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国际经济学一、选择(1*20=20),判断(2*10=20)1.绝对技术差异论的特点和局限性(1)亚当斯密将“劳动分工”可以提高生产率的理论推广到国际领域;(2)绝对技术差异论的证明简单、直观;(3)绝对技术差异论是以机会成本不变为前提的,具有局限性;(4) 绝对技术差异论不能解释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劳动生产率均高于另一国,而另一国劳动生产率均处于劣势地位时,国际分工和贸易是否可以进行的问题。2. 相对技术差异论的特点和局限性(1)大卫李嘉图提出的相对技术差异论将自由贸易的理论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使比较利益理论的解释X围大大扩展;(2)相对技术差异论可以部分地解释当今世界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
2、层次不同的国家之间进行贸易的基础;(3) 相对技术差异论假定机会成本不变,并且假定只投入劳动一种生产要素,强调只有劳动创造价值,具有局限性。3. 生产要素禀赋论的特点:1)优点:生产要素禀赋论从两个方面发展了比较利益理论:首先,生产要素禀赋论是以两种生产要素的投入为分析前提,更加接近现实;其次,生产要素禀赋论假定各国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水平相同,各国间商品的价格差是由各自不同的要素丰裕度从而是由生产成本的差别造成的。2)局限性:首先,生产要素禀赋论假定机会成本不变,与现实不符;其次,只假定投入两种生产要素;第三,没有分析一国从自给自足走向自由贸易的过程;第四,在分析过程中引进了价格和货币因素,增
3、加了问题的复杂性。4.在机会成本递增的条件下,比较利益理论仍然有效。 只是各国间的国际分工不能达到完全专业化的程度。国际比价 必须在两个参加贸易国家 贸易前的国内比价之间。5.区别产业间贸易与产业间贸易比较利益理论主要解释产业之间的贸易,即在第一产业中的农业和第二产业中的制成品之间的贸易,这种贸易形式称为“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而由于差异产品的出现,特别是国与国之间同类产品内部所进行的贸易,就不再是传统的贸易形式,而是表现为“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所谓产业内贸易是指同一个产业内部差异甚至是非差异产品之间的国际贸易。产业内贸
4、易理论表明,尽管各国之间有相同的生产要素禀赋,但并不构成它们之间存在利益冲突的条件, 相反各国可以通过产业内贸易形成互补的差异产品贸易关系。 因而在这类国家之间,贸易的相互依赖替代了相互竞争和冲突,自由贸易有了更多的存在基础。6.不完全竞争企业要采取倾销战略,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该行业必须是不完全竞争的;二是市场必须是分割的。7.外部规模经济主要产生于三个方面:生产设备与供应的专门化,共同生产要素的相互作用或借用,技术外溢效果。8.巴XX(Balassa)指数: (选择题)Xi、Mi分别为i产业的出口额和进口额,如果XiMi,表示一国在第i产业的进出口平衡,即该国在第i产业只有产业内贸易,没
5、有产业间贸易,此时,IITi0;如果Xi0或Mi0,则表示该国在第i产业没有产业内贸易,此时,IITi1。9. (选择题。给前提假设,判断属于什么要素,选择变化。)国际贸易会导致出口部门特定要素的实际收入上升,进口部门特定要素的实际收入下降,可自由流动的共同要素实际收入变动不确定,取决于其消费结构。(土地成为共同要素)10.妨碍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因素:各国生产技术并不相同; 生产要素并非同质;各国商品价格并不一致。11.(选择题计算)关税的有效保护率其中Vj和Vj 分别表示征收关税前后j行业国内生产附加值。12分配许可证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竞争性拍卖;二是固定的受惠;三是资源使用申请程序。(第
6、一种是损失最小,最有效的方式)13幼稚产业的判定标准:(区别是什么)(1)穆勒标准:当某一产业规模较小、其生产成本高于国际市场价格时,如果政府给予一段时间的保护,使该产业能够发展壮大,以充分实现规模经济,降低成本,那么该产业就可以作为幼稚产业来加以扶植。(2)巴斯塔布尔标准:判断一种产业是否属于幼稚产业,不光要看将来是否具有成本优势,还要在将保护成本与该产业未来所能获得的预期利润的贴现值加以比较之后才能确定。如果未来预期利润的贴现值小于目前的保护成本,那么对该产业进行保护是得不偿失的。(3)坎普标准:幼稚产业保护应以实现被保护产业的外部规模经济为前提,即如果某一产业将来在经过保护之后能带来外部
7、经济效应,则暂时性的保护是可以考虑的。坎普认为,在内部规模经济的情形下,即使某一产业符合穆勒和巴斯塔布尔的标准,政府的保护也不见得是必要的。因为企业自身的牟利性决定了该产业会自动地发展下去;而在外部规模经济存在时,私人边际收益与社会边际收益之间可能出现偏离。只要其在保护之后,能够产生显著的外部经济效应,则仍有保护的必要。14.最佳关税(1)供求弹性与关税承担在大国情形下,关税负担是由国内消费者和国外出口商共同承担的,双方承担的程度取决于出口商产品的供给弹性和进口国对该产品的需求弹性。供给弹性决定于将该产品出口到征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需求弹性决定于三个因素,即消费者对该产品本身的需求弹性;对来自
8、国外出口商产品的依赖程度以与外国出口商产品所面临的替代品的多寡。如果出口国对进口国的市场依赖程度较大,征税商品的供给弹性很小,就意味着外国出口商要承担更多的关税;如果出口国对进口国的市场依赖程度较小,那么出口商就不愿意承担任何关税。如果进口国对该产品的需求有弹性,结果其出口规模会随着关税的上升而下降;如果进口国对该厂商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小,甚至无弹性,结果进口国的消费者可能承担绝大部分进口关税。最佳关税就是在充分考虑出口供给弹性和进口需求弹性的基础上,确定一适当的关税水平。15最佳关税 (选择 判断)最佳关税是在零关税与禁止性关税之间,寻找某一最佳点。这一点,因贸易条件改善而额外获得的收益恰好抵
9、消了因征收关税而产生的生产扭曲和消费扭曲所带来的额外损失。16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形式(考区别)(1)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行政上独立的经济体之间通过达成协议,相互取消进口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而形成的经济一体化组织。2、关税同盟关税同盟是指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所有成员统一对非成员国的进口关税或其他贸易政策措施。3、共同市场共同市场是指各成员国之间不仅实现了自由贸易、建立了共同对外关税,而且还实现了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可以说共同市场是比自由贸易区和关税同盟更高一级的经济一体化形式。4、经济联盟经济联盟是指不但成员国之间废除贸易壁垒,统一对外贸易政
10、策,允许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而且在协调的基础上,各成员XX取统一的经济政策。5、完全的经济一体化完全的经济一体化(Perfectly Economic Integration),是指成员国在实现了经济联盟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协调、乃至统一的经济一体化形式。17.国际收支项目主要分为三大类: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错误遗漏项目。18.自发交易项目又称事前交易项目,是企业或个人出于经济利益或其他动机进行的国际交易,与国际收支调整无关。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都属于自发交易项目。调整项目又称补偿项目或事后交易项目,是指以调整国际收支为目的的交易项目。19. 国际收
11、支差额。 (选择。 XX指的是?)经常项目差额: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商品、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项目上借方总值和同期商品、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项目上贷方总值之差。当贷方总值大于借方总值时,经常项目顺差;反之,则为经常项目逆差。基本收支差额:是一定时期内经常项目与长期资本金融项目借方总额与贷方总额之差。由于经常项目差额和长期资本流动主要受该国生产率长期变化、生产要素有效配置、消费者偏好以与预期资本利润率等基本经济因素的影响,因此基本收支差额一般表示的是一国国际收支的长期趋势总差额(Overall Balance)是指在基本差额的基础上,再加上私人和官方短期资本项目差额以与错误遗漏项目净额所形成的差额,
12、这个差额最终由官方储备的增减来平衡,因而也称为官方结算差额(Official Settlements Balance)。如果官方结算差额为顺差,则官方储备增加或官方对外国的流动负债减少;如果官方结算差额为逆差,则官方储备减少或官方对外国的流动负债增加。20. 开放条件下的收入乘数 (计算)根据凯恩斯开放条件下的国民收入均衡等式Y=C+I+G+X-M,其中I、G、X为外生变量,C和M为内生变量且均为国民收入Y的递增函数:称为开放条件下的收入乘数21. 采用什么方法和政策?1、如果一国处于贸易顺差,则可通过增加政府开支G的办法来增加本国国民收入,进而增加进口量,从而抵消贸易顺差,使国际收支趋于均衡
13、;如果一国处于贸易逆差,则可通过鼓励出口来增加收入并消除逆差。2、一国在贸易存在逆差时,也可以通过紧缩性财政政策来消除逆差;在存在贸易顺差时,也可减少出口来抵消顺差。但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国民收入的下降,失业压力将不可避免地上升,所以在政策上并不可取。3、这一机制必须在国民收入尚未达到充分就业水平下的国民收入前提下方可有效。否则外生变量的改变只会影响价格和利率而不引起国民收入的变化,进而也就不可能调整国际收支。4、如果本国进口是外国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则本国的进口变化会影响对主要贸易伙伴国商品的需求,进而影响外国收入,结果又会反馈到外国对本国出口的需求,进而影响本国收入。因此在考虑到本国和外国的
14、相互影响时乘数会变大。二、名词解释(5*5=25)1里昂惕夫之谜:按照人们的一般直觉,美国是资本比较丰裕而劳动力比较稀缺的国家,根据要素禀赋理论,美国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运用投入产出法计算发现美国实际上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一有悖于直觉的现象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2斯托尔珀萨谬尔森定理:国际贸易使得价格上升部门所密集使用要素的实际收入提高,其它要素的实际收入下降。3赫克歇尔俄林萨谬尔森定理:(H-O-S)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国际贸易不仅使得两国商品价格均等,同时使得要素的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均等化。*4罗伯津斯基定理:如
15、果商品的国际比价保持不变,一种生产要素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的产品产出增加,而密集使用其它要素的产品产出减少。(第五章大题中会用到)5荷兰病:这种一个行业的增长扩X导致其他行业萎缩的现象称为“荷兰病”。例如:(20世60年代,荷兰发现了天然气,使得生产资源转向了石油天然气相关产业,这些产业迅速扩X,而与此同时,传统出口产业如制造业则萎缩。)*6. 战略性贸易政策: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建立在一种特殊的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基础上的贸易政策理论。 它具体是指政府所施加的、能够维持或改变不完全竞争企业的战略行为,使市场竞争朝向有利于本国获取最大利益的方向发展的
16、政策。7自愿出口限制是指,商品出口国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之下,自愿地限制某些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数量,或出口金额。8幼稚产业保护理论(看看)幼稚产业是指处于成长阶段尚未成熟、但具有潜在优势的产业。三、简答3*12=35分:1.比较利益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的比较利益在机会成本递增的条件下,只要各国生产同样产品时存在着价格差异,比较利益理论就仍然有效,参加贸易的国家仍然可以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只是各国间的国际分工不能达到完全专业化的程度。2.生产要素增长与国际贸易(亲贸易和反贸易,画图掌握,过程原因。生产要素的增长,导致的贸易规模的变化。)(1)偏向进口的生产要素增长进口部门密集
17、使用生产要素的增长速度超过出口部门密集使用生产要素的增长速度,从而使得本国生产的产品代替一部分进口品,降低一国对外贸的依赖程度。进口品小麦部门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资本增长速度快于出口品布部门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劳动力的增长速度,资本价格下降,在小麦的国际市场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小麦生产部门的边际成本会低于市场价格,从而促使企业增加小麦的生产,在国内对小麦的需求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国内生产的增加会替代和减少小麦的进口,结果该国进口规模缩小。同时,当小麦生产增加时,小麦部门不仅需要增加资本投入,还需增加劳动力投入,由于劳动力增长有限,所以需要布生产部门释放劳动力,这意味着布的生产量减少,从而布的出口会下降
18、,该国出口规模也缩减由此可见,一国偏向进口的生产要素增长会使得贸易规模缩减,因而这种要素增长是“反贸易”的。(2)偏向出口的生产要素增长出口部门密集使用生产要素的增长速度超过进口部门密集使用生产要素的增长速度,从而使得本国出口品产出增加。偏向出口的生产要素增长使出口品布的产量增加,这就扩大了出口商品的供货来源,因而会扩大产品的出口规模。同时,为了增加布的生产,需要减少小麦的生产以释放资本,在国内需求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小麦的进口会增加。 由此可见,一国偏向出口的生产要素增长会使得贸易规模扩大,因而这种要素增长是“亲贸易”的。3. 悲惨的增长(画图说明)(1)悲惨的增长是指当一国生产要素增加从而使
19、产品出口增加时,该国的出口收入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造成这种局面的直接原因就是国际比价或贸易条件的恶化。(2)悲惨增长发生的条件:生产要素的增长偏向出口;该国是一个“大国”,出口数量影响国际市场价格;出口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4关税同盟理论(第八章)(1)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2)贸易创造是指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所带来的贸易规模的扩大,从而提高了成员国的福利。贸易转移是指建立关税同盟之后成员国之间的相互贸易代替了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从而造成贸易方向的转移。(3)假设世界上有A、B、C三个国家,都生产某一相同产品,但三国的生
20、产成本各不相同。现以A国为讨论对象,在图中,SA表示A国的供给曲线,DA表示A国的需求曲线。假设B、C两国的生产成本是固定的,图中PB、PC两条直线分别表示B、C两国的生产成本,其中C国成本低于B国。在组成关税同盟之前,A国对来自B、C两国的商品征收一相同的关税t。假设A国是一小国,征收关税之后,B、C两国的相同产品若在A国销售,价格分别为PB+ t、PC+ t(PA),很显然,B国的产品价格要高于C国,故A国只会从C国进口,而不会从B国进口。此时,A国国内价格为PC+t,国内生产为OQ1,国内消费为OQ2,从C国进口为Q1Q2。假设A国与B国组成关税同盟,组成关税同盟后共同对外关税假设仍为t
21、,即组成关税同盟后,A国对来自B国的进口不再征收关税,但对来自C国的进口仍征收关税。如图所示,B国产品在A国的销售价格现为PB,低于PC+t,所以B国取代C国,成为A国的供给者。由于价格的下降,A国生产缩减至OQ3,Q3Q1是A国生产被B国生产所替代的部分,此为生产效应。另一方面,价格的下降引起A国消费的增加,消费由原来的OQ2升至OQ4,消费的净增部分Q2Q4为关税同盟的消费效应。组成关税同盟后,A国的进口由原来的Q1Q2扩大到Q3Q4,新增加的贸易即是贸易创造效应,贸易创造效应=生产效应+消费效应=Q3Q1+Q2Q4。除去贸易创造部分,剩下的Q1Q2部分,原来是从同盟外(C国)进口的,但组
22、成关税同盟后,则改由同盟内其他成员(B国)进口,即贸易方向发生了转移,故贸易转移效应=Q1Q2(4)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组成关税同盟后,A国消费者福利改善,而生产者福利则降低。如图所示,消费者剩余增加(a+b+c+d),生产者剩余减少a。另外,原来从C国进口的关税收入c+e现在由于改从同盟国进口而丧失。综合起来,关税同盟对A国的净福利效应=(a+b+c+d)-a-(c+e)=(b+d)- e。5.马歇尔勒纳条件(1)马歇尔勒纳条件”(Marshall-Lerner condition),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与勒纳推导出来的。这个条件所要说明的是在供给弹性无穷大的情况(即国内外价格不变)下,贬值
23、能够改善贸易收支的进出口需求弹性条件。(2)出口产品需求弹性与进口产品需求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大于1,货币贬值可以改善国际收支。(3)“曲线效应”(J Curve effect):一国的货币贬值后,最初只会使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恶化,只有经过一段时滞以后,才会使贸易收入增加,并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如果用横轴表示时间,用纵轴表示贸易收支的变动,那么贸易收支对货币贬值的反应曲线形状类似英文大写字母,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 故名曲线效应。(名词)7、固定汇率下国际收支调整的货币分析法认为:(一)列式子。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国内货币市场不平衡Md/P=f(Y,i)Md=P f(Y,i)Ms=m(D+R)m为货币
24、乘数(二)国际收支恢复平衡的途径:通过恢复国内货币市场的平衡1、当国际收支顺差时,国际储备资产流入,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价格上升,产品竞争力下降,进口增加,出口减少,顺差逐步消失;2、当国际收支逆差时,国际储备流出导致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物价下降,产品竞争力提高,出口增加,进口减少,逆差消失。(三)货币当局对国际收支平衡机制的抵消作用:在固定汇率下,这种抵消很难发挥作用。当出现顺差时,货币当局可以通过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减少基础货币中的国内部分D来抵消国际储备资产R的增加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相应地,货币当局也可以采取放松的货币政策,增加国内部分的货币供给量D来抵消国际收支逆差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