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科糖尿病“一病一品”.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545735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26.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分泌科糖尿病“一病一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内分泌科糖尿病“一病一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内分泌科糖尿病“一病一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内分泌科糖尿病“一病一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内分泌科糖尿病“一病一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分泌科糖尿病“一病一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分泌科糖尿病“一病一品”.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糖尿病“一病一品”一、糖尿病患者“一病一品”护理框架二、糖尿病患者“一病一品”护理方案糖尿病(diabetesme1.1.itus,DM)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引起的一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2019年CDS的最新调查显示,我国成人糖尿病发病率已达11.6%。糖尿病教育在短期内能够改善患者的血糖、血脂代谢,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一)糖尿病患者入院时【热心接】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当天热心接待患者。(1)入院介绍:告知患者如下内容:1)工作人员:责任护土、护士长、主管医师、病友。2)病房环境:病房、卫生间、护士工作站、医师办公室、污物间、消防安全通道、开水间。3)

2、设施使用:呼叫器、床头灯、病床、床头柜、储物柜、空调、卫生间。4)规章制度:探视制度、陪护制度、作息制度、订餐制度、外出请假制度。5)告知提醒:患者权利及义务,不得在病房内吸烟及使用电器和明火,保持安静,不在病室打电话,妥善保管个人财物。(2)入院评估1)评估项目:责任护士采用入院护理评估表、AD1.评估表、跌倒/坠床评估表、压疮评估表进行评估并记录。2)护理措施:责任护士根据AD1.评分结果进行生活护理,跌倒/坠床、压疮高危患者悬挂提示牌并告知防范措施,留置管路患者告知管路滑脱的防范措施。(3)专科评估及护理:根据“糖尿病患者评估及健康教育路径执行单”进行评估和健康教育。1)血糖:评估方法:

3、即刻测量随机血糖;护理措施:第一时间将测量值告知主管医师。若血糖高于15.0mmo1.1.,即刻帮患者留取尿常规;若血糖低于3.9mmo1.1.,立刻给患者服用爱心糖块儿。2)用药情况:评估方法:询问患者入院前的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的使用情况;护理措施:与主管医师沟通,午餐前开具药物医嘱,保证患者中午时降糖药物及时使用,并与营养师沟通,帮患者落实人院后的第一餐。3)周围神经病变:评估方法:1Og尼龙丝、半定量震动觉。护理措施:伴有糖尿病足者护理措施同糖尿病足的护理;护士告知患者不要用手来试水温,建议用肘部代替手来试水温。4)皮下脂肪增生:评估方法:触诊。通过触诊,正常的部位捏其皮肤较薄,而发生皮

4、下脂肪增生的部位则相反;护理措施:轮换注射部位;针头一次性使用;使用纯度较高的胰岛素制剂;注射部位选择区域合适。(二)糖尿病患者住院中【耐心讲】(1)病因: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2)分类1)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患者的胰岛功能基本丧失,需终身使用胰岛素替代治疗。2)2型糖尿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患者的胰岛功能相对丧失,可使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3)妊娠糖尿病:属于女性妊娠期间引起的暂时性血糖升高,98%患者分娩后

5、都可以自行痊愈,但是如果妊娠期间不注意控制血糖可导致分娩后患上2型糖尿病。4)其他类型糖尿病:其他一些病因明确的糖尿病,如激素类药物导致的药物性糖尿病、胰腺炎导致的糖尿病等。临床表现: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起病急,症状明显且重,可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2型糖尿病多见于40岁以上成人和老年人,多为肥胖体型,起病缓慢,症状较轻。1)多尿:血糖升高后,大量葡萄糖从肾排出,引起渗透性利尿而多尿。2)多饮:因多尿失水而口渴、多饮。3)多食:由于葡萄糖不能被机体利用而随尿排出,机体热量来源不足,患者常感饥饿,引起多食。4)消瘦: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障碍,因而脂肪、蛋白质的分解增多,代谢为负氮平衡,

6、患者逐渐消瘦,加之失水,体重明显减轻。诊断标准: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推荐的新糖尿病诊断标准:1)有糖尿病症状,并且一天中任意时候血浆葡萄糖浓度2200mgd1.(1.1.1.mmo1.1.)o2)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2126mgd1.(7.0mmo1.1.)3)OGTT2h的血浆葡萄糖浓度2200mgd1.(1.1.1.mmo1.1.)但是,上述检查结果需要在另外一天进行重复测定,以对糖尿病诊断进行核实。此外,美国糖尿病协会将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2110mgd1.(6.1mmo1.1.),但是126mgd1.(7mmo1.1.)的人称为空腹葡萄糖低减(IFG)者,认为这些人也是2型糖尿病的

7、后备军,即糖尿病前期(表1)。表1糖尿病及其他类型高血糖的诊断标准(mmo1.1.)血糖浓度静脉血浆静脉全血毛细血管全血糖尿病空腹N7.06.1N6.1服糖后2h11,110.011.1糖耐量减低(IGT)空腹(如有检测)7.06.16.1服糖后2h7.8-11.06.7-9.97.811.0空腹血糖调节受损空腹6.1-6.95.6-6.05.6-6.0服糖后2h(如有检测)7.86.77.0非空腹4.48.010.010.0糖化血红蛋白HbA;c(%)7.5血压(mmHg)130/80130140/8090140/90BMI(kgm2)女男25272272426226TC(mmo1.1.)4

8、.524.526.0HD1.-C(mmo1.1.)1.10.91.10.9TG(mmo1./1.)1.54.01)饮食调整:医学营养治疗(medica1.nutritiontherapy,MNT)对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治疗已发生的糖尿病,以及预防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医学营养治疗的目标是保证患者正常生活的前提下,纠正已发生的代谢紊乱,减轻胰岛B细胞负荷,从而减缓并减轻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进一步提高其生活质量。饮食的总体原则是:控制总热量;少食多餐;饮食均衡、合理搭配;多食膳食纤维,少吃水果、胆固醇;戒烟酒;长期坚持。处方的制订考虑患者目前病情状况,并尽可能满足患者饮食

9、爱好。以下以某患者饮食处方制订过程为例作一说明。例:患者,王某,男性,36岁,身高170cm,体重80kg,糖化血红蛋白为10.90%,三酰甘油及总胆固醇偏高,喜食西餐(尤其是意大利面),公司职员。其饮食处方的制订步骤如下:第1步:计算理想体重,确定体型。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在此值10%以内均属正常范围,低于此值20%为消瘦,超过20%为肥胖。目前国际上多用体重指数(BM1.)来评估患者的体重是否合理。BMI=体重(kg)身高(mH?,单位是kgm20WHO建议BMI以18.522.9kg/m2为正常,1.768mmo1.1.)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

10、、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合并急性感染的患者。目标:设定目标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开始阶段采取低强度的体育活动,之后逐渐增加运动强度。过高的目标会给患者身体带来不适或损伤,以致依从性差;过低的目标容易令患者乏味,不愿意积极参与。评估:见表5糖尿病运动评估表。运动处方:运动处方符合个体化原则,是指根据糖尿病患者的病程、严重程度、并发症等糖尿病本身的特征,并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个人条件、社会家庭状况、运动环境等多种因素制订的运动方案(表6)。表5糖尿病运动评估表一、运动知识1.关于糖尿病患者运动,下列何种说法正确:身体不适时,也要坚持运动清晨空腹运动坂后11.5小时运动锻炼要充分,到力竭为止2.

11、下面哪种运动适宜老年糖尿病患者跑步游泳乒乓球步行举重3.一次运动持续时间应掌握在:510分钟1020分钟3060分钟越长越好二、运动状态评估1.平时是否有运动习惯:是口否口2.如是,运动项目是:散步口太极口舞蹈口爬山口打球口其他口3.运动的频率与时间:每周次数,每次时间(分钟)4.运动强度:高口中口低口表6运动处方姓名性别年龄诊断病历号运动强度运动形式运动时机持续时间运动频率运动强度: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所选择的运动强度应是最大运动强度的60%70%通常用心率来衡量运动强度。糖尿病患者运动强度应保持心率(次/分)二(22。年龄)X(6070)运动强度还可以根据自身感觉来掌握,即周身发热、出汗,

12、但不是大汗淋漓。运动形式:有氧运动:指大肌肉群的运动,是一种有节奏、连续性的运动,可消耗葡萄糖,动员脂肪,刺激心肺功能。常见的运动形式有步行、慢跑、游泳、爬楼梯、骑车、打球、跳舞、打太极拳等。无氧运动:指对特定肌肉的力量训练,是突然产生爆发力的运动,如举重、摔跤、铅球或百米赛跑,可增加局部肌肉的强度,但无法促进心肺系统的功能,反而可引起血氧不足,乳酸生成增多,引起气急、气喘、肌肉酸痛等。按运动强度划分,运动还可以分为轻度运动、中度运动和稍强度运动。见表7o建议2型糖尿病患者的最佳运动方案为有氧运动与抗阻运动相结合,可进行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表7运动形式与运动强度轻度运动中度运动稍强度运动购物、

13、散步、做操、太极快走、慢跑、汽车、爬楼跳绳、爬山、游泳、球类、拳、气功梯、健身操跳舞运动时机:应从吃第一口饭算起,在饭后1.2h开始运动,因为此时血糖较高,运动时不易发生低血糖。同时不要在注射胰岛素和(或)口服降糖药物发挥最大效应时做运动训练;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不要在空腹时进行运动。为预防糖尿病患者发生运动性低血糖现象,建议患者在进行运动时,身上常备些快速升糖食品(如糖块、含糖饼干等),以便及时补充糖分,预防低血糖昏迷的发生。持续时间:每次2060min,不包括运动前做准备活动的时间和运动后做恢复整理运动的时间。如果有氧运动超过60min,会增加关节损伤的概率。运动频率:每周至少应坚持34

14、次中低强度的运动。如果每次的运动量较大,可间隔一两天,但不要超过3d,如果每次运动量较小且患者身体允许,则每天坚持运动1次最为理想。其他注意事项:运动时间相对固定,运动强度相对固定,切忌运动量忽大忽小;随身携带糖尿病卡,卡片上内容包括姓名、年龄、住址、电话,注明您是糖尿病患者,如有意外,别人怎样帮助您。如运动中有低血糖表现,即强烈的饥饿感、心慌、出冷汗、头晕、四肢无力或颤抖等,应停止运动,原地休息,进食随身带的糖果,一般IOmin左右,症状可缓解,若不能缓解可再服食物,并设法尽快到医院就诊。【细心观】(1)急性并发症1)酮症酸中毒:体内胰岛素极度缺乏,组织不能有效利用葡萄糖导致血糖显著升高。此

15、时脂肪分解产生酮血症和酮尿症伴代谢性酸中毒及明显的脱水。观察要点: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食欲缺乏,少数有腹痛。呼吸改变:呼气中有烂苹果味(酮味)。呼吸变快、变深以排出二氧化碳。重度酸中毒时,脑组织受抑制可出现肌无力,呼吸减弱。如呼吸在30次/分以上,提示患者有严重的酸中毒。意识:早期患者有头痛、头晕、委靡,继而出现烦躁,严重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可发生意识障碍甚至昏迷。血糖:遵医嘱定时监测血糖。当血糖下降到13.9mmo1.1.时改用5%葡萄糖加胰岛素继续输注,同时相应的调整胰岛素剂量。相关检查:尿酮体、电解质及血气分析。2)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状态:体内胰岛素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出现了引起血糖

16、急剧升高的因素,同时伴有严重失水,导致血糖显著升高。观察要点:症状:早期有口渴、多饮、多尿、疲乏无力;意识:随着脱水的加重,出现反应迟钝、表情淡漠,随即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体征:脱水貌,口唇干燥、皮肤弹性差,眼窝塌陷,心率加快,腱反射减弱;血糖:遵医嘱定期测血糖,当血糖下降到16.7mmo1.1.时可改为5%葡萄糖液加胰岛素。(2)慢性并发症:由于高血糖及其伴发症如高脂血症和高血压的长期控制不良,会对全身许多重要器官造成严重影响,这种影响是在较长时间内缓慢发生且逐渐加重的,称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包括微血管并发症、大血管并发症与神经病变。1)糖尿病肾病:是指糖蛋白在肾小球内沉积,使肾小球毛细

17、血管基底膜增厚,系膜增生形成的肾小球硬化症;它是糖尿病患者中特别常见和比较麻烦的糖尿病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损害会逐渐加重直至肾衰竭,早期持续性的蛋白尿,患者多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表现为尿里泡沫多(这里所指的蛋白尿一定要先由医师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尿蛋白增高),逐渐出现肾功能损害、高血压、水肿,最后病情进展至晚期,出现严重肾衰竭、尿毒症需透析治疗,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日常生活应注意要严格控制血糖、血压;鼓励患者多饮水,但严重肾衰时应限制摄入水量;严格控制饮食中蛋白的含量,适当限制钾;并摄入充足维生素、微量元素;指导患者一定注意戒烟

18、。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糖、高血压及高血脂等有害因素会损伤视网膜上的微细血管,使这些血管扭曲变形甚至破裂出血,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它是糖尿病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晚期可失明,但早期没有症状,需定期检查,及早发现;分为单纯型(又称非增生型)及增生型,增生型的危害更大,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指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日常一定要做到:控制血糖;监测血压;注意饮食清淡,不宜食用高脂、高糖食物;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避免或减少紫外线、强光的刺激,不要长时间注视光亮的屏幕。3)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早期症状以感觉障碍为主,下肢症状较上肢多见,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出现肢体的

19、麻木,感觉减退(手套、袜套感),感觉异常(蚁走感、针刺感)。有的患者出现感觉消失,特别是对冷、热、痛的知觉。还有的患者感觉皮肤或肢体某个部位异常疼痛,也被称为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为远离神经病变,指导患者应定期每年1次到医院检查:皮肤感觉,神经反射,音叉震动感觉检查,立卧位血压变化,自主神经心电图等。4)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糖尿病心血管病变被称为糖尿病的第一杀手,病情轻时表现为胸闷、胸痛等,严重者出现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而去世。糖尿病造成的血管病变更广泛、更严重,由于糖尿病造成神经病变,使患者对疼痛不敏感,所以经常没有明显的症状。糖尿病脑血管病变主要表现为头晕、肢体麻木等,糖尿病患者的脑血管病变多

20、为脑梗死,严重者出现瘫痪、死亡。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首先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等。同时全面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诚心帮】糖尿病足:做“足”功课(表8)。表8糖尿病足Wagner分级法。级有发生足溃疡危险因素的足,目前无溃疡1级表面溃疡,临床上无感染2级较深的溃疡,影响到肌肉,无脓肿或骨的感染3级深度感染,伴有骨组织病变或脓肿4级局限性坏疽(趾、足跟或前足背)5级全足坏疽分级标准指导患者正确洗脚的方法、告知如何挑选合适的鞋袜、穿鞋前检查鞋内有无异物、每天检查足部皮肤、及时修剪趾甲等。指导患者坚持做好足部自我护理的措施是:1)请家属定期检查足部的皮肤,以早期发现茧、鸡

21、眼、裂缝、红肿、擦伤、溃疡、趾甲不正常等现象。2)促进足部的血液循环。以温水浸泡双脚,每天2次,但时间不宜超过15min,水温不宜超过40o用中性肥皂洗脚,用柔软的干毛巾揩干脚趾间及足部。以润肤油按摩足部(由下往上)。冬天宜穿羊毛袜或棉袜,不宜穿紧口袜或过紧的长裤。3)做好足的保护。每天更换清洁袜,选择合适舒适的鞋,最好穿厚底的布鞋。4)不宜穿橡胶或塑料底鞋。因此类鞋的透气差,不易散热,足部容易出汗,易发生足部的真菌感染。不宜穿人造革鞋、塑料凉鞋,防止因感觉迟钝而造成的擦伤。5)冬天注意保暖,但不能使用电热毯或其他代用品或足直接接触暖气等。6)不要赤脚行走。特别对温、痛感觉迟钝的患者尤为重要。

22、7)采用直钝方法修剪脚趾,但不能剪得太短。可用搓磨器将趾甲尖锐的角边缘修剪整齐。(2)护士站放置“爱心糖罐”,患者发生低血糖时可随时取用。(3)患者的各种试验、检查、标本留取,责任护士在前Id通知患者,并在患者床头悬挂提示牌。(三)糖尿病患者出院时【耐心讲】患者出院前Id由责任护士向患者讲解如何办理出院手续,并向患者发放“办理出院手续的流程图”,方便患者随时查询。依照“糖尿病患者出院指导”详细向患者讲解出院后需要注意的特殊事项:1)继续坚持饮食治疗:遵医嘱定时定量用餐,做到少食多餐,禁甜食;保证总热量,营养均衡饮食丰富。2)适当参加运动:当患者病情控制较好,可结合自己的爱好选择快步走、慢跑、登

23、山、打球、游泳、跳绳、跳舞、做操、打拳等运动。运动的时间在吃第一口饭后的Ih开始运动,不宜空腹运动,每次运动3060min,不可过度运动,随时携带糖果及急救卡,运动前后加强血糖监测,防止低血糖。每周运动至少3次。3)遵医嘱按时服药:磺胭类应在餐前30min服用(糖适平、达美康、美毗达);双服类可在餐前或餐后立即服用(二甲双胭、格华止、卜可);-糖甘酶抑制药应与第一口主食嚼碎同服(阿卡波糖、拜唐苹、倍欣);学会正确注射胰岛素:剂量要准确,经常更换注射部位,注意无菌操作。服药后按时进餐,以免出现低血糖反应。4)生活要有规律,保持乐观情绪:应激事件时,保持情绪稳定,学会自我情绪调整,并加强血糖监测。

24、5)注意保护足部:穿舒适的鞋袜,保持足部清洁,每天用40C以下的温水洗脚,但不可长时间泡脚,检查足趾间和足底是否有创伤、发红、感染、磨损、流液、肿胀等。手足冰冷需用热水袋或热水清洗时,应特别小心以防止烫伤,最好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或请家属帮忙测试水温,水温不宜超过40o修剪趾甲时注意剪平,不要修剪过短以免伤及甲沟。切勿赤脚行走,以免划伤。应禁烟,以避免血管进一步受影响。可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神经营养供应。出院后需定期检查的项目:(1)血糖:病情稳定且有条件者,应每周自测血糖5次,即空腹血糖及三餐后2h血糖、唾前血糖,如有特殊情况(调整治疗方案、生活习惯改变其他疾病、应激事件等)

25、应视情况加强血糖监测。(2)糖化血红蛋白:每3个月测一次。反映过去23个月平均血糖控制情况。(3)肾早损:每6个月一次。需留取当日早晨的第1次尿。(4)血生化全项:每6个月查一次。包括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等。(5)血压:每月复诊时均应测量血压。(6)腰围、臀围和体重:每3个月测一次。(7)心电图检查:每年做1次心电图检查。平时感到心前区不适时随时检查。(8)眼底检查:每年1次。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时随时检查。(9)预约挂号及复诊注意事项:预约挂号可选择方式:电话预约,拨打电话114进行预约;门诊挂号处“预约挂号窗口”进行预约;网络平台进行预约;微信预约,关注医院公众号进行预约;就诊

26、时与医师直接进行预约。复诊时请携带挂号证、就诊卡、出院诊断证明、出院小结及近期血糖监测记录,如需抽血进行相关化验请空腹就诊,随身携带药物、食品、糖块以防低血糖及检查结束后及时进餐。(IO)出院随访:复印出院小结、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的检查结果,带上述复印件到医院门诊内分泌糖尿病健康教育室登记。负责随访的工作人员会定期给予电话评估和指导。【温馨送】患者出院当天办理完所有手续要离开病房时,责任护士查对患者出院带药数量,逐一向患者讲解各种药物服用时间、剂量、方法,并将患者送至病房大门口,向患者、家属道别。(四)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爱心访】护士在患者出院前请患者填写知情同意书,告知患者我们在患者出院后第1

27、周及第3周会电话随访患者,如患者同意,请签字。门诊随访护士定期电话追踪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患者胰岛素注射技术掌握情况、血糖监测技术掌握情况、口服降糖药正确服用时间、患者饮食及运动情况。做好随访记录,存档保管。三、糖尿病“一病一品”专科护理名牌(一)实时动态CGM期间的护理1.一日多次指血血糖监测护士每天至少4次将指尖血血糖及时输入CGM的血糖记录器。血糖监测和输入时,需要注意如下要点:应使用同一台血糖仪及同一批试纸。(2)指尖血血糖监测应分散在全天不同时段,最好选择血糖相对稳定的时间进行(如三餐前及睡前等)。(3)进行指尖血血糖监测后,应立即将血糖值输入血糖记录,如两者之间间隔超过5min,则需

28、要重新检测指尖血血糖。(4)只能输入2.222.2mmo1.1.范围内的血糖值,如超过该范围,应立即进行低血糖或高血糖处理。(5)如果在血糖输入时发生错误,应立即输入正确的血糖值进行更正。2 .饮食记录及事件输入患者在血糖监测期间,护士应翔实记录饮食、运动、治疗等事件,并教会患者记录。根据患者的喜好及能力,可选择书面记录,或将事件作为“大事件”输入到CGM的血糖记录器中。3 .仪器保养及其他患者配戴CGM期间,护士应告知患者强磁场原理,不能进行X线、CT及磁共振成像(MR1.)等影像学检查以防干扰。洗澡时需配戴专用淋浴袋,忌盆浴或把仪器浸泡于水中。(二)自我血糖监测(SMBG)中国血糖监测临床

29、应用指南指出,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果有助于评估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的程度,制订合理的降糖方案,同时反映降糖治疗的效果并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目前临床上血糖监测方法包括患者利用血糖仪进行的自我血糖监测(SMBG)、连续监测3d血糖的动态血糖监测(CGM)反映23周平均血糖水平的糖化血清白蛋白(GA)和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测定。其中患者进行SMBG是血糖监测的基本形式,HbA1.c是反映血糖控制水平的金标准,而CGM和GA是上述监测方法的有效补充。目前我国临床对血糖监测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糖尿病患者缺乏针对血糖监测的系统性指导和教育。针对这些现状

30、,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我们认真学习指南,并依照指南指导患者血糖监测的时间(表9)、频次、正确测指尖血血糖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何记录血糖监测结果,如何评价血糖值等。表9自我血糖监测(SMBG)的频率治疗方案未达标已达标腴岛素治疗25次/天24次/天非胰岛素治疗每周3天,57次/天每周3天,2次/天血糖测量和记录方法:1.测量前的准备:准备采血工具、血糖仪和血糖试纸,应严格按照血糖仪操作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并在血糖仪产品适宜的操作温度范围内进行测量;清洁采血部位(如指腹侧面),用酒精棉签消毒待干;将采血部位所在的手臂自然下垂片刻,按摩采血部位并使用适当的采血器获得足量的血,切勿挤压采血部位,以免组

31、织间液进入会稀释血液而干扰血糖测试结果。2 .测试中的要求:一次性吸取足量的血样量;在测试中不要按压或移动血糖试纸、血糖仪等。3 .测试后的要求:记录血糖测试结果,如果测试结果可疑,则建议重新测试一次。若仍有疑问,应与血糖仪产品厂家联系,以确定原因,请务必不要更改当前的糖尿病治疗方案;取下测试用的血糖试纸,并与针头一起丢弃在适当的容器中;将血糖测试用品(血糖仪、血糖试纸、采血器等)存放在干燥清洁处。(三)胰岛素等药物注射护士依照指南内容向患者逐一讲解胰岛素笔构造、针头选择、皮下脂肪增生等并发症的预防、胰岛素保存等内容,确保患者住院期间得到并掌握最前沿、最可靠的知识。1.注射步骤:注射前洗手一核

32、对胰岛素类型和注射剂量一安装胰岛素笔芯一预混胰岛素需充分混匀一安装胰岛素注射笔用针头一检查注射部位及消毒一根据胰岛素注射笔用针头长度明确是否捏皮及进针的角度(绝大多数成人4mm和5mm针头无需捏皮垂直进针即可)一推注完毕后,针头留置至少IOS后再拔出一注射完成后立即旋上外针帽将针头从注射笔上取下,丢弃在加盖的硬壳容器中。4 .胰岛素的保存在低于0的条件下,胰岛素的活性会遭到破坏,一旦温度超过25,胰岛素的活性会降低。因此,保存胰岛素时,应避免极端的温度条件。未开封的胰岛素(包括瓶装胰岛素、胰岛素笔芯和胰岛素特充注射笔)应储藏在28C的环境中,避免冷冻和阳光直射,防止反复震荡。已开封的胰岛素可室

33、温保存,在28d内使用是无菌的。5 .注射时间:根据胰岛素种类(表10),确定注射时间。表10临床常用胰岛素作用特注射时间胰岛素类型商品名通用名超短效餐前5min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门冬胰岛素注射液优泌乐赖脯胰岛素速秀霖赖脯胰岛素短效餐前30min动物源胰岛素中性胰岛素注射液人胰岛素诺和灵R生物合成人胰岛素优思灵R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优泌林R基因重组人胰岛素重和林R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甘舒霖R常规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中效睡前动物源胰岛素万苏林低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液人胰岛素诺和灵N低精蛋白生物合成(重组)人优泌林N胰岛素重和林N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甘舒霖N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优思灵N低精蛋白重组人胰

34、岛素注射液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长效睡前动物源胰岛素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液动物源胰岛素精蛋白锌胰岛精蛋白锌胰岛素素甘精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来得时长秀霖地特胰岛素诺和平诺和诺德预混餐前30min动物源胰岛素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液(30R)人胰岛素诺和灵30R低精蛋白生物合成(重组)人诺和灵5OR胰岛素预混优说林70/30英混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和林M30精蛋白重组人膜岛素注射液(预混30/70)续表预混餐前30Inin人胰岛素甘舒霖30R30/70混合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甘舒霖50R50/50混合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胰岛素类似物优思灵30R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30/70优思灵50B精蛋白重组人胰

35、岛素混合注射液50/50餐前5min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30门冬胰岛素30优泌乐25预混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25)优泌乐50预混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50)6 .注射部位:上臂外侧、腹部、大腿外侧、臀部。每次注射,部位都应轮换,而不应在一个注射区几次注射。注射的轮换可按照以下原则:选左右对称的部位注射,并左右对称轮换注射。待轮完,换另外左右对称的部位;如先选左、右上臂,并左、右对称轮换注射。待轮完后,换左、右腹部。这样可避免因不同部位胰岛素吸收不同而造成的血糖波动。同一注射部位内注射区的轮换要有规律,以免混淆。注射部位皮下脂肪增生及疼痛、出血和淤血的处理:(1)皮下脂肪增生:入院后,责任护

36、士应评估长期注射胰岛素患者的注射部位皮肤,并教会患者自己检查注射部位,告知患者如何发现皮下脂肪增生。用墨水笔在皮下脂肪增生部位的两端,即正常皮肤与“橡皮样”病变的交界处做标记,测量并记录病变的大小以便长期随访。若病变部位肉眼可见,应拍照以便长期随访。病变组织恢复正常通常需要数月至数年,在此之前,不得在此部位进行注射;注射部位由病变组织转换至正常组织时,通常需要减少胰岛素的注射剂量。注射剂量的实际变化因人而异,并在频繁血糖监测的指导下进行;目前,预防和治疗皮下脂肪增生的策略包括:使用纯度高的人胰岛素制剂,每次注射时规范检查注射部位,轮换注射部位时范围更广,不重复使用针头。(2)疼痛:减轻注射疼痛的方法包括:室温保存正在使用的胰岛素;如果使用酒精对注射部位进行消毒,在酒精彻底挥发后进行注射;避免在体毛根部注射;选用直径较小、长度较短的针头(表11);每次注射使用新针头。(3)出血和淤血:告知患者注射部位局部出血或淤血并不会给胰岛素的吸收或者糖尿病的整体管理带来不良的临床后果。表11针头选择及使用手法的推荐针头规格舒适度降低注到肌肉的风险度是否需捏皮注射部位选择降低推助力增加流目标人群是否捏皮进针角度32G4mm儿童青少年否90成人否9031G5mm儿童青少年成人(消瘦者除外)否9032G8mm儿童青少年45成人是90成人否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