间接或直接暴力的损伤所致。金匮翼载:“淤血腰痛者,闪挫及强力举重得之。盖腰者,一身之要,屈伸俯仰,无不由之,若一有损伤,则血脉凝涩,经络壅滞,令人卒痛不能转侧,其脉涩,日轻夜重者是也。”精辟地论述了急性腰扭伤的中医病机,为中医疗法的开展制定出了原则。,三、临床表现与诊断,(一)腰部疼痛 常在扭

3、伤后突然发生腰部疼痛,少数患者在伤后疼痛不重,数小时或12天后,腰部疼痛才逐渐加重,扭伤较重者,疼痛剧烈,深呼吸、咳嗽、喷嚏,甚至大小便均使疼痛加重,疼痛以腰部一侧多见。,三、临床表现与诊断,(二)腰部活动受限 坐、卧、翻身困难,左右转侧不利,前后俯仰牵掣作痛;单侧者躯干向病侧倾斜,双侧者腰部挺直,常以一手或两手扶腰以减少腰部活动,防止疼痛,因而步履艰难迟缓,表情痛苦。,三、临床表现与诊断,(三)牵涉痛 近半数患者有牵涉性疼痛,出现的部位多为臀部(臀上皮神经、梨状肌区)、大腿根部或大腿后部(股后侧皮神经分布区)等处。,三、临床表现与诊断,(四)肌痉挛 主要发生于一侧腰骶部的骶棘肌和臀大肌,偶有

4、两侧者,这是疼痛刺激所引起的,也是对腰痛的一种保护性反应。经俯卧可稍有缓解,但用手指按压时,疼痛明显,痉挛又复出现。,三、临床表现与诊断,(五)局部压痛点 绝大多数患者都有明显局限性压痛点,而且与自述疼痛是一致的,此即为损伤的部位。压痛点多在大肠俞、腰眼穴及第三腰椎横突尖、髂嵴后部、腰骶部等处。(六)腰脊柱生理曲度改变和侧弯。,四、治疗,治疗原则:通经活络,活血止痛。取穴:肾俞、命门、大肠俞、环跳、殷门、委中、承山等。手法:揉、滚、按、拔伸、弹拨、斜扳等。,操作方法:,1、患者俯卧位,医者先用揉法或滚法在患处周围及腰部疼痛部位施术,手法的施力应由轻到重,逐渐加力,以不增加患者痛苦为度,若局部疼

5、痛明显,医者可先施点按肾俞、大肠俞、委中、殷门等穴,或局部采用摩法待腰部疼痛减轻,肌肉痉挛稍松,再施以滚法或推法。时间58分钟。2、患者俯卧位,医者用拇指点按肾俞、腰阳关、环跳、委中、居髎、大肠俞、殷门、承山、阿是穴;以痠胀为度,每穴0.51分钟。,操作方法:,3、患者俯卧位,医者用拇指或手大鱼际在腰部软组织痉挛处用弹拨法,以缓解局部软组织痉挛,达到止痛之目的。4、患者仰卧位,医者与助手分别握住患者双足踝部及两上肢腋窝处,作相反方向拔伸牵引,然后医者作腰部抖法,5、患者侧卧法,患侧在上,医者用双手分别扶住肩部及臀部作腰部斜扳法,先扳患侧,再扳健侧。,操作方法:,6、患者仰卧位,医者用双手扶住膝

6、部及握拿踝部做屈膝屈髋,旋转被动活动,左右各35次。7、患者俯卧位,医者用擦法于患侧骶棘肌纤维方向及腰骶部,以透热为度。,五、调护,(一)急性腰扭伤多见间接外力所致,大多数损伤发生在骶棘肌和腰骶关节。(二)推拿治疗本病效果明显,推拿作用于患部有显著的舒筋通络,活血散淤,使损伤的组织俢复等作用。轻则23天,重则1周左右,症状逐渐消失。,五、调护,(三)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手法以免加重损伤。可适当配合热敷或服用或外敷活血化淤中药。(四)损伤早期要减少腰部活动,卧板床休息,以利损伤组织的修复。(五)注意局部保暖,待病情缓解后,逐步加强腰部肌肉锻炼。,髂腰韧带损伤,概述,髂腰韧带损伤是

7、导致下腰痛的一种疾病。其临床表现以腰骶部疼痛和腰椎屈伸转受限。,应用解剖,髂腰韧带起于第4、5腰椎横突,向外,向后呈放射状止于髂嵴。前束在冠状面上与髂嵴前缘的骨膜混在一起,附着于髂嵴内唇后半,后束斜向后附着于髂嵴后缘。前束前方由髂腰肌覆盖。髂腰韧带是覆盖于盆面腰方肌筋膜加厚部分,它的内侧与横突间韧带和骶髂后短韧带相混,髂腰韧带为宽而坚强的纤维束。由于腰5在髂嵴的水平面以下,故髂腰韧带可以限制腰5的旋转,同时防止它在骶骨上朝前滑动。所以髂腰韧带是稳定腰骶部较强大的韧带,即使受到较强大的暴力也不会完全断裂,只会局部损伤。,病因病机,因腰4.5为人体躯干应力要冲,腰部伸屈、旋转及侧弯时,髂腰韧带都会

8、受到相应的应力影响。除此之外,髂腰韧带损伤也与韧带本身退行性改变,腰5横突的肥大变异有关。因腰5横突肥大或双侧不匀称,引起双侧髂腰韧带应力不对称,容易出现劳损。且肥大的腰5横突尖部靠近或触及髂骨的前缘,在活动时位于横突尖与髂嵴前缘之间的髂腰韧带容易被撞击而使其劳损。,临床症状:,第5腰椎两侧或一侧深在性疼痛,患者只能指出疼痛部位,指不出明显的痛点。腰部屈伸、侧屈、旋转活动受限。搬重物时容易引起剧痛。晨起及过劳后加重。,诊断依据:,1.有腰部外伤史或劳损史。2.在第4和第5腰椎外侧缘和髂骨内嵴之间的髂角处有深在性压痛。3.患者正坐,向患侧背后转身引起髂腰韧带处疼痛加重。4.排除其它疾病。(压痛与放射痛?)直腿抬高()?,推拿治疗,舒筋:按、揉、点。理筋:拨、扳、摇。整理:揉、按、擦、叩。,调护,休息保暖练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文秘知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