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曲线焦点弦一个性质及其应用举例.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528577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19.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圆锥曲线焦点弦一个性质及其应用举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圆锥曲线焦点弦一个性质及其应用举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圆锥曲线焦点弦一个性质及其应用举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圆锥曲线焦点弦一个性质及其应用举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圆锥曲线焦点弦一个性质及其应用举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圆锥曲线焦点弦一个性质及其应用举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锥曲线焦点弦一个性质及其应用举例.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圆锥曲线焦点弦的一个性质及其应用举例22性质 过 椭圆 x2 + y2 =1(ab0)焦点 F 的直 线交椭圆 于 A、B 两点 ,设 abAF p, BF =q,11则 + =pq2ab22= e2d0 ,其中d0= bc2 是焦准距,cce= 是离心率。a过双曲线22x2 y2 122 ab(a 0,b 0) 焦点F 的直线交双曲线于A、 B 两点,设AF p, BF =q。若 A、B 两点在双曲线的同一支上(此时称AB为双曲线的同支焦点弦)1 12b2则 + = ,其中 d0 = 是焦准距; p q ed0c若 A、B 两点分别位于双曲线的左支和右支上时称 AB为双曲线的异支焦点弦),则

2、 1 - 1pqe2d0 ,其中d0b2c 是焦准距,ce= 是离心率。a(抛物线的类似性质,本文从略) 证明:(只证性质 , 性质的证明从略) 由对称性,不妨取 F 为右焦点。设右准线 l 与 x 轴交于点 D,过 A作 AGl 于 G,过 B 作 BHl 于点 H,则 AGFD BH;且由椭圆的第二定义知, |AG|= AF p , |BH|= BF q 。 e e e e令|FE|= m,|ED|= n,则 m+n=|FD|=故由mq ,n =pmnpqp=p+q,q =。p+qe(p q)ee因此,b2 m+n= ?c2pqb2e(p q)。 cFEBF ,AGBA ,BH GB =

3、AB 可得:2 p q2c2 。又 ec ,从而1 1p q2a2= 2 ,其中 d0 = b就是焦准距。 证毕。pqeb2ap qpqb2 ed0 c 说明 在上述证明过程中出现的“ m = n ”, “即 |FE|=|ED| ”,亦即 E 为线段 FD 的中点(如图 1) 这是椭圆焦点弦的另一条性质。双曲线与抛物线也有这一性质。如图 1,若设 AFD=,并分别过 A、F作 FD和 BH的垂线,则可证: p= b a + ccosed0ed0 ,1+ ecos2ab2q =; 从 而 得 焦 点 弦 长 公 式 : |AB| = p+ q= 2 2 21 - ecosa -c cos 22d

4、0e2 ,其中d0 就是焦准距 b 。在双曲线与抛物线中也有这样的公式,如:在双曲线1 - e2cos2 c22 xy1 (a 0,b 0) 中 ,若 焦 点 弦 AB 的 倾 斜 角 为 ,则 AF =ed01+ ecosed0BF = 1-eco0s;从而焦点弦长 AB =2d0e21- e2cos2 b2c, 其中d0 = 为焦准距, e= 是离心率,cabbarctan 且 - arctan 。aa如图 1,若分别连接 AD和 BD,利用说明的结论,则易证: ADF= BDF,即 x 轴平 分 ADB。在双曲线与抛物线中也有这样的结论。22例 1 (07 年全国 ( )高考(理)题 )

5、 已知椭圆 x y 1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F1、F2, 32过 F1的直线交椭圆于 B、D两点,过 F2的直线交椭圆于 A、 C两点,且 AC BD,垂足为 P。22( ) 设 P 点的坐标为( x0, y0),证明: x0 y0 1 ;32() 求四边形 ABCD的面积的最小值。分析: ( ) 略。( ) 由 ( ) 知, ACBD的垂足 P在椭圆的内部,因此, (画草图)四边形 ABCD的面积1S= AC BD 。243设直线 AC的倾斜角为 ,则由本文性质的说明可得:2ab2|AC| =a2 - c 2cos2 3 - cos2 431 4 3 而 ACBD, |BD| =2 。从而 S

6、= 3-sin2243= 24 。2 2 = 2 2 。3- cos2 3-sin2 (3 - cos2 )(3-sin2)由均值不等式可得:222 2(3- cos2 ) + (3-sin2 ) 2 25(3- cos2 )(3-sin2)2 2 = 4 。S 2425 = 96 ,当且仅当 =45或 135时取等号问题获解。 4 2522xy例2 求双曲线 2- 2 = 1(a 0,b 0)同支焦点弦的弦长的最小值; ab22xy 求双曲线 2 - 2 =1(a0,b 0)异支焦点弦的弦长的最小值。ab解 由对称性(如图 2 ),不妨设同支焦点弦AB 经过右焦点 F(c, 0) ,且设 A

7、F =m, BF = n,1 1 2a m+ n 2a 则由本文性质知: + = 2 ,即 = m n b mn bm+ n 2m+ nm+ n4而 mn ()2 , = 。2 mn(m+ n)2 m+ n(2)2a m+ n42a4因此 2 = ,即 2 。b2 mnm+ nb2 m+ n图24b2 2b2故|AB|= m+n 4b = 2b ,其中当且仅当 m=n 时取等号;即焦点弦 AB垂直于实轴时, 2a a同支焦点弦的弦长取到最小值 2ab2 。 设 异 支 焦 点 弦 CD 的 倾 斜 角 为, 则 由 本 文性 质 的 说 明 可 得 :2d eb2CD = e2c2ods02e

8、-1,其中d0 =bc 。2d0e2易知当且仅当= 0 时取 | CD|最小值 2a。注:运用“数形结合”思想,也易从图2中推出 | CD| 2a)。例 3 已知斜率为 1 的直线 l22过双曲线 C: x2 by2 1(b 0)的右焦点 F,直线 l 与双曲线 C交于 P、Q两点,且满足 FQ = 5FP ,求双曲线 C的方程。解 设P( x1, y1)、 Q( x2 , y2) 、 F( c,0) ,则c= 2+b2 。由 FQ = 5FP及题意知,点 P、点 Q分别位于双曲线的右、左两支上(如图3),且 x1 2 , y10;x2- 2 , y20, b2-2c-1=0。故 b2-1=

9、2c 。即 b2-1= 2 b2 +2 。解之得: b2 =7或b2=-1。显然 b2=-1舍去。2因此所求双曲线 C 的方程为: xy2 1 。27例 4 (由 2000 年全国高考(理)题改编 ) 如图 4,已知梯形 ABCD中, |AB|=2|CD| , E分有向线段 AC所成的比为 ,双曲线过 C、D、E三点,且以 A、B为焦点,当 2 3 时, 34求双曲线的离心率 e 的取值范围。解 易知 C、 D 关于 y 轴对称,由题可设 B(c,0),c则由 |AB|=2|CD| 可得 C( ,y0)。由本文性质知:1AE1AC2ab22a ,2 2 ,ca1 1 2a AC AC c2-a

10、222c -a1 2a 因此 AC = c2-a22 2 2 2 2c -ac -ae -1,即 = = = 2 。2a?AC ce2 +22a(e2+ a)e2-12又 23 43 ,32 e2+23 。故44(e2 1) 3(e2 2)223(e2 1) 2(e2 2)。解得2e2 10。e2 7再 e1, 7 e 10 。例 5 如图 5,以 A1 、A2为焦点的双曲线 E与半径为 c的圆 O相交于C、D、D1、C1四点,A1 、A2、B是圆 O与坐标轴的交点,连结 CC1并与 OB交于点 H,且有 OH = (3+2 3)HB,c又是双曲线 E 的半焦距。当 c=1 时,求双曲线 E

11、的方程;试证:对任意正实数 c,双曲线 E 的离心率为常数;连结 A1C与双曲线 E 交于点 F,是否存在实数 ,使 A1F =求出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 x 解 设双曲线 E 的方程为 2 a2 OH = (3+2 3)HB,O、H、B都在 y轴上,且 |OB| =c。2by2 =1,其中 c2=a2+b2。FC恒成立?若存在,试c OH + HB = (3+ 2 3 )HB + HB = OB ,故 |HB|= 。4+ 2 313因此 OH =c- HB =(1- 4+2 3 )c= 2 c。连结 OC,则 |HC|= c2 - OH 2 = c2c2。当 c=1时,可知点 C(

12、12, 23 )在双曲线E 上。a2 + b2 = c2 =1 a124+ b =c =1 a23b24=1a2 =1- 3,解之得 232b2 = 232 x 。即双曲线 E 的方程为 x -33 1222y2 = 1。证明:由知点13C( 2c, 2 c) ,进而可推得: COA2 = 60 。连结 A2C,则|A2C|=|OA1|=|OA2|=|OC|= c,从而 |A 1C|= 3c。2= 3 +1 为常数。 3 -1解:假设存在,则由可知: C A1A2 = 30 。于是由本文性质的说明可得:由双曲线的定义知: 2a =|A 1C|-|A 2C|= 3c - c,离心率 e= aA1F =ed01+ ecos30, A1C = 1-eco0s30,其中d0 = bc2 为焦准距, e= ac是离心率。ed0A1F =1 - ecos30A1C1+ ecos301-( 3 +1)21+ ( 3 +1) 33+13 +5 。而A1F与FC同向,故 1= FC = A1C-A1F = A1C -1=5+ 3-1= 4 A1FA1FA1F3+1 3 +1因此,存在实数 ,使 A1F = FC 恒成立,且 = 3 +1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