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539363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依依惜别之情,岑参,解题: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岑参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同任判官的武某归京,岑参便写下了这首咏雪送别之作。“白雪歌”即“白雪之歌”,“送武判官归京”点明本诗是一首雪中送别诗。作者岑参(715770),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并称为“高岑”。,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裘,qi,衾,qn,掣,ch,着,zhu,瀚,hn,阑,ln,羌,qing,字词学习,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呼呼的北风卷地而来,连白草也被刮倒了。塞北的天空,才八月就已雪花纷飞。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好像是一夜之间春风突然吹来,千树万树的梨花同时盛

2、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雪花飘进珠帘沾湿了帐幕,穿着狐皮大衣不觉得暖和,织锦的被子也显得太单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将军、都护的角弓冻得无法拉开,他们的铁甲战衣也寒冷得无法披戴。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辽阔的边塞地区覆盖着厚厚的冰层,万里长空阴云暗淡,好像凝固了似的一动不动。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军中主帅在营幕里设置酒席欢送回京的客人,伴奏助兴的有胡琴、琵琶和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擎红旗冻不翻。傍晚送客出辕门,又见大雪纷飞,被冻僵的红旗,就是强劲的北风也无法让它招展。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在轮台的东门,我送您踏上归途,分手时大雪已掩没了

3、天山上的道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山路曲折,山峰环绕,渐渐看不到您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您马儿走过的脚印。,白 雪 歌,送 武 判 官 归 京,漫天大雪图(前10句),大雪纷飞遍地银妆,雪天奇寒难以忍受,沙漠冰封愁云惨淡,雪中送别图(后8句),设宴饯别寄寓感慨,依依惜别无限惆怅,描写边地奇异风光热爱边塞风光,颂扬将士意志,,诗意分析,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抒发无限惆怅之情,小结:这首咏雪送别诗,前十句从不同侧面写雪,后八句写送别。全诗以“雪”为线索,以雪景衬托送别,送别中又描写雪景,情景交融。诗在咏雪景的同时表现了雪中送友的真挚情谊,还传达出诗人独特奇妙的感受,意境鲜明壮伟,具有极强的

4、艺术感染力。,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第一句写风,一个“卷”字,一个“折”字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风势之猛。第二句写雪,“八月”说明胡天下雪的时间早。“飞”,勾画出了一幅雪花漫天飘舞的形象。“即”字表现了诗人的惊奇之情。这两句极写边塞的风狂雪早。,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是诗人由眼前的景色而展开的联想:望着披上银妆的树木,诗人忽然觉得自己好象已置身于大好春光之中,那强劲的春风,一夜之间竟吹开了这千树万树的梨花,一个“忽”字,不仅表现了边塞气象变化的神奇,而且传达出诗人赏雪时的惊喜心情。比喻辞格的运用,既清新而贴切写出了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又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散八

5、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一个“散”字,写出了风吹雪花点点飘入帐内的情景,一个“入”字,将读者的视线从广漠无垠的空中转移到中军将领们的住所上来,“湿”字写雪花融化,沾湿了罗幕。“狐裘”写白天,“锦衾”写夜晚,“不暖”和“薄”,均可见出雪天的奇寒。,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角弓不得控”和“铁衣冷难着”,生动地表现了胡天的奇寒叫人难以忍受,“将军”与“都护”尚且如此,一般士兵就可想而知了。这两句与前两句既表现了边地军营中将士的苦寒生活,又从侧面烘托出了大雪的寒威。,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这两句转写野外雪景。“瀚海阑干”绘出了非常开阔的画面;“百丈冰”是夸张的说法,极言奇

6、寒。一个“愁”字,一个“惨”字,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为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这一图景与前面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表现出诗人思想感情上的矛盾:一方面他热爱边地的特有风光,另一方面武判官的“归京”又牵动了诗的乡土之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写送别宴会,点明地点是在中军营帐。“饮归客”说明举行这次宴会是为了送武判官归京。此句紧扣诗题,连举三种乐器,以借代的方式,写出了送别宴会上的热闹情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酒宴散后,送客出辕门。一个“暮”字,点明时间是在傍晚,“纷纷”极言雪之大,“冻不翻”极言天之寒。,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从辕门一直送到轮台东门,表现了诗人对朋

7、友的依依不舍。“雪满天山路”既表现出了风雪之猛,路之难行,又传达出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的担忧。,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写与朋友的告别,着力表现诗人伫立远望的情形,“不见”和一个“空”字,均传达出诗人因朋友的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在古代,因为交通不方便,常常一别经年,因此,送别就成了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题材,那么,你还知道哪些咏雪、送别诗吗?,精讲点拨,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咏雪,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又送王孙去,萋

8、萋满别情。(李白:送友人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送别,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9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送别),送别,己亥杂诗,龚自珍,龚自珍,龚自珍,(17921841)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又名巩祚,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

9、和(今杭州)人。出身于世代官宦学者家庭。己亥杂诗是诗人辞官后的杂诗,作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按干支纪年这年为已亥年,故称。这年诗人辞官南归,后又北上迎取眷属。期间往返九十里,诗人共写了绝句315首。第二年诗人自己加以编排,并刻印成集,这里选的是第五首。这一大型组诗记述了诗人的家世出身、仕官经历、诗友交往、生平著述以及思想感情、革新建议等,可以看成是一部用诗写成的回忆录。,己亥杂诗,龚自珍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是近代思想启蒙的先驱。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前一年,英国利用鸦片入侵,清廷分成主战和主和两派。龚自珍越位言事,竭力主战,因而“忤其长官,赋归来”。他辞官南归,

10、在归途中写了大型组诗己亥杂诗,吟鞭:指诗人鸣鞭。同题诗有赖是摇鞭吟好诗句。,己亥杂诗(清)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注 释,落红:落花,诗人自喻。,浩荡:无限。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天涯:相对京城而言的归途。刘禹锡有莫道两京非远别,春明门外即天涯句,这里变用此典。,东指:指东方故里。,浩荡离愁白日斜,以“浩荡”二字,极为凝练地写出离愁的深广。,强化了诗人离京时的眷恋、怅惘、失落、孤独的种种情怀。,“白日斜”三字一笔勾勒景物,以夕阳西沉、暮色苍茫的气氛。,吟鞭东指即天涯,离京标志着龚自珍政治生涯的终结,离愁别绪和回归的喜悦交织

11、一起,“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重点句赏析,对国家民族的那份执著的忠忱。,不甘于沉沦,为国家民族贡献力量。,主题意义,牺牲自己,培养后人的无私奉献精神,“落红”的形象,就成了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思考以下问题,诗中哪句表现了诗人犹豫孤独和悲壮豪迈复杂心情交织一起?诗中哪句表现了虽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诗词?诗中写了几种心境?,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离别忧伤;2、回归的愉快;3、积极的人生态度,愤然辞官,愁肠百结,时光易逝,日薄西山,隐喻当时国势渐颓,挥鞭马上,面向故乡,随兴赋诗,百感交集,落红并不无情,腐烂成泥养育春花,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诗意分析,这富有哲理的一句话,传达出诗人“不在其位,亦谋其政”的难能可贵的精神,表明了诗人无比坚定的决心,成为千古名句,激励着多少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小结,满载离愁,远归故里自比落红,仍可护花,虽辞官归乡,仍心系报国。,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意思:虽辞官回乡,仍思为国效力,希望有新奉献的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