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2).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537243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2).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伴 性 遗 传 教 学 设 计【教材背景分析】伴性遗传是人教版第二章第三节内容,学生学习了基因的两大遗传规律、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及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也是遗传规律不同形式传递特点在对比、分析遗传系谱中得以扩展、补充、深化和综合运用,显然,抓住这部分的内容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分析思维等能力的良机。为了进一步发挥新教村中探究-讨论教学的优势,以及多媒体课件的优越性,教学中一是注重创设情景,制造认知碰撞。二是采用多媒体演示遗传图解,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加强学生识图能力、观察能力。三是 “让学习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通过对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的探究,让学生分析讨论得出

2、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遗传特点。通过对遗传图解的比较分析,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伴性遗传的特点和规律,然后利用这一规律解决其他案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说出伴性遗传的概念,知道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2、理解伴性遗传现象(人的红绿色盲)遗传原理和规律。(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一个家族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推导出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2、通过遗传图解的学习,明白伴性遗传(人类红绿色盲)的规律特点,初步运用遗传规律解决一些遗传现象,培养分析问题本质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伴性遗传规律的学习,关注遗传病的预防,初步形成科学的、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尊重科学的精神。2、认识遗传病对人体

3、健康的影响,增强优生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人类红绿色盲遗传原理和规律特点。教学难点1、以人类的红绿色盲为例的伴性遗传方式的推导。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法分析】新课程理念之一是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基于这种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表达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达到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思考等能力,能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家族中遗传病出现的原因和指导优生优育。【教学方法】问题导学、观察、讨论、比较、分析、综合等。【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问题探导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回答阅读、思考回答“讨论”引入新课

4、伴性遗传介绍道尔顿发现色盲的故事从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的过程中,你获得了什么样的启示?观察、思考回答:从道尔顿发现色盲的过程中感悟科学研究需要严谨的态度。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的过程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兴趣。什么是伴性遗传?(它们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明确概念。一、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一、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教师展示色盲家系图,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问题1:观察红绿色盲的人群调查数据,男性占7%,女性占0.5%,发现此病与何有关?问题2:这种遗传方式的性别比例具有显著差异的特征,而性别取决于什么?问题3:色盲

5、基因位于性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观察道尔顿色盲家族遗传系谱图问题4:根据前面所学的遗传定律,分析色盲病的基因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控制的?教师在屏幕上展示相关图形:道尔顿色盲家族遗传系谱图、人的性别决定图、红绿色盲的人群调查数据,提出问题。问题5:色盲基因在性染色体上是如何分布的?为什么?(提示: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只在X染色体上,只在Y染色体上,XY染色体都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三幅图,对三种假设分别进行推理,检验推理结果和现实情况是否吻合。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学习的知识进行推导,获得结论,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的兴趣。由此学生也得出了伴性遗传有伴X和伴Y两种,伴X遗传又有显性遗传和隐

6、性遗传两类,红绿色盲遗传是伴X隐性遗传。在教师一系列问题的引导下,学生探究、讨论。思考作答:男、女发病数据明显差距,这种病跟性别有关系。 根据已学知识回答:性染色体讨论回答:控制色盲遗传的基因应该在性染色体上。根据已学过的基因分离定律答:“无中生有”所以是隐性基因控制的隐性性状。提出问题。分组讨论:预设学生推理:色盲基因若只在Y染色体上,则其父必为色盲患者,但其父正常,显然与实际情况不符。若色盲基因在X、Y染色体上同时存在,那么红绿色盲患者理论上在人群中的男女比例为1:1,但实际情况不相符。所以排除只在Y染色体上、XY染色体上都有两种情况。色盲基因“只在X染色体上”学生得出结论:红绿色盲属于伴

7、X染色体隐性遗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研究能力。引导学生做出可能的假设。引导学生验证假设。关注学生的分析、推测能力。注意不同层次学生的分层教育得出结论。二、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二、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问题1:正确写出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假设用B和b来表示红绿色盲和正常色觉的基因,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含有两个色盲基因,所以女性有纯合子和杂合子之分,杂合子表现正常,但携带致病基因;男性就只有一个色盲基因,没有纯合子与杂合子之分。问题2:男性色盲的色盲基因传递有什么特点?父亲致病基因只能随X染色体传给女儿,不能传给儿子。问题3:亲本中女性的色盲基

8、因传递有什么特点?母亲的致病基因既可传给女儿,也能传给儿子。问题探究:以班级小组为单位,分组写出四种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并探讨规律。(1)色盲男性和正常女性结婚后代遗传情况;(2)正常男性和携带色盲基因的女性结婚后代遗传情况;(3)正常男性和色盲女性结婚后代遗传情况;(4)色盲男性和携带色盲基因的女性结婚后代遗传情况。观察不同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分析上下代之间联系,搞清色盲基因的来源,让学生在遗传系谱中将患者标记出来,学生很快又发现: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父亲正常,女儿一定正常。引导学生总结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的特点:(1)男性多于女性。(2)交叉遗传。即男性(色盲)女性(色盲基因携带

9、者,男性的女儿)男性(色盲,男性的外甥,女性的儿子)(3)一般为隔代遗传。即第一代和第三代有病,第二代一般为色盲基因携带者。(4)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问题5:伴X显性遗传病的遗传有什么特点?女 性男 性基因型XDXDXDXdXdXdXDYXdY表现型得病得病正常得病正常依上表列出六种交配方式,引导学生画出遗传图,引导学生说出抗维生素D佝偻病(显性)遗传的特点。(1)女性患者多于男性。(2)世代相传。(3)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思考、写出男女五种基因型(学生到黑板书写)女性正常(XBXB) 女性携带者 (XBXb) 女性色盲(XbXb)男性正常(XBY)男性色盲(XbY)思

10、考回答。分工合作:以班级小组为单位,分组写出四种分配方式的遗传图解。每组推荐学生代表板书交流。根据不同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归纳红绿色盲遗传病特点。学生上黑板书写。根据遗传图回答显性遗传的特点。学习书写相关的基因型学习书写有关遗传图解,要求书写规范分析实例,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对遗传特点的归纳不一定很完整,需教师引导,学生互相启发、补充。关注学生归纳能力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总结能力。三、伴Y遗传口诀总结吴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Y病传女不传女。如外耳道多毛症,其特点:患者全为男性;遗传规律是父传子,

11、子传孙。学生分析、归纳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四、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介绍雌性异体或异株的动植物,指出它们的差异是由性染色体的差异决定的。介绍动物性染色体的类型:XY型、ZW型。阅读,画出芦花鸡交配遗传图。让学生感受科学技术在人类生活中的价值。教学反馈1、红绿色盲遗传系谱图 (道尔顿),分析色盲基因的来源。2、 反馈:相关新闻两子患血友病 ,父母血液延续生命 完成教学反馈学生回答,大家补充分析致病基因的来源。检验学习效果进行感恩教育小结:1、回顾伴性遗传(主要红绿色盲)遗传方式、遗传规律。2、除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之外,还有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伴Y染色体遗传病如毛耳症等,

12、遗传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全社会都应关注的问题。如何预防遗传病、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已经出生的患病儿呢。下一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总结本节所学的内容。作业:完成练习,布置作业。强化知识理解和内在联系,训练与巩固。三、课后反思1.这节课学生自主探究的氛围较浓,设计的问题能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并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推出新的知识。给学生一些伴性隐性遗传的素材,让学生分析思考,推导出伴性隐性遗传的规律,教师只做引导者和评价者,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并能将新课标的精神应用到教学中,教学效果好。 2.注重科学方法的渗透是积极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

13、在分析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和遗传特点时都采取了“提出问题分析思考作出判断得出结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中能逐渐领悟到科学研究的方法,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积极意义。3.自主探究式教学容易使不同层次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教师应在不同班级根据学生能力不同,对其难度作出适当的调整,如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较大的收获,这是今后教学中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四:教学点评新课标指出:应当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推行素质教育,应当强化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通过让学生积极投入、亲身体验和主动探究,逐步培养学生的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节课有这么几个亮点: 1.伴性遗传的知识点较为抽象,是个遗传学教学中的传统重点,通常的处理方法为讲授法,直接以色盲为例,运用多媒体,进行伴性遗传的讲解,但本节课从学生的调查情况入手,通过设问思考讨论回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课堂气氛活跃,真正做到“师生互动”,体现了知识形成过程和学生主动力参与的意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都得到了较好的发挥。2.本节课教学思路清晰,课堂结构严谨,教学容量合理,能熟练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效果较好。建议: 有些知识的讲解欠深度和广度,交叉遗传既可以由外祖父传递,也可以由外祖母传递,作为一个常考点,应提请学生注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