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职业院校“立德树人”系统工程.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542201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职业院校“立德树人”系统工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育学]职业院校“立德树人”系统工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育学]职业院校“立德树人”系统工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育学]职业院校“立德树人”系统工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育学]职业院校“立德树人”系统工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职业院校“立德树人”系统工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职业院校“立德树人”系统工程.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构建和实施职业院校“立德树人”系统工程的思考汪永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州510665)摘要: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是喜悦与忧虑同伴、机遇与挑战同存、希望与困难同在,学习中央文件会议精神,深感要破解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难题需要谋划“大德育”的建设框架、营造“大德育”的环境条件、建立“大德育”的长效机制,构建“立德树人”系统工程。其主要内容是:明确一个育人目标、把握二个育人基点、树立三个育人观念、落实四个育人环节、统筹五个育人关系、加强六个育人建设。关键词:中职学校;立德育人;系统工程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作者简介:汪永智(1963),男,河南禹州市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授,广东省中等职

2、业学校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职业院校德育工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战略主题中提出了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特别是提出了“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重要思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曾强调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工程,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工程,是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职业院校学生毕业后将直接跨进社会,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大军的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学习中央文件会议精神,深感

3、要破解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难题,需要谋划“大德育”的建设框架、营造“大德育”的环境条件、建立“大德育”的长效机制,构建“立德树人”系统工程。其主要内容是明确一个育人目标、把握二个育人基点、树立三个育人观念、落实四个育人环节、统筹五个育人关系、加强六个育人建设。一、明确一个育人目标职业院校担负着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从职业院校走出的学生应该是德技双高、德才兼备的人才。这从社会上对人才需求的现实情况看,“有德有才重点用,有德无才培育用,无德无才弃之不用。这代表了很多企业的用人理念。”1从中国教学传统来看,正如陶行知所言:“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

4、之道。”2从国家教育政策要求来看,教育部长袁贵仁最近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职业教育要按照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要求,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3因此,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落实在职业院校德育工作中就是坚持以学生成人成才为第一要义、为根本目标,坚决摒弃单纯注重技能教育而忽视或轻视德育的狭隘发展观念,使职业院校学生德技双高、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这是检验职业院校办学成效的主要标尺,也是职业院校存在与发展的价值所在。只有这样,职业院校德育及各项工作才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职

5、业院校才可能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永续发展,职业院校才可能办成让人民满意的学校。二、把握二个育人基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这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也是区别于其它学校办学要求的育人基点。1、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作为职业院校,就是要围绕促进学生成人成才这个中心环节,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学生的根本利益,加强学校的各项建设,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需要;作为教职员工,就是要结合职业院校学生成长规律和学习特点,加强人文关怀和服务照顾,努力用爱心、诚心、细心、耐心去面对学生,去教育和引导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做

6、学生人生路上思想启蒙者、行为引领者、心灵抚慰者、困难帮助者。2、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基于目前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教育现状,职业院校学生中的很大比例将直接走向社会、走进企业及其它用人单位,成为产业大军的一员,成为经济社会的建设者。因此,职业院校德育工作就是要围绕学生学生能够顺利就业、努力创业、成就事业,并通过多种行之有效的德育途径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专业技能,提高职业素养,形成健全人格,为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基础。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顺心、让家长放心,让用人单位和社会满意。三、树立三个育人观念加强和改进职业院校德育工作,要在坚持“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等理念的基础上,结合

7、学生和学校的实际,进一步强化“立德树人”意识,强化和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实践育人观、和谐法治观,用思想的大解放和观念的大更新带动中职德育工作的大发展、大跨越。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行业无贵贱,职业无尊卑”。而现实生活中仍有不少人对职业教育有不正确的看法。可以说,目前影响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影响广大职业院校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个很关键因素就是对职业院校学生的不公正、不客观,甚至是错误的评价。这种学生观没有很好地把握职业教育和学生的规律与特点,还是用应试教育单一评价观和传统人才观、教育观等去评价学生,用应试教育的方式方法去教育和管理学生。这种落后的思想观念不解决,整个职业教育就不可能有大的发展。因此,当

8、前和今后摆在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工作者面前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认真把握学生思想和行为特点,充分认识职业院校学生昂扬奋进的喜人气象和令人担忧的现实问题,辩证地去看待学生,树立包括多元化人才观、差异性评价观、发展性教育观、人性化服务观等在内的正确学生观,从而更好地去认识、去教育、去培养学生,更好地尊重他们的人格,关爱他们的心灵,挖掘他们的潜能,发展他们的个性和特长,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提供正确而有效的指引和服务。正如一个学生所言“职校,在很多人眼里曾是普高落榜生的归宿;职校生,在很多人眼里曾是“恨铁不成钢”的孩子。可是,当我们成为职校生,真正走进了职校的校园,我们发现了另一片属于

9、我们的天地。我们不是“应试”高手,而是技能冠军、运动场上的佼佼者。我们有更多的潜力等待发挥。” 42、树立实践育人观。当代教育者的最大困境其实就在于“摁着牛头吃草”,一厢情愿地训练“牛嘴要张开多少度、如何吃草,岂不知“吃草”是它的本能。这样强硬和机械训练的结果是“牛”很累,教育者也很累,教学的效能却很低。过去几十年,教育者长期执著于为孩子设计的教育方式,实际上是对孩子主动发展的一种人为控制。变“被动教”为孩子的“主动学”是当前教育超出困境的唯一通途。5职业院校学生很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喜爱活动、乐于活动。这就需要紧紧围绕学生的特点去开展教育教学工作,通过丰富多彩的思想道德和文化体育活动去教育和

10、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实践活动锻炼和提高学生,真正调动起学生作为自身道德发展主体的自主性、创造性和独立性,在各种实践和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3、树立和谐法治观。“让孩子身心健康、人格健全、一生幸福,是每个家长的愿望,也是素质教育所追求的重要目标”。6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校期间面临的不仅是生理的、知识的和技能的成长,更为重要的是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成熟,包括道德、价值观、情感和信仰等的发展”。7因此,温家宝在视察学校时明确指出:“我们既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还要培养和谐发展的人。” 8职业院校的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要走向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必须认识和遵循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树立正确的职

11、业教育理念。”9一方面加强生命教育、感恩教育、环境教育、和谐教育等,给予学生以人文关怀,让学生在和谐的师生氛围中快乐学习,在和谐的校园文化中幸福地成长,在和谐的环境中增强创造和谐、珍爱和谐意识,增强拥有和珍惜爱与幸福意识。另一方面要加强民主法治教育,特别是要增强法治意识,树立法治理念,强化规范管理,引导广大师生自觉学法、守法、用法,让学生在民主法治、和谐幸福的环境中文明有序地学习和生活、成长和发展。四、落实四个育人环节学习中央有关德育工作的文件和会议精神,深感其精髓在于构建“大德育”的指导思想,跳出了过去那种仅仅把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等教育看作是学校的事,学校又视为是专职德育人员的事这一思想认识,

12、而是把学生德育工作提到了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高度,放到了全社会的大背景下和学校整体工作的大局中来认识、来要求、来部署,从而努力构建合力机制、追求综合效应,构建大德育工作体系,营造大德育工作氛围,实现大德育工作效果。1、“全员育人”。是指学校的所有部门、所有教职工都负有育人职责。主要包括辅导员、班主任等学生德育工作主体人员的育人职责、学生各职能部门的育人职责、全体教师的育人职责。2、“全程育人”。是指学生学习成长的全部过程中都要加强德育工作。学校和教育工作者要认真研究和掌握学生从入校到毕业、由低年级到高年级、从课内教育教学到课外实习实训、实践活动等过程中逐步成长的基本规律,精心规划和实施不同阶段的

13、教育重点和方法措施,在学生每天、每周学习和生活的全过程中渗透德育内容,使之无处不在、无处不有。3、“全方位育人”。是指在学校、家庭、社会这个大环境中,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措施,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化地对学生实施德育。主要包括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建立健全社会大环境教育的有效机制,重视发挥家庭亲人对学生亲情教育的影响,积极探索学校、家庭、企业、社区及全社会有机结合的育人机制,构建立体化、网络化、全方位的育人格局,发挥合力育人的大效应。这是对目前一些地方存在“社会道德的失范、管理的失序、家庭教育的失法和一些教育体制的失策”现象的积极应对。104、“全面素质育人”。是指要按照“扬长补短”“的原则和“德技

14、双高”的要求,促进学生潜能得到不断的开发,学生创造力得到不断的激发,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各方面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并在心理等方面协调发展、和谐共进,实现可持续发展。笔者不赞同对学生“扬长避短”的提法,因为单纯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以应付就业不应该是职业教育的全部内涵,尤其是在可塑性很大的年龄段,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还正在形成的关键期。况且不少职业院校的学生本来就是目前教育体制下发展不全面、存在问题多、倍受社会歧视的弱势群体。如果在职业院校还不能对其明显不足方面进行补救,有的学生可能连学业也不能完成,更谈不上走向社会、走进企业、走上工作岗位,更谈不上其有美好的前途与未来。 五、统筹五个育人关系

15、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落实在职业院校德育工作中,就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合力育人作用发挥的最大化。1、将德育工作与教学科研结合起来。教学和德育工作是育人的两个基本途径,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实践中教学工作要向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要向教学工作渗透,避免二者相互游离、各行其是的“两张皮”现象,形成双向渗透的良性循环机制和态势。同时,科研对德育有很强的引领和促进作用,将科研与德育工作有机结合,必将站在更高的位置、用更宽的视野去带动德育工作蓬勃发展。2、将德育工作与学生管理结合起来。学生管理工作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和具体手段,要在日常的学生管理中做到严中有爱

16、、严中有情、严而有度、严而有序,通过多种有效的日常管理工作让学生在养成教育等方面有明显的收获,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日常行为中有明显的变化。3、将德育工作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结合起来。要加强富有职业院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在特色鲜明、氛围浓郁的校园文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张扬个性、展示风采、增强才干、提高素质。4、将德育工作与学生实训实习结合起来。要认真做好学生在实习实训中的教育、管理、服务、维权等工作,使学生实习实训中感受企业文化氛围、领悟企业精神内涵、培养职业道德、提高职业能力,增强安全、质量、效率等企业工作意识,及早地适应企业环境、进入工作状态、促进事业

17、发展。5、将德育工作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要真诚倾听学生的呼声,真实反映学生的愿望,真情关心学生的疾苦,把学生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学生的需求作为第一选择,多为学生办好事、办实事,多给予学生以关心、关爱、关怀。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辅导员、班主任要加强与学校、家庭、社会相关组织和单位的联系与沟通,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努力让广大学生在学习中无后顾之忧。六、加强六个育人建设职业院校德育工作重在建设、贵在坚持。要脚踏实地抓基础、扬长补短抓整体、开拓创新抓特色,努力有所收获、有所创新、有所贡献。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使德育队伍能力更强。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水平决定了必须以德育队伍的专业

18、能力建设为核心。一是要加强德育校长(书记)、学生科长、团委书记等干部的轮训;二是要加强德育课专任教师和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的全员培训;三是要加强辅导员、班主任的轮训。通过专家报告、课题研究、工作论坛、经验交流、专业能力大赛等形式,提升德育队伍的专业能力和研究能力,强化德育队伍的职业精神和创新意识,培养并不断壮大一支思想境界高、能力水平高、工作质量高的德育工作队伍。2、加强德育课程建设,使教书育人水平更高。德育课是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要加强改革创新,切实提高教学实效。一是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院校要严格按照教育部有关文件的要求,做到大纲、教材、教师、课时和考核“五落实”;二是

19、实行德育任课教师全员培训制度;三是建立教学督促检查制度;四是培养德育名教师,树立教学榜样;五是组织强化德育课实效性实验研究,评选德育优质课和教学论文,以科研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各学校要结合本校、学科、学生的实际,探索强化德育渗透的有效做法,使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真正落实到各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3、加强管理服务建设,使教育引导效果更好。职业院校的学生发展的特殊性和特定的培养目标表明,他们是个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有多方面的优点和长处,也有某些特定的弱点和不足,需要得到特殊的教育关怀”。11 职业院校靠什么留住学生?需要“从心理入手,给学生一种自我满足感;从教育教学入手,给学生一种成就感;从校园

20、活动入手,给学生一种充实感;从学校管理入手,给学生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中。”12学生的特点决定了必须以对学生深切的人文关怀和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为切入口。一是学校要动员全体教职工经常深入教学、深学生入实训实习、深入生活第一线,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矛盾、心理困惑、模糊观念等问题,深入细致地做好教育、疏导工作,积极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具体问题;二是要通过设立“校长信箱”等方式及时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困难;三是各地、各学校要认真落实国家助学金、学费减免、勤工助学、校内奖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政策,让学生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增强爱党爱国的情感

21、;四是要完善就业信息服务系统,帮助学生认清就业形势,促进学生顺利就业、努力创业、成就事业。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文化育人影响更深。“对于一个成长中的个人来说,学校是一个社会化的场所,是一种有意识、有选择地组织起来的成长环境。”13特别是对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一要突出“职业性”,紧密贴近职业院校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二要融合“企业性”,注重先进企业文化的引入与整合;三要增强“时代性”,结合时代发展,体现时代风格;四是突出“先进性”,彰显校园文化的引领作用;五是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参与性强的科技、文化、体育等活动;五是加强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为学生学习、生活

22、和成长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5、加强实践基地建设,使实践育人作用更大。职业教育的专业性、职业性决定了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是职业院校重要的和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也是对学生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学校一是要抓住中职生与社会实际、生产实际、岗位实际和一线劳动者密切接触和实训实习的时机,进行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教育,结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强化学生作为一个准职业人的敬业精神、诚信精神、团队精神、吃苦精神、纪律精神和应有素质;二是要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实习实训的重要内容,完善德育工作规程,建立德育档案,突出德育的地位和作用;三要认真做好实习实训中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和维权等工作;四是要不断开发和

23、利用好实践教学资源;五是要加强德育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完善保障机制,使实践育人工作步入良性循环轨道。6、加强体制机制建设,使德育工作进展更顺。要破解体制瓶颈,为职业院校德育工作创设良好制度环境。一是进一步加强对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关系顺、工作效率高、富有职业院校特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二是进一步完善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保障机制,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和支持力度;三是建立健全科研激励机制,促进职业院校多出成果、多出精品,努力用科研成果引领德育工作上水平、上台阶;四是要建立健全工作的督导检查制度和综合评价机制,探索开展德育工作绩效评估,促进德育工作不断加强和改进;五是建立学生实习实训支持

24、政策,明确行业、企业在学生实习实训方面的社会责任;六是要高度重视家庭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七是各相关部门要紧密配合,各负其责,认真做好社区文化环境的净化工作;宣传、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等方面要坚持弘扬主旋律,加强舆论引导,积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文献参考1 罗箭华,韦茜.高职生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教育三段式J.教育与职业,2009,(35).2匡瑛,朱倩倩,崔景贵.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3时事报告职教版,2010,(1).4李宏兵,李灵,董强.让青春做主M.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23).5林格著.教育是没有用的M.

25、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6薛明扬.走出青少年体质“现代化迷局” N.中国教育报,2010(5)(10).7匡瑛,朱倩倩,崔景贵.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8李斌.温家宝邀教师座谈,向全国教师致敬N.新华每日电讯.2008(9)(10).9李小鲁.职业教育提速:比较、突破、举措.王乐夫.转变办学观念创新中等职业教育.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10罗顺之.教育是一种理想N.中国教育报.2010,(5)(7).11匡瑛,朱倩倩,崔景贵.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闫汝启.职业学校靠什么留住学生N.中国教育报.2009,(12)(28).13劳凯声.多一些教育智慧 少一点时尚盲从N,中国教育报.2010(6)(13).(作者汪永智,1963年3月出生,河南省禹州市人,系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授,现任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师资培训中心副主任,电话:02038256086手机:15920391229邮箱wyz318,邮编:510665,地址:广州市中山大道西293号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福美楼603A室“省中职德育中心”)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