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科技]测绘中级考试背诵版.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534739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 页数:67 大小:4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科技]测绘中级考试背诵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工程科技]测绘中级考试背诵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工程科技]测绘中级考试背诵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工程科技]测绘中级考试背诵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工程科技]测绘中级考试背诵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科技]测绘中级考试背诵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科技]测绘中级考试背诵版.doc(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部分 专业基础知识1地图制图一、地图的基本知识1、掌握地图的定义和基本特征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客体(一般指地球,也包括其它星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基本特征概括为四个方面:数学法则、地图概括、符号系统、地理信息载体。 (1)地图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比例尺、地图投影、各种坐标系统成了地图的数学法则。(2)地图必须经过科学概括缩小了的地图不可能容纳地面所有的现象,地图上所表示的是在大量的地理信息中,选取某些缩小的、需要的信息加以处理,并经过人们的思维与加工,形成地图。这种经过分

2、类、简化、夸张和符号化,从地理信息形成地图信息的过程就是地图概括。(3)地图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准确的表达自然与社会经济现象,把制图对象的地理位置及范围、质量及数量特征、时空分布规律与相互关系用十分概括与抽象的符号加以表示。(4)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2、掌握地图的基本功能地图的功能从总体上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1)认识功能地图作为表达空间现象的一种主要的图形形式,它的认识功能可以体现在许多方面:l 可以组成整体、全局的概念,就是确立地理信息明确的空间位置;l 获得物体所具有的定性和定量的特征;l 建立地物与地物或现象与现象之间的空间关系;l 建立正确的空间图像。(2)模拟功能模型与它所表示的

3、对象具有相似性,模型可以有物质模型和概念模型之分。把地图看成是地面客观存在物质模型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因为地图,特别是表示各种基本地理要素的普通地图,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是制图区域的一种实体模型;地图所具有的概念模型的特征,使它特别在表示各种专题现象的分布规律、时空差异和变化特征时,是任何文字和语言描述所无法比拟的,因此把专题地图作为概念模型的一种实例。(3)信息的载负和传递功能地图能容纳和贮存的信息量是十分巨大的,是空间信息的理想载体。地图信息有直接信息(第一信息)和间接信息(第二信息)两部分组成:直接信息是地图上用图形符号直接表示的地理信息如道路、河流网和居民点等;间接信息是经过分析编译而获得有

4、关现象或物体规律的信息,如通过对等高线的量测、剖面图的绘制获得有关坡度、通视程度的数据。3、掌握地图的分类(1)按地图的图型分类普通地图是表示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一般特征的地图,它并不偏重说明某个要素;专题地图是着重表示一种或几种主题要素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地图。(2)按比例尺分类可将地图分为大、中、小三类:大于1:10万(包括1:10万)比例尺的地图称为大比例尺地图;小于1:10万而大于1:100万比例尺的地图称为中比例尺地图;小于1:100万(包括1:100万)比例尺地图称为小比例尺地图。(3)按区域分类按区域范围从总体到局部,从大到小进行分类。l 星球图,地球图l 世界图、大洲图、大洋图、

5、半球图l 国家图以及下属的一级行政区、二级行政区以及更小的行政区地图l 局部区域图:如海域图、海湾图、流域图(4)按地图的视觉化状况分类可有实地图和虚地图。实地图是空间数据可视化的地图,包括纸介质(以及各种织物、聚酯薄膜等介质)地图和屏幕地图;虚地图是指存储于人脑或电脑中的地图,前者即心象地图,后者即数字地图(5)按地图的瞬间状态分类可有动态地图和静态地图(6)按地图的维数分类可有平面地图(二维地图)和立体地图(三维地图)。平面地图是常见的地图类型。立体地图是利用立体视差原理制作而形成的立体视觉。(7)按其它指标分类l 按用途 可分为国民经济与管理地图,教育与科学技术地图,文化地图等l 按语言

6、种类 可分为汉语地图,各种少数民族语言地图,外文地图l 按出版和使用方式 可分为桌图、挂图、折叠图、屏幕地图、地图集l 按感受方式 可分为线划地图、数字地图、影像地图、缩微地图、荧光地图、触觉地图、多媒体声像地图等l 按历史年代 可分为古地图、历史地图、近代地图、现代地图二、熟悉地图的地理要素内容地图的载体有不同的介质,最常见的是纸和屏幕,它们具有共同的构成要素:图形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和补充说明(1)图形要素是地图所表示内容的主体,把自然、社会经济现象中需要表示为地图内容的数量、质量、空间、时间状况,运用各类地图符号表示出来而形成图形要素。地图上的各种注记也属于符号系统,它们都是图形要素

7、的组成部分。(2)数学要素主要包括地图投影、坐标系统(地理坐标系和平面直角坐标系)、比例尺和控制点等。(3)辅助要素说明地图编制状况及为方便地图应用所必须提供的内容,它们大部分被安置在主要图形的外侧。辅助要素包括:图名、图例、地图编号,编制和出版本图的单位、时间,主要编图过程及参数。(4)补充说明以地图、统计图表、剖面图、照片、文字等形式,对主要图件在内容和形式上的补充。三、地图符号1、了解基本图形变量视觉变量是构成图形的基本要素,它包括:形状、尺寸、方向、颜色、网纹五个方面。在细分时,颜色的三个特性可以理解为独立的视觉变量,而网纹中的三种组合,也分别具备视觉变量的特征。1形状变量 是视觉上能

8、够区别开来的几何单体。对于点状符号来说,符号本身就体现了形状的变量。形状变量在线状符号中是一个个形状变量的连续,在面状符号中是一排排形状的连续,而不是整线段或整个面积同属一个形状变量。2尺寸变形 是组成不同形状的符号在量度上的变量。衡量尺寸变量要从几何面的直径、长、宽、高和多边形的面积作比较。3方向变量 适用于长形或线状的符号。所谓方向变化是对图幅的坐标系而言,在整幅图中必须和地理坐标的经线或直角坐标线成同一的交角才不致混乱。4颜色变量 是最活跃的一种视觉变量。颜色包括颜色和非颜色,颜色具有色相、亮度、彩度三种特性,而非颜色却只有亮度特性。颜色的三种特性对制图来说各有作用,因而也可以各自成为一

9、种视觉变量。5网纹变量 指在一个符号或面积内部对线条或图形记号的重复交替使用。网纹有许多种,可归纳为线划网纹、点状网纹和混合网纹。就网纹的组合来说,主要表现在方向、纹理和排列上,并且以整体特征被感受。网纹的纹理变量由间距相等的点或平行线段组成,线段可以是虚线、实线或波纹线。点状纹理也称晕点,线状纹理也称晕线。网纹的排列变量由规则或不规则、抽象或象形的形状所组成。2、掌握地图符号分类 (一)按符号的视点位置分类这种分类可分为侧视符号与正视符号。侧视符号,符号图形就象从侧面观察到的物体形象一样,是一种近似于物体侧面轮廓的图形,如宝塔等。正视符号,符号图形以正射投影为基础,相当于从高空垂直向下俯视地

10、物所看到的形象,是一种平面轮廓图形。(二)按地图符号的定位情况分类这种分类可分为定位符号、说明符号和注记符号三种。定位符号是指在图面上有确定位置,不能随意移动的符号(除编图需要移动者外)。地图上的符号大部分都属于这一类,如河流、居民地、境界等。这些符号都可以经过图上量测,确定其在地面上的位置。说明符号是一种附加在定位符号旁,为了说明定位符号所表示的地物的数量特征和质量特征的符号,如说明森林树种的符号,说明果园果树种类的符号等。它们在图面上没有定位意义。注记符号是一种配合其他符号说明物体或现象的名称或数量及质量特征的。由于各种注记的性质不同,又分为名称注记和说明注记两种。名称注记是对现象的专有名

11、称的注记,如北京市、长春市、长江等;说明注记则是说明现象的数量与质量特征的,如“废墟”、“咸”、“松”、“1000”等。注记还可分为文字注记与数字注记两种。地图上的注记可以认为是半固定的,它依附于被说明现象的符号,配置在一定范围内。(三)按符号和地图的比例关系分类这种分类可分为依比例符号、不依比例符号和半依比例符号。1依比例符号实地面积较大的物体,按比例尺缩小后,仍能显示其外部轮廓,如大的居民地、森林、大的湖泊等,其水平投影的轮廓界线可以用实线或虚线按实际位置表示出来(现象界线明显的用实线,不明显的用虚线)。该现象的数量、质量、意义等特征,则采用在轮廓线内加绘说明符号表示(说明符号不表示物体的

12、位置,只表示物体的性质、数量、意义)。对于依比例符号表示的地物,可以量测其长度、宽度和面积,了解它的性质、意义、形状和分布状况。2不依比例符号地面上一些面积较小,但又有重要意义的物体,按地图比例尺缩小无法显示时,则采用规定的符号表示,这类符号称不依比例符号。如一些独立地物符号,烟囱、独立坟、窑等皆是。不依比例符号不能表示物体的形状和大小,而可以表示物体的位置。用不依比例符号表示物体位置时,有下列几种情况:(1)符号图形中有一个点的,该点为实际地物的中心位置,如窑洞符号;(2)符号为几何图形,以图形的中心代表地物的中心位置,如水准点符号;(3)符号的底部宽大的,以底部中心表示地物的中心位置,如古

13、塔、气象台站、烟囱等;(4)符号的底部为直角形的,以直角的顶点表示地物的中心位置,如突出树等;(5)符号是由几种图形组合的,则以下方图形的中心代表地物的中心位置,如石油井、变电所等;(6)其他符号,如桥梁、拦水坝、矿井等,以符号的中心表示地物的中心位置。3半依比例符号地面上的狭长或带状物体,在地图上长度依比例尺表示,而宽度不依比例尺表示的符号,叫半依比例符号。如铁路、公路、堤、各种管线等。这类符号能准确地表示物体的位置(符号的主线与实地位置一致)和长度,但不能表示其宽度。(四)按符号所代表的地面物体或现象的分布状况分类这种分类可分为面状符号、点状符号和线状符号。面状符号是一种能按地图比例尺表达

14、出面积的、说明地物性质与数量的符号。通常这个地物的面积轮廓能按真形表达出来,在其中填绘说明符号以说明它的性质和数量。采取这种方法能保证直接获得地物位置、轮廓、长度和面积的概念。点状符号是一种表达不能依地图比例尺表示的小面积地物(如油库、气象站等)和点状地物(如控制点等)所采用的符号(具有定位点的个体图形符号)。一般这些符号的几何中心与地物实际位置一致)。线状符号是一种表达线状延伸分布的地物,如河流、道路等的符号。这些符号可以保持地物线状延伸的相似性,对其宽度往往都夸大表示。3、熟悉地图符号设计的方法地图主要是通过图形符号来传递信息的。因此,地图符号的设计质量将直接影响地图信息的传递效果。设计地

15、图符号,除优先考虑地图内容各要素的分类、分级的要求外,还应着重顾及构成地图符号的6个图形变量,即:形状、尺寸、方向、亮度、密度和色彩,如图6-1所示。其中,尤以图形的形状、尺寸和色彩最为重要,被传统的地图符号理论称之为地图符号的三个基本要素。下面分别从这三个方面讨论地图符号设计的基本内容,同样,它们也是制作符号库的设计原理。1、 符号的形状 从图形角度出发,应使设计的符号图案化和系统化,并充分考虑到制图工艺和屏幕可视化的技术要求。 所谓符号图案化,就是要使设计的符号图形,或类似于物体本身的实际形态,或具有象征会意的作用,以便使读图者看到符号就能联想出被描绘的物体或现象。符号图案化的过程,是一个

16、概括抽象和艺术美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要舍去复杂的物体图形中的细部,突出其重要特征,然后运用艺术的手法,设计出规则、美观的符号图形。图案化的符号图形应具有形象、简单、明显和便于准确定位等特点。 设计地图符号图形,应避免孤立、片面地进行单个符号设计,而应顾及彼此之间的联系并考虑到符号图形与符号含义内在的、有机的联系。也就是说,应使地图内容的分类与分级、主次和大小的变化也相应地反映为符号图形上的变化。2、符号的尺寸 设计符号尺寸时,必须注意它与地图用途、比例尺、制图区域特点和读图条件,屏幕分辩大小等方面的联系。 此外,设计符号的尺寸,要充分注意与分辨能力、绘图和复制技术能力相适应。可以说,在清楚显

17、示符号结构情况下,尺寸尽量小。一般讲,分辨率大,符号尺寸可大一些,结构可复杂些;反之,尺寸不能大,结构也应简单为好。 3、符号的色彩 在地图符号设计上使用色彩可以简化地图符号的图形差别、减少符号的数量,加强地图各要素分类分级的概念,有利于提高地图的表现力。四、地图分幅和编号1、掌握地图分幅和编号的方法与原则 1:5 00 0-1:10 000 00数字地形图分幅与编号按GB/T 13989执行;1:500-1:2000数字地形图分幅与编号按GB/T 7929执行。区域表达,编图、印刷、保管和使用的方便。为了便于管理和使用地形图,需要将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进行统一的分幅和编号。地形图分幅和编号的方

18、法分为两类,一类是按经纬线分幅的梯形分幅法(又称为国际分幅),另一类是按坐标格网分幅的矩形分幅法。 一、地形图的梯形分幅与编号 1、1:1000000比例尺图的分幅与编号 按国际上的规定,1:1000000的世界地图实行统一的分幅和编号。即自赤道向北或向南分别按纬差4分成横列,各列依次用A、BV表示。自经度180开始起算,自西向东按经差6分成纵行,各行依次用l、260表示。每一幅图的编号由其所在的“横列一纵行”的代号组成。2、1:100000比例尺图的分幅和编号 将一幅1:1000000的图,按经差30,纬差20分为144幅1:100000的图。 3、1:50000、1:25000、1:100

19、00图的分幅和编号 这三种比例尺图的分幅编号都是以1:100000比例尺因为基础的。每幅1:100000的图,划分成4幅1:50000的图,分别在1:100000的图号后写上各自的代号A、B、C、D。每幅1:50000的图又可分为4幅1:250000的图,分别以1、2、3、4编号。每幅1:100000图分为64幅1:10000的图,分别以(1)、(2)、(64)表示。 4、1:5000和l: 2000比例尺图的分幅编号 1:5000和1:2000比例尺图的分幅编号是在1:10000图的基础上进行的。每幅1:10000 的图分为4幅1:5000的图,分别在1:10000的图号后面写上各自的代号a

20、、b、c、d。每幅1:5000的因又分成9幅1:2000的图,分别以l、2、9表示,图幅的大小及编号。 二、地形图的矩形分幅与编号 大比例尺地形图大多采用矩形分幅法,它是按统一的直角坐标格网划分的。采用矩形分幅时,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编号,一般采用图幅西南角坐标公里数编号法。其西南角的坐标X35300km,y5310km,所以其编号为“35300531.0”。编号时,比例尺为1:500地形图,坐标值取至001km,而1:1000、1:2000地形图取至01km。 2、熟悉国家基本比例尺的分幅与编号地形图的分幅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经纬网梯形分幅法或国际分幅法;另一种是坐标格网正方形或矩形分幅法。前者用

21、于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后者用于工程建设大比例尺地形图。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础,延伸出1:50万、1:25万 1:10万,再以1:10万为基础,延伸出1:5万、1:2.5万及1:1万三种比例尺。 1:100万从赤道起向两极每纬差4为一行,至88,南北半球各分为22横列,依次编号A、B、. V;由精度180西向东每6一列,全球60列,以1-60表示,如海南所在1:100万图在第5行,第49列,其编号为 E-49 在1:100万图上,按经差3纬差2分成四幅1:50万地形图,编为A、B、C、D,如 E-49-A 按经差130纬差1分成16幅1:25万地形图,编为1

22、、.16,如 E-49-1。按经差30纬差20分成144幅1:10万地形图,编为1、.144,如 E-49-1。既后三种比例尺各自独立地与1:100万地图的图号联系。 1:10万图上每经差15纬差10分成四幅1:5万地形图,编为A、B、C、D,如 E-49-1-A 1:5万图上每经差730纬差5分成四幅1:2.5万,编为1、2、3、4,如 E-49-1-A-1 1:10万图上每经差345纬差230分成64幅1:1万地形图,编为(1)、.(64),如 E-49-1-A-(1) 1:1万图上每经差152.5纬差115分成四幅1:5000地形图,编为a、b、c、d,如 E-49-1-A-(1)-a五

23、、地图编绘1、掌握地形图编绘 在工业建设设计、施工所需用的各种不同比例尺地形图,是通过实测和编绘得到的。将较大比例尺的地形图的内容进行综合取舍,编制成较小比例尺地形图的工作称为编绘。首先进行搜集资料,分析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按照地形图编绘规范及图式制定编绘技术设计书等准备工作。然后根据设计要求,展绘地形图的数字基础,拼贴资料制成编绘底图,在底图上再进行要素的综合取舍,制成主次分明、清晰易读、符合需要的编绘原图。对缩小一倍的大比例尺地形图,可以经编绘直接缩制使用。编绘时使用缩小的地形图作为底图,将公路、水系、管线等专题资料,按照关系位置展绘在底图上,如突出某个专题,可编制成专题图。按照行政区划或

24、专题范围,可将地形图和专题图综合编制成图册或图集。 实测和编绘原图按线划规格进行清绘。其过程是将原图复照制成裱板或聚酯薄膜蓝图,在蓝图上按照图式规定,绘制出精度、质量符合规格的出版原图(印制原图)作为制印出版的依据。实测原图进行着墨时可按照清绘图的要求,绘制成出版原图。也可按照清绘图的规格,将编绘与清绘合并一次作业,称为连编带绘,直接得到出版原图。2、了解专题图编绘专题图的编制程序分为地图设计、地图编绘和出版准备三个阶段。1、地图设计在具体进行地图设计之前,应先了解与确定编图的目的任务及用图对象,这对选取地理底图及专题要素的内容、表示方法及色彩,考虑图面配置的方案等都是直接相关的。在此基础上,

25、可酝酿拟定一个初步设计方案,并将主、副图的主要内容、表示方法、图面安排、色彩等绘成一副概略草图,经征求意见修改后,即可招手收集编图所需资料,进行资料的处理、分析与评价,然后正式开始地图设计。地图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l 确定制图区域的范围、地图的主要参数:例如地图的开本、实际尺寸、主副图的比例尺等,为小比例尺地理底图的编绘选择合适的地图投影。l 图面配置设计:主体地图的地位及其邻区的关系,副图、附图、附表的配置,图名、图例、照片、文字说明等的处理。l 表示方法与资料分配:一副完整的地图,并不是要把所有的专题资料都集中在主图上,而应区分主次,有层次、有选择的分配给以主体地图为主的所有制图区域。在表

26、示方法上也同样作全面考虑,作有机搭配。l 图例系统与符号设计:按照编图目的及资料分析的结果,编制合理有序的图例,设计各类专题符号。l 制作作业方法与制印工艺流程l 以编辑设计书的形式加以落实:设计书的编写没有固定格式,只要能将设计的内容给予准确的表述。2、作者原图与编绘原图专题地图的作者根据他们对专题内容分理解,或在制图人员的配合下,用一定的表示方法,将专题内容完整、准确地定位表示在地理底图上,形成作者原图。作者原图是编绘原图的基础。编绘原图的步骤和方法与普通地图相似,由制图人员按编图大纲要求进行。原图编绘之前,应先制作地理底图,再按一定的编图方法,将作者原图上的内容转绘到地理底图上。3、出版

27、准备采用刻绘或清绘的方法,制作供出版用的印刷原图,然后转入地图制印阶段,进行大量的复制。3、熟悉数字地图编绘数字地图制图的基本流程可分为四个阶段:1编辑准备阶段这一阶段的工作与传统的制图过程基本相同,包括收集、分析评价和确定编图资料,根据编图要求选定地图投影、比例尺、地图内容、表示方法等并按自动制图的要求做些编辑准备工作。2数字化阶段将具有模拟性质的图形和具有实际意义的属性转化为计算机可接受的数字,称为数字化。数字化的方法有手扶跟踪和扫描数字化两种。3数据处理和编辑阶段这是数字制图的核心工作,数字化信息输入计算机后要进行两方面处理:一是对数字化信息本身做规范化处理,主要有数字的检查、纠正,重新

28、生成数字化文件,转换特征码,统一坐标远点,进行比例尺的变换,不同资料的数据合并归类等;另一方面是为实施地图编制而进行的数据处理,包括地图数学基础的建立,不同地图的投影变换,对数据进行选取和概括,各种专门符号、图形和注记的绘制处理。4图形输出阶段图形输出是将经计算机处理后的数据转换为图形,可以在显示器的屏幕上显示,可以存贮在磁盘上,也可以通过绘图仪或打印机以纸质输出。六、掌握地图设计和编绘(基本内容、技术要求、作业流程)1、地图设计在具体进行地图设计之前,应先了解与确定编图的目的任务及用图对象,这对选取地理底图及专题要素的内容、表示方法及色彩,考虑图面配置的方案等都是直接相关的。在此基础上,可酝

29、酿拟定一个初步设计方案,并将主、副图的主要内容、表示方法、图面安排、色彩等绘成一副概略草图,经征求意见修改后,即可招手收集编图所需资料,进行资料的处理、分析与评价,然后正式开始地图设计。地图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l 确定制图区域的范围、地图的主要参数:例如地图的开本、实际尺寸、主副图的比例尺等,为小比例尺地理底图的编绘选择合适的地图投影。l 图面配置设计:主体地图的地位及其邻区的关系,副图、附图、附表的配置,图名、图例、照片、文字说明等的处理。l 表示方法与资料分配:一副完整的地图,并不是要把所有的专题资料都集中在主图上,而应区分主次,有层次、有选择的分配给以主体地图为主的所有制图区域。在表示方

30、法上也同样作全面考虑,作有机搭配。l 图例系统与符号设计:按照编图目的及资料分析的结果,编制合理有序的图例,设计各类专题符号。l 制作作业方法与制印工艺流程l 以编辑设计书的形式加以落实:设计书的编写没有固定格式,只要能将设计的内容给予准确的表述。2、作者原图与编绘原图专题地图的作者根据他们对专题内容分理解,或在制图人员的配合下,用一定的表示方法,将专题内容完整、准确地定位表示在地理底图上,形成作者原图。作者原图是编绘原图的基础。编绘原图的步骤和方法与普通地图相似,由制图人员按编图大纲要求进行。原图编绘之前,应先制作地理底图,再按一定的编图方法,将作者原图上的内容转绘到地理底图上。七、熟悉地理

31、底图的设计与编制(基本方法和技术要求)八、了解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内容和表达方法九、熟悉基于地图数据库的地图生产技术和流程十、了解“4D”产品与应用数字地图:数字地图是存储在计算机的硬盘、软盘、光盘或磁带等介质上的,地图内容是通过数字来表示的,需要通过专用的计算机软件对这些数字进行显示、读取、检索、分析。数字栅格地图(DRG):数字栅格地图(DRG)是纸质地图的栅格数字化产品。每幅图经扫描、集合纠正、图幅处理与数据的压缩处理,形成在内容、精度和色彩上与地图保持一致的栅格文件。 数字线划地图(DLG):数字线划地图(DLG)是以矢量数据格式形成的数字地图。这种地图能进行空间信息的分层与叠加,提取属

32、性数据,根据矢量对象查询属性或根据属性查询矢量对象,数据易于更新与编辑和创建专题属性和绘制专题地图等。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高程模型(DEM)是区域地面高程的数字表示,是建立在地图投影平面上规则格网点的平面坐标(x,y)及其高程(z)数据集,是地理信息系统赖以进行分析的核心数据系统。DEM的水平间隔可随地貌类型的不同而改变,根据 不同的高程精度,可分为不同等级产品。 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建立了覆盖本国的数字高程模型系 数字正射影像(DOM):数字正射影像(DOM)是利用数字高程模型对扫描处理的数字化的航空相片或遥感图像(单色或彩色),经逐个像元纠正,再进行影像镶嵌,根据图幅范围剪彩

33、生成的影像数据。一般带有公里格网、图廓整饰和注记的平面图。十一、熟悉国家基本地图的类型和应用特点一、八种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我国把1:5000、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原1:20万)1:50万、1:100万八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定为国家基本比例尺的地形图。 地形图的内容包括有:水文、地形、土质、植被、居民地、交通线和境界线。特点:(1)内容详细,几何精度高。比例尺较大,特别是大于1:10万,是实测图,详细而精确反映区城内地理事物形状分布为质类型及数量特征。(2)采用统一的符号系统 二、分类及用途习惯上根据比例尺又分为大、中、小三类,随着比例尺的不同,其内容与精度也有

34、区别,从而他的用途也有所不同。地形图的主要用途:(1)用于研究区域概况。 (2)提供各种资料和数据。 (3)作为填绘地理考察内容的工作底图。(4)野外工作的工具。(5)编制专题地图的底图。1.大比例尺地形图1:50001:10万 (包括1:5000、1:1万、1:2.5万、1:5万、1:10万)用途:从图上可以直接量取各种精确的数据,并能在图上进行规划设计,可作为专业调查和填图的工作底图和编制专题地图的底图,在军事上,是指挥人员组织战斗或战役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也是炮兵战斗是确定射击点的主要工具。2.中比例尺地形图1:25万1:50万。精度低于大比例尺地形图,一般作为总体规划用图,也可作为编制小

35、比例尺专题地图的底图,军事上可作为高级司令部组织战役,战略计划时用图。3.小比例尺地形图小于1:100万。精度低于大、中比例尺。特点是综合程度大比例尺 表示实地面积(平方千米) 1:5000 5 1:1万 20多 1:2.5万 110多 1:5 万 450多 1:10万 1800 1:25万 16000 1: 50万 64000 1:100万 256000 用途:概括地表示了区域的地理特征称为“一览图”,作为国家、省总体规划和全国性的各种专题图的底图。军事上,用作战略规划和编绘军事态势图。十二、熟悉国家基本比例尺的划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的系列是指按照国家规定的测图技术标准(规范),编图技术标准

36、,图式和比例尺系统测量和编制的若干特定规格的比例尺的地图的系列。我国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的系列包括:1500、11000、12000、15000、11万、12.5万、15万、110、120万、150万、1100万比例尺地图。它们的基本精度包括测图精度和编制精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的国界线标准样图 指按照一定的原则而制作的一种有关中国国界线画法的统一标准图样。我国称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七种比例尺普通地图为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按国家测绘局制定的统一技术标准制图(规范、图式)。2地理信息工程一、地理信息的基本概念1、 掌握地理信息的定义

37、及概念地理信息是有关地理实体的性质、特征和运动状态的表征和一切有用的知识,它是对地理数据的解释。在地理信息中,其位置是通过数据进行标识的,这是地理信息区别于其它类型信息的最显著的标志。地理信息具有区域性、多维结构特性和动态变化的特性:1)区域性是通过经纬网等建立的地理坐标来实现空间位置的标识;2)多维结构特性即在二维空间的基础上实现多专题的第三维结构;3)地理信息的时序特征十分明显,可以按时间尺度将地理信息划分为超短期的(如台风、地震)、短期的(如江河洪水、秋季低温)、中期的(如土地利用、作物估产)、长期的(如城市化、水土流失)、超长期的(如地壳变动、气候变化)等。2、 掌握地理信息源的种类

38、地理信息的信息源是地球表面的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人类活动等。根据数据的类型,GIS使用的数据主要有6种来源:(1)基础制图数据:包括地形、地层数据和人文景观数据。地形、地层数据指等高线、等厚线和离散点高程、厚度等数据;而人文景观数据主要指道路、河流、行政境界、城市、村镇的分布以及人文方面的管理等。通常,这些不同类型的信息是从已有的地图系列按不同的要求数字化而成的;(2)自然资源数据:各种矿产资源的空间分布、储量、品位;城市用地、农业用地、山地、林地、湿地、贫瘠地、冻土地、公园、旅游地、海洋等的分布范围、类型和性质;(3)调查统计数据:主要包括人口统计调查等数据。具体指省、市、县、区、街道、地

39、址、邮政编码、收入、职业、年龄、文化水平、住房特征(如类型、使用期、年代、面积、设备和装修等);(4)数字高程数据:这里主要指DEM提供的数据。数字高程数据可以从已有的等高线图上获取,也可以利用摄影测量方法得到。第一个被广泛使用的DEM数据是美国国防制图局开发的美国北美地区的DEM,该DEM的数据是用扫描1:25万比例尺的地形图等高线获取的。我国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也有类似的DEM数据。(5)法律文档数据:GIS系统的建立和运行是建立在完善的法律保障基础上的。因此,法律文档自身也作为信息系统数据的一部分进行存储。这些法律文档将在系统数据的采集许可、数据的有效性以及数据的合法性等诸多方面起保护和

40、监督的作用。除法律条文外,技术部门颁布的行业规范,技术要求也可以纳入法律文档数据中。(6)已有系统的数据:为降低数据成本,系统还可以从已建成的其它有效系统中获取相应的数据。由于目前国际化、规范化标准的流行和推广,系统间数据可交换性越来越强。这从一方面拓宽了数据的可使用性,增加了数据的潜在价值,另一方面则使得数据的流通性、共享性大大增强。随着WebGIS技术,GIS的数据集成技术,特别是数字地球技术的发展,GIS系统间的数据共享将更加广泛。例如,每一城市可以建立一个基础的GIS数据库,如地形图库,与城市规划、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管网工程有关的GIS系统就可以利用这些图库,而不必分别数字化相关图形

41、。从数据的表现形式又可以把数据源分为两类:数字数据和模拟数据。数字数据为各种编码、代码,并以数字形式加以表达;模拟数据则为各种图形、图象、记录曲线、音频、视频信号等。由于GIS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所以,必须将模拟数据最终转换为数字。二、熟悉地理信息与地理信息工程的关系三、 熟悉地理信息工程与地理信息系统或地理信息产业的关系四、掌握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根据地图数据所反映的信息以及地图实体和属性的概念,可以将地图数据分为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两种结构类型。l 空间数据结构空间数据对应于地图基本要素即实体,所以又叫几何数据,它是用来表示物体的位置、形态、大小、分布等各方面信息的,是对现实世界中存在的具有

42、定位意义的事物和现象的定量描述。根据在计算机系统中对地图数据的存贮组织、处理方法不同,以及空间数据本身的几何特征,空间数据又可以分为图形数据和图像数据。图形数据的基本要素是点、线、面和体,图形要素只出现在三维空间数据结构中。图形数据的另一个重要的数据结构是拓扑结构,即基本要素点、线、面、和体之间具有邻接、关联和包含的拓扑关系。图像数据的最小单元为像元,像元也叫象素。像元的灰度值可以描述客观世界中存在的现象。图像数据的数据结构实质是像元阵列,每个像元由行列号确定其位置,且具有表示实体属性的编码值。l 非空间数据结构非空间数据主要包括专题属性数据、质量描述数据、时间因素等相关属性的语义信息。非空间

43、数据是对空间信息的语义描述,反映空间实体的本质特征,是空间实体相互区别的重要标识。典型的非空间数据如空间实体的名称、类型和数量特征。地图数据库中的非空间数据有如下几种组织模式:简单表格数据结构、层次数据结构、网络数据结构和关系数据结构。其中关系数据结构得到广泛应用。l 地图数据库数据组织非空间数据作为空间数据的悬挂体:在这种方式中,非空间数据是作为空间数据记录的一部分进行存贮的。非空间数据和空间数据自成体系:利用这种组织方式可以达到系统优化。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有其独立的数据库管理子系统(DBMS),而且非空间数据之间仍可以相互分开,以不同的数据形式存放,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间则用特定工具联系

44、,数据之间仍可以相互访问和定位。五、掌握空间数据的获取方法与手段 空间数据获取是地理信息系统建设首先要进行的任务,它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包括数据转换、遥感数据处理以及数字测量等,其中已有地图的数字化录入,是目前被广泛采用的手段,也是最耗人力资源的工作。在GIS中,录入的内容包括空间信息和非空间信息,前者是录入的主体。目前,空间信息的录入主要有两种方式,即手扶跟踪数字化和扫描矢量化。 (1)手扶跟踪数字化尽管手扶跟踪数字化(Manual Digitising)工作量非常繁重,但是它仍然是目前最为广泛采用的将已有地图数字化的手段。利用手扶跟踪数字化仪可以输入点地物、线地物以及多边形边界的坐标。其具

45、体的输入方式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实现有关,另外一些GIS系统也支持用数字化仪输入非空间信息,如等高线的高度,地物的编码数值等等。在进行数字化之前,首先要确定需要数字化哪些信息,在目前由于大多数GIS软件对空间数据采用分层管理,所以要确定输入哪些图层,以及每个图层包含的具体内容。另外,由于数字化过程不可能一次完成,在两次输入之间地图的位置可能相对于数字化板发生错动,这样前后两次录入的坐标就会偏移或旋转。解决该问题的办法就是,在每次录入之前,先输入至少三个定位点(Tick Marks),或称为注册点(Register Points),这些点相对于地图的位置是固定的,这样两次输入的内容就可以根据定位

46、点坐标之间的关系进行匹配。通常,数字化仪采用两种数字化方式,即点方式(Point Mode)和流方式(Stream Mode),点方式是当录入人员按下游标(Puck)的按键时,向计算机发送一个点的坐标。目前大多数系统采取两种采样原则,即距离流方式(Distance Stream)和时间流方式(Time Stream)。(2)扫描矢量化以及处理流程由于扫描仪扫描幅面一般小于地图幅面,因此大的纸地图需先分块扫描,然后进行相邻图对接;当显示终端分辨率及内存有限时,拼接后的数字地图还要裁剪成若干个归一化矩形块,对每个矩形块进行矢量化(Vectorization)处理后生成便于编辑处理的矢量地图,最后把这些矢量化的矩形图块合成为一个完整的矢量电子地图,并进行修改、标注、计算和漫游等编辑处理。在扫描后处理中,需要进行栅格转矢量的运算,一般称为扫描矢量化过程。扫描矢量化可以自动进行,但是扫描地图中包含多种信息,系统难以自动识别分辨(例如,在一幅地形图中,有等高线、道路、河流等多种线地物,尽管不同地物有不同的线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