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546903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氧化硫作者及工作单位上饶县第二中学 陈道树教材分析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SO2的性质和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危害及其防治,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让学生认识SO2的性质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生在前面已对物质的分类,氧化还原反应,实验操作和实验装置的知识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这一节课从二氧化硫的分类和化合价为起点,引导学生对二氧化硫的性质进行推导,大胆探究,并结合实验进行验证。既对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又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广度和灵活性;通过课后的补充资料也可以扩充学生的视野。本节在教材中被安排在化学1的

2、最后一个专题,是在学生学习了氯、溴、碘、硅、钠、镁、铝、铁、铜及其化合物等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硫及其化合物。这是对高中化学必修阶段无机化合物知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同时也将为本专题后续章节“硫酸的制备”、“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等相关知识的学习打下伏笔,为化学2及后续选修课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因此它在教材中具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高中阶段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的一个重点,也是知识过渡的一座桥梁。学情分析1、本节课以“酸雨”为背景,它是当今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也是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学习素材,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2、此内容之前学生已完成了氧化还原反应、部分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

3、等知识的学习,这些内容对SO2知识的学习起到了铺垫和支持的作用。3、高一年级的学生年龄一般在16岁左右,思维敏捷、活跃,学生素质基本较好,但不够严谨。他们都有对知识的渴望,都喜欢做实验,所以充分利用实验,来引导和激发他们。他们动手做实验的能力不高,缺乏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因此,必须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加以培养。4、在前面的教学中,已完成了许多的探究或验证实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能够胜任本节课的实验探究活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2、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观察现象的能力,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物质的化学性质。过程与方法1、通过二氧

4、化硫的结构和价态,分析其可能有的性质,并设计实验来证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探索新知识的欲望,且在实验研究中培养求实、进取的优良品质。2、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的方法。即结构分析、推测可能的性质、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情感态度价值观1、结合二氧化硫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关系的教学过程,通过学生动手做实验,使他们获得新知,从而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态度。2、通过生活实际中有关二氧化硫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和危害的资料,明确化学物质的利、害两重性,利用辩证法看待事物。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SO2的氧化性、还原性和漂白性教学难点通过探究实验,归纳SO2的化学性质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

5、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很清楚地再现。)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课前准备1、多媒体素材准备:酸雨的危害,二氧化硫漂白食品,城市空气质量报表,二氧化硫中毒示意图。2、学生实验用品(28组)提供的试剂有:探究SO2 酸性氧化物的性质:饱和SO2水溶液 NaOH溶液(0.5mol/L)Ba(OH)2溶液(0.5mol/L) HCl溶液(1mol/L) BaCl2溶液(0.5mol/L) 大理石NaHCO3溶液(1mol/L) 酚酞试液 石蕊试液 pH试纸探究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酚酞试液 石蕊试液 品红溶液 pH试纸 月季

6、花探究二氧化硫的还原性:酸性KMnO4高锰酸钾溶液(0.1mol/L) 溴水(0.1mol/L) 双氧水(5%)烟花 、爆竹引爆后的气体产物中二氧化硫进行检测实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0.05mol/L) 、塑料瓶(带导管单孔橡皮塞、内装沙)、小爆竹一、提供素材、确定研究对象,导入新课:1、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和播放与酸雨有关的图片和短片,以及二氧化硫漂白食品,让学生在观看图片和短片中思考以下问题:、本节课研究对象是什么? 、从材料中你能大体了解到此物质的可能有哪些性质和作用?通过观看素材:,学生将了解SO2到社会生产,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关系,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之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 通过观

7、看素材,使学生知道“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二、回顾旧知识,归纳性质: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知识,参照前面的教师播放的材料引导学生归纳SO2的物理性质,回顾以前学过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的学习方法,由此培养学生构建比较完整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的框架。三、提出问题,实验探究:问题一:CO2溶于水的会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H2CO3,那么SO2溶于水是否也会发生化学反应呢?其产物又是什么?能否设计实验证实你的猜测?教师提供:SO2水溶液 NaOH溶液 HCl溶液 大理石 NaHCO3溶液 酚酞试液 石蕊试液 PH试纸 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努力探索解决新的问题充分发挥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

8、,促进个性的发展。1、通过这一问题的提出,学生将会作出自己认为合理的猜想,并解释其猜想的依据,且用教师提供的实验用品,开放性地设计实验(可以用PH试纸,也可用石蕊试液,还可以用大理石,NaHCO3溶液等)。2、由此让学生认识SO2溶于水所形成的水溶液显酸性,让学生认识到这是SO2作为酸性氧化物所具有的一般性质。三、提出问题,实验探究:问题二:CO2溶于水的会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H2CO3 ,那么SO2溶于水是否也会发生化学反应呢?其产物又是什么?能否设计实验证实你的猜测?请学生根据原有知识,以及教师提供的实验用品,进行验证。提供的用品为:NaOH溶液 Ba(OH)2溶液 HCl溶液 BaCl2溶

9、液 大理石 NaHCO3溶液通过回忆以及实验,学生构建与原有知识酸性氧化物的联系,从而可以总结归纳出SO2作为酸性氧化物的通性:与水反应 、与碱反应、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与盐反应等 。这将有利于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网络化的形成。三、提出问题,实验探究:问题三: SO2对所有的有色物质都有漂白作用?产物是否稳定?提供的试剂有:SO2水溶液 酚酞试液 石蕊试液 品红溶液 pH试纸 月季花在前面播放的材料中同学们知道SO2有漂白作用,通过不同的有色物质的实验对比,学生可得出 “二氧化硫漂白性是暂时的,而且漂白范围不广”的结论 ,培养学生分析比,归纳的能力。三、提出问题,实验探究:问题四: Na

10、OH酚酞溶液中加入SO2水溶液有何现象?是漂白的结果?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结论。 引导学生应用前面的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对新情景知识进行解剖,分析,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灵活运用能力。三、提出问题,实验探究:问题五:橙色的 Br2水中加入SO2水溶液,褪色了,是漂白吗?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结论。通过此实验的探究,既回顾了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又引出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氧化还原反应等相关知识,观察分析SO2中S元素的化合价,学生将很容易得出SO2具有氧化性、还原性的性质,并能设计出验证SO2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实验方案,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可行的实验方案加以肯定和表扬,对学生提出的不够

11、严密的实验方案给予一定的鼓励,这将更好的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检出SO2后推出颜色变化的原因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三、提出问题,实验探究:问题六: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SO2水溶液,褪色了,是漂白吗?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结论。对前面所学的氧化还原知识进行巩固和应用。培养学生类推能力。三、提出问题,实验探究:问题七:空气中也有强氧化剂,SO2排放到空气中可能发生什么变化?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得出结论,并派代表发言,教师对发言进行点评。在此,教师通过SO2的的还原性解释SO2溶于雨水形成酸雨的过程及其PH值的变化情况。这样在教学内容上起到了与情景引入相呼应的效果,又能帮助学生理解酸雨的形成过程,这

12、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三、提出问题,实验探究:问题八:根据提供的试剂设计实验对烟花 、爆竹引爆后的气体产物中二氧化硫进行检测?引导学生对二氧化硫性质进行归纳总结,增加环保意识,并筛选出检验二氧化硫的最佳方案。通过以上SO2性质实验的探究,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通过对SO2性质进行分类归纳,让学生养成了从物质类别、氧化还原和特性三个宏观角度分析探讨物质性质的思维习惯。四、解决问题:回顾SO2的用途和对环境的污染,探讨其防治方法。使学生形成用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解决实际社会问题的意识,培养

13、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体现了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二氧化硫的性质与作用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1) 酸性氧化物:(2) 漂白性:(3)还原性:(4)氧化性:3、二氧化硫的用途4、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治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1往BaCl2溶液中通SO2气体是否有沉淀产生;若无沉淀,则可采用哪此措施,使沉淀产生?命题目的:此题可使学生从SO2的酸性氧化物的性质,还原性的二个角度进行分析,很好地复习了课堂所学的知识。2SO2的漂白原理与Cl2(HClO)、活性炭的漂白原理有何不同。请查资料并填表:物质对象效果原因作用类型SO2Cl2(HCl

14、O)活性炭命题目的:让学生对常见的漂白剂,以及它们的作用原理有基本的了解,可以培养学生归纳、整理、比较、查阅资料等方面的能力。3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比较物质二氧化硫二氧化碳颜色气味水溶性物质类型水溶液酸碱性遇澄清石灰水的氧化性还原性品红试液命题目的:让学生明白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性质既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明显的不同。掌握鉴别方法。教学反思教学目标设计的问题:根据新课程课堂教学实践,在教学目标的制订上,我感觉到一个比较大的困惑是难于根据相关教学内容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有机整合起来,以及对后两个维度目标的具体设计。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常会感觉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什么时候落实,落实的效果如果,根本没底,再者学生普遍对“知识与技能”较重视,而对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并不在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