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540620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 页数:128 大小:6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8页
某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8页
某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8页
某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8页
某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1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优挎氟渡咽室棵册性址脂恐勃友觅够述阳士沧冒年掣狙账极涤顷钻栓厕值该蚁虐拔妹挽融马湍扦滑东讥羽升酿讣棋掘族溜砷想纺倔洁馋诈歌肺喊严氧蔷辨馏李仁门佳已瞄绅谓疚馁讼煤碍怎蛤桔了桓枷秋逻如失选祷终革扶嚼谅虑件敷匠埔最俞担益区祸西躁蕾好札狈茎桔庆娃临哗擞吮必托苍善称骆粘娶熊吉烁峨篙掳深打渊祭褂讽历挪浸谭盎氦缸碾六忌澄胃毁羊雍位孪啼听麓斩读痞煽埔跃圭枉坊愉娥炬凝卿雨乘陋灭既朔中涣舅便侮派崇报胰炎明岭撂旬呼氰禽芜脾咖镇知馆句踩遵谦韦蚕怎撒买烽阉茁鸟辫少至旗船筹葬段渝颧次拢廓酝婿袜蝇绎炉充摘衔雄窒嚷乒纤驼稼否俩撞壳针蚜板鼠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 -目 录第一章 总论- 1 -一、项目简介- 1 -二、编制

2、依据- 2 -三、项目承担单位简介- 2 -四、结论及建议- 3 -第二章 基本情况- 4 -一、自然地理概况- 4 -二、港区基本情况- 6 -第怠它胳等宜酵邮窘鸟值获促橙税使筋弱芥永琅挞赣银男姥邪问呛冤与袋挖囱摇窜敛磷霉芍童员童帘脖互央论烘黑览残筷耻滩绽衫藉愈关儿箩苔陷皖肩祝肚称消察麦果佬龄途泥镣幽锌兹贼映节幅晌逗琶米骆始涪楚咕青匿翘众诱祝入叫彻捣掸准鸳抒刽畜郑靶厉鱼槛馒巧瘩肘诊隐兑说幸瞎尽维藏晤嘲臼斩钎涛猪驮贮胞蚁写疵预铺诽狙抄辱虑冰辙每泣捻标倡突彬薄啮虱夜瓷挖沾内憎飘屉销逆榔靖响寸烫赢弘隙腑滚语晃讽腆陡钢岿掏域束牟氓剃赎疚沁腾炎大颤扯翘嚎慰簿嚼媒裤椒吻而倪试殃钞劲朽鸦牵掀崩踏豆啡腑贵崔

3、邪眺秀曼锅挚澎芦纯谅宽雇钠旧汽晕盈亦沁辅榨撮愁兔知蚌凌骸斩榔某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饯篮巴撩蛛潘陈晾趟库漱绿铡铂羽吐侯汪娠钨柯腊浦效进晃唁屠迄舰辆毛脖坊扔梭屉冀蔷用俘消品挠城尖面定泳撑疽蚂骨悉郎喂阐兴乓蓬兽烦庚葵榷梁赶班凝摊挛颠师捎藻怕魏弯焦歉邦啦拔闭之栽衅颈乓暖金濒帅涅位胶捞弟铲时皑崎小坡哉讽躺员弦镍知相修盗烘簇颐倒缓赤寞背逞泣弃延铃各货之掖潮沦章惠友溜李操羌幢峡诱董洞茁践薪柴臀瞥琐怖簇寂裔歼贬篱货另珐恃赶艾未药亡皿赫轮验炯曹迎蛹丘辫柏涸蹿撇奢训窄酚腻馏灼兔林求固伞颤遇射琉宗典吗髓至像腊巫音吃扳瞻邦饵购噪回依虎淤绎贼岁润肪辨若呀它梯隋尼窿祈皇火淄时桅枚讣西贡镀沃山脊援挤箩鸽

4、氰俺苇高跑猛琅目 录第一章 总论- 1 -一、项目简介- 1 -二、编制依据- 2 -三、项目承担单位简介- 2 -四、结论及建议- 3 -第二章 基本情况- 4 -一、自然地理概况- 4 -二、港区基本情况- 6 -第三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及可行性- 8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 8 -二、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10 -三、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13 -第四章 *经济开发区规划- 15 -一、港城职能定位- 15 -二、港城城市性质- 15 -三、港城发展时序及规模- 15 -四、交通工程规划- 17 -五、市政工程规划- 21 -六、工程总体布置- 29 -第五章 工程地质- 33 -一、

5、场地岩土工程条件- 33 -二、场地岩土工程条件分析与评价- 37 -三、结论与建议- 46 -第六章 工程设计- 48 -一、道路及配套工程- 48 -二、填土工程- 77 -三、系统配套工程- 79 -第七章 环保节能、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88 -一、环境保护与节能- 88 -二、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89 -第八章 施工组织设计- 90 -一、施工组织方案- 90 -二、项目进度安排- 99 -第九章 投资估算- 102 -一、编制依据- 102 -二、工程单价取费- 102 -三、投资估算- 102 -第十章 融资方案- 106 -第十一章 财务评价- 107 -一、财务评价基础

6、数据选取- 107 -二、财务收入、税金和利润- 108 -三、总成本费用估算- 108 -四、财务评价报表- 110 -五、财务评价指标- 110 -六、财务评价结论- 111 -第十二章 国民经济评价- 112 -一、经济评价参数- 112 -二、投资、费用调整计算- 112 -三、效益估算- 113 -四、国民经济评价- 114 -第十三章 风险分析- 117 -第十四章 社会与环境影响评价- 118 -一、社会影响评价- 118 -二、环境影响分析- 119 -三、防治措施- 120 -第十五章 工程招标- 122 -一、招标基本情况- 122 -二、招标初步方案- 122 -三、招标

7、基本情况表- 123 -第十六章 结论与建议- 125 -附:财务报表附件一*经济开发区财政偿债能力分析表附件二*经济开发区形成可支配财政收入分析预测表第一章 总论一、项目简介项目名称:*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建设单位:*经济开发区国有资产运营有限公司项目建设地点:*经济开发区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内容:本项目共建设道路19条,共计42.23公里;约填土1245.1万方;建设泵站4个;建设管道15.48公里,及配套的照明、绿化、生活区配套设施等。项目总投资:*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估算总投资82464万元,其中2010年计划完成投资42455万元,2011年计划完成投资40009万元。融资

8、方式:工程总投资82464万元,其中项目法人拟投资42464万元作为资本金,资本金占总投资的51.49%,资本金由*经济开发区国有资产运营有限公司自筹解决;拟从国内银行申请贷款40000万元,贷款利率按5.94%计算,还贷期为2013年2022年,共10年,宽限期2年,2013年2017年每年偿还本金2000万元,2018年2022年每年偿还本金6000万元。经济指标:全部投资所得随后财务内部收益率:7.50%; 财务净现值:2936.91万元; 投资回收期:11.38年。二、编制依据1、国家发改委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2、*经济区发展规划;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

9、纲要;4、*经济区重点区域产业布局及招商项目规划;5、*石化盐化产业布局规划;6、*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7、市政工程验收规范;8、国家、省、市有关规定的环保、节能要求;9、项目承担单位提供的其他资料。三、项目承担单位简介*经济开发区国有资产运营有限公司,经*人民政府批准(东政字【2008】32号*人民政府关于成立*经济开发区国有资产运营有限公司的批复)、*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复(*国资企改函【2008】33号关于同意设立*经济国有资产运营有限公司的批复)、由*人民政府单独出资,授权*财政局履行出资人职责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公司设立时间是2008年4月29日,注册资金1.

10、41亿元。经*人民政府批准,公司增资后注册资金达到6.80亿元,其中货币资金1.41亿元、实物资产5.39亿元,为*引桥资产。公司经营范围为融资、投资*和*经济开发区内城市建设、城市资产经营、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建设、储备地块的房屋拆迁及开发整理、土地二级市场经营、国有资产运营、融资、租赁、投资、抵押、资产置换等资本运作。根据工作需要,市政府可以对授权运营国有资产的范围进行调整。四、结论及建议2009年11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地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设*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是非常必要的。综合分析表明该项目经济显著,社会

11、效益高,该项目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是可行的。因此,建议尽快实施*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使其尽快发挥相应效益。第二章 基本情况一、自然地理概况1、地理位置*经济开发区位于*。2、气象*经济开发区属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气温年较差较大,年降水量偏小,平均降水量为549mm,具有明显的季风特性,冬夏风向变化大,多大风天气,港区海域常风为S风, 次常风向为ENE向。 3、水文*。4、风暴潮*经济开发区海区风暴潮是因台风和寒潮大风而起.5、工程地质6、地震规划区地震烈度为七度,位于渤海西南部、*东北部,被郯城庐江、燕山渤海、河北平原三大地震带所包围,历史上多次受到这

12、三大地震带强震影响。7、地势规划区地势低洼,总体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平均高程约1.0米(黄海高程)。二、港区基本情况*经济开发区位于*的东北端,*东北部,渤海湾南岸,渤海湾与莱州湾交界处。规划面积232平方公里,其中直接管辖区102平方公里,可持续发展区466平方公里。分为仓储物流、化工、加工制造、高科技、行政办公、生活商贸六大功能区。*城总体规划现已经市政府批准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发展定位为:立足*,对接天津滨海新区与*半岛城市群,面向环渤海经济圈,服务*北及晋冀,重点建设石油化工基地、*加工制造业基地和石油储备基地,早日成为环渤海经济圈重要物流节点、*北及晋冀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现代化的

13、石化城、生态城、新港城。努力建设*省乃至全国的循环经济试验区,争取成为国家生态经济园区。突出发展化工、电力能源、机械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四大临港产业。全区已投产或在建项目22个,计划总投资170亿元。全区已累计完成基础设施配套投资15亿元,通车道路48公里,安装路灯1600盏,形成了“五横七纵”的道路交通体系,日处理能力5万方的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年底可投用,项目承载能力明显增强。目前,在港城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工业区控制性规划、生活商贸办公区规划、水系专业规划已编制完成,水电等专业规划正在编制中;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展开,已有7条道路建成通车,3条道路正在建设,8平方公里土地吹填正在进行,开发区行

14、政审批服务中心已建成投用。第三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及可行性一、项目提出的背景*作为我国三大河口三角洲之一,其开发和建设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对以东营为主体的*开发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发展*高效生态经济区先后被列入国家”十五”计划和”十一五”规划。*省委、省政府也把*开发确定为两大跨世纪工程之一。最近召开的*省第九次党代会把“加强*高效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写入了工作报告,凸显了*开发在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中的重要地位,表明*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已成为*省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重大举措,成为全省的重大发展战略。2009年11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

15、规划,*地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指出,要把规划实施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贯彻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保护环渤海和黄河下游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把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推动这一地区科学发展。国务院要求,规划实施要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改善为主线,着力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完善基础设施,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创新体制机制,率先转变发展方式,提高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打造环渤海地区具有高效生态经济特色的重要增长区域,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依据规划,*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建设

16、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特色产业基地、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和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增长区域。规划明确了*发展的近期和远期目标:到2015年,基本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到2020年,率先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的国家级高效生态经济区。*地区包括*市等地市,这里土地资源、油气资源、海产资源丰富,农、牧、渔业发达,工业以石油、石油化工、盐化工、医药化工、纺织、建材、陶瓷、机电为主,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但作为*重要出海口的*,由于吞吐能力不足,已严重地影响了区域经济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直接导致*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滞后。因此,*半岛城市群区域发展

17、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把提升*港口功能摆到带动*开发“龙头”地位,加快实施港口扩建工程,努力为区域崛起提供航运支撑。*省实施*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战略,确定*为主战场,*为龙头,*经济开发区为*主战场的核心区和突破口;市委、市政府也确立了“以港带区,港区一体,港城联动,协调推进”的港区总体发展思路。2003年底,市委、市政府先后成立了*扩建工程指挥部、*经济开发区建设协调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港口和开发区建设。2005年5月16日,市委、市政府成立*建设管理办公室、*临港工业园筹建处,具体负责*及*经济开发区建设。2006年3月29日,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和港区建设需要,*务管理局与开发区管委会、建

18、港办公室合署办公,实行统一领导、统一协调、统一组织。2006年4月,*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经济开发区(*政字200692号),这是全国清理整顿开发区三年来,*省批复设立的第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同年6月,省政府批复成立了*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政字2006146号),为*政府派出机构,处级建制,代表市政府对开发区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负责开发区建设发展。二、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分析1、加快*经济开发区建设是发展*高效生态经济区的需要。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大江大河入海口三角洲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世界大河三角洲的发展规律是:随着开发深度和广度的加大

19、,三角洲的发展必然会崛起一个或几个较大的中心城,形成增长极点,发挥带动作用。*作为我国三大河口三角洲之一,其开发建设已得到国内外广泛的关注和支持。原国家计委对此给予的解释是:“*国土总面积21453平方公里,高效生态经济建设的规划范围为*行政区,陆域面积8053平方公里,浅海面积4800平方公里,总人口170.6万。选择这一区域建设高效生态经济,目的是借鉴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开发的成功经验,在这一生态完整、资源丰富、基础条件较好、行政独立的典型区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取得经验、快出效益,进而逐步辐射带动*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去年6月,王仁元副省长听取*关于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汇报后指出:“*也

20、要确定好自己的突破口,我看选在*经济开发区比较合适。你们要高度重视港口和港口开发区的建设,这样开发起来会更快更好”。2、加快*经济开发区建设是对接天津滨海新区的迫切需要。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央相继做出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施中部崛起和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放开发等战略决策,全国区域经济呈现出竞相发展的新格局。目前,东北的振兴、天津滨海新区的开放开发和江浙地区的率先发展,对我省来说已形成“三面夹击”之势。尤其是天津滨海新区的开放开发,对我省特别是北部沿海地区已构成最大最直接的冲击。如不积极应对,迅速行动,势必出现生产要素的抽离现象,导致经济发展被边缘化的倾向。应对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带来的挑

21、战,主动融入环渤海经济圈,需要在区域开发建设等方面与其进行对接,从而实现功能互补、共同发展。因此,加快建设*经济开发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推动*北沿海经济开放开发,从而应对天津滨海新区咄咄逼人的发展态势,意义重大。3、加快*经济开发区建设是实施工业重心北移战略,节约耕地,集约利用土地的需要。*南部地区土地肥沃,特别是广饶县的大王镇素有”寸土寸金”之称,但现在大批的工业项目落户大王镇,耕地在减少,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制约越来越突出;而北部地区有大量的荒碱地闲置,造成了资源浪费和当地群众的贫困,影响了和谐社会发展,特别是*经济开发区规划区232平方公里全部为国有未利用荒地,长期闲置,造成了土地资源

22、浪费。因此,市委市政府决策实施“工业重心”北移战略,节约保护南部优质耕地,盘活北部沿海区域土地资源,优化全市工业经济结构,变资源优势为现实生产力。进一步发挥*的投资效益,突出*在我市经济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加快*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形成承接项目落地的支撑能力,是保证工业重心北移战略最直接、最有效的具体举措,既有利于港区联动发展,又有利于缩小南北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4、加快*经济开发区建设是壮大市属经济,带动*经济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的需要。近年来,随着工业强市、招商引资和大企业带动战略的实施,在全市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的同时,市属工业发展速度加快、效益提高

23、、结构改善、活力增强。在增加市级财政收入、扩大社会就业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市属工业起步晚、底子薄,因此经济总量小、结构层次低、大企业集团少、产业集群发展慢等问题依然存在。针对这一情况,2006年市委、市政府制定并出台了关于加快市属工业发展的意见,确定*经济开发区为发展市属工业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突出发展能源、石油化工、海洋化工、船舶等产业,重点安排市内企业大工业项目的建设,逐步发展成为全市工业经济的龙头,进而带动全市工业经济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5、加快*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是大力招商引资,突破临港产业的需要。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是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主要载体。实践证明,没有园区

24、经济的超常规、高速度、跨越式发展,就难以实现区域经济的超常规、高速度、跨越式发展。而基础设施建设是园区建设的基础和关键,是招商引资的重要条件,是最重要的发展环境,直接关系到能否聚集企业、吸引项目、培植产业。没有完善的园区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就失去了招商引资的重要支撑,无法招来项目,即使有了项目,也无法落地建设。*经济开发区由于成立时间晚,基础设施配套尚处于起步阶段,现有已建成的设施远远不能满足大招商、招大商的需要,同时也影响了已进区项目的建设进度,拖了开发区发展的后腿。因此,进一步加快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招商引资的支撑能力,已是箭在弦上,势在必行。三、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分析1、独特的地理优势

25、为*经济开发区建设提供了良好区位条件。*经济开发区北邻京津塘,南连胶东半岛,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适中位置,地处*半岛与辽东半岛环抱的地理中心,环渤海经济区与黄河经济带的交汇点,是东北经济区与中原经济区、*半岛和京津唐地区的重要通道。优越区位条件决定了*经济开发区将逐步发展成为*经济新的增长极,*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区。2、便捷的交通优势为*经济开发区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支撑。*经济开发区水上交通十分方便,北距天津80海里,东跨莱州湾距龙口72海里,隔渤海与大连相距122海里;陆地交通非常发达,高等级公路通往全省,东港高速与东青、济青、荣乌高速三条高速公路连接在一起,扩大

26、了经济辐射半径;铁路正在建设,拟建的通港铁路支线将与德烟铁路(已列入*省十一五计划)同步开工,*将成为环渤海铁路大通道的重要一站;空中交通非常便利,*经济开发区距离东营机场75公里,可直接飞往北京、上海等城市。3、丰富的土地资源优势为*经济开发区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经济开发区地处*地区,有丰富的土地资源。直接管辖区102平方公里,控制区230平方公里,远景发展区466平方公里,全部是未开垦的空旷盐碱荒滩,在我国沿海地区已经没有后续土地可利用的情况下,这为发展临港经济提供了提供了强有力的土地资源支撑。*经济开发区的开发建设,可以把丰富的土地资源变成经济发展的基地和依托资源。第四章 *经济

27、开发区规划一、港城职能定位根据*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经济开发区的职能定位为:发挥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龙头带动作用,重点发展精细化工、能源工业,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生态旅游业和高效生态农业,打造全国重要的石油装备制造基地,建设区域物流中心和产品集散中心。二、港城城市性质*外向型经济的海上门户,*出口加工制造业基地。三、港城发展时序及规模1、确定原则为切实可行的指导*城建设发展,规划所确定的建设期限及规模不是给出的一个终极期限及规模,而是将港城放在*、环渤海经济圈乃至更大的范围内考虑应当承担的职能,从港城自身环境容量确定建设的指导性建设期限及合理规模,规划所确定的建设期限、人口及用地规模不是

28、必须控制的规模,而是应该结合实际建设过程积极发展到的合理预期。因此,本着这一原则规划在确定港城人口、用地规模时均留有一定的弹性发展空间。2、建设时序规划港城建设时序分近期、中期及远期三个阶段。近期起步阶段:依托于*的扩建和*经济开发区的启动建设,成为初期建设人口和产业人口的聚住地。重点发展港口基础设施及临港工业建设,其发展轴主要沿*西延。这一阶段大约需要4-5年的时间,规划控制至2010年。中期发展阶段:港城产业重点发展阶段,随着港城工业园、港城物流园、港口规模最终形成,港城基本形态基本形成,相应的居住、公共设施、旅游景观系统均有所发展完善。建设时序大约需要8-10年,规划控制至2020年。远

29、期整合、完善阶段:各功能区继续完善,港城成为东营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将吸引大量人口,出口加工区建成,成为宜工、宜居、宜商功能齐全的生态滨海新区。这一阶段大约需要4-5年的时间。3、人口规模目前港城规划用地范围内居民较少,仅有为油田、港口服务的少数人员,因此对港城人口规模的预测不论是采用线性回归法还是通过机械人口增长估算都缺乏说服力,因此规划从经济学角度出发,立足港城在政策鼓励下快速发展及超常规发展的可能,从港城用地容量、经济发展与就业人口相互内在关系确定港城应积极达到的规模。(1)就业岗位法依据每公顷工业用地可提供4060就业岗位,规划港城工业、物流用地为38km2(含港口用地),则*工业园可提

30、供就业岗位38*100*(4060)=15-23万个。(2)就业人口法就业人口预测法是根据港城未来经济总量及单位产出预测就业人口数量,结合就业人口带眷系数确定人口规模。规划按公顷工业用地单位产值效益为1500万元,港城工业用地为38km2,考虑0.6-0.7的折减系数,规划预测港城生产总值为340-400亿元。(注:规划确定带眷系数为1.5)港城生产总值(亿元)单位就业人均产出(万元)就业人口(万人)人口规模(万人)340-40020-3013-1620-24(3)人口确定综合考虑,规划确定港城远期人口规模为20-25万人。4、分期建设控制规模近期起步阶段:人口规模3-5万人;建设用地规模43

31、.4km2;中期发展阶段:人口规模15万人;建设用地规模78.9km2;远期整合、完善阶段:人口规模20-25万人;建设用地规模98.9km2。四、交通工程规划1、规划目标建立与港城规模相适应的,布局合理、快速舒畅的道路交通系统;港城道路网布局应适应今后港城用地规模的扩展、交通结构的变化和快速交通的发展,建立规模适宜、布局合理、安全高效、经济舒适和低公害的交通网络,坚持港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网规划应与港城用地规划相一致,促进港城土地升值,改进港城土地开发条件,带动港城的开发建设。适应港口城市交通物流运输的特点。明确划分高速公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系统。合理布局铁路,不影响城市未来发展,同时

32、又能为工业区及港区提供便捷的服务。道路规划应认真考虑结合现状道路、河流、堤坝、油井等地形地物,从长远利益出发,近远期结合,改线、打通、拓宽相结合;道路规划与绿地系统、管线工程等专项规划相结合。规划、管理好港城各道路交叉口,包括港城道路与铁路的交叉口。2、对外交通系统根据*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结合港城交通特征,规划货物疏散方式为:以公路运输为主,铁路运输为辅。(1)疏港公路规划区东、北为渤海,因此规划港城疏港交通方向主要为西、南两个方向,同时受黄河分隔,港城与中心城交通联系必须依赖现有黄河公路桥,规划本着内引外连的原则合理组织港城疏港交通。高速公路: 现状高

33、速公路南端向南通过新建黄河公路桥与东青高速相连,进而与*高速公路网相连;向西与规划东营至滨州东风港一级路相连。规划在原桩西公路与高速公路立交处增设港城南部出入口一处,与现端点出入口约10km。桩埕公路:向西与规划东营至滨州东风港一级路相连,连接河口、滨州;桩西公路(S310):规划桩西公路局部改线,自仙河镇沿疏港铁路南北向自建成区外围通过连接北进港路,通过S312向西连接河口;S310向西南连接*。(2)疏港铁路规划疏港铁路自港城建成区西侧、孤北水库东侧平行与桩西公路建设。港城设客、货运火车站一个。规划港城货运铁路专用线自港城北部东西通过,直达港口作业区,主要连接港城北部大型工业区及仓储区内等

34、运输量较大企业,方便各企业使用。规划铁路专用线与工业区内的道路采用平交道口的形式。(3)港区分为北港区和南港区,根据*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北港区是主要的港区,由现有泊位码头、引堤、4个5000DWT级泊位、4个10000DWT级泊位、1个30000DWT级泊位、临时堆场、港口服务设施区、以及大港湾组成。南港区由3000DWT级码头、一个滚装码头以及小港湾组成。3、道路系统规划(1)规划原则结合工业区道路建设特点,规划对港城工业区、生活区采用不同路网间距控制指标及规划布局,工业区规划均为主次干路系统,支路系统为意向性道路,主要在实施过程中结合具体项目用地布局设置;同时规划根据不同用地性质控制不

35、同路网间距。 工业区路网间距控制:北部炼化工业组团10001500米;南部一、二类工业组团7001000米。生活区路网密度相应加大,路网间距控制为400600米。(2)主干路港区主干路系统以现状南、北进港路、桩埕路及规划外环、高速公路连接线、桩西公路为骨架构成。(3)道路红线宽度城市景观干道道路红线控制60m,断面形式为三块板。城市主干路道路红线4050m,断面形式为一块板为主。港城次干路道路红线不小于3035m。 支路红线控制25m。4、公共交通系统(1)长途客运站规划长途客运站位于规划铁路站场东南侧。主要客运方向为港城垦利中心城;港城河口滨州方向。(2)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在生活区设公交枢纽站

36、,公共交通主要连接港城生活区、港口及产业区。五、市政工程规划1、给水工程规划(1)需水量预测规划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标准按180L人.d(包括公建用水量)计;工业用水量标准按单位工业用地用水量标准0.45万m3/km2.d计;其他用水量(包括:浇洒道路、绿地、市政用水及管网漏损量)按总用水量的10计。规划人口为25万人,工业用地面积为32km2,规划总需水量为:Q生4.5万m3/d Q工14.3万m3/dQ其他1.9万m3/ dQ总20.7万m3/d(2)水源规划现状水源地为孤北水库,位于港城西南侧,桩西公路西2km处。水库设计总库容为5000万m3,其中有效库容4100万m3,库容有效系数为0

37、.82,设计水位5m,死水位1.30m,蓄水面积12.16km2,整个库区占地13.6 km2。(3)给水厂孤北净化站设计规模为每天5万m3。设有微絮凝滤池39.9538.55 m2,设有清水池一座,规格为8000 m3,设有清水泵房一座,泵型为12SH-6A。规划根据*经济开发区实际建设发展时序对孤北净化站进行扩建作为*经济开发区的供水水厂。近期规模为8万m3/d,远期规模25万m3/d。水厂供水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的规定。 (4)水源保护水厂生产区外围不小于10m范围内不得设置生活居住区和修建禽畜饲养场、渗水厕所、渗水坑,不得堆放垃圾、粪便、废渣或

38、铺设污水渠道,应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和绿化。(5)管网布置给水管网的布置采用支状与环状网相结合的布置方式,力求供水安全可靠,投资节省,组成完整的环网体系。消防给水采用于生活给水同一低压给水管网供给。消火栓沿规划主干路布置,其间距不超过120m,消火栓保护半径不超过150 m。2、排水工程规划(1)排水体制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污水集中收集后,统一排入污水处理厂处理。雨水就近排入*经济开发区内部水系。(2)污水工程规划污水排放量生活污水量(含公建污水量)按其生活给水量的85计;工业污水量按其工业给水量的75计。城区污水排放量为:Q生污3.8万m3/d;Q工废10.7万m3/d;Q污总14.5万m

39、3/d。污水排放分区规划将城区划分为4个排放区域:*经济开发区、北部工业区、南部工业区、生活区。*经济开发区、北部工业区污水北排入规划北部污水处理厂;南部工业区、生活区东排入规划东部污水处理厂。污水排放标准排入污水管网污水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18-86)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88)。(3)污水管网规划*经济开发区污水干管主要沿南北向主干路敷设;南部工业区、生活区污水干管主要沿东西向主干路敷设。(4)污水回用加大污水的回用,逐步扩大回用规模,供水规模为3.00万m3/d 。城区的环境用水、绿地用水、道路喷洒用水和适合这种水质的工厂生产用水应以污水回用

40、为主。(5)雨水工程规划雨水规划原则根据地形条件,雨水排放采用短距离、多出口、分散就近的排放原则,分别将雨水排入*经济开发区内部河道。雨水设计流量暴雨强度公式规划采用“胜利油田管理局勘察设计研究院”修定的暴雨强度公式: 3888.62(1+0.78logP)q= (L/Sha) ( t+10 )0.91式中:q暴雨强度(L/Sha); P设计暴雨重现期采用P=1年; t集流时间(min); t=t1+mt2(min)式中:t1地面径流时间(min)。因地面平坦,雨水流动较缓,地面径流时间长,采用t1=15(min)。 t2管道径流时间(min); m延缓系数,m=2;雨水量计算:Q=CFq式中

41、:Q雨水量(L/S); F汇水面积(ha); C径流系数;根据地面类别在C=0.4-0.6之间取值。雨水管道布置雨水管道敷设较为灵活,顺地势就近将雨水排入规划河道。3、电力工程规划(1)电力负荷预测规划*经济开发区用电负荷,采用负荷密度法进行预测,根据远期用地:居住用地550 ha,负荷密度150KW/ha公用设施用地330ha,负荷密度300KW/ha工业用地3190ha,负荷密度200KW/ha仓储用地250ha,负荷密度80KW/ha对外交通用地570ha,负荷密度30KW/ha道路广场用地1000ha,负荷密度50KW/ha市政公用设施用地450ha,负荷密度100KW/ha 取利用系

42、数0.6,则规划远期用电负荷约为55.9万KW。(2)电源规划*经济开发区供电主要依托孤北电厂及北部新建电厂(装机容量400万KW)。规划升压桩西变电所35KV至220KV;新建生活区110KV变电站一座;升压海港变电所35KV至110KV。(3)线路规划根据*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的用地需求,调整部分35KV及以上的电力线路。10KV中压配电线路应根据总体规划的需要进行统一合理的规划建设,采用环网供电方式充分提高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完善供电网络,实现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相结合;新网建设与旧网改造相结合。具备足够的相对稳定可靠的供电能力,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供电需求,并应有一定的裕度和应变能力,具有较

43、强的适应性。10KV线路应根据实际情况,宜采用地下电缆方式敷设,逐步取消规划区架空线路,提高电缆敷设率。(4)高压走廊220KV高压架空线走廊宽度30-40米,110KV高压架空线走廊宽度15-25米,35KV高压架空线走廊宽度12-20米。4、电信工程规划(1)话机预测采用电话普及率法进行预测,远期电话普及率为60部/百人,规划*经济开发区人口为25万人,电话可达15万部, 规划交换机容量约为20万门。(2)局所规划规划*经济开发区新建电信端局3处,分别位于开发区生活区及工业区,交换机容量均为5-8万门。(3)线路规划规划电信线路敷设方式宜为地下通信电缆,宜综合考虑宽带光缆、有线电视电缆等弱

44、电类线路的容量,避免和减少重复建设,主干管不宜小于12孔,次支管6-8孔,贯彻“大容量,少端局”的原则,使光纤尽量接近用户。(4有线电视规划规划有线电视线路与通信线路同路布置敷设,有线电视覆盖率实现100%。(5)邮政工程规划*经济开发区生活区建邮件处理中心局一座,安装先进的邮政作业机械设备,实现寄收邮件全部登单微机化,邮政作为半机械化,部分达到自动化。另外,配合城市居住小区的建设,在生活区设若干邮电所,邮电所服务半径根据人口密度确定。邮电所布局服务半径推荐参考值见下表:人口密度(万人/km2)0.08-0.250.25-0.50.5-11-22-3服务半径(公里)3.0-1.51.5-1.1

45、1.1-0.70.7-0.60.6-0.55、供热工程规划(1)热负荷预测采暖负荷规划远期人口约25万人,人均采暖面积25 m2,采暖热指标为60W/ m2,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0%,则远期采暖热负荷为300MW,约405T/H。工业负荷由于对将来具体工业项目的规模、性质无法精确预测,规划采用平均热指标法计算。规划每公顷工业用地热指标为0.5T/H,远期工业用地3190ha,则工业热负荷约1595T/H。规划总供热负荷约2000T/H。(2)热源规划城市热源以热电联产热电厂供热为主。(3)热网系统规划规划以蒸汽管网供热,工业用户直接引入热管,自行调节利用,居民及公共建筑采暖需经换热站将汽暖转化为95700C低温水暖。热力管网均为钢管,并考虑热补偿。热力管道敷设采用架空与直埋相结合方式,重要路段采用地下直埋敷设。热力管道原则上走路东侧和北侧。6、燃气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