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卫生保健-课教案.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530323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婴幼儿卫生保健-课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婴幼儿卫生保健-课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婴幼儿卫生保健-课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婴幼儿卫生保健-课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婴幼儿卫生保健-课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婴幼儿卫生保健-课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婴幼儿卫生保健-课教案.doc(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婴幼儿卫生保健 课教案学 期: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学 时: 45 系 部: 艺术教育分院 教 研 室: 学前教育 授 课 教 师: 包呼和 授课班级所在系授课班级授课班级所在系授课班级艺术教育分院08学前教育1班艺术教育分院08学前教育2班艺术教育分院08学前教育3班第 1 次课教案 2008 年 9 月22/24 日 星期一/三 章 节: 绪论 第1章 婴幼儿生长发育1.1.婴幼儿生理特点及卫生 1.1.1运动系统 1.1.2呼吸系统、1循环系统_教学任务:1、能力目标:能根据婴幼儿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解剖特点,在幼儿园工作中采取相应的卫生保健措施。 2、知识目标:掌握婴

2、幼儿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解剖特点和相应的保健措施,明确课程教学内容。3、素质目标:提高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和学好婴幼儿卫生保健课程意义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热情。_重点及难点:婴幼儿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及保健。_ 教学内容提要:绪论:课程简介:学习意义;学习要求及成绩评定1.1.婴幼儿生理特点及卫生 1.1.婴幼儿解剖生理特点及卫生 1.1.1运动系统一、概述 1、组成 2、功能 二、婴幼儿运动系统特点及卫生1、 骨和骨骼 :骨的化学成分 主要骨的发育:四肢骨、腕骨、髋骨、脊柱、颅骨 2、 肌肉:特点:1成分特点2发育特点、 卫生:通过各项活动提高速度、准确度、

3、控制力。多做手工。3、 关节和韧带幼儿关节特点、牵拉肘桡骨小头半脱位、扁平足 卫生:适当锻炼;合适的鞋。二、呼吸系统一、概述 二、婴幼儿特点1、呼吸器官娇嫩,易感染:鼻、喉、气管、支气管、肺。2、年龄越小,呼吸越快3卫生:1良好的卫生习惯2保护声带 师生互动3保持空气新鲜 4严防气管异物 三、循环系统血液循环一心脏1、概述: 2、婴幼儿特点:1体积较大 2心率快。3、卫生:1动静交替,劳逸结合2组织幼儿适度锻炼二血管1、概述 2、婴幼儿特点:粗;短;壁薄,柔软;血压越低。3、卫生:衣服宽大;预防伤害事故;预防动脉硬化 三 血液1、 概述2、婴幼儿特点:血量增加快;血凝慢;血红蛋白数量较多,具有

4、强烈的吸氧性。白细胞中嗜中性粒细胞少,易感染疾病。3、卫生:1防止贫血。2做好传染病预防。3慎用药物。淋巴循环:婴幼儿特点:发育较快,防御保护机能显著。常有淋巴结肿大。卫生:1、要重视淋巴结肿大。晨检2、扁桃体摘除要慎重。_复习思考题、作业:1、根据婴幼儿腕骨、骨盆、关节的特点,组织活动时应注意什么?2、 婴幼儿声带的特点,如何保护?3、婴幼儿心脏特点,如何保护?3、 互检查颈部的淋巴结,并判断是否有肿大、测脉搏。观察婴幼儿呼吸。课后小结:第 2 次课教案 2008年 10月6/8 日 星期一/三 章 节:1.1. 婴幼儿的解剖生理特点及卫生 1循环系统2 1.1.4消化系统 1.1.5泌尿系

5、统 1.1.6内分泌系统 1.1.7免疫系统_教学任务:1、能力目标:能根据婴幼儿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解剖特点,在幼儿园工作中采取相应的卫生保健措施。2知识目标:掌握婴幼儿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明确相应的卫生保健措施,理解免疫系统基本原理。3、素质目标:增强做好相应卫生保健工作的认识和责任感。_重点及难点:婴幼儿循环系统、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措施。_教学内容提要:1二血管1、概述 2、婴幼儿特点: 3、卫生:衣服宽大;预防事故;预防动脉硬化 三 血液:概述2、婴幼儿特点: 3、卫生:1防止贫血。2做好传染病预防。3慎用药物。淋巴循环:婴幼儿特点。卫生:1、重视淋巴结

6、肿大2、扁桃体摘除要慎重。1.1.4消化系统(一) 概述 二婴幼儿特点及卫生消化道:一牙齿:1特点:1乳牙萌出2结构特点3六龄齿卫生:1保持口腔清洁,保护乳牙 2预防牙列不齐二食道:婴幼儿特点:短而窄,黏膜薄嫩,弹性差,易损伤。三胃:1、特点:容量较小;蠕动能力差;消化能力差;易漾奶。2、卫生:定时定量,不吃汤泡饭;选择小,营养易于消化食物。四肠: 特点:吸收能力较强;易肠道功能紊乱。卫生:饭前饭后不做剧烈运动;定时排便;多吃蔬菜、水果。消化腺:一唾液腺:“生理性流涎”。 (二) 肝脏: 1、特点:相对大,肝糖元储备少;分泌胆汁少。解毒能力差。2、 卫生:早饭吃饱;不吃过多的脂肪性食物;注意饮

7、食卫生。 消化器官的神经调节:保持愉快的进餐情绪。1.1.5泌尿系统 一肾脏:特点:肾皮层发育不全,功能不完善。卫生:预防急性肾炎。 (二)输尿管:特点:弹性小,弯曲度大。卫生: 喝适量的水,冲洗尿路。三膀胱:特点:1、储尿机能差。2、对排尿的调节能力差。卫生:1、培养幼儿定时排尿的习惯,防止遗尿。 2、集体活动前或睡觉前,均应提醒幼儿排尿。四尿道:特点:尿道短,易感染。卫生:1、预防感染2饮水量要充足。1.1.6 内分泌系统一、概述 二、婴幼儿内分泌系统特点1、脑垂体内分泌之王侏儒症、巨人症、肢端肥大症2、甲状腺 呆小症或克汀病、甲状腺机能亢进。儿童少见。预防:在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可采用

8、碘化食盐,孕妇常吃海带等。3、胸腺:与机体的免疫机能有关。4、松果体:分泌黑素、紧张素、抑制性腺活动,防止早熟。1.1.7 免疫系统一概述二婴幼儿特点1、 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尚未完善;2、缺乏特异性免疫力,易得传染病三卫生:1、合理营养,适当锻炼,培养良好卫生习惯。2、预防接种_复习思考题、作业、参考书目:1、乳牙特点?如何保护牙齿?2、膀胱、尿道特点?卫生保健措施?课后小结:第 3 次课教案 2008年 10 月 13/15 日 星期一/三 章 节:第一章 1.1. 婴幼儿生理特点及卫生 1.1.8 神经系统 1.1.9感觉器官 1.1.10生殖系统_教学任务:1、能力目标:能根据婴幼儿消化系

9、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解剖特点,在幼儿园工作中采取相应的卫生保健措施。初步具有运用大脑皮层特点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能力。2、知识目标:掌握婴幼儿视觉、听觉器官及神经系统解剖特点,明确相应的卫生保健措施,了解基本概述。理解大脑皮层活动活动特点。3、素质目标:提高学生责任感。_重点及难点:婴幼儿眼睛、耳、皮肤及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及卫生。_教学内容提要:1.1.8神经系统1.1.7神经系统概述:1结构与功能2、基本活动方式; 高级机能师生互动。3、大脑皮层活动特点规律优势原则;镶嵌式活动原则;动力定型;保护性抑制例 婴幼儿神经系统的特点与卫生1、发育迅速脑量变化 中枢神经的发育:脊髓、延髓;小脑;大

10、脑的发育神经髓鞘化。2、需氧量大、并对血糖的变动很敏感:3、高级神经活动特点:易兴奋,不易抑制,易疲劳。4、需要较长的睡眠时间 三婴幼儿神经系统卫生保证睡眠时间;制订和执行合理的生活制度;多开展体育锻炼;保证合理的营养;适当安排教育教学内容、时间和方法。1.1.8感觉器官视觉器官眼1、概述:眼的结构与功能2、婴幼儿特点前后径较短,呈生理性远视;晶状体弹性大,具有较强的调节能力;睫状肌易疲劳,易近视;玻璃体透明度大,视物清晰;3岁能辨基本色3、卫生师生互动:如何预防近视?位听器官耳1、概述:耳的结构与功能2、婴幼儿特点:外耳道较狭窄;易患中耳炎;感受能力较强 3、卫生师生互动 触觉器官皮肤婴幼儿

11、特点:保护功能差;调节体温功能差;渗透吸收作用强卫生:根据特点,师生互动其他感觉器官1、嗅觉器官鼻 2、味觉器官舌1.1.9免疫系统:婴幼儿特点及卫生1.1.10生殖系统:发育缓慢_复习思考题、作业:1、婴幼儿眼、耳、皮肤特点?卫生保健措施?2、婴幼儿神经系统特点?卫生保健措施?3、如何利用优势原则、镶嵌式活动原则、动力定型指导婴幼儿的教育活动?举例说明课后小结:第 4 次课教案 2008 年 10月 20/22 日 星期一/三 章 节:第1章 婴幼儿生长发育1.2. 生长发育 _教学任务:1、能力目标:能运用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分析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能评价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能初步为新生儿做被动

12、操。 2知识目标:掌握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五等级评价法。了解影响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3、素质目标:增强责任意识。 _重点及难点: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五等级评价法_教学内容提要:生长:是指整个身体和器官可以用度量衡测量出来的变化。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功能的成熟。1.2.生长发育一、 儿童年龄分期及其特点(一) 胎儿期受孕分娩共280天1、提倡婚前检查2、选择最正确生育年龄和受孕时机3、孕期保健4、产前检查与诊断(二) 新生儿期分娩生后28天演示被动操新生儿护理:注意保暖;选择衣物;清洁;防感染;母乳喂养。(三) 婴儿期出生1岁(四) 幼儿前期23岁(五) 幼儿期36、7岁学龄前期

13、六学龄期6、7岁11、12岁七青春期 二 、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一生长发育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复杂过程二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三生长发育的速度是波浪式四身体各系统的发育是不平衡,又是统一的五身心密切相关六个体差异性三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一遗传因素二环境因素:营养;体育劳动;疾病;生活社会环境6、其他四、生长发育评价一生长发育的评价指标:形态指标:生理指标;心理指标二生长发育的评价1、生长发育的标准2、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1常用的是五等级评价法,其评价标准:例:学生计算2粗略评价法3骨龄评价法复习思考题、作业:1、新生儿被动操2论述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3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4某市,王某,女,4岁,身高,

14、18千克。问王某的身高、体重的发育等级是什么?有何建议?课后小结:第 5 次课教案 2008年 10月 27/29 日星期一/三 章 节:第2章 托幼园所保教活动卫生_教学任务:1、能力目标:能判断和分析幼儿园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教师组织和幼儿卫生行为的正确与否;能正确处理幼儿园保教活动中的卫生保健问题。2、知识目标:明确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的卫生要求;了解幼儿园工作实际,理解合理组织保教活动的卫生学依据。3、素质目标:增强热爱孩子、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的责任感。_重点及难点:进餐、睡眠、户外活动、课程等环节的卫生要求。_教学内容提要:2.1.合理组织保教活动的卫生学依据一、生物节律 二、大脑皮层

15、机能活动特点1、 保护性抑制 2、始动调节 3、动力定型 4、镶嵌式活动2.2. 托幼机构保育活动卫生一、 晨午、晚检1、 时间: 2、 内容:一问:有无不舒服,有无传染病接触史; 二摸:幼儿是否发烫,腮腺及淋巴结是否肿大; 三看:幼儿的神态、口腔、眼、皮肤等有无异常; 四查:幼儿口袋有无不安全的东西。二、进餐:教师:前:1创设安静环境、情绪。2餐具、饭菜、水等。 中:观察、照顾、指导 后:检查、评价、环节过渡。幼儿:习惯:洗手、值日。细嚼慢咽、不吃汤泡饭等;漱口、擦嘴;自我服务、集体劳动。技能:正确使用餐具。 三、睡眠 教师:前:创设良好、安静环境;提醒。中:巡视、观察、引睡、纠正、不离岗。

16、后:指导、帮助、环节过渡。幼儿:培养习惯: 按时;正确的睡姿;按顺序穿脱衣服。 劳动纪律方面应保持安静、自己整理床铺。四、盥洗 教师:组织:指导、催促、照顾、教会正确的方法。 幼儿:习惯培养五、如厕 教师:组织;幼儿:习惯培养六、来园及离园2.3.托幼机构教育活动卫生七、教学活动 教师:准备:环境;布置好桌椅、教具。 进行:时间; 习惯:正确的姿势;保护视力、听力、声带。 八、游戏和户外活动1、保证时间 2、 适当场地3、 注意安全 幼儿园见习要求 见习报告要求复习思考题、作业:1.进餐、睡眠、户外活动的卫生? 2. 晨捡、课程教学的卫生要求课后小结:第 6、7 次课教案 2008 年 11

17、月 5 日 星期三 章 节: 幼儿园见习 一天 6课时_教学任务:1、能力目标:通过幼儿园见习幼儿一日生活各个环节,将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幼儿园实际紧密相连,提高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能够协助幼儿园保教人员做力所能及的保教工作。2、知识目标:进一步明确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的卫生要求。了解幼儿园建筑设备及卫生保健制度。3、素质目标:通过实际的工作过程见习和身临其境与孩子的接触,增强学生热爱孩子、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的职业道德情感。_重点及难点: 进餐、睡眠、教育活动等环节的卫生要求。_教学内容提要:一、见习地点:大连理工大学幼儿园 时间:8:00-15:00二、见习内容:1、上午集中教育教学活动 2、游戏

18、和户外活动3、午餐 散步:协助教师组织4、上床、午睡5、中午集中听刘园长介绍该幼儿园的特点及卫生保健工作 6、起床7、午点 8、下午教育活动9、入厕、盥洗:协助幼儿园教师、保育员、婴幼儿。 10、幼儿园建筑、设备11、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12、婴幼儿营养:通过观察进餐和了解该幼儿园食谱环节。三、见习要求:1、虚心学习请教。尊重幼儿园领导、老师、小朋友。2、保护幼儿园的建筑设备等物品。3、协助幼儿教师,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4、遵守时间,按时上、下车,按时进餐,按时进班。着装适当。复习思考题、作业:幼儿园见习报告 课后小结:第 8 次课教案 2008 年 11 月 10/12 日 星期一/三 章 节:

19、 幼儿园见习讨论、单元测验 _教学任务:1、能力目标:能够根据幼儿园见习实际,分析幼儿教师的做法的准确与否,提出正确的建议。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归纳能力。2、知识目标:掌握第一章、第二章的主要内容。3、素质目标: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情感和老实守信的品德。_重点及难点:婴幼儿解剖生理特点、发育规律和对应措施。托幼机构一日生活卫生保健要求。 _教学内容提要:一、单元测验 闭卷形式测验内容略二、大连理工大学幼儿园见习讨论:一讨论内容:1、幼儿园一日生活各个环节及其卫生保健工作分析评价包括上午集中教育教学活动 ;游戏和户外活动;午餐 散步: 上床、午睡;起床;午点;下午教育活动;如厕、盥洗;2幼儿园建

20、筑、设备分析评价3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有哪些?4婴幼儿营养:幼儿园食谱。以所见习的班级和所看到的以上其它方面为例,你认为大连理工大学幼儿园在这几个方面做的如何?你的评价?优缺点?有什么建议?二分组以见习班级为单位分小组。一班5个小组;二班三班共9个小组三集中发言每个小组至少一名代表发言教师学生点评。复习思考题、作业:根据讨论修改幼儿园见习报告并上交 课后小结:第 9 次课教案 2008年 11 月 17/19 日 星期一/三 章 节:第3章 托幼园所卫生保健 第4章 婴幼儿营养卫生4.1.婴幼儿对营养的需要1_教学任务:1、能力目标:能根据婴幼儿的特点和卫生要求选择托幼机构的园址,建筑设备以及玩

21、教具等;能自觉遵守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制度。 2、知识目标:掌握玩教具卫生;了解托幼机构建筑设备卫生和卫生保健制度;明确婴幼儿营养需要。 3、素质目标:通过明确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意义,进一步提高职业责任感。_重点及难点:玩教具的卫生要求。_教学内容提要:第3章 托幼园所卫生保健一、根据幼儿园见习实际案例分析托幼园所卫生保健工作托幼园所建筑设备卫生一、幼儿园规划:1、布局 2、园址选择 二、幼儿园场地和房舍一场地 室外活动场地 二房舍 1、配置:基本、附属-每班一套 分析所见习班级的实际2、基本房舍卫生要求活动室 1足够空间:宽敞、通风良好。2充足日照:坐北朝南;窗高2.8米、采光1:51:6

22、。3铺设地板。 卧室 1同活动室2床头、行间应有一定距离盥洗室、厕所:清洁、通风、不拥挤二、幼儿园设备卫生1书籍卫生。2文具卫生3玩具卫生:归纳 4桌椅卫生三、总结见习幼儿园的托幼园所卫生保健制度一、健康检查制度 一幼儿体格检查制度二工作人员体检二、预防接种制度三、隔离制度四、消毒制度:托幼园所班级卫生消毒常规方法 五、体格锻炼制度第4章 婴幼儿营养卫生4.1.婴幼儿对营养的需要1分析见习幼儿园午餐,引出基本概念(一) 合理营养、平衡膳食1、 合理营养 2、平衡膳食 (二) 营养素、营养素的需要量、营养素的供应量二、儿童对热量的需要1、 热量的食物来源2、 儿童所需要的热量1基础代谢:特点:一

23、般相对来说,男性比女性高,儿童比成年人高,是成人2倍。 2摄取食物、排泄废物3从事劳动和活动4 生长发育 儿童特有复习思考题、作业: 1托幼园所基本房舍的卫生?活动室2玩具、教具的卫生要求3婴幼儿热量消耗在哪些方面?与成人的区别?课后小结:第 10 次课教案 2008年11 月24/26日 星期一/三 章 节:第四章 婴幼儿营养卫生_教学任务:1、能力目标:能根据各种营养素的功能,选择合适的食物保证婴幼儿营养,能根据膳食配制原则要求制定分析婴幼儿一日食谱。2、知识目标:掌握婴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理解婴幼儿集体膳食的配制;了解三大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需要量、食物来源。 3、素质目标:增强学生职

24、业责任感。_重点及难点: 1、婴幼儿良好饮食习惯及其培养 2、婴幼儿集体膳食配制。_教学内容提要:4.1.婴幼儿对营养的需要2一碳水化合物糖类:生理功能;组成;食物来源二、脂类:生理功能;组成;食物来源; 三、蛋白质:生理功能;组成;食物来源;蛋白质营养价值四矿物质无机盐:1儿童易缺乏的几种无机盐钙、铁、锌、碘的功能、食物来源:2影响婴幼儿吸收钙、铁的因素及注意事项 五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六水:功能、来源。4.2. 婴幼儿的膳食4.2.1 安排婴幼儿膳食的原则1.满足热能和各种营养素的需要2.膳食合理搭配,供应平衡膳食3.细心烹调,方法适合婴幼儿4.讲究饮食卫生4 婴

25、乳儿喂养1、母乳喂养2、 人工喂养、混合喂养 鲜奶、配方奶 3、及时添加辅食4 计划膳食一制定合理的膳食制度1、进餐次数和间隔时间2、各餐热量的分配 二计划膳食 由食谱分析导入1、制订计划1根据婴幼儿营养需要和供应量标准选择食物。 2根据市场价格、饮食习惯、每人每日所需伙食费标准等情况 .2 制订食谱要求:注意干稀搭配、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主副食搭配、少吃甜食。 午晚两餐都要有青菜。季节变化调整。 分析食谱 例:三饮食卫生 4.2.4培养婴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1、内容 2、方法4.3 食物中毒及预防 常见食物中毒及预防复习思考题、作业:1、三大营养素的生理功能。2、举例说明蛋白质的互补作用3

26、、常见的营养缺乏症 影响因素4、婴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5、食谱分析课后小结:第 11 次课教案 2008 年 12 月 1/3 日 星期一/三 章 节:第5章 婴幼儿疾病预防 5.1. 疾病的基本知识与护理技能5.2.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护理 _教学任务:1、能力目标:能够根据婴幼儿的迹象和症状判断婴幼儿是否患病及所患疾病,并能够采取基本的预防措施。2知识目标:掌握婴幼儿常见传染病的症状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明确生病的迹象,理解传染病的基础知识。3、素质目标:提高学生对预防婴幼儿疾病的认识,提高职业责任感。_重点及难点:传染病的基础知识。常见传染病的鉴别。_教学内容提要:5.1. 疾病的基本知识与护理

27、技能一、 生病的迹象神态、吃喝、大小便、睡眠、囟门、体温、其它方面。二、基本护理技术测体温、数脉搏、观察呼吸、物理降温法、热敷法、喂药、滴药水、翻转眼皮、简易通便法。5.2. 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护理一、传染病的流行一传染病的特性: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免疫性、有规律性。二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染途径;易感者。三传染病的预防: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 二、儿童常见传染病一病毒性传染病1、水痘:出疹:头面躯干四肢;红色丘疹水疱结痂 2、麻疹:麻疹黏膜斑。耳后颈部面躯手脚心暗红色斑丘疹。3、风疹:出疹至全身,手心、脚心无。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4、婴幼儿急诊:流行特点;症

28、状:高热热退疹出。5、流行性感冒:上感与流感的区别6、腮腺炎: 症状:以耳垂为中心漫肿。7、传染性肝炎:症状:黄疸型: 无黄疸型。预防:学生讨论。8、流行性乙型脑炎:症状:高烧头痛嗜睡、喷射性呕吐。9、狂犬病:病因; 症状;护理。10、手足口病:病因;症状二、细菌性传染病1、 猩红热:猩红色皮疹、细密;帕氏线、杨梅舌、口周苍白圈。2、 百日咳: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并伴有鸡鸣样吼声。3、 细菌性痢疾:高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便脓血及黏液。4、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初似感冒,高热、嗜睡,剧烈头痛,颈部强直,皮肤瘀血。三、寄生虫病1、蛔虫病 2、蛲虫病 复习思考题、作业:1、生病的迹象?物理降

29、温法有哪些?测脉搏、物理降温法。2、传染病特性?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3、10种婴幼儿常见传染病的鉴别主要症状4、传染性肝炎的症状及预防。课后小结:第 12 次课教案 2008 年 12 月 8/10 日 星期一/三 章 节:第5章 婴幼儿疾病预防 5.3. 婴幼儿常见病预防第六章 第6章 婴幼儿意外事故的预防与急救 6.1 安全及安全教育 _教学任务:1、能力目标:能够根据婴幼儿的常见病症状判断婴幼儿所患疾病,并能够采取基本的预防措施。能够进行婴幼儿的安全教育。2、知识目标:掌握婴幼儿常见疾病的症状、预防;安全教育内容。3、素质目标:提高对预防婴幼儿疾病的认识,提高职业责任感。_重点及难点:

30、预防感冒。腹泻、佝偻病、贫血的症状和预防。安全教育内容,自救课程与训练。_教学内容提要: 5.3. 婴幼儿常见病预防 呼吸道疾病 一感冒:症状;护理; 病因;预防。二扁桃体炎:病因;症状;护理。三肺炎:病因; 症状;护理;预防。消化道疾病:一口疮:症状; 护理。二腹泻:病因;症状;护理;预防 :饮食、保暖、卫生。常见皮肤病 一湿疹:病因;症状;护理。(二) 痱子:病因;症状;护理。包疮黄水疮:病因;症状;预防。五官疾病:一斜视:病因、矫治:要早期治疗,治疗愈早,效果越好。二 弱视:定义;病因; 危害性;矫治。三中耳炎:病因;症状。四急性结膜炎 症状;眼结膜充血; 预防。营养性常见病一佝偻病1、

31、 症状:一般症状:1精神神经症状 2骨骼改变:头部;胸部; 四肢; 脊柱。2、病因与预防 :对照学生讨论二肥胖症:症状;病因;危害;预防;矫正。 (三)贫血: 1、 铁性贫血:症状;缺铁原因:预防。2、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症状:一般症状;神经精神症状。病因;预防:合理喂养、治病。 第6章 婴幼儿意外事故的预防与急救 6.1 安全及安全教育一、安全的意义 二、安全措施一组织好儿童;二场地房舍设备: 三药品、有毒物品: 三、安全教育遵守婴幼儿园的安全制度;遵守交通规则;懂得“水”、“火”、“电”的危险;不捡拾小物件,不把小物件放入口、鼻、耳中。6.2 婴幼儿自救能力的训练与培养6自救意识的养成6

32、自救知识的普及6 自救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大连理工大学幼儿园预案复习思考题、作业:1、 如何预防感冒?2、 主要传染病、常见病症状鉴别3、 安全教育的内容 急救的原则,急救措施4、 自救自护课程及要求。课后小结:第 13 次课教案 2008 年 12 月 15 日 星期一 章 节: 操作技能训练_教学任务:1、通过训练使学生会测量体温、做被动操、进行气管异物、物理降温等。 2、具有食谱分析的基本技能,掌握刷牙、穿脱衣服、鼻出血处理的方法等。_重点及难点: 异物入体技能操作部分;食谱分析。_教学内容提要:教师演示:1腋下体温的测量方法 2.婴幼儿发热的物理降温方法 3.气管异物的处理4.新生儿被动操

33、学生分组练习:1婴幼儿身高、体重的测量方法学生 2.婴幼儿腋下体温的测量方法 3.婴幼儿发热的物理降温方法 4.气管异物的处理5.新生儿被动操讲解6.儿童鼻出血的正确处理方法 7.幼儿洗手洗脸的方法 8.儿童刷牙的正确方法9.婴幼儿穿脱衣服包括对襟、套头衣服的方法 10.婴幼儿一日食谱分析 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向全班展示师生点评6.2 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急救常用急救技术急救措施1、人工呼吸;2、胸外心脏挤压法:课件、娃娃简单演示。3、止血方法:一般止血法;指压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带。三、托幼园所常见意外事故的预防和处理一摔伤1、 小外伤 2、骨折处理 3、头部受伤 二走失:预防及处理三中毒:1

34、、煤气中毒;2、误服毒物 复习思考题、作业:1技能考核练习2骨折、误服毒物、触电的处理。3走失的预防和处理。 课后小结:第 14 次课教案 2008 年 12月22/24日 星期一/三 章 节:第6章 婴幼儿意外事故的预防与急救 6.3 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急救6.4 预防铅中毒 第7章 健康教育_教学任务:1、能力目标:能根据婴幼儿发生的意外事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急救处理措施。能够设计健康教育活动方案。能够根据婴幼儿的表现判断常见心理问题并采取应对措施。2、知识目标:熟悉婴幼儿安全要求及安全教育的内容。掌握常见意外事故的预防措施和急救方法。明确婴幼儿健康教育的内容、目的、原则与方法;明确婴幼

35、儿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和矫治。 3、素质目标: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增强责任感。_重点及难点: 1、几种常见意外事故急救的措施。 2健康教育活动设计;常见婴幼儿心理问题矫正。_教学内容提要6.3 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急救四眼外伤:眯眼;钝挫伤;穿通伤;酸、碱烧伤。五溺水淹溺六烫伤 七触电 八日射病、冻伤 (九) 咬伤、蛰伤 蛇咬伤;黄蜂蛰伤;蜜蜂蛰伤。十晕厥、休克、惊厥处理6.4 预防铅中毒 防止铅中毒的方法预防措施第7章 健康教育7.1 健康教育婴幼儿健康教育内容 教育方法:观察法、游戏法、示范法、提问法、练习法指导原则:量力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督导性原则案例分析:天津市和平区第十一幼儿

36、园的父子远足金色的秋天 7.2 婴幼儿心理健康一、 心理健康概述:心理健康含义;心理健康的标志标准:具体标准:精力充分;心情开朗;乐于交往;应变力强;自控力好,注意力集中。婴幼儿年龄特点及心理保健1-3岁婴幼儿的心理保健3-6岁幼儿的心理保健二、婴幼儿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及矫治一不良习惯1、 吸吮手指;2、咬指甲;3、习惯性阴部摩擦二言语障碍1、 口吃:2、缄默症;3、语言发育缓慢三睡眠障碍1、夜惊 2、梦游:3、梦魇四饮食障碍精神性厌食五遗尿症 原因;症状;矫治总复习复习思考题、作业 : 1、铅中毒的预防。2设计健康教育活动方案内容1-4任选1。2、P63实训四:案例分析。3、P631、2、3概念、标准、措施课后小结:第 15次课教案 2008 年 12 月 17日 星期三章 节: 第6章 幼儿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急救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